他把自己的肉割下來讓主人吃,卻被燒死在綿山之上

在中國,很多地名本身就是一個蕩氣迴腸的故事。

山西介休就是其中之一,介休號稱三賢故里,而它的名字來源就與三賢之首的介子推有很大關係。

男人都是好色的,所以古今中外,美人計失敗的案例少之又少。

介休的故事也是從美人計開始的。

這是公元前675年,晉獻公攻打驪絨,驪絨打不過晉國,就把自己兩個漂亮的女兒獻給晉獻公求和。晉獻公抱得美人歸,率大軍離去。回去後,專寵二個美人,而這兩個女人也為晉獻公生了孩子,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成為晉國繼承人,這兩位蛇蠍之女就想法迫害晉獻公其他孩子。首當其衝的就是老實的公子申。因為公子申是晉獻公的合法繼承人,有一次,公子申為表效心給老爺子進了一塊鹹肉,驪姬就在肉中下了毒並讓晉獻公知道,晉獻公上當,對公子申憤怒之極,公子申有口難辯,沒法洗清自己,就自殺了。驪姬又進一步誣陷公子申的兩個弟弟重耳、夷吾是團伙作案。

重耳、夷吾聞訊出逃,並帶走了一幫忠於自己的門客,而介子推就是逃難隊伍中的一員。

他把自己的肉割下來讓主人吃,卻被燒死在綿山之上

他把自己的肉割下來讓主人吃,卻被燒死在綿山之上

在逃難的途中,有一次飢餓無糧,重耳是嬌生貫養的貴公子,哪裡受得了這種苦,最後,介子推給他奉上一碗香噴噴的肉湯,吃完後重耳才問,肉從何來?介子推說是從自己的屁股上割下來的。

在戰國,這些士沒什麼信仰,“士為知已者亡”,是他們的信條。很多門客也都以忠於主人而聞名於世。如程嬰、荊可等等。

但,能把肉割下來給主人吃的,僅介子推一例,這表明介子推對主人的忠心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高度。

所以,後世的帝王,往往把忠於自己的謫系稱之為“肱股之臣”,其典故便緣於此。

他把自己的肉割下來讓主人吃,卻被燒死在綿山之上

他把自己的肉割下來讓主人吃,卻被燒死在綿山之上

然而,介子推做完這件事,也同時把自己放在了一個道德的兩難之地。

那個時代,忠君事主應該是發乎自然,從內心深處愛戴自己的主子,且不較得失。如果是貪圖回報,割肉事主就會淪為笑柄。

他把自己的肉割下來讓主人吃,卻被燒死在綿山之上

他把自己的肉割下來讓主人吃,卻被燒死在綿山之上

果然,公子重耳輾轉逃到姥姥家翟國,並在翟國的庇護下休養多年,併成家立業,此時晉獻公身體每況逾下,最後死了,晉國大亂,驪姬也被殺死,公子重耳在秦國的幫助下,又返回晉國,成為晉國國君,即晉文公。在晉文公的治理下,晉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功成名就,當然要封賞大臣,很多平時八杆子都打不著的人都來說好話,討封賞了,介子推的割股之情晉文公更是沒齒難忘。

他把自己的肉割下來讓主人吃,卻被燒死在綿山之上

他把自己的肉割下來讓主人吃,卻被燒死在綿山之上

就這樣,歷史終於將介子推和晉文公推到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

如果介子推接受封賞做官,割股之事會成為世人笑柄,一腔忠心變成諂媚討好,必為世人嘲諷。

所以他選擇回老家退隱,向世人表明心跡,我的忠是不求回報的真忠,不是偽忠。

這樣,晉文公又很尷尬了,一代名君怎麼可以有恩不報?

在民間,已經有人替介子推鳴不平,作《龍蛇歌》來影射晉文公了。

他把自己的肉割下來讓主人吃,卻被燒死在綿山之上

他把自己的肉割下來讓主人吃,卻被燒死在綿山之上

晉文公三番五次派人請介子推,讓介子推出山。介子推本來也看不慣晉文公身邊的一群偽君子,接受封賞,對他來說,是莫大的恥辱。

最後晉文公親自出馬。

介子推無奈之中,便揹著老母親藏在綿山之中。

晉文公派人搜山,找不到人,情急之下,下令放火燒山,不相信介子推不出來。

結果,大火是不受控制的。

等找到介子推的時候,介子推和母親抱著一棵大樹,被活活燒死在綿山。

這個事件便成就了這個地名——介休。

介休的意思就是介子推的休命之所。

他把自己的肉割下來讓主人吃,卻被燒死在綿山之上

他把自己的肉割下來讓主人吃,卻被燒死在綿山之上

他把自己的肉割下來讓主人吃,卻被燒死在綿山之上

他把自己的肉割下來讓主人吃,卻被燒死在綿山之上

他把自己的肉割下來讓主人吃,卻被燒死在綿山之上

他把自己的肉割下來讓主人吃,卻被燒死在綿山之上

他把自己的肉割下來讓主人吃,卻被燒死在綿山之上

他把自己的肉割下來讓主人吃,卻被燒死在綿山之上

他把自己的肉割下來讓主人吃,卻被燒死在綿山之上

他把自己的肉割下來讓主人吃,卻被燒死在綿山之上

他把自己的肉割下來讓主人吃,卻被燒死在綿山之上

他把自己的肉割下來讓主人吃,卻被燒死在綿山之上

他把自己的肉割下來讓主人吃,卻被燒死在綿山之上

當然,介子推母子也得到了晉文公極為隆重的禮葬。

一代名臣和一代名君終於都不尷尬了。

想起孟子一句話:“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也。”

這個“義”字終於害了君臣二人,可能有些人會覺得很愚昧。

但歷史上有很多古人,就為了一個“義”字,而放棄了生命,他們被稱作“義士”。

(手機攝影:宋金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