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春秋霸主晉文公與洪洞的故事

春秋霸主晉文公與洪洞的故事

戲劇《美人圖》中有一出摺子戲“土地堂”,說的是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在逃難時腹中飢餓,找不到食物,介子推割下自己腿上的肉讓他吃。這件事就發生在洪洞縣秦壁村的寶崖土地廟內。

晉獻公時,晉國發生內亂,公子重耳外逃。

春秋霸主晉文公與洪洞的故事

重耳和隨從逃到楊侯國(今洪洞縣)秦壁村外時,眼前橫亙一個百米高崖,追兵一步步逼近,重耳說,聽天由命吧,便和隨從一起跳下去。追兵看見他們跳崖了,收兵而回。追兵走後,重耳看了看,一夥人竟毫髮無損,感慨地說:“這可真是個寶崖啊!”此後,人們把這個懸崖叫寶崖。

他們來到了秦壁村土地廟,重耳腹中飢餓。隨從介子推便走出廟門去尋找食物。他在營裡村拔了一支蓮根,在梗壁村拔了一棵蒜,又在秦壁村拔了一苗蔥,但再找不到什麼何食之物了。便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一塊兒,燉熟讓重耳吃。

春秋霸主晉文公與洪洞的故事

飯後,重耳問:“你是從哪裡弄來的食物?”介子推說:“這蔥是秦壁的,蒜是梗壁的,蓮根是營裡的,這肉嗎?是我大腿上的”重耳聽後,大受感動,聲稱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報答介子推。

重耳在外流亡19年,返回晉國,被眾人擁立為君,是為晉文公。重耳當上國君後,卻忘了封賞介子推,生了氣的介子推與母親隱入綿山。晉文公便親帶人馬前往尋訪。豈知那綿山谷深林密,無法可尋。晉文公下令三面燒山。他以為介子推見到火燒,會跑出來。但燒了三天,沒見人影,只在一棵焦柳樹下發現了母子的屍骨。

春秋霸主晉文公與洪洞的故事

晉文公悲痛萬分,便改綿山為介山,以紀念介子推,還下令介子推被焚的三月五日為禁火日,禁止煙火,僅吃寒食。從此就形成了中國古代一個著名的節日“寒食節”。

重耳又想起當年逃亡時的那一頓美餐,對下屬說:“當年介子推用他腿上的肉讓我充飢,還拔了秦壁的蔥、梗壁的蒜和營裡的蓮根,才救了我一命,我不能再忘啦!傳令下去,封秦壁的蔥為蔥王,梗壁的蒜為蒜王,營裡的蓮根為藕王。”

春秋霸主晉文公與洪洞的故事

這三種東西受封后,秦壁的蔥越長越壯,梗壁的蒜越長越辣,營裡的蓮根越長越白,成了洪洞的特產,從此,便有了“秦壁的蔥、梗壁的蒜、營裡的蓮根不用看”之說。

運營人員:修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