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山西重要的十一張照片


一百多年前,山西重要的十一張照片


恩斯特・伯施曼(Ernst Boerschmann,1873-1949),第一位全面考察中國古建築的德國建築師。他在1906至1909年(光緒三十二年~宣統元年)間穿越了中國的十二個省,行程數萬裡,對中國古建築進行全面考察,拍下了數千張古代皇家建築、宗教建築和代表各地風情的民居等極其珍貴的照片。

回國以後,他根據這次考察所獲的資料,連續出版了至少六部論述中國建築的專著。由於歷史的變遷,伯施曼的這些論著已經成為後人所無法逾越的中國古建築史領域的里程碑。

一百多年前,山西重要的十一張照片

直隸省 西陵 陵寢前神道


伯施曼發現,在中國,人們認為太陽是生命的創造者。這一點表現在所有房屋、宮殿、城市的位置上,它們的中軸線都是指向南方,即正午的太陽。這種建築觀念對於生活的外部形式產生了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就連在最小的家庭裡,主人也會在門口迎接客人,然後陪送他沿著建築的中軸線走到軸線頂端的客廳裡。


一百多年前,山西重要的十一張照片

直隸省 北京 八里莊塔


伯施曼對中國古建築的一個重要的分支——寶塔建築也情有獨鍾。他認為,塔雖然起源於印度,但經歷了一種真正中國式的發展。中國人喜歡貼近地面,而地面正是他們深沉藝術氣質的源泉。在這一方面,他們跟熱衷於那些高聳入雲的大教堂和皇宮的西方人正好相反。

一百多年前,山西重要的十一張照片

直隸省 萬里長城


伯施曼在中國的廣泛旅行,也使得他能夠對於南北各地不同的建築風格和理念,做出自己的判斷和評價。例如華北的建築風格比較凝重,看上去顯得雄偉壯觀;而到了華中,建築風格就已經變得更為輕靈,與周圍環境的關係也變得更加和諧。

一百多年前,山西重要的十一張照片

四川省 揚子江 順流觀看風箱口峽谷景觀

如今我們能見到一百多年前中國多個省區的建築、風景,要感謝這位德國人,是他給我們留下了這麼珍貴的影像資料。

山西部分:


一百多年前,山西重要的十一張照片


第一張:山西省 通往五臺山的旅路北線


一百多年前,山西重要的十一張照片


第二張:山西省 平型關。通往五臺山的旅路,向長城城堡攀登


一百多年前,山西重要的十一張照片

第三張:山西省 五臺山。臺懷鎮寺廟群



一百多年前,山西重要的十一張照片


第四張:山西省 五臺山。顯通寺銅塔


一百多年前,山西重要的十一張照片


第五張:山西省 五臺山。顯通寺無量殿


一百多年前,山西重要的十一張照片

第六張:山西省。地點不明,請留言告知。


一百多年前,山西重要的十一張照片

第七張:山西省。住宅


一百多年前,山西重要的十一張照片

第八張:山西省 太原府。雙塔寺無樑殿



一百多年前,山西重要的十一張照片


第九張:山西省。精緻的小廟,有認識的請留言告知


一百多年前,山西重要的十一張照片


第十張:山西省 綿山雲峰寺。綿山中的洞窟寺院


一百多年前,山西重要的十一張照片


第十一張:山西省 解州。潞村鹽湖


一百多年前,山西重要的十一張照片

這張老照片,

拍攝下一座山西巨大體量的古建築,

這座面積大於天安門的建築在今天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