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晉風采:春秋忠孝傳奇的介子推,三晉文化旅遊5A景區綿山奇景

三晉風采:春秋忠孝傳奇的介子推,三晉文化旅遊5A景區綿山奇景

介子推割肉救主

一代霸主晉文公的忠誠衛士

晉文公作為春秋五霸中重要的霸主,大敗秦軍建立威名,讓秦國幾十年不敢發動戰爭,成為春秋時期最強大的國家,以至於戰國時期在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和韓國照樣成為戰國七雄。一代霸主晉文公早年重耳多災多難,先是遭遇父親獻公追殺,後是兄弟晉惠公追殺。重耳經常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據《韓詩外傳》,有一年逃到衛國,一個叫晉文公的隨從偷光了重耳的資糧,逃入深山。重耳無糧,飢餓難忍。當向田夫乞討,可不但沒要來飯,反被農夫們用土塊當成飯戲謔了一番。後來重耳都快餓暈過去了,為了讓重耳活命,介子推到山溝裡,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塊,與採摘來的野菜同煮成湯給重耳。當重耳吃後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時,重耳大受感動,聲稱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報答介子推。在重耳落難之時,介子推能如此肝腦塗地,忠心耿耿,實屬難能可貴。

三晉風采:春秋忠孝傳奇的介子推,三晉文化旅遊5A景區綿山奇景

介子推忠君孝子的氣節被人紀念

忠君赴義、鄙棄功名利祿的介子推

由於晉文公重耳重返晉國掌管大權,很多晉文公逃難時期的隨從們都主動來領賞,而最忠心的介子推卻主動遠離晉文公,認為忠君的行為發乎自然,沒必要得到獎賞,並以接受獎賞為恥辱,狐偃等"以為己力",無異於"竊人之財"的盜賊,故"難於處矣"。介子推無視狐偃等人的夾輔之力是錯誤的,但其中絲毫沒有對晉文公的怨恨,沒有對功名利祿的豔羨。有的卻是對狐偃,壺叔等追逐榮華富貴的鄙夷。有些並未跟隨晉文公逃亡的人為了貪小便宜通過說些難聽的話也來請賞,介子推因此很氣憤,進而隱居綿山,成了一名不食君祿的隱士。

三晉風采:春秋忠孝傳奇的介子推,三晉文化旅遊5A景區綿山奇景

晉文公紀念介子推開啟中華“寒食節”的開始

寒食節的來歷源自晉文公對介子推的懷念

寒食節原先指在清明節前二日,冬至以後一百零五日,這一天要禁火,從上到下只吃瓜果點心一類冷食。雖然寒食節的真正起源並非來自於介子推,但將紀念介子推作為寒食節起源的說法卻更為流行,甚至後來寒食節逐漸被清明節取代,許多人又把紀念介子推作說成清明節的起源。

三晉風采:春秋忠孝傳奇的介子推,三晉文化旅遊5A景區綿山奇景

一代霸主晉文公

介子推不肯受賞,曾賦詩一首,"有龍于飛,周遍天下。五蛇從之,為之丞輔。龍反其鄉,得其處所。四蛇從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死於中野。"鄰居解張為子推不平,夜裡寫了封書信掛到城門上。晉文公看到這首詩後,後悔自己忘恩負義,趕緊派人召介子推受封,才知道他已隱入綿山。晉文公便親帶廣眾人馬前往綿山尋訪。誰知那綿山蜿蜒數十里,重巒疊嶂,谷深林密,竟無法可尋。晉文公求人心切,聽小人之言,下令三面燒山。沒料到大火燒了三天,介子推的影子也沒見。晉文公叫人在山前山後放火,周圍綿延數里,火勢三日才熄,介子推終究沒有出來。

三晉風采:春秋忠孝傳奇的介子推,三晉文化旅遊5A景區綿山奇景

重巒疊嶂,谷深林密的綿山

後來有人在一棵枯柳樹下發現了母子的屍骨,晉文公悲痛萬分,在介子推的屍體前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著個柳樹樹洞,洞裡好像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三晉風采:春秋忠孝傳奇的介子推,三晉文化旅遊5A景區綿山奇景

綿山奇景

太嶽奇景,國家5A景區的綿山

山西介休綿山風景名勝區,是山西省為數不多的5A旅遊景區,不但是中國清明節、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更有中國寒食清明文化博物館。綿山風景名勝區跨介休、靈石、沁源三市縣地界,最高海拔二千五百六十米,風景區內重巒疊嶂,谷深林密,景區內水簾洞、捨身崖、一鍋泉等等自然景觀和各種傳奇故事,綿山屬於壯美太行山脈中的一顆明珠。

三晉風采:春秋忠孝傳奇的介子推,三晉文化旅遊5A景區綿山奇景

綿山的仿古建築群

綿山風景名勝區的仿古建築群風格多樣,成為綿山風景區中最靚麗的風景線,無愧於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在綿山綿山風景名勝區建築群體中宗教建築有殿廟、宮觀;園林建築有亭、臺、樓、閣、軒、廊、榭、牌樓;古留遺蹟建築有古營門、城池、營寨等,可為古建築博物院(園),展現在遊人眼前的是一個華夏現代仿古建築群隆起在大道之行的巍巍綿山。主要景點有龍頭寺、抱腹寺、空王殿、千佛殿、介推祠、石佛殿等。

旅遊小貼士:

綿山票價正常為110元,2018年5月19日國家旅遊日,綿山的門票半價只有55元

三晉風采,講述三晉各地的歷史文化,只為文化的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