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拖延,正在託你走向死亡

《人性的弱點》

你的拖延,正在託你走向死亡

人性之中最可悲的一件事,就是我們所有人都拖延著不去生活,都夢想著天邊有一座奇妙的玫瑰園,而不能欣賞今天就盛開在我們窗外的玫瑰花。

——卡耐基

你有拖延症嗎?

用這個超準的心理學公式計算一下

你的拖延,正在託你走向死亡

一項美國和加拿大的統計數據表明,普通人中有20%的人每天出現拖延行為,按照這個數據推算,全球有近10億人患有拖延症,54%的人在不管大事小事上都有拖延,35%的人在生活瑣事上一拖再拖,24%的人在一些小事上拖延次數最多,還有10%的人在大事面前產生了拖延的習慣。

拖延就像是一個定時炸彈......

你的拖延,正在託你走向死亡

你是否也會經常有這樣的時候?

本來今天就應該開始去做的工作,因為時間還沒到最後一天,所以就一放再放,一拖再拖,等到馬上就要交付的時候,你才做了一點點,於是,熬夜、加班、急急忙忙、廢寢忘食的趕工......

本來需要馬上開始的學習,因為手機、電腦、互聯網上各種有趣的視頻、遊戲、段子,一直都沒有開始過,等你有一天好不容易坐到了書桌前,翻開了那本已經落滿灰塵的書,但不知道潛意識受了什麼的蠱惑,才靜下心來看了幾分鐘的書,下意識的手又不受控制的默默拿起了手機......

本來已經盤算了很久的創業,因為這樣那樣的事情,因為這般那般的想法,已經籌劃了超過三年的時間,腦海中想過了所有的流程,但現在依舊還是沒有實施......

本來準備週末去周邊逛逛,但早上八點醒來後還是覺得躺在床上玩手機比較省事,所以便又在家中躺了一天......

本來準備去鍛鍊,然而......本來準備去看書,但是......本來準備去工作,可惜......

類似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

我們總是能給不想去做的事情找各種各樣的理由,總是能為需要付出勞累、努力、辛勤的事情找到很多不做的藉口......我們經常性的不是在拖延的路上,就是在正在拖延的開始......

最重要的一點是,一直拖延的我們還經常死不承認的在心中為自己羅列了很多的藉口......

你的拖延,正在託你走向死亡

拖延正在一步步帶你走向“死亡”

很多人因為暫時性拖延帶來的一時快感而無法自拔,大部分的時候都抱著“又不會怎麼樣”的心態讓自己變的心安理得,但其實一切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簡單,“拖延其實是一系列層疊起來的蝴蝶效應,如果一直下去,將會一擊斃命”。

拖延的危害遠超乎你的想象:

習慣拖延的人會造成認知偏差,因為那些本來可以輕鬆做成的事情在是在長時間、急心態的狀態中完成的,所以你會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在很多事情上變的沒有信心......

在那些可有可無的娛樂行為中浪費著時間,在一個接一個的視頻段子中消耗著精力,一時爽快的娛樂形式會奪走你的精神狀態,讓你變的萎靡不振......

拖延的時間越久,累積的事情就會越多,慢慢的,人就會開始變的焦慮、煩躁,進而做出很多不理性的決定,錯過很多本來屬於你的機遇......

當一個人習慣了拖延的常態,也就意味著他已經具備了時刻選擇逃避的基因,這很有可能毀掉他的工作、他的事業以及他的將來......

拖延的人通常會因為情緒上的影響而變的自卑,他們不再相信自己可以完成那些稍微有點困難的事情,他們不願去思考問題的解決辦法,他們會成為失敗的一份子,無法完成本來可以實現的目標......

拖延會將一個人拖向“死亡”,從他的心理開始,一步一步的將他變成一個廢人......

世上有93%的人都因拖延的惡習而最終一事無成,這都是因為拖延能夠降低人的積極性。(哈佛大學教授 哈力克)

你的拖延,正在託你走向死亡

要解決拖延的問題,先弄清它因何而來

1983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兩位臨床心理學家簡·博克和萊諾拉·尤思博士研究對拖延心理進行後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害怕失敗是拖延的原因之一。

隨著時間的推移,跟拖延有關的原因也在一個個的心理學測試中被清晰明瞭的標在了我們的視野中:

恐懼未知的失敗

情緒影響—心情不好

害怕自己的弱點被凸顯出來

缺乏對未來的現實感(更注重現在的愉悅性感觸)

追求時間上的刺激

追求一時的愉悅

對經常拖延的事情興趣不大

需要付出勞累、思考或其他超過現有輕鬆狀態的行為

你的拖延,正在託你走向死亡

瞭解了拖延產生的原因,我們也就順勢找到了拖延的優選解決辦法。

因為很多時候拖延的狀態產生於我們對於未來還未經歷的事情的恐懼,以及對於當下可以體會到的心理上的開心、爽快,所以要想徹底治好拖延的惡習,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

沒有任何恐懼的給自己定一個讓自己有所恐懼的未來目標,比如五年後我如果不變成那個樣子,我可能就要嫁給一個不如我的人?以後我如果不比他好,就要一輩子被他看不起?他為什麼可以這樣,我就不可以?(給自己一個心理恐懼)

把這作為一個開始後,需要把目標分解為一個個的小目標進行階段性的嘗試,因為在嘗試的過程中大部分人都容易出現被其他好玩不需要耗費思考就能得到的開心情緒誘導的可能,所以完成一項任務後的,我們需要有一些傾向性的獎賞來進行行為過渡。

做好了這兩個執行力規劃後,每天制定一個自己能堅持下去的遞增計劃,比如看多久的書,讀多少文章?類似這些,除此之外,在日常的生活中潛意識培養自己能夠想到立馬去做的習慣

對了,記得不要定太多的計劃,慢慢來,一步一步來,一個一個來。

我不知道你能否堅持下去,但那些他們(80%按照這種方式已經治好拖延的人)已經開始有了改變,人生苦膽,既然一切都是能讓自己變的更好的嘗試,為什麼不從現在開始就馬上行動呢?

你的拖延,正在託你走向死亡

凱麗·麥格尼格爾在 《自控力》裡有一句話說的非常好

“你需要有一個生活規劃,幫你結束內心的掙扎。”

《離開前請叫醒我》中的這一句話也非常值得品鑑: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就先把身邊的事做好;不知道自己能去哪裡,就先走好現在的路;不知道自己會遇到誰,就先學會善待身邊的人;不知道現在做的有沒有意義,至少先確定自己不是什麼都沒做。迷霧裡你或許只能看見眼前的五米,但這五米一步一步走下來,霧就會慢慢散了。等待和拖延只會奪走你的動力。

最後,do or die 你選一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