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報快讀】之八:小米集團


【2019年報快讀】之八:小米集團

出貨量全球第四,雙品牌初見成效。

2019年公司實現營收2058.39億元,同比增長17.7%;淨利潤115.32億元,同比增長34.8%


【2019年報快讀】之八:小米集團

小米集團的主要財務數據

分業務來看,智能手機業務全年收入為1220.95億元,佔比59.3%,同比增長7.3%;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業務持續高增長,全年收入620.88億元,佔比30.2%,同比增長41.7%。互聯網服務業務收入198.42億元,佔比9.6%,同比增長24.4%。

【2019年報快讀】之八:小米集團

小米集團的分業務營收

分地區來看,境外市場收入912億元,突破百億美金大關,佔比44.3%,同比增長30.4%。根據Canalys的統計,2019年小米在45個國家和地區的智能手機出貨量排在前五位。

根據市場調研公司IDC的數據,2019年,小米手機出貨量全球第四,同比增長5.5%至1.256億臺;作為對比,華為同期出貨量2.408億臺,同比增長16.8%,OPPO排名第五,出貨量同比增長0.9%至1.143億臺。

毛利率方面,公司2019年度綜合毛利率13.9%,同比增加1.2個百分點。其中,智能手機業務毛利率7.2%(同比增加1pct),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業務毛利率11.2%(+0.9pct),互聯網服務業務毛利率64.7%(+0.3pct)。

結合收入佔比來看,小米主打的“手機+AIoT”雙引擎戰略,更多的還是走低價搶量的路線,而利潤的收穫則藉助互聯網服務來實現(流量+利潤複合策略)。

這其中,有一個關注的重點數字:截至2019年底,IoT平臺已連接的設備數(不包括手機和筆記本電腦)達到2.35億臺,是全球最大的消費級物聯網之一。同時,在2019年12月,“小愛同學”MAU超過6000萬,同比增長55.7%,是全球最活躍的語音人工智能平臺之一。這為小米未來的服務放量,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研發方面,2019年度小米投入75億元,較2018年58億元增長29.7%。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率為3.64%,並不算高。2020年1月份,小米宣佈在未來5年,將在“5G+AIoT”領域投入五百億元。可以預期,小米在未來會進一步提升研發投入的力度。

對外投資方面,截至2019年12月31日,小米共投資超過290家公司,總賬面價值約人民幣300億元。近年來,小米生態鏈中多家公司成功上市,也為小米集團貢獻不錯的投資收益。2019年第四季度,小米集團收穫投資收益8.69億元。

截至2019年底,小米公司擁有18170名全職員工,其中16783名位於中國大陸,主要在北京總部,其餘主要分佈在印度和印尼。其中,研發人員共計8874人,佔比48.84%

公司員工中,15945名持有公司股份,佔比87.75%。累計薪酬83.05億元,人均薪資45.71萬元

資產方面,公司總資產1836.29億元,其中流動資產1375.39億元,佔比74.90%。流動資產之中,現金及等價物259.20億元,短期存款215.23億元,短期投資164.63億元,合計佔比34.80%。非流動資產之中,以公允價值計長期投資206.79億元,以權益法計投資93.00億元,合計佔比16.33%

負債方面,公司有息短期借款128.37億元,長期借款47.87億元,有息負債率9.60%,淨負債率

21.58%

整體來看,公司的資產質量還是不錯的,負債率也很低。

點評:2019年,對於小米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這一年,伴隨著年初盧偉冰正式接手紅米Redmi品牌總經理,小米開啟了雙品牌策略。Redmi接過了小米的基本盤,走極致性價比路線;而新的小米則不再標榜性價比,肩負小米品牌走向中高端的重任。

如果說作為性價比品牌的Redmi,其首要的考量就是銷售量,那麼走中高端路線的小米,則更側重於手機的售價能不能漲上去。

渠道方面,Redmi只專注於電商市場,沒有線下利潤的包袱,定價可以更加“驚喜”;而小米系列的營銷則是儘可能貼近線下渠道,保持價格穩定。

從年報的數據來看,小米的雙品牌策略,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

觀察公司投資價值,還有另外一個角度,就是公司對於股權的態度。我們看到,2019年度,小米累計回購了3.38億股,耗資31.14億港幣,回購均價9.21港幣/股

這個價格,可以作為有意投資小米集團的投資者參考。

【2019年報快讀】之八:小米集團

小米集團的回購記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