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的处世哲学:为王者,先怂为敬,能屈能伸

这是么得感情的杂学家大文豪在2020年4月3日写下的一篇原创文章【1】。

齐桓公的处世哲学:为王者,先怂为敬,能屈能伸

齐桓公姜小白

引言

齐桓公姜小白,这个隐约带着酒气的名字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也是对春秋时期的第一印象。作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姜小白无疑是独特的,毕竟在周礼乐制度犹自保有七分威严的春秋初年,并不是每一个贵族都能像姜小白一样“低头做人,低头做事”,然后“抬头为王”的。

齐桓公的处世哲学:为王者,先怂为敬,能屈能伸

还是小白的姜小白

认怂之初体验:面子哪有命重要?

齐僖公姜禄甫死后,长子姜诸儿即位,便是齐襄公。姜诸儿极为好色,不但宫中多美姬宠妾,更是与他的异母妹妹文姜乱伦。

所谓文姜的叫法,古代女子只记姓氏,名多避讳,因此这个女子的真实名字不详,而“文”是对有才华的女子的尊称,因此女颇有才华,在《诗经》上也多有记载,故被称之为“文姜”,意味“有才华的姜氏女”。有类似情况的还有东汉末大儒蔡邕的女儿蔡文姬,文姬即是尊称,因《胡笳十八拍》而得名,蔡文姬的真名为蔡琰。

自古“荒”“淫”不分家,除了极少数君王,基本上所有的有问题的君王都遵循着这个定理,姜诸儿也不例外。

文姜外嫁给了鲁桓公,在鲁桓公带着文姜访问齐国的时候,姜诸儿顺势再次与文姜私通,反复私通,来回私通,肆无忌惮地私通。鲁桓公忍无可忍,于是痛斥了文姜。文姜委委屈屈地去找姜诸儿告状,姜诸儿便毫不犹豫地派人把鲁桓公活活勒死了。

齐桓公的处世哲学:为王者,先怂为敬,能屈能伸

被绿的鲁桓公和绿他的文姜

姜诸儿因为郑国的国君小时候和自己有过矛盾,便仗着齐国国力强大,在与郑国盟会的时候直接杀死了郑国国君。要知道,此时诸夏文明还处在打仗都要提前行使诸多礼仪的年代,齐襄公这样的做法无疑就像是一个掀桌子的无赖,这对于老老实实坐在桌子前攥着“周礼乐”安静打牌的其他人来说是绝对无法容忍的。

除此之外,姜诸儿还特别喜欢睡大臣和民众们的妻子,同时对大臣肆意欺辱玩弄,在国内的支持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步一步降到了冰点。

面对昏聩的哥哥姜诸儿,姜小白十分害怕有一天会牵连到自己。所以姜小白在鲍叔牙来找自己的时候,第一时间认怂,果断踏上了逃亡之路。

齐桓公的处世哲学:为王者,先怂为敬,能屈能伸

被管仲安排给姜小白的鲍叔牙

姜小白的逃亡按当时的社会规则来说实际上是不太符合当时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的,因为他并没有承担身为齐国王室子弟对于国家应尽的义务,即劝谏君王。当然,如果姜小白脑子一热,决定不怂,正面硬上,今天的历史上肯定也就没有了齐桓公这号人物。

总而言之,按照“周礼”的要求,姜小白这种逃亡行为在“大义”层面上是不合适的。不过,还是那句老话,面子哪有命重要呢?

姜小白的第二次认怂:虽然我是王子,但不影响我装死

公元前686年,齐襄公姜诸儿果然由于倒行逆施,如管仲和鲍叔牙预料的那样与臣下爆发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姜诸儿也被公孙无知杀死,紧接着公孙无知又被雍林人杀死,齐国无主,急需王室血脉继承王位。此时,最正统的继承人是姜小白的哥哥,同样逃往国外的姜纠,即公子纠。

现在看来,这场齐国王位之争,就是一个齐国版的“奇货可居”。只不过商人吕不韦换成了商人管仲和鲍叔牙,嬴异人换成了姜纠和姜小白。都是“万恶的资本主义垄断”。

在齐国内乱爆发之前,管仲便和鲍叔牙密谋,让鲍叔牙辅佐姜小白,自己辅佐姜纠,以备万全。所以在齐国需要一个王的时候,对辅佐姜纠的管仲来说,姜小白就是敌人。于是,与姜纠交好的鲁国人便派出一支军队由管仲带领,截杀姜小白。

齐桓公的处世哲学:为王者,先怂为敬,能屈能伸

齐桓公:你敢射我就敢装死

面对鲁国的军队,姜小白没有像楚云飞那句“军人,要有骨气!”一样,带着手下搞万岁冲锋,用生命自证身为王室贵胄的尊严,而是在管仲第一箭射来便倒地装死。

要知道,春秋初年的兵不同于后来战国时期广泛耕战扩大兵源时期的兵,此时的兵还是“贵族之事”,所以装死这种事在战争双方来说都是很不耻的行为。

因此,见姜小白“中箭落马”,鲁国人判定姜小白一定是被管仲射中了要害,死定了,于是也没有细查,便离开了。而姜小白见鲁国人离开,扭头飞身上马,日夜兼程直奔齐国国都继承王位,整套操作一气呵成。当姜纠回到齐国国都,见到已经是齐王的姜小白时,整个人都傻了。估计当时姜纠心里剩下的只有一句:“管仲演我!”在不断回响。

齐桓公的处世哲学:为王者,先怂为敬,能屈能伸

公子纠:背后发生了很多事,但是我都不知道

姜小白的内心独白:管仲大才,我怂着就能变强!

众所周知的是,姜诸儿好色,但是姜小白就不好色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桓公谓管仲曰:“寡人有大邪三:不幸好畋,晦夜从禽不及,一。不幸好酒,日夜相继,二。寡人有污行,不幸好色,姊妹有未嫁者,三。”管仲曰:“恶则恶矣,非其急也。人君惟不爱与不敏,不可耳。不爱则亡众,不敏则不及事。”

以上对话出自《史记》。因为贪恋姐妹的美色而不让她们出嫁,可见,在“淫”这一方面,姜小白和姜诸儿半斤八两,只不过姜诸儿好滥施君王之威,一言不合杀妹夫。而姜小白善于怂住,从不将“家事”与“国事”相牵扯,不会因一时意气而胡作非为。

姜小白有一个特点和汉高祖刘邦非常像,刘邦最爱做的事情是找人问话,问话的内容也不多,只有四个字:“为之奈何?”。姜小白也是如此,有事没事就去请教管仲。这种请教表明的其实是一种放权的态度。

齐桓公的处世哲学:为王者,先怂为敬,能屈能伸

齐桓公:管仲开办妓院是我特批的,嘿嘿嘿

今天我们回头去看这位春秋第一个霸主,不难发现其一生之成就几乎全部是建立在管仲的谋划之上的。国内的改革全盘交给了管仲,盘活了齐国的经济。对外战争和与诸侯会盟也都是遵循着管仲提出的“尊王攘夷”的理念。对于管仲的意志几乎支配了齐国上下这个现实,姜小白没有一星半点的基于君王自尊的不满,反而始终秉持着“怂”的理念。而管仲也确实没有让他失望,齐国在管仲的治理下也实实在在的成为了春秋霸主。

姜小白在政治方面其实是没有什么才能的,这一点从管仲死后他任命三奸臣,无法平衡自己儿子们的力量,最后导致暴尸六十七天的下场可以看出。不过即便如此,也不能掩盖其身为君王最大的优点:“怂得住”。正如他所做的那样,怂住,就能变强。

齐桓公的处世哲学:为王者,先怂为敬,能屈能伸

齐国在齐桓公手中成为春秋时代第一个霸主

结语

人在漫长的一生中其实很难看清自己,但出于敏感的自尊,我们还是下意识地喜欢表现出自己的强势一面,以便给自己带来一些虚假的安全感。有时候其实不妨试试笨办法,像姜小白一样,微微认个怂,悄咪咪地在旁边蹲一会儿,这样反而更容易看清楚对手的弱点,看清楚前路的枝枝杈杈。

有时怂一怂,真的能变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