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佳縣:發揮科技人才力量 助力春季農業生產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武忠偉、拓步平、記者苟俊報道 “又是一年春耕時,春潮湧動備耕忙 ”。當前正值春耕備耕的緊要時期,陝西佳縣在加強疫情防控的同時,充分發揮科技人才引領帶頭作用,組織、指導、幫扶企業與農戶抓緊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春耕生產兩手抓,為全面做好春耕備耕各項工作“保駕護航”。

學習領會精神,把握工作方向。截至2019年底,佳縣共選派51名科技特派員(含三區人才30名)到基層一線,圍繞紅棗、山地蘋果、滲水地膜、小雜糧、畜牧等產業開展科技服務,實現了對全縣102個貧困村的全覆蓋。一方面,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市縣的決策部署上來,做好自我防護,積極主動履職,創新開展服務,有效發揮作用,不信謠不傳謠,保持良好心態投入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們通過微信組織科技特派員和三區人才加強疫情形勢和知識,以及中省市相關文件要求的學習與領會,重點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特派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的若干意見》《科技部辦公廳關於組織動員科技特派員推成果強服務保春耕的通知》《陝西省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實施方案》《榆林市關於科技特派員(含“三區人才”)抗疫情保春耕,做好“三農”科技服務的通知》,為科技特派員和三區人才工作實踐過程中更加精準地把握好當前工作方向和工作重點,並通過他們引領帶動廣大農民更好地防控疫情和春耕備耕。另一方面,在充分了解疫情期間企業存在困難和問題的基礎上,鼓勵星創天地、農業科技園區等農業科技服務平臺載體,充分發揮主體作用和平臺綜合優勢,利用線上網絡平臺,開展職業技能、科技政策、創業孵化等專業培訓,對企業加強科技指導服務、創業指導服務、疫情防控指導服務和產業發展服務,為抗擊疫情提供全方位科技保障。

加強宣傳引導,做好疫情防控。疫情當前,農時莫誤。我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開展春耕備耕工作,動員和引導科技特派員充分利用網絡直播平臺、電話、微信、微博等手段,通過建立微信群、開通網絡直播、開展視頻培訓、搭建網絡服務平臺等方式,向幫扶貧困村、貧困戶宣傳疫情防控基本知識、主要防控措施,進一步增強農村群眾的防護意識,引導農牧民在從事種養活動時做好個人防護,避免人員集聚,養成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的生活習慣,正確防範,保證自身安全。同時,加強與扶貧工作隊、駐村第一書記、農戶、貧困村、合作社、科技企業等受援對象的密切聯繫,有效開展線上、非接觸式、精準化技術培訓和科技服務,第一時間解決受援對象在生產中遇到的技術問題,為促進疫情期間生產安全穩定、助力脫貧攻堅提供科技支撐。此外,縣科技管理部門和科技特派員派出單位為科技特派員創新開展科技服務創造條件、提供便利。以確保疫情期間各科技特派員(三區人才)有效服務。

創新服務方式,積極備戰春耕。充分發揮科技人才作用,緊扣農村疫情防控形勢及春耕生產情況,積極改進技術培訓方式,除部分科技特派員仍就近進行實地技術指導,大部分科技人才通過電話、微信、QQ、視頻、在線直播等線上交流方式,開展在線培訓、在線指導、在線答疑,主動提供信息支撐,指導農村恢復農業生產,做好田間管理,抓好大棚蔬果種植、畜牧養殖等工作,解決農企復工復產中遇到的各類問題,為農民和企業排憂解難,解決復工復產中遇到的各類問題。2月中旬與3月初,組織農戶觀看“陝北棗區棗園春季管理關鍵技術”、“設施蔬菜春季管理技術”等農業技術直播,對農戶進行棗園春季管理、春季蔬菜生產效果明顯,反響良好。自2月中旬開始,積極對接幫扶企業、貧困村、貧困戶,結合生產實際需求,開展農業生產田間管理和農業科技服務工作。目前已經對接50餘個貧困村500餘戶農戶、10餘家企業,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了以下工作。一是針對我縣特色紅棗產業制定疫期技術指導方案,編制棗樹春季管理技術要點、進行紅棗低產改造、病蟲害防治(主要為棗瘋病防治)等技術培訓。二是精準對接畜牧養殖產業示範基地、合作社以及家庭農場,科普宣傳家畜(禽)重大動物疫病防治,進行家畜(禽)日常飼養管理辦法及注意事項等的技術培訓。三是為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網上“問診”服務,實時解答田間管理、用肥用藥、防病蟲害等問題,提供大棚蔬果、菌類、藥材優質豐產栽培技術指導,使農民足不出戶即可獲得所需農技支持。四是在復工復產期間幫助農戶知曉優惠政策和申請相關補貼,緩解農戶及企業的資金壓力,並告知疫情期間春耕所需農資生產、調運所需採取的生物安全措施和相關注意事項。

農戶、企業反饋良好,服務初見成效。全縣科技人才在疫情期間積極響應“每名科技特派員組織1次在線培訓”的號召,在春耕農忙之際及時對接相關農戶、村子、企業,用自己紮實的專業技術投身於“農”,提供針對性技術諮詢、指導、培訓服務,極大地減少了疫情對春耕的影響,增加了農戶春耕備耕、畜牧養殖的信心,為一年初始的農牧生產準備工作提供技術及信息支持,贏得了農民群眾的極大讚許。“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我縣科技部門按照上級黨委、政府抓防控保春耕的總體要求,積極組織全縣的科技特派員和“三區人才”在線上線下,一手抓疫情防控宣傳,一手抓春耕備耕指導,做到疫情防控、生產備耕兩不誤。”縣種糧大戶一隆公司總經理曹永旺表示。同時,疫情期間,特別是全國上下做好復工復產以來,科技特派員和三區人才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建議企業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積極幫助企業做好復工復產的準備工作,全力做好網絡團購平臺銷售,加強生產服務和產業協同,幫助企業解決生產中的各類問題,最大限度地減少疫情給企業帶來的影響和壓力,深受企業好評。“我們公司有科技特派員和三區人才六名,疫情期間他們為企業解決了防疫物資短缺、原料供應、產品運輸、擴大生產能力、協調解決企業流動資金等等方面的諸多問題,我在這裡為他們點贊”東方紅公司食品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維軍充滿深情的說。

努力再接再厲,助力全面復產。下一步,我縣即將進入春耕時節,縣科技部門按照“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要求,切實注重發揮科技特派員在疫情防控中的帶頭服務作用,通過鼓勵引導科技特派員面對疫情防控形勢開展產業服務、技術服務,為疫情防控保駕護航,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特派員制度推行20週年重要指示精神,踐行科技特派員的使命與責任。進一步發揮農業科技人才優勢,加大支持和引導力度,創新鼓勵更多涉農技術專家積極開展科技服務,科技特派員創新工作方法和方式,開展技術引進和成果推廣,按照市場需求和農民實際需要,引進和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產品,帶著農民幹,做給農民看,領著農民賺。全力提供新技術、新成果、市場動態等方面的信息,形成“需求導向、市場選擇、政府服務”的市場化科技特派員服務模式,形成政府引導、市場驅動、各方參與、特色鮮明的科技特派員創新創業驅動縣域經濟發展新格局。一方面要繼續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對幫扶企業、貧困村、貧困戶進行遠程技術指導和信息諮詢。另一方面要實地提供技術支撐,指導農民抓好農業生產,調整產業結構,強化田間管理,科學施策、精準對接,根據基層現狀、特點以及實際需求,開展技術培訓,幫助農戶掌握實用技術,培養基層技術骨幹,助力佳縣農業穩定生產。也要根據企業技術需求,協助制定技術發展戰略,參與企業研發,解決企業生產和新產品研發中的技術問題,提升企業產品競爭力,開展產學研合作,促成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創新平臺,建立長效合作機制。開展創新創業活動,通過技術入股、資金入股、技術承包或租賃經營等多種形式,創辦、領辦、協辦企業、合作社、協會、中介機構等,與基層企業和農民建立利益共同體。同時,也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創新謀劃,儘快理清工作思路,找準創新短板,主動作為、迎難而上,助力農民致富和脫貧攻堅,鞏固脫貧成果,更好地服務鄉村振興,為佳縣經濟社會平穩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