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和農民的出路究竟在哪裡

農業、農村和農民的出路究竟在哪裡?首先我們從土地問題說起。

農業、農村和農民的出路究竟在哪裡

農村土地究竟分散經營好,還是集中經營好?關於這個問題的討論,越來越有些熱烈。

土地分配到戶,就自然變成了分散經營。當初安徽小崗村18戶農民,把土地分配到戶,應該說是對的,因為那時候,一是農業機械化水平不高,農業生產基本上都是依靠人力;二是農業生產的最大目的,就是解決吃飯問題;三是農產品比較單一,農業基本上是低產低效。土地分配到戶以後,責任到了戶,到了人,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土地第一年分配到戶以後,第二年就基本上解決了吃不飽肚子的問題,農村一下子就變了樣。

經過40年的發展,與農村改革之初相比,農業、農村、農民的情況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從農業來講,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變化:

一是農業生產的機械化水平越來越高,從種到收,基本上都是機械化或者半機械化,農業的勞動用工越來越少;

二是農業的規模化越來越顯得十分重要,規模越大效益越高,沒有規模,就沒有效益;

三是農業的品牌效應越來越重要,品牌越優,賣的就越快,效益也最好。如果不是品牌產品,基本上就沒有人問津,豐收不增收。給我們最直觀的,就是過去的糧食都是用大麻袋裝的,現在的糧食都走進了超市裡,是用小包裝袋裝的。不論是誰到超市裡買米買面,首先要看是不是品牌,是哪裡產的。

從農村來講,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變化:

一是隨著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越來越少;

二是分配到一家一戶的土地非常有限,老人、婦女就能操心過來,根本用不著青壯年去耕種,越來越多的青壯年待在家裡無事可幹,就出外打工了,在農村很難見到青壯年了;

三是一家一戶經營土地,既沒有規模,也創不出品牌,農業的產出效益越來越低,農業收入在農民收入中的佔比也越來越低,大部分農民不再指望農業過日子了。

從農民來講,主要有以下變化:

一是絕大部分農民日子不再是飢寒交迫,基本上都過上了不愁吃不愁穿的日子;

二是依靠自種自吃的農民越來越少了,大部分農民的吃糧,都是從市場上去買;

三是農民開始與城市居民進行攀比吃飯、穿衣和住房,越來越多的農民進城了;

四是農民越來越重視下一代的上學,都希望能夠通過上學等途徑,下一代都進城生活和工作,想著讓下一代務農的基本沒有;

五是農民視土地為命根子的觀念,越來越淡薄了,對土地的感情沒有過去那麼深了。

根據農業、農村和農民的這些變化,繼續堅持將土地分配到戶,進行分散經營,就會弊大於利。

第一,土地撂荒的現象會越來越普遍,土地的利用率就會大大降低,農業的產出也會越來越少;

第二,農業的規模不能做大做強,最新的農業科技得不到及時的、大面積的推廣,農業將會長期停留在小規模、低效益上;

第三,很難做出高產、高效、優質的品牌農業;

第四,鄉村振興的步伐會很慢,在十年之內是很難見到實效。

鄉村振興,農民富裕,最根本的就是要解決好土地問題。土地活,農民活;土地興,農村興;土地產出高,農業則強。現在有很多比較成功的事例,如:河南的南街村,貴州的唐約村,山東的代村等等。山東代村2002年開始推行土地規模化經營,將土地的經營權從農民手中租賃過來。2005年將全村土地的經營權都收歸到了村集體。他們先後建設了“五園一帶”(花卉園、果品園、蔬菜園、良種示範園、農業觀光園和全民健身帶),不僅極大的提高了土地的產出率,增加了村集體收入,而且使農民富了起來,農村振興了起來。到2017年,代村村集體資產已有20多億元,當年純收入達到1.1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