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農業”休閒觀光遊打開我省鄉村振興致富路

行走於湟中縣田家寨鎮窯洞村的田間小路上,沿途草木蔥蘢。幾年前,這裡曾是一個增收難、路難行、村容差的貧困村。只有光禿禿的山,溝壑縱橫,人跡罕至,當地人多在外務工,靠山吃山行不通。

“這裡是我的家鄉,我就是從這裡走出來的孩子。”從2006年開始,在西寧市湟中瑞泰山水農莊總經理姜文寧的努力下,他在村裡帶頭辦起了種養殖專業合作社,主要依靠勞務輸出、養殖、特色經濟作物種植,實行“合作社+農戶+基地”的經營運行機制,與農戶簽訂入股協議,明確責、權、利,實現合作社與貧困戶的雙贏。

在我省貧困山區,生態問題往往與貧困伴生。擺脫貧困,實現鄉村振興,綠色發展是必由之路。自2016年以來,從合作社到生態旅遊的發展,通過姜文寧的湟中瑞泰農牧業開發有限公司的開發建設,他將村裡的2000畝土地流轉,以旅遊產業助推窯洞村精準扶貧工作,窯洞村從一個貧困的小山村蛻變成為集夏都西寧的生態休閒後花園、休閒度假的娛樂園、戶外運動的健身園等諸多稱號的戶外旅遊運動勝地。

走進山水農莊,美景映入眼前:螺旋架上無土栽培的青菜鬱鬱蔥蔥;溫棚裡熟透的草莓讓人讚歎不已;林谷小屋,健身徒步通道,牡丹花海,以休養為主健康養生區、充滿傳統韻味的民俗文化展示區……這裡是一處集自然生態景觀、農業生產、休閒旅遊、健康養生、民俗文化、體育賽事、鄉村旅遊於一體的綠色綜合性實體。近兩年的發展,體驗農業與休閒觀光相結合綜合田園體初步形成。人工湖景觀、垂釣區、水上游樂區、兒童樂園、農耕體驗區、遊客集散中心、自行車賽道、停車場、拓展訓練營、休閒花海觀光區、遊樂區、農作物迷宮、農作物觀賞區、生態小道、蒙古包住宿餐飲服務區等旅遊配套設施應有盡有。

嚴進洪是土生土長的窯洞村人,這些年村裡的變化他全看在了眼裡。“一年比一年變得好,“以前我農忙時就在家種地,農閒時外出務工,現在的地也被流轉了,每天我就去農莊的溫棚裡打工,一方面能就近照顧好家庭,另一方面在自家門前就能掙到不錯的收入,年底還有分紅,生活各方面也變得越來越好了。”嚴進洪直言,村裡搞起旅遊,不僅改變了村莊的模樣,也改善了他們的生活。

而嚴進洪只是窯洞村受益村民其中之一。據瞭解,窯洞村現以旅遊觀光為載體發展鄉村旅遊,總體帶動周邊6個村農戶1000多戶,受益2400多人,帶動本村農戶328戶,受益1328人,其中貧困戶34戶,93人,同時對本村貧困戶進行重點幫扶。以“產業帶動地方,項目推進幫扶”為出發點,引進鄉村旅遊扶貧項目,按照高於銀行利率2%的方式給村集體分紅,其中30%用於貧困戶精準幫扶,70%用於村集體經濟發展,提高了農民年收入。

此外,農莊積極為窯洞村及周邊村民提供各種就業崗位,通過項目完善了該地區水電配套設施,改善了貧困群眾生活條件。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對貧困戶採取扶智與扶志相結合的方式,通過與貧困戶座談、組織去周邊省市考察學習、在本村組織種植、經營等培訓指導,使當地農戶及貧困戶在思想觀念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並通過給貧困戶無償提供種苗及溫室,帶動了整個村子農戶的種植積極性。

而嚴進洪所說的溫棚是瑞泰山水農莊引進的國際農發溫室建設,據瑞泰農牧業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賈振華介紹,農莊目前已建成132棟高標準日光節能溫棚和現代農業產業園,結合新型智能溫室建設,轉變種植結構,緊緊圍繞市場需求變化,做足“農業+ ”文章,推進“農業+旅遊”。“我們在莊園裡通過美化山水林田湖、創辦農業嘉年華、建設休閒農莊等新模式,不僅提供特色果蔬採摘,同時可讓遊客在溫室中進行遊樂項目,讓市民在農村住下來、遊起來,更好地享受青山綠水帶來的愉悅。”賈振華說。

而這種“鄉村+農業”的鄉村旅遊方式,作為一種新型經濟業態,在我省多地落地開花,成為我省鄉村振興中的重要引擎。

在互助土族自治縣麻吉村油嘴灣景區,蜿蜒的小路延伸至山頂,一路上擺放著由當地農戶種植的綠色天然蔬菜水果、手工製作的洋芋粉條和釀造的青稞酒等特色產品。

據瞭解,2017年以來,互助縣立足資源優勢和區位條件,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採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建設了集花卉觀賞、農事體驗、古窯洞文化體驗、徒步健身、特色小吃為一體的麻吉村油嘴灣生態休閒農莊,並直接和間接帶動周圍60餘戶農戶就業,戶均增收1萬餘元,其中貧困戶增收8000餘元。今年,農莊提檔升級,計劃重點打造智慧遊樂區、動物樂園區、跑馬休閒區、健康養生區等核心區域,項目建成後將直接帶動1558人就業,人均增收2.4萬元以上,將輻射帶動麻吉村周邊實現穩定脫貧。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景陽鎮匯豐景園現代農業生態產業園,是一家集合了花海、餐飲、農業科普、採摘體驗及民間藝術欣賞為一體的近城休閒旅遊度假中心。景園以景區項目和生產基地為依託,自2016年起每年為幫扶村2戶貧困戶免費提供2棟溫室大棚,戶均增收3萬元以上;每年為500戶失地農戶低價提供1000棟溫室大棚,戶均增收4萬元左右。同時,景園還聘用周邊村莊農戶約700人左右,為當地群眾脫貧致富起到積極作用。

為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大通縣自2016年被國家發改委確定為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範縣以來,著力打造以“引導休閒潮流,創造健康生活”為理念,以度假、鄉村格調休閒為主題的景陽匯豐現代農業觀光園。同時,依託景陽匯豐現代農業,做大做強文化產業,實現生態文化旅遊業態融合發展,以景陽匯豐農業觀光園為龍頭,帶動周邊村莊發展。

“生態文明是鄉村旅遊發展的根本。”青海省旅遊發展委員會規劃建設處副處長李旭輝說,青海省當前許多景區與生態功能區重疊,為了落實保護優先原則,正在委託中科院編制《青海省生態旅遊發展規劃》,用制度打實生態“底子”,鋪實鄉村振興路。

據瞭解,我省去年累計投入各類資金2.6億元,實施了52個鄉村旅遊扶貧項目,惠及建檔立卡貧困戶3906戶、14195人。(西寧晚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