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東營,農業

境內群眾生產向以農業為主。舊時,男事耕耘,女事紡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勞儉樸,務農為本。農民慣於深耕細作,澆灌施肥,養豬攢糞,喂牛耕田。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大豆、水稻、高粱、穀子、地瓜、棉花和各種蔬菜、瓜果等。種植習慣套隴間作,如:棉花地裡帶芝麻,玉米地裡帶綠豆,高粱地裡帶豆角等。利津北部、墾利東部等部分地區的農民靠開墾淤荒地生活。因土地廣闊、可耕地分散,離家遠,不便施肥,耕作粗放。墾荒者搭蓋臨時屋子、窩棚居住,俗稱“種窪地”。一般是春季種大豆、高粱,定苗後,鋤一遍,直到秋收不再管理。種在人,收在天。如遇陰雨連綿,地鋤不出來,草苗不分,加之蟲災嚴重,收成很不穩定。

一年四季,以夏秋兩季最忙。民間有“爭秋奪麥”、“忙不忙先打場”的俗語。期間,素日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年輕女子也都參加農忙,曬場、打場、做飯送飯,忙個不停。農閒主要有兩個時節。一是夏鋤後,曰“掛鋤鉤”,歇伏。其實多數農家趁此漚綠肥、割條子(荊條、棉柳)編筐、籃,割茅草編蓑衣。二是收完大秋,進入冬閒。勤快人家,女人紡線、織布、做鞋、利用麥秸編“辮子”、利用玉米皮編地毯,男人拾草、拾糞,有車馬勞力者,利用冬閒磨豆腐,合夥開油房、粉房,到博山拉瓷貨,或駕木輪小車販運豆子、花生、棉花。靠北窪近的,打野禾食,割葦子編席,打野兔,掙點零花錢以備來年種地費用。

舊時,生產力低下,科學落後,農民無力抗拒旱、澇、病蟲害。風調雨順莊稼長得好,稱為天收;久旱不雨或遭受嚴重自然災害,常有焚香、跪拜祈雨求神的迷信活動。建國後,經濟體制發生變革,實行集體化農業生產,普及農業科學,消除封建迷信,生產力有很大發展。同時,傳統的男耕女織的分工模式被打破,婦女從家務中解放出來,也參加各種生產勞動,男女同工同酬。自70年代起,農業生產機械化程度漸高,拖拉機、播種機、脫粒機漸多。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各家各戶自由安排生產,農民大多習慣歇大晌,早出、晚歸。耕種、施肥、治蟲等均運用現代化科技管理,糧食連年大豐收。許多農民利用塑料大棚種植反季節蔬菜、瓜果,有的農民不種莊稼種花木,有的農民利用農閒發展副業生產,均有可觀的收入。隨著鄉鎮企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民已完全脫離了農業生產勞動,專門從事工商活動,同時,也有部分農民大面積承包土地,實行集約化經營,成為農業生產大戶。傳統的農業生產習俗正發生著根本性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