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從傳統農業到山地特色農業

40年春風化雨,40年砥礪奮進。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我市農業農村經濟不斷實現跨越式飛躍,“三農”面貌在涼都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業產業結構、農村經濟結構趨於多元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脫貧攻堅大決戰正有序、穩步推進,諸多“三農”問題得到有效破解。

40年間,我市的農業產業從少到多、從弱到強,實現了糧食產量穩步增長,“一糧獨大”格局正在改變,實現了從傳統農業向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轉變,農業產業從單一駛向多元化發展快車道,農旅一體化發展格局正在形成,農民人均收入逐年增加,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改革增動力 聯產承包開新局

地處貴州西部烏蒙山區的六盤水,喀斯特地貌突出,境內山巒起伏,溝谷縱橫,耕地破碎,生態脆弱,自然條件非常惡劣,發展農業生產難度極大。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對農業和農村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大江南北,我市農業迎來了發展的春天;1980年,我市開始推行農業生產責任制。

1980年10月11日,中共水城特區委員會發出通知,明確堅持“生產資料公有制,有利生產,大多數社員同意”三條原則。規定進行“兩包”(包產到戶、大包乾),土地按“人勞結合”或按現有人口分配,並於當年調整了生產隊規模,簽訂生產“兩包”合同。其間,六枝、盤縣(現盤州市)響應推行生產責任制。1980年全市243個農村人民公社16142個生產隊中,實行“兩包到戶”的11582個,佔生產隊總數的71.75%;1981年和1982年,部分生產隊尚有聯產計酬,包產到戶、包乾到戶多種形式;1983年,全市農村基本上實行“大包乾”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80年,全市農村相繼推行以戶為單位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並制定“科教興農”戰略,不斷深化農村改革,調整產業結構,增大對農村投入的同時,強化對農業的社會化服務,大力推廣以雜交玉米、雜交水稻為主的優良品種及其配套栽培技術。

“完成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的全是自己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極大地促進了農民糧食生產的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1981年起,我市連續三年糧食獲得豐收,1984年糧食總產量上升到475620噸,比1957年增長80.56%,較1978年增長26%。

改革添活力 農業發展有勁頭

1982至1986年,中央連續出臺了五個一號文件,給我市農業的發展激發了活力,農業和農村經濟迅速向前發展。

1986年至1989年第七個五年計劃前四年中,由於進一步執行改革開放政策和深化農村改革,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的《關於進一步活躍農村經濟的十項政策》,糧食播種面積由1985年227.72萬畝擴大到1989年240.76萬畝,年平均擴大1.4%;總產由38.09萬噸增加到41.87萬噸,年遞增2.39%;畝產由167.3千克提高到174.0千克,年增長0.99%。

從1989年起,全市實施以解決貧困地區農民溫飽問題為目的的“溫飽工程”,配套推廣旱地分帶輪作等綜合農業技術。至1989年底,糧食播種面積因種植業內部結構調整較1978年減少8.2%,但總產增長10.88%;農業總產值增長63.56%。1995至2000年,全市實施百萬畝糧食豐收工程。我市累計計劃任務641萬畝,實際完成714.1123 萬畝,佔計劃的 111.4%;項目累計獲糧食總產 236.70 萬噸,平均畝產 335.9 公斤,總增糧 56.74 萬噸;項目累計面積 714.1123 萬畝,佔全市糧食累計播面的 44.3%,而累計總產卻佔全市糧食累計總產的 65.2%。

2004年以來,糧食直補、種糧農民農資綜合直補、畜牧標準化規模養殖扶持、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農村農墾危房改造等一系列國家惠農政策的相繼出臺,極大程度地調動了農民發展生產的積極性,農業發展又一次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在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的支持下,我市農業基礎設施條件顯著改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科技支撐能力顯著增強,農村改革深入推進,農民收入穩步提高,農業農村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數據顯示,到2007年,全市糧食總產量達到82.16萬噸,農民純收入從1978年的78元增加到2007年的2348元,增長了30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