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海南樓市是不錯的上車機會,調控3年價格底部已初顯。

有人說今年的樓市,像極了2008年的樣子。如果錯過了好像就是損失了巨大的機會成本。同時還舉例了08年冰雪災害,汶川地震,全球股災等情景,並且還有後面出臺的四萬億貨幣刺激。想以此佐證房價會暴漲。此觀點,我是不認同的,但局部市場底部初顯,可以把握上車機會。


2020年,海南樓市是不錯的上車機會,調控3年價格底部已初顯。

海口

我覺得並不能因為開年運勢的相似,而房價也會相似的上漲。畢竟時代發展背景及政策背景存在較大的差異。2008年房地產是支柱性產業,2020年已經是中央在有計劃有目的的減少經濟對房地產的依賴的第三年。2008年限購併不存在,而2020限購已經成為常態,並且至少2020年還會持續下去。比如今年三月,個別地方因為疫情影響鬆綁調控,但鬆綁政策“見光死”,以此可以證明政府調控的決心不會動搖。因為疫情,一個多月沒有賣房動搖不了房地產產業的根本,事實上不少企業網上銷售初見成效,解鎖了以往線上銷售困境大門。

對於以往全國房價大勢,每次各城市房價漲跌的時間表並不一致,往往是一二線城市變化3-6月後,三四線城市才會產生傳導效果。就像有一筆巨資在傳導推高房價,先從一線城市開始慢慢的傳遞轉移。2008年的四萬億准入行業並沒有限制,而近兩年央行釋放的貨幣對房地產行業是限制的,更多流轉在基建方向。限購限貸限售限價等“四大限”基本鎖死炒房的機會。當然,不是說房產不能投資了,而是房產投資從短期投資變為長期投資,增加了投資風險促使部分炒房客離場。

我覺得講房價漲跌,還是得分市場。各個省市,各個區域的發展,人口,規劃,需求,政策力度等情況均不一樣。所以房價走勢是不一樣的。海南房產有自身的特殊性,限購前旅遊度假地產(含養老地產)是海南樓市的核心,限購後剛需比重逐步增加。旅遊島和自貿島是海南的發展方向,國際旅遊島發展需要旅遊度假後方需求的支撐,自貿港建設帶來輸入性剛需。這兩種購房需求未來將區域平衡。

為什麼說海南房價底部初顯呢?

曾經最高接近三萬一平,海口17300限價,相當於政策性降價六折,個人可以認為這基本是政府認可的底部均值。在一定時期內,市場均價將處在這個均值,高於均值的是優質地段的項目,低於均價的是地段價值偏差的項目。通俗點就是市區+配套齊全和非市區+配套缺乏的項目價格存在差別。

從限價開始到現在,價格並沒有出現大幅波動,被政策性維穩了。而後17300備案價鬆動,主城區部分項目備案價已經小額突破,蠢蠢欲動。並沒有出現購房者期待的下跌,反而聽說不允許捆綁銷售的前提下,依然有項目要求買車位。不過價格在政策把控下,不會出現報復性上漲,中期還是穩定為主。

疫情影響下,後那多人認為房價會出現跌幅走勢,而實際上市區剛需新房市場是沒有出現這種情況的。而真正出現打折優惠特價的是泛剛需和旅遊地產地產,但是隨著國內疫情的基本解除,多數開發商又逐步取消了打折優惠或者打折力度變小。這說明被疫情影響帶來的試探性下跌已經過去,底部明顯。

按以往,第二季度一般是海南的傳統淡季,開發商優惠力度是比較大的。然而,一季度的傳統旺季被疫情限制後,是否會轉移到二季度購買,打破所謂的傳統淡季?目前來看,個人主觀判斷剛需有可能在二季度釋放,而旅遊度假市場的需求會在三四季度釋放,二季度依然會有不錯的優惠。所以,二季度可能是剛需起勢,旅遊度假地產摸底的時期。

海口主城區剛需房供給不足的態勢將持續一段時間,可選擇空間不大。個人判斷,二季度主城區如果有優質項目推出將出現排隊哄搶的熱銷情景。

對於海南剛需而言,部分人可能在期待安居房的出現擠壓或者考慮購買安居房。從拿地開發到符合銷售條件,這個週期可能還需要兩年左右。而且安居房地段和品質如何目前還沒有一個標準說法,與當前在售的商品房可比性難以判斷。剛需買房,建議根據自己的需求及能力進行選擇。


2020年,海南樓市是不錯的上車機會,調控3年價格底部已初顯。

即將築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