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轉DISC:做職場與人生贏家

認識你自己 Know yourself (Γλῶθι σανό),相傳是刻在德爾斐的阿波羅神廟的三句箴言之一,也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句。傳統上對這句話的闡釋,是勸人要有自知,明白人只是人,並非諸神。但我們該如何真正認識自己?古往今來的心理學家、哲學家冥思苦想和進行實驗求證。起源於希波克拉底“火,氣,水,土”四因子的DISC理論近來越發收到推崇,理解和掌握DISC行為風格對於認識自己大有裨益。

《玩轉DISC》這本書從行為心理學的角度切入,介紹了如何運用“DISC”這一行為風格測評工具瞭解自我、認識他人,進而對自身的行為方式做出調適。作者以理論註解和案例相配合的形式詳盡解析了D、I、S、C四種行為風格類型的劃分標準和特徵,並進一步針對人際溝通、壓力管理、職業選擇、婚姻關係、子女培養等幾大主題,為每一類別特徵的人群提供了具體的建議,並輔以多種練習和測評實例,意在幫助讀者藉助這一心理認知的工具,在人際交往、職業規劃等人生“課題”中實現更好的自己。

玩轉DISC:做職場與人生贏家


正確看待性格和行為

即使在同一時間、同一空間,不同的人去觀察同一事物或看待同一件事情,所看到的結果也可能是不一樣的。這是我們的思維習慣不一樣、關注的點和角度不一樣造成的,並非所看到的人和事本身不一樣。

玩轉DISC:做職場與人生贏家

玩轉DISC:做職場與人生贏家

問題:請問你和你的小夥伴,第一眼看到的是老嫗還是少女,瓶子還是海豚?

我們如果可以跳出固有思維,以“空杯”心態去學習,就能從更多新的角度看待問題了。


性格和行為間的關係

在性格和行為這兩個小夥伴的家庭關係裡,不止他們兩個角色,還有人格(個性)、氣質和當下環境這些夥伴。心理學中,“人格”一詞起源於拉丁文的“面具”(Persona),有的心理學研究者將之與“個性”同視。後來也有人將其解釋為“表現一個人內外屬性的總和”。現在對人格的說法也並不完全統一。比較常見的說法是,人格是由氣質(天生的部分)與性格(後天的部分)組成的。

人格(個性)=氣質+性格

氣質是與生俱來的意願(喜惡)及傾向性的一種反應或表現形式。

性格是人們對現實世界,如周圍的人、事、物及環境等比較穩定的看法、態度及反應。性格與一個人成長中的家庭環境、社會環境、接受的教育等因素也密切相關,因此其實也包含了地域文化、社會道德、家庭觀念等成分。

簡單來說,氣質就好比一臺電腦的硬件,你買來的時候它的配置就已經是那樣了。性格就好比軟件,你根據使用環境的需求為這臺電腦安裝各種各樣不同的軟件。最後,硬件(氣質)和軟件(性格)相結合,就成為你面前這臺完整的電腦(人格/個性)了。

行為是個體表現出來的外表活動,如語言、動作、表情等。行為表現出來的不一定是真實的人格(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性格),它既可能是真實人格的表現,也可能是受當下環境(社會道德、文化、教育、家庭、他人要求等)影響後的綜合表現。在大部分情況下,人的行為是受人格和當下環境等綜合影響後所作出的行為表現。

玩轉DISC:做職場與人生贏家

氣質、性格、人格(個性)是不能或者相當難以改變的,而與之相比較,行為的調適和改變就容易得多。

學習性格或行為類的工具,就是藉助工具幫助你認知你的氣質、性格與行為風格等,從而使你在今後與人相處的過程中,可以根據環境和溝通對象的需求,適度調適你的行為,提升你與人相處的能力。


行為和個性在冰山理論中的關係

在冰山理論中,冰山下是本我的部分,也就是人格(個性)的部分,當然還包括動機、思維、價值觀、內心渴望,等等。冰山上是自我與超我的部分,也就是行為的部分。

玩轉DISC:做職場與人生贏家

有些時候,我們可以通過一個人呈現在冰山上的行為,去推斷冰山下的部分。例如心理學家對微表情或者肢體語言背後隱藏的可能性的推測。同一個行為背後,可能隱藏著不同的動機。當然不同的行為背後,也可能會有同樣的動機。

個性和行為並沒有好壞,每一種個性和行為都有它的優勢和不足。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你運用得好,它就能幫助你,運用得不好,它就會害了你,這是一把雙刃劍。


常見的測評工具有哪些

想要認識自己,我們需要測評工具。青菜蘿蔔各有各的營養價值,各種測評工具也都有它的優勢和不足。而且很多時候這種區別並不僅僅源自測評工具,也包含了個人使用習慣的成分在裡面。市面上常見的測評工具大致可分為三類:類型類測評,特質類測評,投射類測評。

(1)類型類測評:DISC、MBTI、性格色彩、PDP、九型人格等。

(2)特質類測評:大五人格、OPQ、16PF等。

(3)投射類測評:筆跡分析、繪畫、房樹人、羅夏墨跡測驗等。


DISC簡析

DISC的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威廉· 莫爾頓· 馬斯頓博士(Dr. William Moulton Marston)在1928年出版的著作Emotions of Normal People(《常人的情緒》)一書中所提出的。DISC理論研究的是普通人的正常的情緒反應,其取名則是選用了四種行為類型的英文首字母(Dominance支配型、Influence影響型、Steadiness穩健型、Compliance謹慎型。)。之後的學者進一步將這個理論發展為測評工具,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DISC測評。

玩轉DISC:做職場與人生贏家


PDP簡析

PDP(Professional Dyna-Metric Programs,行為特質動態衡量系統),由美國加州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和南加州大學統計學教授團隊於1978年研究建立。PDP將人群分為五種類型,包括支配型、外向型、耐心型、精確型、整合型。為了將這五種類型的特質形象化,根據其各自的特點,這五類人群又分別被稱為“老虎”“孔雀”“考拉”“貓頭鷹”“變色龍”。

玩轉DISC:做職場與人生贏家


MBTI簡析

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邁爾斯-布里格斯個性分析指標),是由美國的凱恩琳· 布里格斯(Katharine Briggs)和她的女兒伊莎貝爾· 布里格斯· 邁爾斯(Isabel Briggs Myers)基於瑞士心理學家榮格(卡爾· 古斯塔夫· 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在1921出版的《心理類型》一書中的理論制定的。該測評工具共有四個維度、八個端點,可組合成16種性格類型。第一版的MBTI在1943年問世。

玩轉DISC:做職場與人生贏家

MBTI的四個維度


EI:你精力的來源;傾向於關注外面的世界還是內心的世界,你的精力來源於外界還是內心。

SN:你認知事物的方式;認知事物傾向於看具體細節還是看總體和可能性直覺。

TF:你作判斷(決定)的依據;作判斷(決定)傾向於按照邏輯還是根據感情。

JP:這是榮格理論中原來沒有的部分;你的生活方式,對外界環境你喜歡用觀察和判斷還是參與和感知。


性格色彩簡析

性格色彩和色彩心理學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概念。

性格色彩是性格測評工具,把人的性格特質分為4大類,以之區別人與人之間性格的不同。而色彩心理學簡單來說,就是什麼顏色給人什麼樣的心理感覺。

20世紀6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大衛· 凱西博士(David Keirsey)根據他多年臨床心理學研究的觀察總結,通過人類與動物區別最大的兩個維度-語言(具體/抽象)和工具(合作/實用)在使用上的差別,將人格氣質劃分成四個維度:技藝者、護衛者、理想主義者、理性者,並於1967年出版了Please understand me(《請理解我》)一書,詳細闡述了自己的這一理論,創立了性格類型學的另一個體系。

羅瑞(Don Lowry)深受啟發,將這一新的性格類型學理論與色彩相結合,比如性格堅毅如黃金,心地如天空般湛藍,橙色有激發人心的效果,綠色則令人感到冷靜理性等,最後以金、橙、藍、綠作為代表人格特徵的顏色,於1978年創立True Colors(出色真我)。

玩轉DISC:做職場與人生贏家

金色:負責的,忠誠的,傳統的,是天生的維護者,大家長和助人者。

橙色:主動的,大膽的,令人興奮的,是天生的挑戰者,表演者和競爭者。

藍色:富有同情心的,詩意的,敏感的,是天生的浪漫主義者,詩人和滋養者。

綠色:有創造力的,概念化的,追求知識的,是有遠見的問題解決者。


九型人格簡析

九型人格(Enneagram)把人的性格分為完美型、助人型、成就型、藝術型、思考型、警惕型、活躍型、領袖型、和平型九個類型。九型人格理論的歷史已無從查詢,我們可以獲取的信息是,1920年,葛吉夫(G. I. Guardjieff)首先將九型人格學說引入西方,用來闡釋人的九種特質。而真正將這套學說發揚光大的是艾瑞卡學院的創辦人奧斯卡· 伊察索(Oscar Ichazo)。他宣稱九型人格學說是他在1950年代旅行阿富汗時,由蘇菲教派裡所學得。伊察索將人類的九種慾望放進九型人格學說中,並將這套學說拿來作為人類心理訓練的教材。

玩轉DISC:做職場與人生贏家


大五人格簡析

大五人格也稱為五因素模型,初始模型是雷蒙德於1961年提出的,包括情緒反應度,外向性,開放性,順應性,謹慎性。到目前為止,至少有四個研究機構各自獨立研究這個模型的數據,而且都鑑定出基本一致的五大因素,但在命名和描述上存在一定差異。

玩轉DISC:做職場與人生贏家


筆跡分析簡析

筆跡分析是筆跡學中的最大概念,它涵蓋人類描摹刻畫的一切文化信息符號的痕跡。它包含了筆跡心理分析、筆跡生理分析、筆跡鑑定、書畫鑑定,等等。

筆跡分析技術可分為左右兩翼:左翼是筆跡心理分析,右翼是筆跡生理分析。


貝爾賓團隊角色簡析

劍橋產業培訓研究部前主任貝爾賓博士和他的同事們,經過多年在澳洲和英國的研究與實踐,提出了著名的貝爾賓團隊角色理論,即一支結構合理的團隊應該由八種角色組成,後修訂為九種角色(增加的為專業師角色),並將其分為三大類。

貝爾賓團隊角色理論指出了每個人在團隊中承擔了什麼樣的角色,而不是這個人本身的性格或者行為是怎麼樣的。這一理論的主旨是,團隊成員必須清楚自己與其他人在團隊中所扮演的角色,瞭解如何相互彌補不足,發揮優勢。畢竟成功的團隊協作可以大大提高生產力,鼓舞士氣,激勵創新。

玩轉DISC:做職場與人生贏家


DISC是怎樣的一個工具

DISC的核心可以追溯到遙遠的古希臘,希波克拉底提出用“火,氣,水,土”四個因子來探討人的行為。其實我們現在看到的大部分性格測評或者行為測評都是基於希波克拉底的這個偉大貢獻。

DISC理論首次出現是美國心理學家威廉· 莫爾頓· 馬斯頓博士(Dr.William Moulton Marston)在1928年出版的著作Emotions of Normal People(《正常人的情緒》,或譯為《常人的情緒》)中。他在書中提出了DISC理論,並首次將心理學的應用層面延伸到普通人的身上。

馬斯頓博士是研究人類行為的著名學者,我們熟悉的測謊儀也是他發明的。他的研究方向有別於弗洛伊德和榮格所專注的人類異常行為,DISC研究的是由內而外的人類正常的情緒反應與行為風格。


在武俠小說裡,劍法有三層境界。劍法第一層,手中有劍,心中有劍;第二層,手中無劍,心中有劍;第三層,手中無劍,心中無劍。DISC的工具也有三層:

DISC劍法第一層:

藉助於測評,簡單的瞭解自己或他人的行為風格特質。


DISC劍法第二層:

(1)通過觀察自己和他人的行為,就能大致地瞭解自己和他人的行為風格特質。

(2)藉助專業版測評報告,深入地瞭解自己或他人的行為風格特質、壓力來源等基本情況。


DISC劍法第三層:

(1)生活中你已經不會特地想起自己學過DISC,可是在需要的時候隨時可以用上它。

(2)你可以瞭解自己和對方的主要行為風格特質,也可以拆解在某個特定環境下的行為風格特質。

(3)藉助專業版測評報告,瞭解自己或他人的工作滿意度、生活狀態,以及一些其它報告背後隱藏的信息。


DISC行為風格解析

其實我們我們每個人身體裡都有D、I、S、C四個特質,只是比例不同,在不同的環境下或者面對不同的人,你展現的行為風格是不一樣的。行為是會受到當下環境影響的。每一個行為風格特質都有它的優勢和不足,並無好壞之分。DISC的四型被劃分在兩個維度的四個象限中。

兩個維度:

更關注人--更關注事;

更快速、更主動--更慢速、更被動。


四個象限:

D象限:更關注事,更快速、更主動;

I象限:更關注人,更快速、更主動;

S象限:更關注人,更慢速、更被動;

C象限:更關注事,更慢速、更被動。

玩轉DISC:做職場與人生贏家


一個人的優勢可以成就他,但也可以毀了他,這就是所謂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易經》裡有兩個卦對這點解釋得非常好。一個是第十一卦“泰卦”,一個是第十二卦“否卦”,泰極則否來,否極則泰來。我們需要不斷地修煉,遇到不好的事情,不要灰心,要不懈努力;在得意的時候呢,也千萬要記住不要得意忘形,只有這樣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玩轉DISC:做職場與人生贏家

DISC各型快速辨析攻略


DISC在工作與生活中的運用

1、DISC在溝通中的應用

適度的、真心的誇獎和讚美是一種美德,它可以帶給別人好心情,也可以在一些時候鼓勵別人,帶給別人繼續前行的正能量。運用DISC的觀察技巧和與不同風格特質對應的溝通技巧,還可以使我們在生活和職場上更容易獲得對方的認可,更容易實現我們溝通的目標。當你可以站在他人的角度,用對方習慣與適應的溝通模式與他溝通的時候,你就會變得更受歡迎。

如何與D型行為風格的人溝通

D型行為風格的人關注目標和結果,他行動速度快,霸氣有餘,耐心不足。和D型人的溝通要講結果、講重點,不需要太多的拐彎抹角。一句話能說清楚的,一定不要用兩句。

玩轉DISC:做職場與人生贏家

如何與Ⅰ型行為風格的人溝通

I型行為風格的人注重感覺,期待被人讚美,喜歡自己說多過於聽你說,只是他在說的時候,很需要你的回應和認可。與I型行為風格的人溝通,最好要在讓他感到輕鬆舒適的環境下進行。溝通前先讚美他,批評前更要先讚美他。

對I型人切記切記,先處理感情,再處理事情。如果感情還沒培養好,你就直入主題,他還沒做好心理準備,就很難接受你和你所說的話。

玩轉DISC:做職場與人生贏家


如何與S型行為風格的人溝通

S型行為風格的人喜歡沒有壓力的環境,喜歡穩定。和S型人溝通要讓他沒有壓力,讓他有安全感。在與S型人的溝通過程中,語氣要儘量溫柔一些。S型人行動比較慢,所以和他們溝通語速也要放慢,注意他們是否能跟上你的節奏。

同時,如果你請S型人幫忙做一件事情,S型人會比較喜歡你告訴他,一步一步需要怎麼做。所以,在和他溝通的時候,你需要比較明確地告訴他,他需要如何一步一步地去完成這件事情,而不是僅僅告訴他去完成個什麼事。同時,因為他不善於拒絕,你記得要觀察和詢問他是否有困難。

玩轉DISC:做職場與人生贏家

如何與C型行為風格的人溝通

C型行為風格的人很注重規則和流程,並相信數據和事實。C型人喜歡專業的環境,一本正經的溝通。和C型人溝通,你只需要夠專業,能就事論事即可。如果你拿得出理論和證據,表明你的觀點是有理有據的,C型人便會認可。但是如果你沒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說服他,他是堅決不會妥協的。

玩轉DISC:做職場與人生贏家

DISC溝通總結圖

玩轉DISC:做職場與人生贏家


2、DISC情緒與壓力管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那情緒和壓力到底好不好呢?我們應該如何與它們和睦相處呢?我們要學習的是知道自己或是他人的情緒容易因哪個點被引發,然後在與自己和他人相處的時候,儘量引出正面、開心的情緒,而不是負面、不開心的情緒。

D型人的情緒與壓力管理

D型人的壓力來源

目標達不成、被忽悠利用、帶領的團隊或者重要的人跟不上自己的步伐導致進度被拖後腿等。


D型人的不安全感來源

地位被威脅、權威被挑戰、無法掌控全局等。


D型人的情緒反應

急躁、不耐煩、說話大聲、說話衝、罵人,甚至動手摔東西或者打人……


D型人的情緒壓力調節

管理好自己的權力慾和控制慾,多一分從容和安定。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遇事不要暴躁,凡事三思而後行。

制定一個合適合理的目標,或者把長遠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容易實現的短期目標。

有時間可以多去大自然走走,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恬靜,也可以多聽一些優美的音樂,讓自己柔和一些,溫暖一些。

挑戰目標和結果固然很有趣,可是沿途的風景也一樣可以很美麗。


有情緒和壓力時默唸的咒語

“我要冷靜!我要冷靜!我要冷靜!”

Ⅰ型人的情緒與壓力管理

I型人的壓力來源

不能融入群體、環境,對所做的事情過於嚴肅和呆板,被迫長時間做需要有耐心或靜心的事情等。


I型人的不安全感來源

小情緒得不到理解和安慰、不被大家喜歡等。


I型人的情緒反應

大哭,需要立刻找對象傾訴自己的心情,立即表現出不開心的情緒,出現攻擊性或挑釁的語言等。


I型人的情緒與壓力調節

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一不開心就有小情緒。

不要過度熱心,不該問的問題不問、不該管的事情不管。

不要總是憑感覺去判斷問題,也不要太在意別人的關注,要學會自己也能開開心心。

有空時可以多培養一些讓自己靜下心來的興趣愛好,如茶道、插花、瑜伽等,培養一下自己的耐心。


有情緒和壓力時默唸的咒語

“我要淡定!我要淡定!我要淡定!”

S型人的情緒與壓力管理

S型人的壓力來源

需要做決定,尤其是重大的決定;環境或工作發生改變或節奏過快;參加社交或應酬;公開演講或表演;不懂得拒絕而給自己帶來困擾等。


S型人的不安全感來源

對事情的不確定性、對感情的不確定性等。


S型人的情緒反應

因感到害怕、不知所措、緊張而盲目的道歉,不敢說不敢問,一個人默默承受壓力,一個人躲起來哭等。人家說,愛要勇敢說出來,其實很多事情,作為一個S型人也要嘗試著說出來,說出來心裡就已經舒服很多了,也更容易讓周圍人明白你的需要。


S型人的情緒與壓力調節

要學會拒絕別人。

要學會自己作決定。

嘗試勇敢地去面對,表達出自己的意見或想法。

在需要的時候,與人進行溝通,甚至可以去向別人尋求幫助。

凡事不要自己一個人默默地承受,當你勇敢地跨出第一步,也許就會慢慢發現,其實世界沒有你想象的那麼高傲,還是有很多小夥伴很樂意幫助你、支持你的。


有情緒和壓力時默唸的咒語

“我要勇敢!我要勇敢!我要勇敢!”

C型人的情緒與壓力管理

C型人的壓力來源

專業或理念不被認可或受到質疑、別人做事達不到自己無瑕疵的完美要求等。


C型人的不安全感來源

處於不專業的環境、做事情無章法可循等。


C型人的情緒反應

內心極度想不明白,獨自不停地想甚至鑽牛角尖,但又壓抑自己的情緒;逃避問題;和自己生悶氣;對自己身邊親近或信任的人生悶氣;冷戰不說話等。

其實世界上的很多科學創造也是來源於突發奇想,所以,其實很多時候,多一些可能性、多一些角度來思考未必是不好的。


C型人的情緒與壓力調節

要學著接受和包容,世界本來就是不完美的。

把視野放寬些,細節雖然很重要,可是大局觀也很重要。

凡事嘗試從多個角度去看待問題,這個世界很多時候並不是非黑即白的,就好像1+1也可以有≠2的時候。

所以不要把自己侷限在自己的角度裡,更不要鑽牛角尖,這樣只會徒增煩惱,多看看這個世界的可能性吧,這個世界還是很精彩的。


有情緒和壓力時默唸的咒語

“不能固執!不能固執!不能固執!”

3、DISC在職業選擇、工作和婚姻等中的應用

對於一個正要選擇專業的學生或者應屆畢業生來說,可以更注重內在的自己。因為在這個階段,你是有很大的選擇資本和空間的。

對於已經工作的人,你要看到自己的行為風格對於這份工作而言的優勢和弱勢,因為隨著工作時間的增加,你可以調換工作類型的可能性越來越小,所以你需要根據你所從事職業的崗位需求去調適自己,使得自己能更好地適應崗位的需求。

為客戶提供良好的服務,除了瞭解產品、有良好的服務意識之外,對客戶的敏感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作為營銷和客服人員,有必要提升自己對他人的敏感度,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瞭解客戶的關注點,並調適出適合客戶的營銷、溝通與服務模式。

婚姻裡沒有性格不合這一說,只有三觀不合、不願意改變、不理解、不會調適和不喜歡。

每個孩子天生都有自帶的氣質,作為家長,首先應該瞭解子女身上的優勢和不足,並在子女的成長過程中幫助他們正確地認識和了解自身的優勢和不足,從而進一步引導和幫助子女發揮他們個性和行為上的優勢、改進個性和行為上的不足。對於孩子心理健康以及生存能力的培養,很多時候遠重於一味地把孩子培養成只會讀書的媽寶巨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