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心目中的桃花源——“理想國”,並不是每個人心中的理想國

柏拉圖心目中的桃花源——“理想國”,並不是每個人心中的理想國

《理想國》著作封面

財富和理想,永遠是人們一直掛在嘴邊,津津樂道的話題。有的人,對理想充滿了前進的希望和動力,視金錢如糞土;有的人對財富的渴已經貫穿了全身,把年輕時的夢想拋在腦後。人們對於理想和財富的理解,各有各的說法。

但是,唯有明確財富和夢想之間的正確關係,學會權衡利弊,才能把握好身邊的機會,放大身邊的每一個細節,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幸福。柏拉圖,作為古希臘最著名的哲學家和思想家,在他的著作《理想國》裡面,出現了他的財富和理想以及快樂觀的解讀,但是,當我們完全瞭解“理想國”之後,它真的是在我們現在社會人們心目中的“理想國”嗎?

一、古希臘著名哲學家和思想家——柏拉圖的“理想國”

1、如果《論語》是東方的一顆璀璨的明珠,那麼《理想國》是西方人民的精神文明的高峰

當我們說到能古希臘文化相比的精神思想文化,人們都會不禁聯想到一部在先秦時期,涵養中華民族道德思想的著作——《論語》,毫不客氣的說,孔子在我們中國的地位,相當於柏拉圖在古希臘的地位,如果不分國界的評價,《論語》和《理想國》帶給人們的思想價值觀的影響,是大致一樣的。

柏拉圖心目中的桃花源——“理想國”,並不是每個人心中的理想國

柏拉圖

因此,我們得出,《理想國》其實就相當於是孔子的《論語》,只不過,著名的古希臘哲學家、思想家柏拉圖傳導人們的是“善”,以及他的“快樂觀”,而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主張“仁”,但是二者對社會的作用,以及價值觀的體現是差不多一樣的。

2、從複雜的政治背景方面,來探索哲學家柏拉圖心目中的桃花源——“理想國”

在柏拉圖生活的時代,從最早的梭倫改革,到“理想國”的誕生,人們在此期間,對財富和夢想並沒有做好正確的認知,人們依舊生活在階級森嚴的奴隸制度,窮人更窮,富人更富。作為“富二代”的柏拉圖,因為他的內心充滿了對整個國家前景的擔憂,《理想國》的出世,他所表述的“快樂觀”就像是我國古代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一樣,雖然我國的政治背景和古希臘並不一樣,但是,二者所要追求的思想確實完全相同,

他們的政治態度十分的統一。但是,生活在不同背景下的他們,面對不可理喻的社會情況,他們由於自身所處環境不一樣,他們對此做出的實施方案卻幾乎相反。

3、不同時代的人,具有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思想,所產生的治理、解決方案也大不相同

柏拉圖作為西方精神文化領域的代表,他完美的體現出了西方人民所固有的“實驗精神”,人們喜歡動手做實驗、改革去發明、去創造,然而和他們截然相反的我們,是名副其實的“經驗派”,我們喜歡在一次次經驗中積累經驗,從而,導致了柏拉圖面對如此複雜、惡劣的政治背景,他所採取的措施和我們的不一樣。他的每一步計劃,都好似具有改革性質,他想盡快的取得突破性的進展,但是,柏拉圖沒有可以去參考學習的“參照物”,所以,柏拉圖在實踐當中,雖然能帶來許多改良措施,但這些具有改革性的措施,也會加大每個決定所帶來的的巨大風險。

柏拉圖心目中的桃花源——“理想國”,並不是每個人心中的理想國

希臘名畫——《希臘學園》

二、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柏拉圖嚮往的“理想國”的並不是完美的

1、柏拉圖帶來的“外王內聖”的空洞的思想觀念,攫取了“快樂觀”當中一個點睛之筆

在《意識形態與國家意識形態的機器》裡,說了很多關於柏拉圖所寫的《理想國》的核心思想觀念以及他的“快樂觀”。其實用我們古代文言文就可以一筆概括,那就是:“外王內聖”。但是,柏拉圖心裡明白,人們需要向前邁出一步,隨著進步,讓自己的內心更加聖明等一些理論上的方法,但是,歸根結底,柏拉圖並沒有告訴人,怎麼樣去“外王”?如何“內聖”?普通的人們是不能直接理解這些沒有實際例子的思想、理論。這會使人們覺得,他的理論在變得更加“高大上”的同時,變得越來越空洞。並且,根據歷史的經驗,我們可以知道,光有這些空洞的理論、理念是不能代替古希臘變成“理想國”的漫長的道路。

2、由於受到老師蘇格拉底的影響,柏拉圖漸漸忘記了“快樂觀”和“現實”的差距

柏拉圖出生在貴族家庭,他的學習老師,也同樣是一名古希臘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蘇格拉底。在柏拉圖的《理想國》裡面,他的書寫格式更像是“對話式”,而被對話的人,便是他的老師蘇格拉底,由於柏拉圖受到蘇格拉底的影響巨大,有時候人們會分不清二者分別所主張的思想觀念。並且,使得柏拉圖在面對現實當中的一切時,只是一味的再加深他自己的“快樂觀”,告訴人們什麼是快樂、幸福,並在《美學三書》當中去提升自己對“美學”的闡述和思考,並在《蒂邁歐篇》、《法律篇》當中談論關於“神”的完善等一些與現實距離很大,不是普通人民所能理解、接受的理論知識。

柏拉圖心目中的桃花源——“理想國”,並不是每個人心中的理想國

《蘇格拉底之死》

3、“優生學”的理論思想的出現,更加暗示出柏拉圖的“快樂觀”並不是完美無缺的

在柏拉圖的“理想國”中的烏托邦,是充滿智慧、充滿勇敢的國家。但是,雖然主道路沒有錯,但是,正因為把握了大方向,所以會忽略一些關乎人民的小細節。在這個超乎理想的國度裡面,就像《理想國》裡面:“一個安排的非常理想的國度,必須婦女共有、兒童公有,全部教育公有。”可是,怎才能婦女共有?兒童公有?如果按照這個規定理解的話,一個女人不可能會和一個男人組成一個家庭,婦女所養的孩子都不是自己的,就連父母都不知道誰是誰的子女,自己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誰,並且,柏拉圖所提出的“優學派”都只是理想化的世界,在殘酷的現實世界當中,是無法持續很久的。

三、古希臘人們奉信的“理想國”、並不是每個人心中的理想國

1、如此大幅度的改革,讓“理想國”變成了侵犯人民情感思想、精神上的冒犯和禁錮

在古希臘時代,柏拉圖所提出的“理想國”是應該發生在具備一切良好條件的情況下,但是,在沒有精準的醫療設備的情況下,在人們沒有普遍受過教育的情況下,沒有人會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健康的還是具有先天疾病。柏拉圖的“理想國”太理想化了,它並不會是每個人心中的理想國。這種:“健康,完整的孩子要在一起撫養,有先天性缺失的‘壞孩子’就應該自生自滅。”

柏拉圖心目中的桃花源——“理想國”,並不是每個人心中的理想國

烏托邦假想

人們在面對這項殘酷的規定時,是厭惡的,這個規定已經潛移默化的將人們的情感分裂開來,這種極端思想彷彿“優生學”政策的實施,就相當於一顆炸彈。這顆定時炸彈隨時隨地的在禁錮人們情感上的自由,讓人們失去自己人身的自由,是對人們精神上的褻瀆。

2、柏拉圖高估了在古希臘時期的社會環境,所以,“理想國”並不是每個人心中的理想國

《理想國》作為一部極具有烏托邦濃重色彩的經典著作,在如此混亂的社會背景下,“理想國”的出現,像是黑與白,火與水,二者不能融合。雅典會議、事務都是由人民投票所決定的,以民主製為主要政治體制的特點,讓人們的生活過於自由,俗話說“家有家規。國有國規。”無論如何都要有一定的制度來維護社會當中的不平等,但是,古希臘時期的人們,自由的過度了,自由已經達到了頂峰,從而使得“窮”和“富”之間形成兩級劃分,

窮的更窮,富的更富。柏拉圖在一直追求“善美”的同時,忘記了現實的不平等,現實生活當中的“惡”。

柏拉圖心目中的桃花源——“理想國”,並不是每個人心中的理想國

古希臘文明遺址

四、總結

柏拉圖作為古希臘當時最高智慧的代表,他的出現,讓原本缺乏智慧、正義的古希臘又重新充滿了光明,

讓人們理解到“快樂”和“幸福”,身為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的柏拉圖為了自己所向往的“理想國”,帶領人們走向善良、幸福、美好的生活。但是他設計出來的“理想國”,也並不是完美無缺的。

在柏拉圖所生活的時代,財富和理想的共同存在的條件,就是理解財富上的滿足,實際上是自我滿足。人們的自我滿足感不一樣,因此,人們的“好壞”不能直接下定論,然而,柏拉圖的“理想國”的“保守”的部分就是在這裡,但無論如何,我們都要知道我們不要生活在幻境當中,要真正感受到人生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理想國》

2. 《西方大師的智慧》

3. 《形而上學》

4. 《意識形態與國家意識形態的機器》

5. 《美學三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