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松下半場的人生做了些什麼?

"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高曉松用公益行動做出了他母親所對他說的話。腹有詩書氣自華,時代在慌慌張張中前進,我們在踉踉蹌蹌中前行,太多人把太多精力放在了對物質方方面面的關注上,卻唯獨忽略了內心也一樣需要被裝飾和充盈,我們都應該停下腳步,沉寂在悉數書籍中的墨香裡。

杭州曉書館

經過了兩年多的籌備,繼北京的雜書館後,高曉松的曉書館正式坐落在杭州的良渚文化藝術中心,由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設計的"大屋頂",深得高曉松喜愛。曉書館是一個公益圖書館,館內藏書5萬冊,文史哲圖書為主,兼具文藝和學術氣質。以閱讀為主做文化公益,以預約制形式面向社會免費開放,給閱讀者提供一個舒適的環境。

高曉松下半場的人生做了些什麼?

高曉松下半場的人生做了些什麼?

在開幕式時,高曉松以他的"你從一座叫'我'的小鎮經過,剛好屋頂的雪化成雨飄落"做開場白,映襯了曉書館的外部景觀櫻花飛舞。曉書館的閱覽區採用了落地窗戶,在看書之餘,還可以欣賞窗外的櫻花大道的美麗風景,低頭沉浸在書海里,抬頭遍佈在花海中;不光能聞到書香,還能聞到花香,十分愜意,讓人心曠神怡。

高曉松下半場的人生做了些什麼?

圖書館自開幕以來,每天的預約都非常火爆,有粉絲接受採訪時說,"每次高曉松有出席相關的活動都會參加。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高曉松就是有趣的靈魂;早時看過他的介紹很多地方的歷史,他就像一個行走的圖書館,深深地被他的才華折服'"

高曉松下半場的人生做了些什麼?

高曉松下半場的人生做了些什麼?

北京雜書舘

"書越有人讀才越有價值"與曉書館不同的是,雜書舘偏向於收藏、學術研究,珍貴書籍都會繼續集中在雜書館。高曉鬆解釋"雜書舘"的名字原由時曾說:"因為我們收藏了最多的民間寶卷、鼓書、雜字、民國教材等雜書雜誌,再加上繁體字的館名無聲闡釋著圖書館藏書的豐富及擁有的文化底氣,它像潺潺流水般滋潤著讀書人乾涸的心田,故取此名。"

高曉松下半場的人生做了些什麼?

雜書舘位於北京崔各莊紅廠設計創意產業園,也是一個大型的私立公益圖書館,依舊是以預約制的形式,免費公開借閱雜。書館館藏面積三千餘平方米,館藏圖書及紙質文獻資料近百萬冊(件),存近千架。雜書館設有國學館及新書館兩大館區。其中線裝明清古籍文獻二十多萬冊,晚清民國期刊及圖書二十多萬冊,西文圖書五萬多冊,特藏新書十萬多冊,名人信札手稿檔案等二十餘萬件。新書館館藏新書二十餘萬冊。

高曉松下半場的人生做了些什麼?

"和一般公益圖書館不同,我們的圖書館是要培養民間的學術愛好者。"雜書舘的副館長趙先生如是說,他的目標很明確:學術不僅屬於大學和官方,同樣應當存在民間。雜書舘藏書量之大,直通天花板的書架, 讀者夠不到其上半部分的書。經常會有讀者問"書架最上面幾排的書夠不到,怎麼辦?","拿望遠鏡看。"這可不是段子,雜·書館的服務檯上,長期擺著兩副望遠鏡,供想看書架上層圖書的讀者使用。

高曉松下半場的人生做了些什麼?

"這裡面藏的大量都是民間的,民間的那些鼓書啊,這個寶卷了,什麼雜誌,這些東西都是我特別感興趣的。"從小生長在書香門第的高曉松,書已經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做圖書館,一直是他夢想的事情。他的人生上半場到處比劃,認識許多有趣的人和事,下半場人生,他要把心裡的夢想發揚光大。

高曉松下半場的人生做了些什麼?

"在這裡樂崩禮壞的時代,需要有人來做這樣的事情,民間存在著很強大的東西,不要把它埋沒了。我們要走出顧影自憐的歷史研究,讓它變成一種悲天憫人的東西,而不是隻有少數知識分子掌握的東西。"這大概就是高曉松心裡的詩和遠方吧!聆聽蜻蜓FM《矮大緊指北:閒情偶寄:書館》,參觀高曉松的"理想國",願在此以聲音相親,學以聚之,問以辨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