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下半场的人生做了些什么?

"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高晓松用公益行动做出了他母亲所对他说的话。腹有诗书气自华,时代在慌慌张张中前进,我们在踉踉跄跄中前行,太多人把太多精力放在了对物质方方面面的关注上,却唯独忽略了内心也一样需要被装饰和充盈,我们都应该停下脚步,沉寂在悉数书籍中的墨香里。

杭州晓书馆

经过了两年多的筹备,继北京的杂书馆后,高晓松的晓书馆正式坐落在杭州的良渚文化艺术中心,由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设计的"大屋顶",深得高晓松喜爱。晓书馆是一个公益图书馆,馆内藏书5万册,文史哲图书为主,兼具文艺和学术气质。以阅读为主做文化公益,以预约制形式面向社会免费开放,给阅读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高晓松下半场的人生做了些什么?

高晓松下半场的人生做了些什么?

在开幕式时,高晓松以他的"你从一座叫'我'的小镇经过,刚好屋顶的雪化成雨飘落"做开场白,映衬了晓书馆的外部景观樱花飞舞。晓书馆的阅览区采用了落地窗户,在看书之余,还可以欣赏窗外的樱花大道的美丽风景,低头沉浸在书海里,抬头遍布在花海中;不光能闻到书香,还能闻到花香,十分惬意,让人心旷神怡。

高晓松下半场的人生做了些什么?

图书馆自开幕以来,每天的预约都非常火爆,有粉丝接受采访时说,"每次高晓松有出席相关的活动都会参加。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高晓松就是有趣的灵魂;早时看过他的介绍很多地方的历史,他就像一个行走的图书馆,深深地被他的才华折服'"

高晓松下半场的人生做了些什么?

高晓松下半场的人生做了些什么?

北京雜書舘

"书越有人读才越有价值"与晓书馆不同的是,雜書舘偏向于收藏、学术研究,珍贵书籍都会继续集中在杂书馆。高晓松解释"雜書舘"的名字原由时曾说:"因为我们收藏了最多的民间宝卷、鼓书、杂字、民国教材等杂书杂志,再加上繁体字的馆名无声阐释着图书馆藏书的丰富及拥有的文化底气,它像潺潺流水般滋润着读书人干涸的心田,故取此名。"

高晓松下半场的人生做了些什么?

雜書舘位于北京崔各庄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也是一个大型的私立公益图书馆,依旧是以预约制的形式,免费公开借阅杂。书馆馆藏面积三千余平方米,馆藏图书及纸质文献资料近百万册(件),存近千架。杂书馆设有国学馆及新书馆两大馆区。其中线装明清古籍文献二十多万册,晚清民国期刊及图书二十多万册,西文图书五万多册,特藏新书十万多册,名人信札手稿档案等二十余万件。新书馆馆藏新书二十余万册。

高晓松下半场的人生做了些什么?

"和一般公益图书馆不同,我们的图书馆是要培养民间的学术爱好者。"雜書舘的副馆长赵先生如是说,他的目标很明确:学术不仅属于大学和官方,同样应当存在民间。雜書舘藏书量之大,直通天花板的书架, 读者够不到其上半部分的书。经常会有读者问"书架最上面几排的书够不到,怎么办?","拿望远镜看。"这可不是段子,杂·书馆的服务台上,长期摆着两副望远镜,供想看书架上层图书的读者使用。

高晓松下半场的人生做了些什么?

"这里面藏的大量都是民间的,民间的那些鼓书啊,这个宝卷了,什么杂志,这些东西都是我特别感兴趣的。"从小生长在书香门第的高晓松,书已经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做图书馆,一直是他梦想的事情。他的人生上半场到处比划,认识许多有趣的人和事,下半场人生,他要把心里的梦想发扬光大。

高晓松下半场的人生做了些什么?

"在这里乐崩礼坏的时代,需要有人来做这样的事情,民间存在着很强大的东西,不要把它埋没了。我们要走出顾影自怜的历史研究,让它变成一种悲天悯人的东西,而不是只有少数知识分子掌握的东西。"这大概就是高晓松心里的诗和远方吧!聆听蜻蜓FM《矮大紧指北:闲情偶寄:书馆》,参观高晓松的"理想国",愿在此以声音相亲,学以聚之,问以辨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