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米茲為什麼將瓜島日軍撤離,誤認為是進攻?

白楊樹下談歷史


中途島海戰後,在參謀長聯席會議下達由尼米茲將軍擔任奪取聖克魯斯群島、圖拉吉島及其附近要地戰略指揮命令之前,尼米茲將軍已經著手擬定基本計劃,並於1942年7月的第一週大體完成。海軍中將戈姆利代表尼米茲在南太平洋地區擔任戰略指揮,由在珊瑚海和中途島兩次海戰中威名遠揚的弗萊徹海軍中將擔任登陸編隊的戰術指揮,原任海軍作戰部計劃部部長的里奇蒙·特納海軍少將負責指揮兩棲作戰部隊。亞歷山大·範德格里夫特少將是擔任登陸任務的海軍陸戰第1師師長。

不言而喻,僅在1個月時間內,既要集結部隊、制定詳細的作戰計劃,又要進行兩棲作戰那種極其複雜的訓練和戰前演練,時間實在倉促。同時,由於盟軍11月將實施北非登陸,再向該地區增派部隊或水面艦只的可能性極小。麥克阿瑟的三個陸軍師需要鎮守澳大利亞,看來也無法參戰。尼米茲若想派兵加強海軍陸戰師,只有拆東補西,從南太平洋各地的守備部隊中抽調兵力。

然而,此方案剛出爐兩天,據夏威夷情報站破譯的一份日軍電報表明,日本海軍特遣隊已在瓜達爾卡納爾島登陸,並由工兵在島上修建機場。

這一突如其來的消息使尼米茲深感震驚,事態一時變得極為緊迫。假如日軍建成了機場,從瓜達爾卡納爾島起飛的飛機將能夠輕而易舉地襲擊美在附近島嶼的空軍基地,美軍現有防線將受到嚴重威脅。顯然,美軍必須立即更改作戰目標,將瓜島納入圖拉吉、聖克魯斯群島的作戰計劃之中,並在敵軍建成機場之前,攻佔該島。

作戰規模雖然擴大了,準備時間卻不能延長。金上將和尼米茲確定原計劃時間1周後,即8月7日為瓜島登陸日。


懷念最美的時光


1943年2月,美軍取得了瓜達卡納爾島戰役(以下簡稱:瓜島)的勝利。在長達半年的時間裡,美、日雙方進行了5次大規模的海戰,儘管雙方損失都很慘重,但美軍憑藉自身強大的戰爭潛力,牢牢地掌握住戰爭的主動權。

然而,這場戰役的勝利,並不是以轟轟烈烈的大決戰而結束,甚至根本就沒有發生大的戰鬥,戰役就這麼突然結束了。原來島上日軍在美軍的嚴密封鎖下,居然能悄然撤退,不能不說給這場戰役留下了一些遺憾,也成為了戰後人們熱議的話題。

瓜島日軍的頑抗,美軍做好了長期作戰的準備。

對尼米茲、哈爾西等人來說,儘管在諸多海戰中,與日本聯合艦隊進行一對一的拼耗,逐漸取得了實力上的優勢,但不能算是決定性的戰略優勢,甚至在海戰中,美軍的損失不比日軍少,而在瓜島陸地上,日軍的頑抗,更讓美軍認為任重而道遠。

其實,美、日雙方都將瓜島的得失,看成是這場戰役勝負的根本。有意思的是,日軍三番五次突破不了美軍的防線,而美軍也拿島上的日軍沒有辦法,只得採取嚴密的海空封鎖,切斷他們的後勤補給,任其自身自滅、坐以待斃。

百武晴吉的第17軍團忍飢挨餓、艱難維持,而補給卻因美軍的封鎖遲遲運不上來,2萬多人的部隊因病死、餓死的非戰鬥減員與日俱增,絕望的百武甚至向日本大本營發出了寧為玉碎,也不願餓死的電報,準備向美軍發動最後的衝鋒。

然而,最先沉不住氣的是美軍。在他們看來,餓了快一個月的日軍已經毫無戰鬥力可言,只需發動最後一擊,就能徹底佔領整個瓜島。於是,剛接過範德格里夫特指揮棒的帕奇少將,也希望能夠獲得全殲日軍的榮譽,率先發起了攻擊。

這一天,海軍陸戰第2師的一個營向日軍駐守的山頭挺進,在火炮的掩護下開始衝擊。然而,熟悉地形的日軍很快抄到他們的背後,截斷其退路,並瘋狂實施反衝鋒,營長被亂槍打死,全營死傷一半,被包圍在一個山溝裡動彈不得。

如果不是空投部隊解救,並在航空兵、艦炮的支援下,這個營很有可能全軍覆沒。正是這場戰鬥,讓尼米茲、哈爾西等人清醒地意識到,困獸猶鬥的日軍實力依舊很強,這說明對日軍採取的封鎖“效果不大”,必須做好長期戰鬥下去的準備。

殊不知,日軍已經開始醞釀從瓜島撤軍。

1943年1月,對日軍的最後一次大規模進攻,讓美軍損失慘重、無功而返。尼米茲、哈爾西等人誤以為海、空封鎖根本不起作用,日軍的補給根本沒有被“掐斷”。也就是說,日軍的最後“瘋狂”抵抗,打消了美軍迅速結束戰役的想法。

反而還促使了美軍繼續拼耗下去的決心。說白了,單等日軍來進攻,在防守中與日軍對耗,再擇機反攻。但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日本大本營已經做出了從瓜島撤軍的決定,並命令山本五十六的聯合艦隊執行撤退計劃,這可是個不輕鬆的任務。

首先,將瓜島的海上撤退路線打通。山本將這個任務交給了第8艦隊,集中該地區所有航空部隊和潛艇部隊參與護航,並要求參與護航的部隊,對進攻的美國海軍要堅決的、不惜代價的擊退,全力保障撤退路線的安全。

其次,為了麻痺美軍,做到突破封鎖“常態化”。由驅逐艦組成的運輸艦隊,多批次、不間斷地硬闖美軍封鎖線,並對阻截的美國海、空軍,進行頑強的抵抗,讓其疲於應付,不知道日軍的真正意圖,從而掩護從瓜島撤軍。

更重要的是,通過多次往返瓜島,將撤退計劃告知島上日軍,做好撤退前的一切準備。包括對島上美軍的對峙,以及零星的炮火攻擊,造成隨時準備進攻的假象。由此將美軍的防範從海上引向陸地,使其從主動封鎖變為全面防守。

正是山本擺出全力營救的架勢,反而讓尼米茲等人誤認為,日軍正在醞釀下一場進攻,再加上島上日軍的負隅頑抗,更加堅信對方不可能輕易放棄瓜島。此時要做的就是,不斷地增派部隊上島,迎擊日軍隨時可能發動的進攻。

當然,美國情報部門截獲的日軍艦隊、空軍的調動情報,可以知悉對方的規模、方向,甚至是目的地,卻無法得知其頻繁調動的真正原因。換句話說,有可能是為了進攻,也有可能是為了撤退,但尼米茲等人更願意相信,日軍是為了進攻。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白楊樹下談歷史


這個問題提得有點滑稽,尼米茲是美國人,怎麼?真搞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