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有效減輕了患者症狀,改善了炎症指標,降低了輕症轉重症比率!在這裡中西醫沒有"隔閡",只有"協和"!


在武漢抗疫主戰場,當地的同濟醫院和協和醫院是西醫院的標杆,卻走出了中西醫緊密協同互補的醫學救治之路,並取得耀眼戰績——


疫情暴發後,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協和醫院同時經歷了至暗時刻。蜂擁而來的患者,讓這兩家醫療資源相對雄厚的機構也倍感壓力,後期入院的大量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成了擺在兩家醫院面前的共同難題。


兩個月後,鶯啼燕舞,櫻花爛漫,兩家醫院已關閉了隔離病區逐漸恢復正常的醫療秩序,他們是如何頂住壓力,迎來逆轉?答案是中西醫結合,共同抗疫。


中醫藥有效減輕了患者症狀,改善了炎症指標,降低了輕症轉重症比率!在這裡中西醫沒有

同濟醫院塗勝豪(右)與同事在ICU查房。


熱搜:“協和紅茶”和“同濟咖啡”


在以西醫為主的綜合性醫院中,中醫科經常有成為邊緣科室的風險。但在協和、同濟兩家醫院中,中醫科卻是重要科室。在疫情暴發的第一時間,兩家中醫科擬定的中藥預防方,迅速得到一致認可。


1月23日,隨著武漢封城登上熱搜,武漢市協和醫院官微推出的中醫藥防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方案也一併登上了榜單,當天點擊量就突破10萬+,閱讀量更是接近100萬。誰也沒想到,全國第一版中醫藥防治方案是從一所綜合性醫院推出的。


帶頭制定方案的是協和醫院中醫科主任範恆,方案中,他的團隊根據此次疫情制定了3個方劑,“1號方”用於預防,“2號方”用於病毒感染初期的發熱、咽痛,“3號方”用於併發肺炎患者。這一被大家稱之為“協和紅茶”的方劑,一經推出使用量就超過了1萬餘人次,尤其是“1號方”,第一批使用就超過了5100人。


無獨有偶,距離協和醫院僅1.2公里的同濟醫院內,一款名叫“同濟咖啡”的方劑也在院內被一搶而空。這是同濟醫院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研製出的一款院內製劑,名叫“金葉敗毒顆粒”,是由金銀花、大葉青等君藥組成藥方,具有抗病毒、解熱抗炎等作用。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同濟咖啡”給同濟一線醫護人員撐起了保護傘。事後臨床數據證實,金葉敗毒顆粒能改善提高呼吸道病原學核酸檢測轉陰率,降低新冠肺炎普通型患者的炎症水平。


作為兩家醫療資源雄厚的綜合性醫院,疫情暴發後,兩家醫院還迅速擬定了西醫預防方案和處方,中西醫的配合,給兩家醫院醫護人員上了雙重保險,讓他們能集中精力救治更多患者。



除了反應迅速開出預防方,兩家醫院中醫科開出的中藥處方,也為即將面臨“失控”風險的醫院,狠狠地踩下了剎車。


作為武漢抗疫戰場的主力軍,協和醫院和同濟醫院可以說是“前線中的前線”。疫情暴發後,協和醫院最早拿出2個院區作為重症患者收治的定點醫院。在協和醫院西院,截至2月24日,累計收治2454人,其中重症和危重症比例達98.2%,截至2月29日,協和醫院腫瘤中心也已經累計收治患者927人。同濟醫院收治新冠肺炎患者最高峰值也曾達到2000餘人。


如此超負荷量的住院患者,對兩家醫療資源相對雄厚的機構來說,都已經是壓在駱駝身上沉重的稻草,如果此時,大量患者病情出現進一步惡化,後果將不可想象。


在協和醫院,中醫科在範恆的帶領下,徹夜工作,在1月23日院內推出的第一版新冠肺炎診治方案基礎上,結合國家方案1~7版,陸續修訂升級形成了協和醫院第二版、第三版新冠肺炎診治方案,將第一版中的3個處方增加到第三版的7個處方,涵蓋預防、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恢復期各期患者的診治,同時對中藥注射劑也制定了明確的方案,中藥使用率迅速提高到90%以上。


在同濟醫院,中醫科主任塗勝豪也帶領團隊加班加點,在院內全面鋪開中醫藥,讓90%以上患者服用了中成藥或中藥湯劑。又針對臨床部分患者病情快速進展,治療效果不好,和後期患者肺功能恢復緩慢的情況,擬定出3箇中藥協定處方。其中,以柴胡、青蒿為君藥的“新冠肺炎1號方”“新冠肺炎2號方”主要適用於重症危症患者,以健脾補肺,活血補氣為主的“新冠肺炎3號方”(恢復期方),可幫助患者後期恢復。


為了方便可行,兩家醫院將各自的處方作為模板在全院推廣,得到西醫同行的廣泛認可。協和醫院腫瘤病區數據顯示,經過中西醫結合治療,絕大多數患者病情得到緩解或治癒,中醫治療有效率高達89.1%。同濟醫院數據也顯示,中醫藥有效減輕了患者症狀,改善了炎症指標,降低了輕症轉重症比率,讓兩家醫院成功“化險為夷”。


協作:用確切療效讓中醫獲認同


疫情發生後,兩家醫院的中醫科都表現亮眼,有力挽狂瀾之勢,他們究竟是怎樣做到的?中西醫又如何在兩家醫院合作抗疫?


九尺高臺,起於壘土。在塗勝豪看來,同濟醫院中醫科正是通過平常工作中點點滴滴的積累,才會在疫情暴發後,被全院快速認可。


塗勝豪說的積累包括三個方面:過硬的人才梯隊,過硬的科研水平和過硬的臨床療效。


以同濟醫院中醫科為例,科室不僅有4名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2名省級中醫大師,2名國家中醫臨床優秀人才,同濟醫院歷史上第一項國家級的大獎“人工牛黃”也是中西醫結合的成果。僅2019年的門診工作量就達到了17.76萬次。


人才與科研可以用指標衡量,而療效只能把功夫下在平時。塗勝豪這樣形容:“有時呼籲引起注意,經常溝通獲得理解,總是努力得到支持。”在平常的工作中,他經常帶領中醫科對院內一些疑難病症提出中醫方面的專業建議、經常參與醫院疑難雜症的會診,不斷顯示中醫治療的療效與優勢。


可以說,同濟醫院中醫科在同濟醫院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正是這樣,當塗勝豪與中醫科開出預防方和診療方案,就在全院順理成章地推開了。


但即使這樣,在抗疫戰場上,馳援而來的醫院多為綜合性醫院,在患者病情的討論會上,中西醫也時常有分歧發生。如何面對分歧?“用療效說話!”塗勝豪堅定地指出。


“患者使用的體液已經很多了,使用參麥注射劑會加重心臟的負擔。”2月底,在一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病情討論會上,塗勝豪就與一名馳援醫療隊西醫專家的觀點發生了分歧。


面對患者出現呼衰的緊急狀態,塗勝豪提出了為患者使用100ml參麥注射液的想法,遭到了對方的反對。塗勝豪說,那就使用50ml先看看效果。果然,患者病情有好轉跡象,塗勝豪的意見被採納,隨後,為患者又加了50ml的參脈注射液,很快患者便轉危為安。“中醫藥的作用還是很明顯的。”事後,曾有質疑的西醫專家向塗勝豪說,中西醫協同作戰,很快讓重症患者轉危為安。


當中醫的療效獲得西醫的認可,就打下了中西醫協作的基礎,抗疫戰場上,協和、同濟兩家醫院正是憑藉著高效的中西醫協同作戰,迎來了疫情至暗時刻後的柳暗花明。


和合:中西醫軍團高效作戰


和合就是和諧、合作。在兩家醫院,中西醫軍團配合默契、和合共生,為一個又一個患者開啟了生命的春天。


在同濟醫院,中醫藥專家通過“全過程介入”“全天候介入”“準確介入”等方式與西醫一起介入新冠肺炎患者的臨床救治中。


同濟醫院中醫藥專家“全過程”參與了病人的治療,面對疫情高峰時期2000多名同時在院患者,中醫藥專家指導輕症患者90%以上服用了中成藥或中草藥,對重症的住院病人,中醫藥專家則辨證論治,根據不同的病情、體質,個性化使用中藥。


他們成立了兩個層面的“中醫特色治療小分隊”,一是由教授和高年資副教授組成資深專家組,全程參與每天下午醫院舉行的危重、疑難和死亡病例大討論,參加優化危重病人的救治策略;二是由年輕副教授和高年資主治醫師組成的中醫會診組,參加病房中醫普通會診。兩組輪流排班,保證每天有人,隨叫隨到,這樣就可以保證中醫藥專家全天候參與診療。


與同濟醫院中醫藥專家“全過程”“全天候”介入不同,在協和醫院,為了讓中醫藥專家更好了解患者病情的發展,便於辨證施治,協和醫院收治新冠肺炎的腫瘤病區,每個病人的床頭都曾貼著一張《中醫診治信息徵集表》,通過掃描二維碼,病人便可將服用中藥症狀體徵改善後的情況發給醫生,便於讓醫生掌握一手資料,讓病情救治管理形成閉環。


此外,兩家醫院參加新冠肺炎診治的醫生中大部分是西醫,很多西醫專家對運用中醫治療新冠肺炎比較感興趣,願意嘗試中成藥治療,但卻不是十分清楚使用的原則和方法。例如連花清瘟膠囊,很多西醫並不清楚裡面有大黃等寒涼成分,常常一些體質偏弱患者服用後,出現更為嚴重的腹瀉現象。


為此,同濟醫院以西醫專家為對象,專門制定了《同濟醫院中成藥治療新冠肺炎推薦意見》,並在不同場合進行宣講,用簡明扼要、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使用原則和方法,讓西醫同行能準確、規範、有效運用中成藥,中藥使用率達到94%~97%。


在清晰的制度與高效的配合下,兩家醫院也在抗擊疫情的狂風海浪下逐漸迴歸正常工作狀態。峰迴路轉後,這場中西醫協同作戰的經驗將為他們未來工作提供新的思考與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