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美食攻略(1,小吃篇)

1,熱乾麵

武漢美食攻略(1,小吃篇)

熱乾麵是武漢的代名詞之一,自帶地域屬性。但外地人對熱乾麵往往是聞其名而不得其精髓。熱乾麵要配要拌以前自家做的麻醬,是略黑色,配酸豆角,小小香蔥,拌紅紅的辣椒油,這才是正宗武漢熱乾麵。現在比較好的熱乾麵全在路邊小店,那些什麼蔡林記,麥香園等由於銷售量大而麻醬質量不好,味道已經沒有老漢口味道了。

2、三鮮豆皮

武漢美食攻略(1,小吃篇)

豆皮也是武漢特有的,其做法簡單,但名氣不如熱乾麵。豆皮要用肉丁,香菇,豆乾,筍片配糯米做成,雞蛋做皮,其味道香而不膩,米糯而不硬,入口留香,回味悠長,深的我主席老人家喜愛。由於其做法簡單,顧哪家做的都不錯,是一易得之美味!

3,蛋酒

武漢美食攻略(1,小吃篇)

蛋酒相當於北京的豆汁兒,是早餐不可少的。由於熱乾麵、豆皮屬於主角,但偏幹,顧一般配以蛋酒。蛋酒用雞蛋,自釀米酒,砂糖自選。飲之即甘甜可口,有帶有米酒之醇香,回味悠長!

4、洪山菜薹

武漢美食攻略(1,小吃篇)

顧名思義,洪山菜薹產於武昌洪山區。由於城市的發展,現在正宗之洪山菜薹已經極少,只有在長春觀附近尚餘二畝餘地為正宗洪山菜薹,所以我們所吃皆為附近農民提供。正宗菜薹必須紫紅色,味苦中帶甘,脆而不粘,實為素菜之上品。

5、排骨藕湯

武漢美食攻略(1,小吃篇)

武漢人喜歡煨湯,尤其是煨好的藕湯香濃清甜,湯汁濃稠,端上來香氣撲鼻。排骨和蓮藕各一半,藕必須是武漢特有的糯藕。分量很足,材料也很紮實。肉酥而不爛,藕塊吃起來粉糯又不失清香。來武漢不喝排骨藕湯,實為一大憾事!

6、孝感米酒

武漢美食攻略(1,小吃篇)

孝感米酒是湖北省孝感市傳統的風味小吃,具有千年歷史的地方名吃,選料考究,製法獨特,價格低廉,它以孝感出產的優質糯米為原料,以孝感歷史承傳的蜂窩酒麴發酵釀製而成。孝感米酒白如玉液,清香襲人,甜潤爽口,濃而不沽,稀而不流,食後生津暖胃,回味深長。主席品嚐了孝感米酒後稱讚“味好酒美”。

7、精武路鴨脖

武漢美食攻略(1,小吃篇)

精武路位於原漢口新華路長途汽車站附近,是條狹小的小巷子,因做滷鴨脖而名揚四方。精武鴨脖入口香、肉質有嚼勁,慢慢地開始出辣味,底味醇厚,吃完口齒留香,讓人越吃越想吃,而精武路也逐漸代替了鴨脖的名字。

在武漢土生土長的老饕們,吃鴨脖只認精武。因為精武鴨脖最傳統最經典,是武漢人小時候記憶中鴨脖的味道。所以有句話是精武路是武漢的,周黑鴨是外地人的。

8、湯遜湖魚丸

武漢美食攻略(1,小吃篇)

武漢東湖大家都已經知道,大於西湖六倍,但知道湯遜湖的不多。湯遜湖位於江夏,是東湖的三倍,也就是18個西湖大!那裡盛產各種魚類,所以吃魚,亦是武漢人一大快事!

湯遜湖魚丸,為江城名吃,湯色白如乳,鮮美無比,回味無窮;魚丸潔白、綿軟、鮮嫩、爽滑適口。

8,堤角牛骨頭

武漢美食攻略(1,小吃篇)

系是與精武路鴨脖齊名的武漢名吃,味香辣為主,略帶一點點的麻甜,說是吃牛骨頭,其實是啃。肉質緊實,筋膜膠質更加豐富,啃起來那是相當的過癮,需要放開了一切束縛,兩手開攻甩開腮幫子啃,這樣粗獷而富有市井氣息的食物是不大適合初認識的情侶或者商務夥伴們共享的,太有損形象了,但武漢的小妹妹卻寧啃骨頭,不喝咖啡,真真的漢味實足,可愛極了。

9,湯糊粉

武漢美食攻略(1,小吃篇)

糊湯粉,武漢一絕,是與油條相配的小吃品種,凡賣糊湯粉,必賣油條。是經典的漢味名吃。它是武漢人的羊肉泡饃,其傳統意義、歷史內涵,絲毫不比羊肉泡饃遜色。一碗飄著鮮美魚香味兒的糊湯粉,撲面而來的是水鄉澤國、魚米之鄉的氣息和味道。

10,房縣花菇

武漢美食攻略(1,小吃篇)

房縣花菇產於無神農架,經舌尖上的中國而為國民熟悉,花菇是香菇中的上品,素有“山珍”之稱,它以朵大、菇厚、含水量低、保存期長而享譽海內外,花菇生產保持天然純淨特色,以其味香質純,冰肌玉潔而飲譽菇壇,又因其外形美觀鬆脆可口而稱為席上佳珍。

以上為武漢著名的必不可少的名吃,像黃陂鵪鶉,杜家雞,松嗞雞啥的當然還有很多,一時也想不起來。具體下次再給朋友們介紹幾個有色的飯店一起推薦吧。

武漢是個美好的地方,這次疫情也付出巨大犧牲,通過這些東西,希望大家不要只記得武漢發生了疫情,也有很多非常值得我們珍惜的東西,別忘了,他們也是我們同胞的一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