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原油進口量再創歷史新高

2019年中國原油進口量再創歷史新高

2019年,中國的原油進口量平均日均達到1010萬桶,同比增加90萬桶/日。自2017超越美國以來,連續3年保持全球原油第一大進口國地位。分析認為,國內煉油廠產能提升和戰略儲備庫存擴充,加上國內原油產量持平,是導致原油進口量增加的主要因素。

2019年中國原油進口量再創歷史新高

中美原油歷年進口量對比(2005-2019)

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55%的原油進口來自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國,創下2005年來新低。從沙特阿拉伯的原油進口量同比增加約50萬桶/日,達到170萬桶/日,佔原油進口總量的16%。

2019年中國原油進口量再創歷史新高

從進口來源上看,2017年至今年年初,由於歐佩克成員國和其夥伴國減產計劃的實施,非歐佩克產油國在中國原油進口中的份額得到提升。此外,伊朗和委內瑞拉受國際政治因素影響,油氣出口受限,份額有所下降。

2019年,俄羅斯仍然是中國原油進口的最大非歐佩克來源國,平均每天160萬桶,佔原油進口總量的15%。巴西超過阿曼,成為中國原油進口的第二大非歐佩克來源國,全年平均日均進口量80萬桶,同比增加近20萬桶 。受中美貿易戰影響,主要由於對包括原油在內的許多美國商品徵收關稅,導致來自美國的原油進口量有所減少。

2019年中國原油進口量再創歷史新高

中國原油進口主要來源國日均進口量變化(2018-2019)

分析認為,近年來,主要以下因素導致了中國原油進口的增加。儘管去年國內原油產量增加了10萬桶/日(平均490萬桶/日),但自2012年以來基本持平,在480萬桶/日至520萬桶/日之間。相比之下,美國能源情報署(EIA)估計,中國石油類液體的消費量在2019年增加了50萬桶/日,達到1450萬桶/日。其中,淨進口量在2019年增長了40萬桶/日至960萬桶/日。

中國的原油進口量在2019年也有所增長,原因是原油的戰略儲備以及煉油廠產能擴充,原油商品量庫存增加。去年,受新的煉油和石油化工設施的投入使用,中國的煉油能力增加了100萬桶/日。2019年,我國煉油廠的加工能力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全年平均每天1300萬桶。

EIA預測,2020年一季度,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中國國內石油類液體的消費量將同比下降60萬桶,平均約為1390萬桶。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的爆發,其對世界和中國的經濟影響持續發展,很可能會影響到2020年第二季度中國的原油進口、煉油廠生產和國內消費。

(編者注:數據及資料來源EI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