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和石家莊,誰發展的更好?從清朝到未來,細說兩地的前世今生

導讀:本文約8700字,分引子,轄區的堅守與擴張,轄區變化引起的人口、經濟規模變化——不同維度的兩市對比,兩市的產業氣質是如何形成的,經濟結構的轉型,兩市的發展速度,兩市的新區——城市未來發展的核心載體,兩市面臨的挑戰,結語九部分,系統的介紹了兩市一百多年來的發展歷程,以及當下和未來一段時間面臨的主要問題。


引子

一條石太鐵路(正太鐵路)連接起了兩座省會城市,東頭是河北省會石家莊,西頭是山西省會太原。這兩座相距僅200多公里的城市,是中國最近的幾對省會之一。

太原和石家莊,誰發展的更好?從清朝到未來,細說兩地的前世今生


這兩個省會城市之間,隔著一座太行山。太原東依太行山,西臨呂梁山,背靠系舟山,面向汾渭平原。石家莊背靠太行山,面向華北平原。這是兩個省會城市的基本地形。

太原有4700多年的歷史、2500多年的明確建城史,是中國四大歷史名城之一(另外三座是西安、北京、成都),擁有大量燦爛的歷史文化古蹟。周朝時是趙國的發源地,也是趙國的第一個國都,中國奴隸社會與地主社會的分水嶺事件——三家分晉就發生在太原;秦朝開始,一直到今天,太原在絕大多數時間裡都是山西地區的中心城市。石家莊是1910年左右因交通(鐵路、港口)而興起的四大新興城市之一(另外三座是哈爾濱、大連、青島);並在其興起約1個甲子左右成為了河北省會。這是兩座城市的歷史簡況。

太原和石家莊,誰發展的更好?從清朝到未來,細說兩地的前世今生


轄區的堅守與擴張

太原的堅守

1972年4月,是山西曆史上一個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時間,這個月,原屬呂梁專區的婁煩縣劃歸太原市,這是迄今山西省最後一次跨地市的區劃調整。至此,太原市9縣區的格局形成(1998年增設晉源區,變成10個縣市區),總轄區面積6900餘平方公里。這個轄區面積一直持續至今。太原也成為全國行政轄區維持時間最長的省會城市。同時也是全國大陸地區面積倒數第二小的省會城市和平原面積倒數第三小的省會城市。

太原和石家莊,誰發展的更好?從清朝到未來,細說兩地的前世今生


雖然1998年增加了1個區,但這是對原有的南城區、北城區、河西區、南郊區、北郊區進行調整後增加的,太原市轄區面積並未發生任何變化。只是由五個區變成了城六區或主城六區。

自1972年以來,太原的市域面積已經近半個世紀未發生變化了;而今天太原的市轄區面積則和1951年時基本一致。是全國轄區面積最穩定的城市。(期間清徐縣和陽曲縣都曾一度短暫併入過太原市區)

石家莊的擴張

1983年11月,石家莊地區的獲鹿、井陘兩縣劃歸石家莊市管轄。1986年4月,石家莊地區的正定、欒城兩縣劃歸石家莊市管轄。1993年,撤銷石家莊地區,行唐、靈壽、高邑、深澤、贊皇、無極、平山、元氏、趙縣等9縣劃歸石家莊市管轄,辛集、藁城、晉州、新樂等4個縣級市由石家莊市代管。至此,石家莊管轄的縣區達到了23個(2014年撤銷了橋東區,降為22個縣市區),成為全國轄區最多的省會城市。

2014年石家莊將橋東區撤銷,同時將鹿泉市、藁城市、欒城縣撤縣設區,石家莊由主城五區變成了主城四區+新三區,外加一個飛區——井陘礦區。

太原和石家莊,誰發展的更好?從清朝到未來,細說兩地的前世今生


石家莊專區(地區)的地位類似於山西省的晉中專區(地區),石家莊專區曾駐正定,與晉中地區駐榆次一樣,分別緊鄰石家莊市區和太原市區。不同的是,在經過3次調整後石家莊地區整體併入了石家莊市,晉中地區則在1999年9月改設地級晉中市。1983年以來,

石家莊的市域面積由不到500平方公里15848平方公里,增加了30多倍!市轄區面積也由不到500平方公里增加到2206平方公里,增加了4倍多

當然,石家莊的建成區面積依然遠小於太原。

轄區變化引起的人口、經濟規模變化——不同維度的兩市對比

2019年,太原市常住人口為446.19萬,石家莊為1103.12萬;

太原市完成GDP4028.51億,石家莊完成5809.9億,石家莊在總量上領先太原;

太原人均GDP為9.03萬元,石家莊為5.27萬元,太原在人均上領先石家莊。

太原和石家莊,誰發展的更好?從清朝到未來,細說兩地的前世今生

太山龍泉寺

這是全市的情況。考慮到兩市管轄的郊縣數量和人口相差懸殊,石家莊在總量上、太原在人均上很容易領先,對比的意義較小,我們再看一下兩市主城區的情況。

太原主城六區常住人口約380萬,GDP約3650億;石家莊主城四區常住人口約300萬,GDP約1550億。在主城區的人口和經濟規模上太原明顯佔優。

在縣改區方面,石家莊已經完成鹿泉、藁城、欒城三個縣改區,太原則啟動了清徐、陽曲兩個縣改區。石家莊的工作顯然是走在了太原的前面。石家莊的三個縣改區總人口約為160餘萬,太原的二個準縣改區總人口約為40餘萬,石家莊縣改區的人口規模要遠大於太原。此外石家莊的環市四縣中還有一個正定縣尚未改區,太原周邊則有榆次和太谷二區是歸晉中市管轄。

太原和石家莊,誰發展的更好?從清朝到未來,細說兩地的前世今生

河北藝術中心

石家莊的井陘礦區與太原的古交市非常相似,都是因煤礦而生,人口都較少、經濟規模也小。

兩市的產業氣質是如何形成的

論工業的話,一說到太原,就會聯想到重工業,而談起石家莊,則會和輕工業掛上鉤。這兩個印記是如何打上的?

既然說工業,那麼,農業時代就不考慮了,農業時代積累下來的是歷史文化底蘊。我們就從工業時代說起。

中國的近現代工業始於1861年的洋務運動。當時工業主要出現在沿海地區。太原和石家莊(當然,彼時石家莊還是個村莊)依舊沿著故有的軌跡行進著。

太原和石家莊,誰發展的更好?從清朝到未來,細說兩地的前世今生

西北實業公司

太原的第一家近現代工業始於1892的山西火柴局。隨後,1896年,山西商務局成立。兩年後,山西通省工藝局和山西機器局成立,前者分織布、織帶、木工三部分,後者從事兵工生產。這是太原工業的起點。1932年籌備、1933年正式成立的西北實業公司則是太原工業的第二個高峰。到1940年代,它已經成為與瀋陽、漢陽並列的中國三大兵工廠。此外,太鋼也是西北實業公司的一部分。這些重工業企業奠定了太原在中國重工業的地位,也造就了太原的重工業氣質。

1950年代開始,太化、太重、晉機、新華化工、等一大批大中型重化工企業陸續在太原建立。太原成為全國主要的重化工基地。

太原和石家莊,誰發展的更好?從清朝到未來,細說兩地的前世今生


1907年,正太鐵路通車。然而,正太鐵路為1米的窄軌,京漢鐵路為1.435米的標準軌,二者不能互通火車,因此,兩條鐵路在石家莊出現了兩個火車站,一是正太車站,二是京漢車站。從山西運來的煤炭和農產品,由京津運往山西的各種貨物,來貨、去貨都需要在石家莊重新卸。貨物轉運業和倉儲業迅速興起,大量附近的農村勞動力到石家莊從事搬運和倉儲工作,人口的遷入同時帶動了餐飲住宿等服務業的興起。這也是石家莊的第一批產業工人。大量的人員頻繁的穿梭在鐵道上,促成了石家莊現在僅存的城市起源標誌——大石橋的興建。

之後,工廠開始出現在石家莊。1914年,井陘煤礦石門煉焦廠在石門(石家莊)建成;1923年,大興紗廠建成投產;再加上1904年建成的正太總機廠,構成了石家莊的“三大廠”。到1948年,石家莊共有工商業2881戶,其中工業457戶。石家莊的產業呈現出了商業——輕工業——重工業依次遞減的的結構特徵。這種產業結構一直持續至今。這既是石家莊輕工業氣質的由來。

太原和石家莊,誰發展的更好?從清朝到未來,細說兩地的前世今生


1950年代開始,華藥、七個棉紡廠等大批輕工業企業在石家莊建立。石家莊成為我國重要的輕工業基地。

經濟結構的轉型

雖然重工業城市太原也有輕工業企業,輕工業城市石家莊也有重工業企業,但兩個城市產業結構均不合理。轉型成為共同的訴求。

初見成果的太原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在產業方面,太原和重工業牢牢的捆綁在一起。早在本世紀之初,山西省和太原市就提出經濟轉型重點發展大數據產業,其提出時間甚至早於貴州。但是,隨著人事變動,太原大力發展大數據的設想無疾而終。直到2016年底,新的班子組建並經過調研後,將經濟轉型的重點放到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現代生物醫藥等領域。其中,第一重點是信息技術產業。

此後,太原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開始飛速發展。華為、百度、中科曙光、龍芯中科、中國長城、中國軟件、中電科、浪潮、誠邁科技等等主要的信息產業巨頭紛紛落戶太原。涉及的產業包括國產電腦、服務器、芯片、主板、鼠標、先進計算中心、國產軟件(操作系統)開發、智能製造、適配中心、數據中心等等。

短短3年時間,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從無到有,並迅速形成大的產業集群

太原和石家莊,誰發展的更好?從清朝到未來,細說兩地的前世今生

2019年9月華為鯤鵬大會在太原舉行,會上發佈了中國第一臺國產電腦

2019年,基於華為鯤鵬CPU的中國第一臺全國產計算機和服務器在太原誕生,隨後,基於龍芯CPU的國產電腦在同一家企業面世;2020年1月1日,在太原的中國長城生產基地下線了基於飛騰CPU的國產電腦。上述計算機和服務器均搭載國產操作系統。兩家企業太原基地電腦年產能合計為300萬臺。此外中科曙光在太原建了年產能100萬臺的自主計算機生產基地。

中國最大的自主可控計算機生產研發基地就此誕生。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太原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佔比已經高居全國第二,僅次於深圳。

此外,全國最大、全球第三大第三代半導體生產研發基地於2020年3月在太原投產。同時作為半導體上下游的群創光電等相關企業也紛紛落戶,半導體產業集群迅速形成,同樣是從無到有。

太原和石家莊,誰發展的更好?從清朝到未來,細說兩地的前世今生

2020年3月,中國最大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碳化硅投產儀式

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目前已經有江淮、比亞迪、德志三家整車企業落戶,同時帶動了數十家上下游企業落戶。

除了現代工業外,太原在服務業方面特別是文化旅遊業方面同樣成效顯著。

華強方特在太原建設的華夏文明傳承園(方特樂園)將於2020年夏開園;太原歡樂谷項目只剩國家文物局這最後一個省外審批環節:太原古縣城項目已經到了最後的衝刺階段;作為中國唐代土木建築標杆項目的太山龍泉寺景區已經於2019年對遊客開放;作為漢代土木建築標杆的晉文公祠即將進入布展階段;中國歷史上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官衙建築群——千年府衙(山西府衙博物館)將於2020年夏天對遊客開放;......

太原和石家莊,誰發展的更好?從清朝到未來,細說兩地的前世今生

千年府衙

提升空間很大的石家莊

在太原確定經濟轉型主攻方向後不久,2017年石家莊確定了“4+4”的經濟轉型方向。隨後引進了中國振華EBD等項目。但目前石家莊招商引資的力度和深度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太原和石家莊,誰發展的更好?從清朝到未來,細說兩地的前世今生


目前石家莊引進的大型工業項目有奇瑞新能源汽車、振華EBD、格力等。但總體上龍頭企業少、行業分散度高、產業聚集度較低,沒有出現像太原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那樣迅速形成大型產業集群的現象。

事實上石家莊早在2011年左右就開始打造半導體光谷項目,雖然引進了一批相關企業,但一方面缺乏重量級企業,另一方面引進的企業數量也少。因此,經過十來年的發展,其產值遠未實現最初的設想目標。

太原和石家莊,誰發展的更好?從清朝到未來,細說兩地的前世今生


與經濟轉型力度相對應的,是經濟的增長速度。2016年,石家莊GDP為5857.8億,2019年為5809.9億,經過3年的發展,下降了近48個億。2016年,太原市完成GDP2955.6億,2019年是4028.51億,增長了1073億。

兩市的發展速度

有網友說,石家莊是一座年輕的城市,發展到現在的程度,算是可以了,發展速度也挺快的;太原是老牌城市,發展的太慢了。真的是這樣嗎?

從上面“兩市的產業氣質是如何形成的”這一章中我們知道了太原的近代工業始於1892年的山西火柴局,石家莊的近代工業始於1904年的正太總機廠,兩市的起點只差了12年,但石家莊的起點要更高端些。

太原和石家莊,誰發展的更好?從清朝到未來,細說兩地的前世今生


1949年,太原和石家莊兩市的人口均為20萬左右,彼時已經是規模相當的兩座城市了。注意當時的城市規模統計口徑只包括建成區。另外當時的工業資料缺乏,無法進行比較。

應當說,在清末到民國的五六十年時間裡,兩地的工業發展是大致同步的。建國後的頭五十年裡,兩市的發展依然步伐接近。1990年,石家莊的生產總值只比太原低10億左右。當然,當時的統計口徑是市轄區,即石家莊是橋西區、橋東區、長安區、新華區、郊區、井陘礦區這六個區,太原是南北城區、南北郊區和河西區這五個區。

1993年,石家莊的經濟總量超越了太原。但這並非是因為石家莊經濟發展的快,而是因為石家莊市合併了石家莊地區的13個縣市,行政區劃的急劇擴大導致的

太原和石家莊,誰發展的更好?從清朝到未來,細說兩地的前世今生


本世紀以來,兩市的發展速度則不再同步

2000年,石家莊全市GDP為1003億,太原是347億,石家莊是太原的2.89倍;20年後,

2019年,石家莊全市GDP為 5809.9億,太原是4028.51億,石家莊已經驟降到只有太原的1.44倍。換句話說,在過去的20年時間裡,石家莊GDP的年均增速不到太原的一半

兩市的新區——城市未來發展的核心載體

自從1992年10月,國家在上海設立浦東新區並取得了巨大成功。之後,在浦東樣板的示範效應下,建設新區拉動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就成為各地趨之若鶩的選擇。

應當說,兩市的新區建設起步都比較晚。太原的第一個新區是2007年開工建設的長風商務區,但是規模較小,定位也窄。10年後太原的第二個新區山西轉型綜改示範區開工,這個新區的規模為600平方公里,由省直屬,是囊括了產業、科研、教育、居住、醫療、商務會展、物流等綜合功能的新城。

太原和石家莊,誰發展的更好?從清朝到未來,細說兩地的前世今生


石家莊的第一個新區是2009年設立的正定新區,規劃建設用地 135平方公里。計劃發展商務會展、創意旅遊、商貿、科教、工業、居住等功能。起步區為35平方公里。

太原和石家莊,誰發展的更好?從清朝到未來,細說兩地的前世今生


兩市新區的發展現狀如何呢?

我們先看石家莊的。

2010年,正定新區管委會成立,為石家莊市的派出機構;2017年2月,正定縣、正定新區實行“縣區合一”管理體制改革。

2019年6月12日,《河北正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體規劃(2018-2030年)》公示。該規劃顯示正定高新區的範圍包括了正定古城、原正定新區起步區(北至正無路、西至京珠高速、南至滹沱河畔、東至太行大街以東)、原正定高新區南區和北區。

太原和石家莊,誰發展的更好?從清朝到未來,細說兩地的前世今生

正定新區起步區

應當說2014年石家莊撤縣設區時,正定縣沒能設區對正定新區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此後新區的發展並沒有朝著當初規劃的方向邁進。經過十餘年的建設,目前正定新區起步區建成的主要項目有園博園、奧體中心、會展中心、商務中心、職教園區等公共項目,以及數個商務辦公項目和商業住宅項目。而最重要的高科技、工業項目則沒有出現。

2018年9月,位於長安區的東部新城基建項目開工建設,東部新城規劃面積約23.5平方公里。

再看太原的。

與正定新區起步區功能類似的是太原長風文化商務區。2007年開工建設。2011年開始陸續有項目建成投入使用。截止2019年底,建成投運的有山西大劇院、山西省科技館、山西省圖書館、太原美術館、太原博物館、中國煤炭交易中心、太原為民服務中心(市自然資源局、稅務局、人社局、住建局、房管局等等多數市級局委集中於此)、太原市公檢法三家的辦公大樓等公共項目,以及數個商務辦公項目、商業項目和商業住宅項目。

太原和石家莊,誰發展的更好?從清朝到未來,細說兩地的前世今生

長風商務區

2017年2月,山西綜改示範區成立。總規劃面積約600平方公里,由太原高新區、太原經開區、太原武宿綜合保稅區、晉中經開區4個國家級開發區,太原工業園區、榆次工業園區、山西科技創新城3個省級開發區以及山西大學城共8個產學研園區整合而成,並在此基礎上新設立面積為343平方公里的瀟河產業園區

其中主戰場為瀟河園區

目前瀟河園區太原起步區57.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經有山西現代建築產業園、中電科(山西)電子信息科技創新產業園等多個大型產業項目投產,德志新能源汽車等項目進入設備調試階段。此外,園區內大量道路、橋樑等基建項目陸續建成投入使用,會展中心、會議中心、文化中心、金融中心、商務中心等都已進入設計階段。同時園區的二期也於2020年3月進入了規劃設計階段。一個產城融合的新城正在快速崛起中。

太原和石家莊,誰發展的更好?從清朝到未來,細說兩地的前世今生


土地資源不足是太原在過去發展中最大的痛點,但山西通過省裡直接設立示範區,將全省的土地指標向太原集中,解決了太原土地資源緊缺的問題。山西綜改區太原片區總面積約363平方公里,其中待開發面積約300平方公里左右。300平方公里的土地足夠太原在未來十幾二十年的時間裡大展拳腳了。此外,還有規劃面積為14.86平方公里的太原市屬的不鏽鋼產業園區和29.99平方公里的清徐開發區(均為省級開發區)。

太原和石家莊,誰發展的更好?從清朝到未來,細說兩地的前世今生


土地資源集中度低是石家莊發展面臨的最大痛點。為整合資源,石家莊在2016年對開發區進行了優化整合,其開發區優化整合方案於2016年8月獲河北省批覆。截止20120年3月,石家莊都市區範圍內分佈著石家莊高新區、石家莊經開區、石家莊裝備製造產業園、化工園區,正定高新區、鹿泉經開區、藁城經開區、河北自貿區正定片區(含正定保稅區)8個省級以上開發區。

太原和石家莊,誰發展的更好?從清朝到未來,細說兩地的前世今生


石家莊和太原分別在2016年和2017年對轄區內的開發區進行了整合。截止2020年3月,在太原都市區範圍內(六城區、清徐縣、陽曲縣;不含晉中市部分),共有3個省級或省級以上開發區(其中綜改區為省直管、正廳級開發區),批覆面積為近408平方公里;在石家莊都市區範圍內(四城區、新三區、正定縣),共計有8個省級以上開發區,批覆面積為不到200平方公里。

兩市面臨的挑戰

對於太原來說,招商引資雖然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依舊不能鬆懈,還需進一步加大力度,力爭在更多的賽道上實現彎道超車,進而進一步提升省會城市的吸引力。

關於吸引力,有網友認為大同受北京的吸引力更大,運城受西安的影響更大,晉城受鄭州的影響更大,因為這些城市都在省境的邊上。然而,現在有大數據這個高科技東西,各種大數據表明,山西省內所有地市的人外出最多的城市都是太原,也就是說對大同、運城、晉城、陽泉等城市的居民影響力最大是太原。而不是有些人想當然的北京、西安等省外城市。北京、西安等城市只是吸引大同、運城等地的人去購物、旅遊啥的,就業、定居方面更多的是選擇太原,而且地位非常穩固。

太原和石家莊,誰發展的更好?從清朝到未來,細說兩地的前世今生


此外,區劃調整是太原面臨的最大問題,也是最棘手的問題。主要是對太原盆地的整合。涉及晉中市的撤併、呂梁平川市縣的歸屬變更。太原盆地面積為5000平方公里,雖然小於石家莊市目前轄區內的平原面積,但也有860萬人口,截止2019年也有約6000億GDP。5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和八、九百萬人口將使太原的平原面積和人口達到全國省會城市的平均水平,6000億的GDP也會使太原的經濟總量進入全國前30名。這一切將使太原的城區人口和城區GDP在全國的排名相匹配,太原城區人口目前在全國排第19名,城區GDP在全國排二十多名。

太原和石家莊,誰發展的更好?從清朝到未來,細說兩地的前世今生


對石家莊來說,招商引資是個頭等大事,特別是儘快形成新的產業集群。城市擴張也是一項重要工作,一方面主城四區的發展並不充分,土地遠未開發完畢,主城區的經濟密度也過低;另一方面三個縣改區也需儘快從“縣”轉變成實打實的城區。

除了產業的發展方向外,石家莊還面臨著選擇城市發展方向的難題

太原在城市發展方向上,可以說是“一路向南”。城市的主要發展方向一直在南部。如今正廳級的山西轉型綜改示範區的核心就在太原南部的小店區和清徐縣。主要的產業項目和基建項目都在綜改區的瀟河園區和唐槐園區。此外機場、高鐵站、三個大學城、一個職教城等都在南部。

太原和石家莊,誰發展的更好?從清朝到未來,細說兩地的前世今生


石家莊就比較麻煩了。過去石家莊發展的主要方向是向東。高新區、經開區、化工園區,這三大園區都在東部。2010年代初,石家莊將發展方向轉向滹沱河北岸,開始建設正定新區。在正定新區建起一些類似於太原長風商務區的公共項目後,又掉頭向東發展了。東部地區的北半部有大片未開發地帶,且緊鄰老城區,發展空間較大;但南半部卻有個大型化工園區,對東部的整體發展造成了極大制約。此外,與多數城市把高鐵站放在城市的主發展方向上不同,石家莊的高鐵站在城市南部,並非城市的主攻方向,高鐵站附近還遷入了幾所大學,使得好多城市重點打造的高鐵新城或高鐵片區概念在石家莊大打折扣。

太原和石家莊,誰發展的更好?從清朝到未來,細說兩地的前世今生


在吸引力方面,石家莊面臨的是個無解的問題,面對北京和天津,石家莊只能說一句無能為力。其影響範圍只能限縮在衡水、邢臺等少數幾個地市。但其影響人口也在三千萬級別,和太原相差不大,只是影響的面積要比太原小。

結語

有人說石家莊的交通區位比太原好,在今天的中國,這是一個偽命題。

在今天的中國,交通優勢的區別主要在有無優良的港口,太原和石家莊同為內陸城市,顯然均無此優勢。港口之外是大型機場,在全國的城市中目前只有鄭州獲批航空港示範區,太原和石家莊則無此待遇,另外兩市的機場等級相同,但太原的吞吐量始終高石家莊一大截。至於鐵路,在一帶一路時代,在產品的高附加值時代,向東運輸的貨物,太原的運費略高於石家莊,向西運輸的貨物,石家莊的運費略高於太原,談不上誰有優勢;至於客運方面,太原到石家莊的火車票在37.5元到64.5元之間(從快車到高鐵;不考慮上下浮動),時間在1個多小時到2個多小時。這對商務活動的影響為零。

太原和石家莊,誰發展的更好?從清朝到未來,細說兩地的前世今生


至於通達度,石家莊的鐵路客運通達度比太原高,但集中體現在遠端城市,如貴陽、海口等距離遙遠的城市。這些城市的商務客流顯然首選飛機。至於打工客流,目前沒有兩市的數據,倒是有兩省2019年的人口流動數據,山西省人口淨流入近二百萬人,是整個北方除京津外人口淨流入最多的省份,河北省人口淨流出一百四十多萬人。至於貨運通達度,兩市並未差別。

上個世紀前半葉,是鐵路影響甚至導致城市崛起的時代;現在,中國號稱基建狂魔,普鐵、高鐵四通八達,鐵路影響城市發展的時代早已過去。只有港口和大型國際空港會對城市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

太原和石家莊,誰發展的更好?從清朝到未來,細說兩地的前世今生


在過去的二十年裡,太原跑的比石家莊快很多;在2017年左右開始的經濟轉型中,太原取得的成就也遠大於石家莊。

現在和未來一段時間,太原需要的是打造更多新的產業集群,以拉動經濟快速發展和人口持續集聚;同時也需要更高層能有魄力調整太原盆地的行政區劃,使其變的合理。

對石家莊來說,需要儘快在新興產業集群上找到突破口,爭取在經濟發展方面跟上腳步;同時也需要儘快制定更科學、合理的城市規劃,並一張藍圖繪到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