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為何晚清百姓不愛國?清政府捱打冷漠觀望

抗戰之前,大多數中國人是沒有國家和民族的觀念的。有的只是忠君的思想,普通百姓根本不在乎誰來統治他們,就算是遭受侵略,侵略者打的是皇帝,打的是政府,與百姓何干。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為何晚清百姓不愛國?清政府捱打冷漠觀望

梁發芾先生的《晚清百姓為什麼不那麼愛國》,裡面寫道:“說到鴉片戰爭,教科書中總是說中國人民奮起反抗,三元里人民投入反抗侵略的戰爭。事實上,中國老百姓並沒有組織反抗。史料記載,許多百姓是幫助英軍,有中國人組成的後勤人數遠多於英軍。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為何晚清百姓不愛國?清政府捱打冷漠觀望

英軍登陸後,大多數時間內中國民眾主動向其出售出售蔬菜、牲畜、糧食,英軍艦隊在珠江中和清軍作戰時,當地民眾有如端午看賽龍舟時興高采烈在遠處觀戰。只是在三元里,人們聽說英軍強姦當地女人之後,三元里的百姓才投入戰鬥,但這與保衛滿清國家是沒有什麼關係的。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為何晚清百姓不愛國?清政府捱打冷漠觀望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國艦隊突破虎門要塞,沿珠江北上之時,江兩岸聚集了數以萬計的當地居民。他們以冷漠的、十分平靜的神情觀看自己的朝廷與外夷的戰事,好似在觀看一場表演,當掛青龍黃旗的官船被擊沉清軍紛紛跳水,兩岸居民竟然發出象看馬戲看到精彩處的噓噓聲。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為何晚清百姓不愛國?清政府捱打冷漠觀望

尤其當第二次鴉片戰爭後英法火燒圓明園後,當地百姓,旗人等乘火打劫,皇家珍寶被洋人和當地百姓搶劫一空。百姓並沒有對於皇家的財產產生什麼愛戴之心,手下留情。對於洋人放火燒燬圓明園,老百姓也不會表現出什麼憤怒。在中國歷史上,大大小小的爭奪江山的戰爭,什麼時候不是殺人放火的勾當,把被征服者的宮殿一把火燒掉就是勝利的最好證明,中國歷史就是在不斷勞民傷財大興土木建宮殿,不斷地在戰火紛紛中燒宮殿的輪迴中循環的。 ”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為何晚清百姓不愛國?清政府捱打冷漠觀望

梁先生最後在文章中寫道“當統治者以國家為自傢俬產,當統治者是強加在百姓頭上的征服者壓迫者的時候,作為被奴役對象的老百姓肯定不會熱心替這樣的國家或政府賣命。”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為何晚清百姓不愛國?清政府捱打冷漠觀望

我很認同梁先生的觀點,不是中國的老百姓不愛國,而是,這個國家不屬於老百姓,老百姓和國家都屬於封建專制統治者的私人財產,無論是國內統治者還是國外入侵者,都是被壓迫的命運,老百姓能做的就是坐在一邊,看誰打贏了,然後跟著誰當奴隸。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為何晚清百姓不愛國?清政府捱打冷漠觀望

封建社會的時候,皇帝就是國家,國家就是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打贏了打輸了和老百姓有什麼關係呢?最多換一個統治者而已。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為何晚清百姓不愛國?清政府捱打冷漠觀望

老百姓反抗,也是因為自己的親人被殺了,女人被強暴了,否則的話,他們不會為統治者賣命的。所以我們看到,當年滿清入關的時候,人數很少,多爾袞就是抱著趁火打劫的心思來中原的,卻沒想到,中原的老百姓壓根就不怎麼反抗,即使反抗的也是因為清兵燒殺掠奪,各自為戰,並沒有為了一個統一的目標,為了國家興亡而戰,如果真為了國家而戰,比滿族人多出幾十倍的漢族人會如此不堪一擊。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為何晚清百姓不愛國?清政府捱打冷漠觀望

姜文的《鬼子來了》表現了同樣的主題,日本人佔領這個村莊後,老百姓們並沒想過要反抗,甚至還和日本人舉行聯歡活動,這時候,老百姓根本沒有“國家”的概念,只要日本人不侵犯他們的利益,他們和以前的生活沒什麼兩樣,他們為什麼要反抗,但是當日本人燒了村莊後,姜文所扮演的馬大三才開始進行復仇……卻沒想到最後讓自己人給殺了。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為何晚清百姓不愛國?清政府捱打冷漠觀望


老百姓的冷漠,今天的愛國者們或者會否認,或者會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或者要痛斥他們是漢奸,覺悟不高。事實上,對於苦難深重的中國老百姓來說,他們在數千年中的宿命就是被一夥夥的強盜強行統治。任何一個朝代的統治者,對於百姓的關心程度並不會超過一個強盜對於自己保護對象的關心程度。地域遼闊的這個國家,是統治者的私產,人口眾多的百姓,其也不過是給統治者生產財富的苦力,給統治者保衛江山的兵源。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為何晚清百姓不愛國?清政府捱打冷漠觀望


不管是哪個朝代,不管是哪些人當政,老百姓的這種宿命是無法改變的。作為蒙古征服者的元朝政府實行民族歧視政策,但是出身於同樣是老百姓,而且是漢族人的朱元璋也沒有給老百姓帶來什麼好處。至於後來的滿清統治,是通過殘酷屠殺和恐怖,強加在漢族人頭上的外來統治者,異族征服者。執行“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政策,血洗揚州嘉定,將豬尾巴作為征服和忠誠的標誌強加在中國人頭頂的恥辱,在洋人到來的時候,中國人或許並沒有完全忘記。與遠方入侵的英人法人相比,高高在上進行高壓統治的滿清統治者又何償有更大的合法性。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為何晚清百姓不愛國?清政府捱打冷漠觀望

當鴉片戰爭打響的時候,老百姓冷漠地看滿清和洋人開戰,甚至懷著幸災樂禍的心情看昔日不可一世的兇殘的滿清征服者壓迫者被更為厲害的洋人打的人仰馬翻。這或許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呢。對於苦難深重的老百姓來說,既然被奴役是一種無法改變的宿命,被洋人奴役,與被滿人奴役,有什麼不同呢?據說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中國人看清軍失敗的笑話時,英軍統帥巴夏裡目擊此景,十分疑惑不解,問其買辦何以至此,買辦曰:“國不知有民,民就不知有國。”國家不過是統治者的私產,是人家的國家,朝廷從來不把老百姓當人看待,這樣的國家,朝廷,官府,與老百姓何干呢?

文章整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