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老實頭」,受盡李鴻章排擠嘲笑,卻打出重建國威的奇蹟一仗

晚清“老實頭”,受盡李鴻章排擠嘲笑,卻打出重建國威的奇蹟一仗

清朝光緒十年(1884)的冬天,是打了一年中法戰爭的大清朝,又被打慘的一個冬天。

法國侵略者的刺刀戰艦炮火,正從中國西南到東南輪番招呼,福建水師埋骨馬江,馬尾船廠一片廢墟,浙江福建臺灣一線海權盡喪,屬國越南更被打爛,兇悍的法國陸軍正朝廣西邊境猛撲過來。大清朝這邊呢?慈禧太后沒了脾氣,李鴻章求和求到低三下氣,各路增援部隊常見腿軟磨洋工。巴黎的政客們,已經在喜氣洋洋炮製新條款,盤算著如何再狠斬大清朝一刀。所有一切,都是眼看就要再割地賠款的恥辱模樣。

然而,就是這萬馬齊喑的時節,欽州一位六十七歲老將軍,卻帶領著新招募的五千新兵莊嚴誓師,然後全軍火速開拔,向著炮火慘烈的鎮南關前線星夜兼程。誓師典禮上一句鋼鐵般的口號,也在沿途傳遍各地:“不滅法寇,誓不生還,唯有以死報國!”

別人是去增援的,他,卻是去搏命的。這位敢於去搏命的鐵血老將,正是賦閒多年的前廣西提督,大清戰將馮子材。

晚清“老實頭”,受盡李鴻章排擠嘲笑,卻打出重建國威的奇蹟一仗

▲馮子材

不過,雖然這時的大清滿朝文武們,很少有人會想到,這位老將軍和他的隊伍,將是中法戰場上,一柄意想不到的復仇軍刀。但不少人聽到“馮子材”這個名字,依然不住的嘖嘖喟嘆:這麼個國難臨頭的慘境下,敢頂到前面去填坑的將軍,竟然又是他!

因為,馮子材,這位名聞遐邇的大清戰將,在之前的戎馬生涯裡,滿滿輝煌背後,卻更是一個受了不少窩囊氣,被坑爹的大清官場坑過無數次的苦命人。

一:倒黴的老實人

馮子材,清朝嘉慶二十年(1818)生於欽州沙尾一戶農家。本就苦出身的他,童年起就各種苦命事,十歲時父母雙亡,然後早早外出討生活,受夠白眼欺負後,終於練出一身拳腳功夫。先成了當地有名的保鏢,後來一次意外被劫後,又一怒跑去投了軍。這下終於苦盡甘來,在清朝平定太平天國的戰爭裡屢立戰功,地位扶搖直上。到了太平天國戰爭結束時,已風光榮升廣西提督。

但這位草根出身的大清將軍,看似春風得意的官場生涯,卻從來過得憋屈,原因就因三個字:太老實。

因為老實人馮子材,可不止帶兵老實,做人也是一樣老實。特別因為從小吃夠貪官汙吏的苦,所以做官後最恨貪官汙吏,逮住了就是往狠了辦。太平天國戰爭時,就因此得罪過李鴻章。後來到了廣西提督任上,為法辦一個腐敗知府,不惜和廣西巡撫劉長佑狠撕,直撕得劉巡撫一怒稱病辭職。正義算是伸張了,馬蜂窩也就桶了。之後幾年不停被報復。被劉巡撫的同僚們在京城罵,被新巡撫張樹聲各種刁難,一怒也辭了官,在家一憋氣好些年,直到中法戰爭開打,這才再度出山。

晚清“老實頭”,受盡李鴻章排擠嘲笑,卻打出重建國威的奇蹟一仗

值得一說的是,哪怕戰局十萬火急下,早年曾被馮子材得罪的李鴻章,聽說馮子材出山的消息,還沒忘了拍個電報“補刀”:鄙見亦謂馮不勝任。還沒開打,李鴻章就準備好風涼話了。

但臨危受命的馮子材,卻是早把這一切拋到九霄雲外,先招募一支五千人的新軍,然後雄赳赳氣昂昂出征,一路紀律更是無比嚴明。但1885年大年初一抵達鎮南關時,卻又橫遭當頭一棒:攤上了豬隊友。法軍悍然發動了新攻勢,廣西巡撫潘鼎新不戰而逃,法國先頭部隊一度佔領鎮南關城頭,雖因兵力不足被迫撤退,卻把鎮南關的城防盡數炸燬,外加留下一個羞辱性木牌:廣西的門戶不再存在了。

不戰而逃的友軍,門戶大開的防線,亂做一團的己方,這就是火線就任“幫辦軍務”的馮子材,一腳踩上的坑爹戰局。但這位老實人只是淡定的召集部將,然後不溫不火的的說出一個驚呆大家的戰略:保關克諒。

我們不但要守住這一片殘破的鎮南關,我們更要擊敗這看似不可阻擋的法國步兵軍團,我們還會反擊出去,收復被法國侵佔的諒山,將法國狠狠揍出越南。這堅定決心,正如廣西軍民此時,重新立在鎮南關前的新木牌:

我們將用法國人的頭顱重建我們的門戶!

二:奇蹟一戰

此時鎮南關的局面,馮子材竟甩出“保關克諒”的豪言?在不少剛剛慘敗的清軍兵將眼裡,這哪裡是瞎話?簡直是瘋話!

而在說過瘋話之後,馮子材竟緊接著幹出了“瘋”事:明明是法軍正集結兵力,朝著龍州方向猛攻,馮子材卻大手一揮,清軍王孝琪部夜襲龍淵,一夜端掉法軍兩個炮臺,這下把本想攻打龍州的法軍旅團長尼格里氣的大怒,兩千法軍調轉炮口,朝著剛遭蹂躪的鎮南關呼嘯殺來。1885年二月初七清晨,震驚中國近代史的鎮南關戰役,就這樣突然打響了!

晚清“老實頭”,受盡李鴻章排擠嘲笑,卻打出重建國威的奇蹟一仗

這瘋狂舉動背後,卻是馮子材悲壯的抉擇:西南戰線門戶洞口,一旦法軍奔襲龍州,國防必然崩潰,唯有在鎮南關就地集結,狠打法軍一次,才是扭轉乾坤的唯一機會。天塌下來,也要在鎮南關頂住!

於是,這次法軍殺來後,看到了不一樣的模樣:馮子材並沒有死守鎮南關,而是以最快速的時間,在鎮南關前隘的大小青山,部署了一道長一點五公里的長牆防線。早早擺好了架勢,就等著較量一番。

待到戰事開打後,法軍更是連連叫苦,本打算速戰速決的法軍,上來就向清軍東嶺主陣地發起狂攻,最精銳的法軍143團一次次發起攻擊,卻似撞上了銅牆鐵壁:打的最慘烈的東嶺山陣地,成了絞肉機一般,縱是炮火肆虐間,清軍士兵們依然前仆後繼抵抗,戰事清晨開打,持續到下午時,依然無比膠著。

待到下午四時,傷亡慘重的法軍,終於攻佔了東嶺山三座堡壘,眼看前後夾擊奪取長牆,已經盡在眼前。但在長牆之上,馮子材,這位六十七歲的老將軍,一聲悲愴的呼喊,再度震驚了三軍:法再入關,有何面目見粵民!

這聲呼喊,好似一顆引線,眼看難以支撐的守軍瞬間燃了。迎著法軍的兩面狂攻,清軍浴血抵抗,慘烈的廝殺持續到傍晚時分,懼怕夜戰的法軍,終於退卻了。接下來的事實證明,這是決定了整個戰局的一個黃昏。

次日清晨戰鬥打響,法軍突然發現,清軍竟然從側翼發起了反擊。紅了眼的法軍,這次採取了瘋狂的打法,所有的法軍集中力量,攻打馮子材所在的長牆,密集的排炮幾乎要把長牆轟平。最危險的時刻,法軍的先頭部隊已經爬上了城牆,馮子材本人也被法軍火槍密集射擊,一個親兵為了掩護他而身亡。但法國人期待中的清軍崩潰,依然沒有到來,所有的清軍將官全數投入到肉搏戰中,鮮血灑滿山嶺!

晚清“老實頭”,受盡李鴻章排擠嘲笑,卻打出重建國威的奇蹟一仗

這決死的抵抗,終於換來了叫法軍主將崩潰的後果:馮子材的部將王德榜陳嘉等部隊,已經成功奪回了失陷的東嶺炮臺。這場與時間賽跑的較量裡,馮子材贏到了最後,接下來,就是全線反擊的時段,被完全包了餃子的法軍,陷入了清軍的內外夾擊下,三千法軍倉皇逃命。這是整個中法戰爭時期,號稱歐洲精銳的法國人第一次崩潰場面酣暢淋漓的景象,正如戰後馮子材電報里老實的描述:斃敵千餘,擒斬數百……法虜經此次大創,屍橫遍野,器械遺棄,為入越以後罕有大敗!

也正是在此戰之後,高歌猛進的馮子材,成了揮向法軍的鋒利大刀,狂飆突進的清軍接連拿下諒山等地,西南戰線的主動權已完全掌握。本以得意洋洋盤算訛詐的法國政府,更是被狠打一耳光,發動戰爭的法國總理茹費理倉皇倒臺!這是落後捱打的近代史上,不甘屈辱的中國軍人,第一次以鐵血的表現,創造下痛擊歐洲侵略者的奇蹟。

奇蹟的締造者,就是這位受了太多窩囊氣的老實人:鐵血戰將馮子材。

三:虐心遺囑

鎮南關的奇蹟,終究被一貫仇視馮子材的李鴻章照收,成了他妥協求和的砝碼,免於割地賠款的《中法天津條約》,結束了這場戰爭,卻也給了法國人意想不到的特權,史稱“中國不敗而敗”。只能說,倘若沒有馮子材的憤然一擊,這結果,只有更慘。

而創造奇蹟的馮子材,也成了大清朝之後二十多年的金子招牌,比如1896年,中英在片馬爭界,無奈的清政府再度啟用馮子材為雲南提督,結果英軍二話不說,立刻爽快讓步。國家的領土尊嚴,就是這樣打出來的。

可勞苦功高的馮子材,挨坑命卻也沒變,每次立功後都被人告黑狀,然後憤然辭官。直到1903年,馮子材受命會辦廣西軍務,卻終於積勞成疾,病故於任上。清政府深表悲痛,並宣佈將其戰功“宣入國史館立傳”,一生榮耀,終於獲得定評。

晚清“老實頭”,受盡李鴻章排擠嘲笑,卻打出重建國威的奇蹟一仗

▲廣西欽州馮子材舊居

但最讓人動容的,卻是彌留之時的馮子材,寫給清王朝的遺囑,幾乎是在病榻前字字口述,句句道盡清王朝的憂患未來。尤其醒目的卻是其中兩句“勤政以吏治為根本,變法視民意為從違”。這不但縮影了他在清王朝敗壞吏治下,一生的浮沉辛酸,更似戳中了清王朝不遠的未來:違背民意拒絕變法的清王朝,終於眾叛親離,八年之後毀於辛亥革命的烈火!

忠勇強大如馮子材,縱能抵禦外辱,也終救不了腐朽的大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