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沒水壓、無看守、車棚OUT了?石泉組建精英T隊推進“三舊”改造計劃

雖然普陀現階段各小區仍處於疫情嚴格防控階段,但在春光明媚的氣候下,居民們卻嗅到了一絲希望的氣息。

“阿拉這裡水壓也麼額,洗澡水一會熱一會冷。天熱還要慘,用水的人多,緊張的時候放也放不出。別過,據說馬上要改造了,街道已經派人來看過了。”

“阿拉這裡的車棚,自行車沒幾輛,裡面弄的亂七八糟,還住人。現在又開始清理了,馬上把伊撤特,小區環境就嗲了。據說,還要弄得智能化,電瓶車充電也不用自己拉電線了。”

“阿拉小區看門的都沒有,全開放。全靠這次疫情,小區現在有人管了。據說,我們街道對範圍內12個非全面封閉的老舊小區開展現場踏勘,僅用72小時完成小區封閉綜合方案。我們都盼著。”

為了加緊提升社區居民居住品質,彌補疫情帶來的進度影響。近日,普陀區全面啟動“三舊”換“三新”居住小區環境提升工作,動員部署全區2020年舊區改造、舊住房綜合修繕改造、舊住房成套改造工作。

而為積極響應此重點民生大事,石泉路街道精準對接居民需求,多措並舉,還邀請區房管局、專業設計團隊和街道等三方“精英”組成工作推進小組,在抓好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的同時,穩步推進改造工程。“2箇舊改地塊的收尾,5個無衛生設施零星住房,老舊住房修繕涉及34個小區,舊住房成套改造3個點位……這些今年都要完成。”

石泉路街道黨工委書記葉超表示:在接下來的工作中,街道將繼續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黨建引領,把區委、區政府“三舊”換“三新”為民實事項目辦好辦紮實,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回應石泉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小区没水压、无看守、车棚OUT了?石泉组建精英T队推进“三旧”改造计划

前期調研聽民意:老式小區水壓不穩,改造設計直接出方案

由於突逢疫情影響,“三舊”換“三新”改造工程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如何迅速統一居民意見,順利完成改造?

工作小組項目負責人介紹說,街道居民區始終堅持“民主促民生”原則,為了充分聽取改造區域居民意見,且讓每戶人家都能瞭解“三舊”改造的相關情況,小組成員主動利用休息開展民意調研,向居民解讀政策措施、闡明“三舊”改造的好處和實惠,調動居民支持、參與的積極性,彙總、反饋居民呼聲和意見建議數十條,最終確定了各項改造內容。

“區房管局局長張軍多次下沉走訪、指導工作,並統籌各方資源推進“三舊”改造。”他介紹說,工作小組先後開四次召現場溝通協調會、八次召開專項修繕工作會議,把工作落細落實。“譬如,在老蘭鳳新村和嵐皋西路45弄小區合併工作的前期調研中,就有居民反映由於泵站相對老舊,小區生活用水水壓不穩定,生活受到不小影響。為此,工作小組特意聯絡了上水公司和市北供電集團進行現場勘查,形成改造方案。

目前,5個地塊的零星無衛生設施的房屋綜合修繕,已經完成了信息對接、摸排工作;34個小區綜合修繕的第一輪現場勘查、對接也已基本完成,居民配合度高,工作總體推進非常順利。

小区没水压、无看守、车棚OUT了?石泉组建精英T队推进“三旧”改造计划

防疫經驗助力開放式小區“上鎖” 還居民安心

石泉路街道80個小區中,存在著老舊小區多、小區基礎設施配套差等問題,日常管理難度較大。因此,早在去年,如何妥善解決小區歷史遺留問題,合併微型小區、封閉開放式小區就已被列為工作重點。

負責人坦言,本次疫情中,老舊小區因出入口眾多導致管控力量不足、封閉式管理難度大的問題再一次顯現出來,80個小區共有202個出入口、部分小區還有臨街門洞的存在,這對小區疫情防控、日常安防非常不利。在此次“三舊”改造過程中,大多數居民們對小區重新規劃的意願更顯強烈:小區出入口多、臨街門洞多,社會人員、外來租客進進出出著實不安全。

“半開放式小區,無門衛,到底不讓人安心。”2019年,中山北路2347弄和嵐皋路25弄進行小小區合併,封閉了三個小出入口,並聯合片區服務隊對3個出入口進行固守,實現了24小時制不間斷的管控。實踐之後,居民反響很好。此舉也讓周圍片區的居民豔羨。

為此,工作小組借鑑去年合併的成熟工作經驗,在充分徵求群眾意見、引導群眾積極參與的基礎上,對合並小區開展精細化改造。對於極個別居民因出行便利等原因不甚配合的,作小組在居委的配合下,多次向居民解釋說明封閉小區部分進出口的必要性,最終也獲得了小區居民的廣泛支持。“例如中山北路2165、2185弄兩個小區共有11幢居民樓和5個出入口,目前已完成其中一個出入口的封閉工作,後續將再完成兩個出入口的封閉,小區中幾處‘分割’多年的圍牆也被拆除,環境衛生、車輛通行問題都得到明顯改善;部分小區在疫情防控期間設置鐵馬柵欄封閉的臨街門洞,在後續工作中也將進一步增設圍牆,為小區安全上鎖。”

項目負責人表示,趁著這次“三舊”改造,一定要把原來“散裝”小區,變為一個整體。讓居民生活的更安心、更放心。

&nbsp>

小区没水压、无看守、车棚OUT了?石泉组建精英T队推进“三旧”改造计划

老舊小區非機動車棚也將進行智能化升級改造

此外,老舊公房小區各類公共基礎設施先天不足,小區非機動車停放問題尤其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停車環境差、車輛管理存在漏洞;充電設備嚴重缺乏;車輛看守人吃住在車庫裡,消防安全隱患突出。走訪中,工作小組更不時聽到違規居民埋怨:“我們也知道電瓶車亂停亂放不好,但車子要充電,我們也只能停在家門口或者拖線去充。”居民對解決非機動車停車難、停車條件滯後、車輛充電不安全等問題的訴求非常迫切。

小区没水压、无看守、车棚OUT了?石泉组建精英T队推进“三旧”改造计划

藉著“三舊”換“三新”的春風,“我們決定從根本上改變非機動車停放問題。”項目負責人透露,街道在本次過程中,攜手專業單位,引入智能監控、充電系統,計劃對街道轄區內老舊小區非機動車棚進行智能化升級改造。配合電子門禁管理、智能監控報警等一系列高科技應用,徹底擺脫了以往的管理員“人防模式”。如此,車棚住人、私拉電線、消防隱患等一系列老大難問題得到一併解決。

據統計,目前已完成非機動車棚改造46個,剩餘86個非機動車棚也將陸續進行智能化改造,讓更多居民享受到智慧停車的便捷。

“不僅如此,非機動車棚拆除、改建完畢後的空間,我們也要充分利用起來。”社區管理辦主任陳民補充說,由於老舊小區多是2000年前建成的,往往規劃建設時就沒有對公共停車、休閒區域進行合理規劃。工作小組對小區綠化進行重新規劃佈局,開闢一部分新空間供居民停車;又通過與民防部門的協調,開發利用有條件的地下空間作為非機動車棚停放區域,將原有空間升級改造為居民休閒的場所,滿足居民日常社交、健身需求。過程中,也有居民認為,小區停車位緊張是事實,想辦法緩解停車緊張可以理解,但生活在小區裡還是“希望有點綠色”。工作組也主動上門協調,表明並不是將綠化移除而是重新規劃,通過補栽移栽確保小區“綠色不減”,最終徵得居民一致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