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造車勢力大舉向新能源市場推進,門檻設定是否有點低?

zhm_327439078


—隨著《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辦法》和《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兩項政策的出臺,新勢力造車門檻和新能源產能過剩都將得到進一步調整。那麼,此舉一出對現有汽車產業會帶來怎樣的影響?新勢力目前面臨的尷尬現狀又能否得到解決?

解決遺留問題,更好規範行業

12月6日,工信部發布《准入管理辦法》,該政策將於2019年6月1日起施行,旨在解決現行管理制度留下的遺留問題。諸如汽車製造的申請准入門檻以及更好規範汽車行業內的造車亂象。

就目前來看,國內的造車行業存在許多問題:首先就是汽車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帶來的混亂局面,與此同時不少新勢力造車又面臨沒有資質的尷尬情況。這些佔據了生產資質的部分企業似乎就此一勞永逸,而許多頗具實力的新勢力車企卻被擋在門外;其次就是生產資質所需的成本過高問題不利於許多新勢力的發展。特別是經過多年發展以來,要想成為一家有資格在國內產銷汽車的廠商,企業要有數以億計的前期投入和多年的時間成本。這樣的嚴格制度顯然不利於企業把資金投入到研發上,並且導致了“買殼”現象愈發嚴重。

降低准入門檻,優化造車資質

《准入管理辦法》的實施,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造車的准入門檻,同時優化汽車產業。特別是目前汽車產業的結構性產能過剩情況越來越嚴重,不少商用車的行業產能利用率低的問題一直沒能得到解決,同時,不同車企間的產能差異,也會導致產能過剩和需求不足的情況出現。

降低准入門檻並不意味著管理鬆散,反而更有利於造車企業產能的靈活分配,使得造車資質得以更好優化。部分產能落後和不再適應現有需求的企業將被淘汰,市場的優勝劣汰制度也會得到進一步完善。

或將不需代工,滿足長遠發展

目前新勢力車企存在的一個尷尬情況,是普遍採取代工生產的辦法來解決沒有生產資質的問題。其中以蔚來汽車和江淮汽車為例,江淮負責為蔚來代工製造新車型。此後許多新勢力也是通過這種渠道才得以生產,但在政策出臺之後,代工問題在未來或將得到解決。

與此同時,許多科技巨頭也將涉足汽車領域,像百度無人駕駛汽車、阿里等科技巨頭在未來或將推出自己的汽車產品。降低准入門檻能夠更好促進技術進步和新型汽車產品的研發,而不會讓落後的制度阻礙高新技術的發展和落地。這將在一定層面上改變目前汽車產業的發展現狀,為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總結:新政策的出臺可謂是萬眾期待,皆大歡喜。一方面新勢力車企們的生產資質問題或將得到解決,另外一方面這對於進一步激發汽車產業的轉型和產能優化也有長遠影響。市場和消費者也能有更多優質的汽車產品得以選擇。


二師兄玩車


新能源市場的火熱其實主要有三方面因素促成:

1、在“中國製造2025”的推動下,利用新能源實現彎道超車,打造新時代的“汽車強國”成為大家的共同心聲;

2、有越來越多的熱錢已經從房地產等領域轉入到新能源,由此冒出了很多造車新勢力;

3、新能源政策帶來的紅利初期讓企業嚐到了甜頭,也鼓勵著越來越多力量加入其中。

應該感謝有這麼多熱心的企業進入新能源市場,在攪動市場的同時,也為中國新能源市場探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不過,當新生事物告別野蠻生長週期後,那才是真正的市場較量。

面對異常複雜的汽車工業體系,想啃好這塊市場,並不是那麼容易。相信,有很多造車新勢力已經感受到巨大的壓力。


環球商用車


汽車製造是需要常年累月經驗來提升車企工藝和製作水平的,不是隨便就能造出車子的。現在的新興汽車品牌都是拿著各種政府政策指標來圈錢的,這就好比共享單車一樣,有人看到這個市場,剛好國家也在大力推廣新能源。這些企業就開始出來造車,汽車駕駛質感好無可言,現在的消費者不是傻瓜,這種新品牌把手上的資金燒完後,就會消失在車壇中。汽車是個複雜的製造工程,不是嘴上講講顛覆就可以顛覆的,不然就不會有百年車企了。


文平先生live


反正現在新能源,都是廠家為了任務才開發,加上有補貼,有錢賺,又有積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