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中山提前交出“三舊”改造成績單!2233.7畝,完成率111.69%

2019年,省下達至中山市的“三舊”年度改造任務為新增實施改造面積200公頃(折3000畝)、完成改造面積133.3公頃(折2000畝),並將其納入對市政府考核指標。



中山“三舊”改造數據

截至11月30日:


中山全市新增實施改造項目106個、面積214.42公頃(折3216.3畝);


完成改造項目86個、面積148.91公頃(折2233.7畝);


分別完成省下達任務的107.21%111.69%,提前超額完成省下達的年度改造任務!


他們有哪些工作經驗分享呢?

今天一起來看看!

中山提前交出“三舊”改造成績單!2233.7畝,完成率111.69%


提高站位,攻堅任務“扛起來”


面對這一任務,中山市城市更新局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主動擔當作為,將年度任務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


制定《2019年城市更新工作調研計劃》,開展城市更新(“三舊”改造)工作調研;


深入鎮區和項目現場調查研究、實地分析提出對策,全面摸清項目推進和成效上報工作中面臨的各種難點問題;


有針對性地制定以“服務”替代“督導”、以“幫辦”替代“督辦”的工作思路;


與各鎮區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全力確保按時完成省下達年度任務。


加強對接,優惠政策“送上門”


1

通過領導分片包乾掛項目的形式,由局領導帶隊對接鎮區,通過舉辦政策宣講會、派發政策宣傳冊等形式,主動“送政策上門”。

2

堅持以舊廠房改造為主攻方向,組織開展舊廠房改造資源潛力調查摸底,分類處理、精準施策,對南頭、小欖、古鎮、橫欄等“工改工”重點鎮區和相關意向企業,全程跟蹤,加強政策指導服務。

3

穩步推動舊村莊、舊城鎮重點片區連片改造,

做好西區馬山片區的跟蹤服務,積極協調解決項目推進過程的問題,指導石岐區、東區、西區、沙溪等鎮區,做好舊村莊意願調查等前期工作。

4

針對鎮區業務經辦人員開展專門業務培訓、提高業務技能,對上報改造成效落後的鎮區,及時主動聯繫做好業務指導,並及時做好改造成效初審和報省工作。


夯實基礎,審批效能“提上來”


組織開展城市更新(“三舊”改造)基礎數據調查,推動整合土地、規劃、權籍等數據系統,推進管理基礎數據庫體系建設,為科學分析研判、穩步推動全市城市更新(“三舊”改造)工作提供數據支撐。


梳理明晰城市更新(“三舊”改造)各類改造項目的辦理路徑、業務流程、權責清單、材料清單及相關文件模板,

啟動業務系統建設工作,以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加大簡政放權力度,簡化優化年度實施計劃、標圖入庫等手續,對“工改工”項目推行改造方案簡化版標準文本,歸併簡化改造方案、用地報批、供地審核等手續,加快流程再造、推行一窗通辦,探索將單元計劃、專項規劃和“三舊”改造用地等初審權限下放給鎮區或基層分局,不斷優化審批服務、提高行政效能。


綜合施策,促使項目“動起來”


01

及時完善政策措施


出臺《關於深入推進舊廠房改造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關於深入推進舊村莊改造提升城市品質的指導意見》

等新政策,加快完善相關配套政策和操作指引,調動各方積極性。


02

強化規劃引導


完成《中山市“三舊”改造(城市更新)專項規劃(2017-2020))》補充完善工作,做好近期可動工改造的188個項目、531.4公頃(折7971.49畝)用地的規劃保障。


研究加快啟動《中山市城市更新專項規劃2020-2035》專項規劃編修工作,研究草擬單元計劃申報指引等操作指引,做好標圖建庫審核和改造方案審查工作,為亟需改造的“工改工”項目提供規劃支撐。


03

積極參加活動,搭建溝通平臺


積極參加“城市更新情況”通報會、電視臺“熱點面對面”、電臺“週五民生熱線”等活動,利用網絡、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全方位深入宣傳城市更新(“三舊”改造),擴大舊廠房、舊村莊改造新政策的社會知曉度,推動成立城市更新協會,搭建政企溝通橋樑,促進專業交流互鑑,大力營造良好社會共同發力、廣泛參與的良好氛圍。


04

統籌聯合、加快推進


出臺《中山市舊廠房聯合促改行動方案》,統籌各單位、各部門建立聯合促改機制,加快推動舊廠房改造升級,拓寬產業發展空間,以“工改工”為抓手,推動全市城市更新(“三舊”改造)提速增效。


中山提前交出“三舊”改造成績單!2233.7畝,完成率111.6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