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中山提前交出“三旧”改造成绩单!2233.7亩,完成率111.69%

2019年,省下达至中山市的“三旧”年度改造任务为新增实施改造面积200公顷(折3000亩)、完成改造面积133.3公顷(折2000亩),并将其纳入对市政府考核指标。



中山“三旧”改造数据

截至11月30日:


中山全市新增实施改造项目106个、面积214.42公顷(折3216.3亩);


完成改造项目86个、面积148.91公顷(折2233.7亩);


分别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07.21%111.69%,提前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年度改造任务!


他们有哪些工作经验分享呢?

今天一起来看看!

中山提前交出“三旧”改造成绩单!2233.7亩,完成率111.69%


提高站位,攻坚任务“扛起来”


面对这一任务,中山市城市更新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担当作为,将年度任务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制定《2019年城市更新工作调研计划》,开展城市更新(“三旧”改造)工作调研;


深入镇区和项目现场调查研究、实地分析提出对策,全面摸清项目推进和成效上报工作中面临的各种难点问题;


有针对性地制定以“服务”替代“督导”、以“帮办”替代“督办”的工作思路;


与各镇区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全力确保按时完成省下达年度任务。


加强对接,优惠政策“送上门”


1

通过领导分片包干挂项目的形式,由局领导带队对接镇区,通过举办政策宣讲会、派发政策宣传册等形式,主动“送政策上门”。

2

坚持以旧厂房改造为主攻方向,组织开展旧厂房改造资源潜力调查摸底,分类处理、精准施策,对南头、小榄、古镇、横栏等“工改工”重点镇区和相关意向企业,全程跟踪,加强政策指导服务。

3

稳步推动旧村庄、旧城镇重点片区连片改造,

做好西区马山片区的跟踪服务,积极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的问题,指导石岐区、东区、西区、沙溪等镇区,做好旧村庄意愿调查等前期工作。

4

针对镇区业务经办人员开展专门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对上报改造成效落后的镇区,及时主动联系做好业务指导,并及时做好改造成效初审和报省工作。


夯实基础,审批效能“提上来”


组织开展城市更新(“三旧”改造)基础数据调查,推动整合土地、规划、权籍等数据系统,推进管理基础数据库体系建设,为科学分析研判、稳步推动全市城市更新(“三旧”改造)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梳理明晰城市更新(“三旧”改造)各类改造项目的办理路径、业务流程、权责清单、材料清单及相关文件模板,

启动业务系统建设工作,以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简化优化年度实施计划、标图入库等手续,对“工改工”项目推行改造方案简化版标准文本,归并简化改造方案、用地报批、供地审核等手续,加快流程再造、推行一窗通办,探索将单元计划、专项规划和“三旧”改造用地等初审权限下放给镇区或基层分局,不断优化审批服务、提高行政效能。


综合施策,促使项目“动起来”


01

及时完善政策措施


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旧厂房改造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入推进旧村庄改造提升城市品质的指导意见》

等新政策,加快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和操作指引,调动各方积极性。


02

强化规划引导


完成《中山市“三旧”改造(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17-2020))》补充完善工作,做好近期可动工改造的188个项目、531.4公顷(折7971.49亩)用地的规划保障。


研究加快启动《中山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0-2035》专项规划编修工作,研究草拟单元计划申报指引等操作指引,做好标图建库审核和改造方案审查工作,为亟需改造的“工改工”项目提供规划支撑。


03

积极参加活动,搭建沟通平台


积极参加“城市更新情况”通报会、电视台“热点面对面”、电台“周五民生热线”等活动,利用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全方位深入宣传城市更新(“三旧”改造),扩大旧厂房、旧村庄改造新政策的社会知晓度,推动成立城市更新协会,搭建政企沟通桥梁,促进专业交流互鉴,大力营造良好社会共同发力、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


04

统筹联合、加快推进


出台《中山市旧厂房联合促改行动方案》,统筹各单位、各部门建立联合促改机制,加快推动旧厂房改造升级,拓宽产业发展空间,以“工改工”为抓手,推动全市城市更新(“三旧”改造)提速增效。


中山提前交出“三旧”改造成绩单!2233.7亩,完成率111.6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