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帶龐統取西川,他與諸葛亮在取西川時有分歧還是隔閡?為什麼?

大馬哈魚12


劉備取西川,是劉備第三次請諸葛亮時諸葛亮獻給劉備的計策,未出山而已三分天下,所以說,劉備取西川,不僅沒有和諸葛亮有隔閡,而且得到諸葛亮的大力支持!

諸葛亮雖然支持劉備取西川,但劉備以幫助劉璋徵張魯的名義進川奪取西川時,諸葛亮卻沒有隨軍出征。這是因為諸葛亮有著和奪取西川一樣重要的任務。

赤壁之戰後,曹操退回北方,東吳暫時穩定了江東,而北方曹操的威脅依舊沒有解除。在周瑜死後,東吳的隱患就更大了。於是孫權同意魯肅的建議將荊州借給劉備,以為犄角,互相救援。天下小有三分之勢,但離劉備諸葛亮的目標還有一大距離——兩川。

劉備雖然得到了荊州,但是是“借”的。在荊州還沒有完全坐穩,先後讓趙雲,張飛關羽奪取零陵,桂陵,長沙等城。在自己地盤內部沒有做穩,外部的威脅也還存在,北方曹操隨時會來攻,特別是他取西川時;東吳不會看著劉備得到西川做大,隨時會“要回”荊州。

於是,想要攻取西川,就要先保證荊州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進攻西川時進可攻,退可守,有一塊根據地可以發展勢力。所以守住荊州,就成為劉備集團攻取西川同樣重要的任務,而守荊州的人選,可以說劉備集團中最合適的人就是諸葛亮了。

作為提出據荊州三分天下的人,諸葛亮知道荊州對劉備的重要性;作為軍師,他有號召力,他知道曹操來時如何應付,如何應對東吳,對劉備以徵張魯的名義拿下西川,更帶著龐統和法正,他相信在兩人的幫助下劉備可以順利攻下西川。而劉備的優柔寡斷,不忍奪取宗室基業的假“仁義”,最終錯過時機,龐統也去世了。

諸葛亮聽到龐統去世的消息後,再三叮囑關羽守好荊州,自己和張飛前往支援劉備。而他選擇了最快的水路,可見他對劉備攻取西川的支持。而他走時應該對關羽守荊州還是有所不放心的,後來證明,沒有諸葛亮,大意的關羽失了荊州。

要說劉備和諸葛亮在攻取西川時有隔閡,那應該是劉備的“仁義”,不“忍心”奪取宗室土地,在諸葛亮龐統等人的勸諫下,失去奪取西川最好的時機,龐統也因此殉職。


朕驚歷史


個人認為由於受到《三國演義》中“臥龍鳳雛得一便可得天下”這一帶有讖緯之說性質的預言所影響,極大的影響到了一般人對龐統的看法——拔高了其地位和智計,甚至一度把他與諸葛亮相提並論。

實際上,從史書上開看,龐統這個人才華既稱不上高,也說不上能任事,甚至都談不上有什麼政治智慧。

以諸葛亮的高度,如果是他跟著劉備入益州,肯定會和龐統在如何奪取益州上有重大分歧。

龐統在史書上是什麼人呢?

按照《三國志·龐統傳》的記載,龐統之所以被人所知,是因為潁川司馬徽對他評價甚高。漢末這個時期流行名流評點天下之人,花花轎子互相抬,雙方互相得益。被評點的人也藉此得到名望,成為進身之階。所以有時候難免出於各種原因,評點會華而不實,大而不當,或者乾脆張冠李戴,胡說八道。

龐統在時人的眼中注重人倫道德,盡心盡力於贍養老人、撫育子女盡心贍養老人撫育子女。評價他人的時候,總是言過其實,旁人觀之覺得有些奇怪……

性好人倫,勤於長養。每所稱述,多過其才,時人怪而問之

以我們現在人的觀點來看,龐統這個人很“虛”。

但是當時的人很吃這一套,覺得龐統這個人很有才,而且因為龐統這個人喜歡說別人的好話,自然別人也多有所回報,這樣一來,龐統的名氣就越來越大。

(劉備與龐統)

龐統的政治水平。

1、治不好一個縣。

名氣傳到劉備這裡,此時劉備已經佔據荊州,就任用龐統為耒陽令,是驢子是馬拉出來遛遛,然而,這一遛就遛出來問題,龐統這個人連小小的一個縣都管不好,最終因為管理混亂,被免官。

先主領荊州,統以從事守耒陽令,在縣不治,免官。

按理來說,這人的仕途就到此為止了。

但是不要忘了,這是在漢末,名士之間是互相舉薦,互相抬轎子的。

所有就有很多人向劉備進言,說龐統不是一個治百里的人才,而是一個治國的人才。這樣向劉備提出此種建議的,包括東吳的魯肅,以及蜀漢的諸葛亮。

龐士元非百里才也,使處治中、別駕之任,始當展其驥足耳。

古人的邏輯有時候在我們現代人看來是匪夷所思的,中國現在的高層官員幾乎都是從基層歷練上去的,這種選拔方式是根據歷史經驗得來的,連一個基層的小縣都治理不好,你還能管理好一個省?一個部門?一個國家?

這怕不是又一個紙上談兵的趙括。

唯一與趙括不同的地方在於,由於是文官,對於國家的損害明面上可能沒有那麼大。

2、入蜀的第一條建議。

之後,劉備應劉璋的邀請入蜀,因為荊州的重要性——畢竟是劉備當時唯一的一塊地盤,益州還是個未知數——就留下最得力的諸葛亮和關羽鎮守,帶著當時已經是第二謀士的龐統入蜀。

當時劉備率軍沿著長江逆行到了江州,再到涪城,這一路上,劉璋要錢給錢要人給人,“前後贈遺以巨億計”,劉璋到涪城親迎劉備,兩方還舉行了盛大的宴會。

劉璋以為這個宴會是表示其對劉備的歡迎和重視,而本來就心懷叵測的劉備卻在這一場宴會中差點上演了一場鴻門宴。

如果說劉璋的屬下,劉備的內應張松和法正在此時建言劉備,趁著宴會之時拿下劉璋,奪取益州,還是因為這兩個老小子本來就不是什麼忠直的人。張松“為人短小,放蕩不治節操”,也就是說張松就是個沒節操,有奶就是孃的佞臣。

而身為張松好友的法正,人以群分,也是一個節操沒有下限的人。他們提出趁著宴會拿下劉璋,這是延續了他們一貫沒節操、無下限,只要達成目的無所謂名聲的風格,那麼,龐統與他們同流合汙,只能說明龐統的下限也很低。

說起來下限低也不是什麼特別大的問題,能做事,做好事就行。但是當時是個什麼情況?

1、備與劉璋都是漢朝宗室,互相攻伐惹天下人恥笑。

2、劉璋盛情邀請劉備入蜀,禮遇備至,如果就在歡迎宴會上動手,只會人心盡失。

3、舉凡“倒賓為主”都需要“主”失德作為前提,而劉璋雖然稱不上明主,卻還沒到倒行逆施的地步。

劉備作為一個以仁義為名,以漢朝宗室為大旗聚攏人心的梟雄,如果做出當場在宴會上襲擊劉璋的舉動,那麼他含辛茹苦幾十年打下的招牌一夜之間就會被顛覆,所有人都會看清劉備的真面目。

也許對於龐統、法正之流覺得沒什麼,因為他們沒有什麼政治敏感度也沒有什麼政治水平——政治確實不講節操,但都是私下裡,表面上政治是最講究師出有名的——所以我再次斷言,

龐統就是一個政治水平低下的虛名之士。

劉備這個時候腦子還是比較清楚的,明白自己的優勢在哪兒,自己一直以來的依仗在哪兒,所以沒有采納龐統、法正等人的餿主意。

先主曰:“初入他國,恩信未著,此不可也。”

(張松向劉備獻策)

3、定蜀三策。

劉備入蜀之後,按照一開始的約定,要為劉璋北漢中,龐統這個時候獻了上中下三策,劉備取了中策,這一典故為後來的人津津樂道,並作為龐統最重要的事蹟廣為流傳。實際上,這三策剝開來看,也是龐統一貫的風格。這三策中上策是趁著劉璋對劉備毫無防備之際,奇襲成都,中策是用詭計拿下劉璋的幾員大將,收編他們手下的人馬,再攻打成都,下策則是回荊州,再慢慢圖謀益州。

璋資給先主,使討張魯,然後分別。《三國志》

這些計策,尤其是所謂的上策,與在宴會上不顧道義撕破臉皮當場擒拿劉璋有什麼區別?第二條計策也同樣,甚至還更無恥,第三條也是狗屎一樣的決策。

劉備為什麼明知這所謂上中下三策都不妥,為什麼最後還是同意了?選了所謂的中策?

很簡單,因為劉備自覺如果不能拿下益州就沒有退路了。

自從諸葛亮獻上《隆中對》,對於劉備來說就是撥雲見月,眼看著荊州雖然已經拿下,還是“借”來的,曹操和孫權虎視眈眈,所以並不安穩,而劉璋闇弱,益州似乎唾手可得,兩相比較之下,劉備急了。

再不動手,恐有變矣。

如果按照劉備一貫的風格,他取徐州和荊州都是徐徐圖之,都是先刷名聲,把名聲刷起來之後再借由各種關係進入權力中心,之後趁亂取之。

劉備取徐州,先是因徐州刺史陶謙的求救,跟隨青州刺史田楷馳援徐州,之後藉由與陶謙關係非常好的孔融等名士,得到陶謙的重視,再慢慢地刷功績和名聲,最終的結果就是陶謙病重的時候想把徐州託付給劉備,劉備在孔融等名士再三勸說下,“遂領徐州”,這一過程持續了兩年。

謙病篤,謂別駕麋竺曰:“非劉備不能安此州也。”謙死,竺率州人迎先主,先主未敢當。

而劉備取荊州,這一過程的時間則更長,從公元201年投奔劉表到公元208年劉表病亡,魯肅知道劉備梟雄之名,且在荊州勢力比較大,建議孫權與劉備及劉結盟共抗曹操。據《三國志·魏書》中記載,劉表在死前也有遺言說我的兒子們都沒什麼才能,我死之後,你可以自取荊州。

表病篤,託國於備,顧謂曰:"我兒不才,而諸將並零落,我死之後,卿便攝荊州。"備曰:"諸子自賢,君其憂病。"或勸備宜從表言,備曰:"此人待我厚,今從其言,人必以我為薄,所不忍也。"

一模一樣的流程,一模一樣的味道。整個過程順其自然,既有了地盤也賺取了名聲。

所以如果按照劉備一貫的風格,他應該會按照起先與劉璋的約定,先拿下漢中,再徐徐圖之,然而正如我前面所說,劉備急了。

一開始的時候劉備也是打算按照這個流程再來一次的。

他按照約定去徵漢中張魯,在葭萌停留了十個月,“厚樹恩德以收眾心”,

這種遲疑不決以及收買人心的行為自然引起了劉璋的懷疑。

先主北到葭萌,未即討魯,厚樹恩德,以收眾心。

所以雖然明知龐統的這三策都是換湯不換藥,前兩策都過於急功近利,第三策稱得上是一種“威脅”和“暗示”,逼迫劉備下決定,劉備也只能三害取其輕,選了稍微迂迴一點的中策。

但是你要說劉備真心贊同?怕不見得。

實際上史書對此也是頗為煩惱,在大多數編寫史書的人心中都是繼漢之正統,對蜀漢有天然的好感,比較一下《九州春秋》與《資治通鑑》中對於劉備與龐統的對談。

備曰:“今指與吾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故而失信義於天下,吾所不取也。”統曰:“權變之時,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霸之事,逆取順守,報之以義,事定之後,封以大國,何負於信?今日不取,終為人利耳。”備遂行。《九州春秋》

備曰:“今指與吾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利而失信義於天下,奈何?”統曰:“亂離之時,固非一道所能定也。且兼弱攻昧,逆取順守,古人所貴。若事定之後,封以大國,何負於信!今日不取,終為人利耳。”備以為然。《資治通鑑》

《資治通鑑》幾乎全盤照抄了《九州春秋》的記載,但是《九州春秋》中劉備對於直取益州的事一開始是持比較堅決的反對態度,不想失掉好不容易立起來的信義招牌,“吾所不取也”。但是如果他態度如此堅決,也就難以解釋其後來的作為,這就形成了邏輯上的矛盾,因此司馬遷在《資治通鑑》中對這段話做了一定的修改,加了一個語氣詞“奈何”。

綜合上下,劉備就是在問龐統,怎麼才能既不失去信義又能拿下益州。

而龐統最後提出的上中下三策,下策先不說,上中兩策全都會讓劉備失去“信義”,正因為如此,劉備雖然最後選擇了中策,也並沒有全盤按照龐統說得來。

因為龐統的中策提供的遮羞布太薄了,更別說“欲信大義於天下”。

(公元208年)

劉備到底是比龐統政治上更成熟,他提出的藉口是曹操征討東吳,東吳與荊州互為唇齒,當往救荊州。又順便藉此向劉璋索要一萬兵力和軍資,劉璋只提供了一半,劉備以此為翻臉的藉口。

吾為益州徵強敵,師徒勤瘁,不遑寧居;今積帑藏之財而恡於賞功,望士大夫為出死力戰,其可得乎!

這個藉口實在相當牽強,不過邏輯上勉強成立,至少在其帶領的那一撥人中成立,但是他遇到了豬隊友張松和法正,其密謀被張松的兄長張肅得知,張肅轉而向劉璋告發,劉璋反應很迅速,一邊斬了張松一邊通知全軍備戰,到了此時,劉璋與劉備已經徹底翻臉,劉備退路全無,無奈之下,只能全盤按照龐統的中策,把劉璋的手下將領楊懷、高沛召來,以“無禮”為藉口,斬之。

這種背信棄義的做法,對於劉備政權的影響極其深遠。

一個至少對於之後荊州的爭奪影響至關重大。孫權等東吳人認為劉備“猾虜乃敢挾詐”(《三國志·吳主傳》),對劉備深懷戒心,我以為這才是之後關羽失荊州的前因之一——至少從這個時候開始,孫權與劉備的同盟關係已經蒙上了一層陰影。

另一個令收服益州的過程更加艱難,到了後主繼位時益州還屢有反叛。因為其收服益州的過程過於下作,不能服人心,因此攻佔益州的過程並不順利,圍攻雒城用了一年多,而益州百姓對於劉備也並不接受,攻打成都的時候,益州百姓“鹹欲死戰”,等到劉璋出城投降,更是痛哭流涕。

然而,益州百姓難道就真的真心接納了劉璋嗎?怕也並不見得,劉焉劉璋父子兩代人二十幾年的統治,並沒有完全收服益州,劉璋之所以引劉備入蜀,也有轄制益州本土反叛勢力的意圖。

由於劉備的背信棄義之舉,反而把益州百姓推到了劉璋這邊,劉備在此後也需要用更多的時間和手段去彌補這次的錯誤。

劉備214年破了成都,正式入主蜀地,後主223年繼位,當年先有益州大姓雍闓反,緊接著臧柯太守朱褒和越巂夷王高定也反了,可以說是四面都是窟窿在漏風,此種情況下,全賴手段高明的諸葛亮處理內政和協調各方才得以平定。

建興元年夏,臧柯太守朱褒擁郡反。先是,益州郡有大姓雍闓反,流太守張裔於吳,據郡不賓,越巂夷王高定亦背叛。

4、諸葛亮的做法。

諸葛亮在劉備奪取益州的過程中一直駐守在荊州。荊州此時剛到劉備手中,局勢不穩又是劉備的底牌,必須派遣最得力的謀臣和將領鎮守,劉備的選擇是關羽和諸葛亮。

而龐統則作為劉備當時的第二號謀臣,又自稱能幫劉備拿下益州,因此跟隨劉備入蜀。一直到劉備與劉璋翻臉,諸葛亮才隨大軍入蜀。

這之中諸葛亮對於劉備如何奪取益州是否有過建言,史書中並沒有記載。

我們只能從《隆中對》以及諸葛亮一貫的行事風格做出一些推測。

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

又劉璋以征討張魯的理由邀請劉備入蜀。

如果劉備按照約定,攻打張魯,佔據漢中,再與關隴等地的馬超諸將相接——此時馬超等人正與曹操不睦,已經打起來了——至此能與荊州形成一個夾擊益州的態勢,此種情況下,劉備再“厚樹恩德以收眾心”。

而劉璋本來的行事風格是“皆由璋明斷少而外言入故也”,也就是說劉璋比較軟弱容易被身邊人擺佈——這也是為什麼法正和張松能輕易說動劉璋引劉備入蜀的原因——有望按照前面徐州和荊州的前例,和平接手益州。

以諸葛亮的政治智慧和看事情的高度,絕對不會做出讓劉備蒙上“背信棄義”這種名聲的選擇,反而會盡全力的以和緩的手段圖謀益州,這就是看問題的角度和高度不同做出的不同的決策。

所以,如果劉備和諸葛亮當時真就如何拿下益州有所溝通和交流的話,那麼肯定會出現分歧,我想這也是劉備在入蜀之後表現如此反覆的原因,在葭萌停留了十個月,逡巡不前,顯然劉備在糾結,到底是下黑手還是慢慢來。當時蜀漢內部應該意見紛紜,各有不同,劉備心有猶豫,一時不能下決定,而我認為主要的反對意見應該來自於諸葛亮,可惜鞭長莫及。最終因為他的遲疑不決,局勢糜爛,無奈之下采納了並沒有什麼政治智慧的龐統的獻策,並且還修改了一下以圖更加說服天下人。

而龐統這個人也是東漢評議取士下的虛名之輩,既無政治智慧也無戰略高度,提出的建議全都是急功近利之策。名不副實,不過如此。


閒話說歷史


諸葛亮未出茅廬,即為劉備制定了取西川的遠景規劃。赤壁之戰後,劉備佔據了荊州。有了荊州之地做跳板,諸葛亮覺得是時候將取西川納入議事日程。剛好這個時候,張松,這個西川的“反骨仔”,為劉備入川鋪平了道路。



但令人費解的是,最後隨劉備入川作戰的不是該計劃的策劃者,而是剛剛加盟劉備集團的龐統。

大家知道,龐統隨劉備入川之後不久,就掛了。而且,這哥們的死,我怎麼看都覺得死得不值。龐統作為三軍運籌帷幄的大腦中樞,有必要屁顛屁顛地衝鋒陷陣嗎?那樣的軍事行動,魏延、黃忠這類的戰將足可勝任,他其實只需要坐在中軍帳裡喝喝茶等候結果就行了。他太沉不住氣了,最終,他也為他的沉不住氣付出了死的代價。龐統同志貌似有點自殺式的“犧牲”,完全打亂了劉備的計劃。如果取西川是劉備下的一盤棋,那龐統的死,最少是讓劉備憑空讓了劉璋車馬炮,這棋還怎麼下?

無奈,劉備只得火線從荊州調諸葛亮來西川主持大局。

劉備知不知道龐統這個人沉不住氣?答案是知道。劉備雖然打仗水平稀鬆,但他很識人,諸葛亮看不透馬謖,但劉備看得透,諸葛亮以為馬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劉備卻說,NO,此人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可見,劉備眼睛很毒。有這麼毒眼睛的人怎麼會不知道龐統的性格弱點。

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劉備知道龐統沉不住氣,還要帶他,而不是帶沉穩謹慎的諸葛亮入川主持局面?

我想,不外乎如下幾點原因:

其一,領兵打仗,龐統的能力超過諸葛亮。正史裡的公論,諸葛亮長於內政,拙於用兵;而龐統恰恰相反,他是領兵打仗的奇才。此去西川,不是去治國,而是去攻城略地,是去斬關奪隘,和劉璋拼孫子兵法,所以,龐統比諸葛亮更合適。

其二,在沒得西川之前,荊州是劉備的安身立命的老巢,所以,從劉備的內心而言,守荊州甚至比打西川還重要。很簡單,荊州是劉備戶頭裡實實在在的資本,而西川雖富饒,眼下卻還只是一張畫餅。劉備沒理由為一張畫餅,而不計後果地拋棄自己賴以生存的那點資本。因此,找一個信得過的人鎮守荊州,就顯得尤為重要。龐統和諸葛亮誰最信得過?當然是諸葛亮。諸葛亮和劉備一起吃苦受累的時候,龐統還在江東周瑜那裡呢,論資歷,論革命友誼,龐統顯然不如諸葛亮。因為更讓人信得過的諸葛亮要留下來守荊州,所以,劉備說,還是你龐統跟我去西川吧。



其三,龐統剛剛加盟劉備集團,亟需證明自己,亟需取得劉老闆的信任,所以,以他沉不住的性格,必定沒少在劉備面前強力推薦自己。另外,他還一定不少找諸葛亮喝酒聊天,拍著諸葛亮的肩膀大談兄弟情義,臨了撂下一句話:兄弟,這一次你可別和我搶。要不,我跟你急。諸葛亮是個謙謙君子,自然由他去了。

就這樣,最終劉備沒有帶諸葛亮先期入川。要不然,三國曆史可能會改寫。


小智戲說


個人分析 不喜勿噴

首先,我們都知道劉備在識人方面是很厲害的,對關羽、張飛、趙雲、諸葛、馬謖、魏延等,都是他慧眼識別的能人,所以他對於龐統也是比較瞭解的。

大家知道,龐統隨劉備入川之後不久,就掛了。對於龐統之死,我感到非常的不值。龐統作為三軍運籌帷幄的大腦中樞,何必領軍衝鋒陷陣呢?那樣的軍事行動,魏延、黃忠這類的戰將足可勝任,他其實只需像諸葛亮那樣坐鎮後方等候結果就行了。只因為他太想建功立業,最終,他為此付出了昂貴代價。龐統貌似有點自殺式的“犧牲”,完全打亂了劉備的計劃。如果取西川是劉備下的一盤棋,那龐統的死,最少是讓劉備憑空讓了劉璋車馬炮,這棋還怎麼下。

那他為什麼還是帶龐統取西川,而沒有帶諸葛亮呢?

原因有3

1,領兵打仗,龐統的能力超過諸葛亮。正史裡的公論,諸葛亮長於內政,拙於用兵;而龐統恰恰相反,他是領兵打仗的奇才。此去西川,不是去治國,而是去攻城略地,是去斬關奪隘,和劉璋拼孫子兵法,所以,龐統比諸葛亮更合適。

2,此時的荊州更需要一個穩重而且跟隨劉備時間久的人來鎮守。荊州是劉備手裡剛得到且唯一一塊地盤。西川雖然號稱天府之國,進可以逐鹿中原,退可以堅守,但此時主人卻是劉璋。。劉備沒理由為一張畫餅,而不計後果地拋棄自己賴以生存的那點資本。因此,找一個信得過的人鎮守荊州,就顯得尤為重要。諸葛亮無疑是最優人選,而且龐統還東吳效力過。從這個角度來講,劉備還是會選擇龐統;

3,龐統剛剛加盟劉備集團,需要在劉備面前證明自己的實力。劉備對於奪取西川一直是持猶豫狀態,是龐統力薦下讓劉備改變了主意。那麼這個過程龐統是否向劉備舉薦自己呢?我想肯定是有的,那麼既然能讓劉備一夜之間改變想法,劉備對於龐統能力也是認可的。因此龐統入西川,也是有他自己的原因。

綜上,劉備帶龐統入川,並不是跟諸葛亮有隔閡或者分歧,而是更放心諸葛亮為他守護此時的大本營,而且也是人盡其才的做法。


臣本布伊


首先,就帶兵打仗而言,龐統要比諸葛亮強,諸葛亮是長於處理內政,而龐統可說是個軍事奇才。

其次,當時劉備需要一個信得過的人守荊州,這可是重中之重,甚至比取西川更重要,那這個人選自然是諸葛亮了。

再次,龐統剛加入劉備集團,急需立幾個大功在樹立自己的威信和地位,況且以龐統的急性子,肯定也在劉備面前自薦過,所以劉備帶著龐統去取西川也合情合理,只是萬萬沒想到龐統在“落鳳坡”掛了…


今兮明兮


非常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首先,兩人在隆中對時已經明確了先佔據荊州,然後作為跳板進而奪取益州。這是既定的戰略決策,可以說別無他路。所以,說不上他們之間有什麼分歧。

其次,您看曹操在遠征是留守的是誰,文是荀彧,武是夏侯惇。和劉備這邊文是諸葛亮,武是關羽,是相當的。這樣的人事安排沒有問題,可以說是科學的,荊州作為劉備唯一的根據地肯定要派最得力的人員來把守。

再者,龐統也不差,臥龍鳳雛算是齊名。另外龐統、黃忠和魏延等都是新降或者新招人員,肯定不能留在原地,以防生變;同時,也得驗驗他們的成色。

總之,這個時候劉備如此人員安排,我覺得沒有問題。是既定方針,暫時也看不出劉備和諸葛亮有什麼間隙。


中原一條蟲


題主沒有說非得依《三國演義》的內容來回答問題,我們只有在史實中來探討了。

1.龐統缺乏諸葛亮的戰略眼光,不能守荊州。

龐統是一個注重倫理道德的 人,養老撫幼有擔當,才能並不出眾;三國演義中把他與諸葛亮相提並論,有失偏頗!同是名士不假,但他不是因為有經天緯天之才而名聞遐邇的:

性好人倫,勤於長養。每所稱述,多過其才,時人怪而問之 《三國志》

劉備應劉璋的邀請入蜀,從興復漢室的戰略上看,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所以,劉備要親自入蜀,但是荊州是劉備當時唯一的根據地,地理位置又決定了它的重要性,所以,才留諸葛亮和關羽鎮守,這樣,他只能帶龐統入蜀了。

劉備此次入川是沿著長江逆流而上至江州,再到涪城的,昏聵的劉璋給予了堅定的支持,“前後贈遺以巨億計”,他還到涪城為劉備接風洗塵設宴會呢。

張松和法正勸諫劉備趁此宴會良機拘捕劉璋以奪取益州,龐統也認為此計可行。

劉備則說自己與劉璋同為漢朝宗室,互相攻伐惹天下人恥笑。

所以沒有采納龐統、法正等人的意見。

先主曰:“初入他國,恩信未著,此不可也。”

倘若依了龐統拿下劉璋,劉備沒有得到益州的一寸之地就失去的誠信,蜀中之士必然會深溝高壘、拚死一戰,從而會增加劉備取益州的難度。

2.龐統的政治覺悟不高。

劉備入蜀後要為劉璋守漢中,龐統儘自己的職責向劉備獻了三策,上策是趁著劉璋現在對劉備不設防,突襲成都;中策是用陰謀滅了劉璋手下的幾員大將,收編其兵士壯大勢力,再攻成都;下策是折返荊州,以後再取益州,劉備表示中策可行。

劉備按照約定去征伐張魯,卻在葭萌停了下來,做什麼?劉備是梟雄,自有主張:

先主北到葭萌,未即討魯,厚樹恩德,以收眾心。

他開始“厚樹恩德,以收眾心”。顯而易見,劉備既想要劉璋的地盤,還要收攬民心,贏得民望 ;龐統看不出這一點,作為一個軍師,在動武時不懂得師出而名的意義,非常危險!

他的計策幾乎都是玩陰的,總是勸主公不擇手段地佔有他人利益,而不為劉備建立聲譽,這是目光短淺的表現,其實,劉備後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總是聽法正的建議,龐統在攻益州中的作用並不明顯。

所以,龐統並不是一個很高明的軍師,政治覺悟不如劉備!

3.劉備留諸葛亮守荊州有其必要性。

所以,劉備帶龐統取西川,並不是與諸葛亮在取西川的態度與謀略上有分歧,而是留諸葛亮守荊州最放心;龐統當時並沒有建立令關羽、張飛、趙雲信服的軍功,如果把生龐統留在荊州,是難以鎮住這三位能征慣戰亂的驍將的。

而“北拒曹操,東聯孫權”的宏偉戰略是諸葛亮提出的:且在《隆中對》中早有表述:

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

龐統執行這個意圖不會比諸葛亮更到位和徹底;劉備與他的祖宗劉邦一樣,打仗不行,看人方面是有兩把刷子的。

4.諸葛亮忠實地履行了自己守荊州職責,完成了使命。

諸葛亮在劉備率軍奪取益州時,一直駐守在荊州,由於劉備軍事集團對荊州蓄謀已久,而得之不易,又因為剛到劉備手中,局勢並不穩定,所以,諸葛亮知道自己肩上的擔子有多重!

儘管如此,他一直守得很好,直到劉備與劉璋翻了臉,諸葛亮才帶張飛、趙雲入蜀。如果,龐統是很得力的軍事,能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助劉備拿下益州,那麼,諸葛亮就不用大動干戈,統兵入蜀了!

這樣,諸葛亮仍然固守荊州,荊州也仍會固然金湯,關羽也不會死於非命,三國的結局將是另一個樣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