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何謂教育,成功的教育應該以什麼為目標?

丹鳳朝陽3566



關於教育,有一個非常精彩的類比。教育像一副眼鏡,戴上眼鏡前,和戴上眼鏡後,看到的世界是一樣的,但是,戴上眼鏡後,你會看到一個更為清晰的世界。

從這個角度看過去,我認為,教育的目標,應該放在個人的成長上,說得更為直白一點,就是要做到知行合一,並且努力地提升知行合一的高度。

知行合一,包含兩個維度。也就是說,既要有理論上的學習,也要有行動上的歷練。理論上,學習如何做人、如何做事……行動上,運用學到的理論知識,修正自己的想法,行為。通過理論和行動,不斷地成長。

理論的學習上,可以花時間學習通識課程,從中找到自己最感興趣的東西,進行深入學習研究、深入思考,不斷精進。

行動上,在自己最感興趣的方面,刻意練習,不斷精進,爭取做到足夠好。之後,可以循序漸進從其他多方面,打造多維競爭力,幫助自己加速成長。

在教育這件事上,有兩個方法和技巧,我很認同。

一是言傳身教。天天講大道理,沒有人喜歡聽。天天講故事,好聽但不一定管用。天天用自己的行動,比如自己多看書學習,身邊的人往往也會跟著讀書學習。如果你每天很晚才睡,最好別讓自己的家人早點睡,因為你只是用嘴說,而不是用身體行動。

二是經常鼓勵,定期批評。紛繁世界,每個人都不容易,多給別人鼓勵,就是多給別人希望。我們不僅要多給別人鼓勵,也要多給自己鼓勵。定期批評,針對的是反思總結。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可以對自己一段時間以來的行為,進行總結,總結反思。通過反思,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修正偏誤,幫助我們更好的成長。


一日一思


成功的教育應該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一方面,在本科學歷普及,碩士學歷不斷增長的前提下,能夠達到博士畢業的理論層次;另一方面,在剛畢業(初出茅廬階段)能夠嘗試體驗職場五味雜陳,豐富人生閱歷。至少拿到一個被權威機構承認的資格證開展專業實踐,並且不斷髮展積累行業對標工作經驗5-10年以上。當下90後青年的發展框架是靈活就業(自由職業者),孵化創業,科研就業。


一個月過法考的驍驍


教育的本質是立德樹人,歸根到底是人的發展,一個人全面、健康、長遠的發展,這是教育的根本目標。並且是每個學生的發展,既有整體的發展,又有個性的發展。所以真正的教育目標都是脫離功利性的,只不過,這個目標現在被急功近利的人們和社會都給忽視了。


悅來閱喜歡


什麼樣的教育才能夠真正地立德樹人?什麼樣的教育才能夠達成春風化雨的境界?站在學生的視角去審視“正在成長的被教育者”的“教育故事”,或許會給我們更多的思考。教學如何才是智慧的、靈動的、高效的?

一位名師說,即使是有智慧的教師,教師的“教”,遠不如讓學生“主動地學”,因為每個學生個體的學習是教師無法取代的。教師的工作就是為了學生獲得發展,學生不是任憑雕琢的玉石或木頭,而是有靈性的人,教師的任務是“啟思導疑”,讓學生“敢想會想”。如果學生能發現並提出問題,一定比教師的講述更有價值。所以,課堂教學就是要構建一個師生學習的共同體,讓師生在這樣的共同體中尋尋覓覓,共思共長。同樣,學校文化在學校發展過程中發揮著引領、凝聚、規範和涵養的作用,學校文化的生命或者使命就在於培育文化生長的土壤。

教育的高效在於追尋教育的“同情心”!

我的理解,教育的同情心,其實就是教育教學中與學生溝通與交流的能力。許多“教育事件”的發生,其實大多是教師教育藝術缺失造成的。我們經常談教育改革,不是指宏觀的教育體制改革,就是狹隘的教學模式改革或教學方法改革,而忘記了立德樹人的教育更多應該是教育方式方法的改革,這不僅僅是班主任的事情,也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我非常贊同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的話:“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課堂教學的藝術就是與學生溝通和交流的藝術。教育的能力就是與學生溝通和交流的能力。我們不僅要蹲下身子看學生,而且要在心靈上與學生形成溝通交流。唯有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才能真正認識學生、理解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教師要多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解讀學生的言行,才能用更好的教育尺度和方法要求他們。寬容學生的錯誤,引導學生的價值建構,才是真正的教育。

追尋教育的同情心當然必須有對教育的大愛,但我認為,面對新時代的學生,更應該有尊重、信任和包容,在此基礎上,再去講責任、理想和擔當。尊重是做人的第一原則,也是教育的第一原則。

教學的高效在於構建學習的“共同體”!

課堂教學的過程就是師生共同學習交流閱讀體驗的“活動場”和“共同體”。課堂應該是一個“場”,這個“場”首先應該由教師來構建。教師要善於構建對話與交流的平臺,“讓學生在經驗中成長”,注重學情基礎(從哪裡開始),講求落實(到什麼地方去), 追求提高(怎麼到那裡)。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內驅力,喚醒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和表達能力。我常想,教師的職業幸福應該立足於課堂,教師的專業發展也應該著力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而不僅僅是教科研能力。課堂是我們幸福的源泉,也是教師價值的終極體現。

我把“始於興趣、終於智慧”作為課堂教學的追求。傳統教學是沿著線性的、充滿預設的道路前行的,而從閱讀的實踐來看,每一個人的閱讀中最初形成的、感受最強烈的,往往決定了後面的閱讀行程。我們常常把學生應該產生什麼樣的體驗、遵循什麼樣的思維模式、怎麼樣表達都納人規範軌道。我們習慣於讓學生“帶著問題讀”,從表面來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問題激發了,思維被問題啟發了,但事實上卻影響了他們語文自主能力的形成和創新能力的發展。

這表現在“問題”上,往往是教師給定的幼稚化問題或強指向性問題,缺少開放性和意義的追尋。有時,也不能成為文本解讀的有效突破點,而這些問題,往往像一根無形的繩子,將學生的思維指向牽在教師手中。學生無法“自由行動” , 更無法形成思維和創新的火花,致使課堂教學失去了靈動和活力。這樣的課堂教學無法生成智慧,無法激發師生雙方的生命體驗。

我認為,語文的自主閱讀,追求的是讓學生在自主閱讀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然後師生共同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驗閱讀的快樂,形成新的閱讀素養和閱讀能力。語文課堂教學必須由“帶著問題讀”向“讀出問題”轉變。

我在課堂教學中總是先讓學生談閱讀初感,提出問題或者困惑,然後和學生一起尋找解決的路徑和方法。在此過程中,我會隨意而機智地把這些隨機生成的問題作為文本教學的切人口,因地制宜地進行文本教學。如在講授余光中先生 《 聽聽那冷雨 》 時,就有學生問:題目中“冷”字是一種觸覺,而“冷”雨怎麼能“聽”呢?這本來是我教學預設中沒有的問題,但我感覺這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情境和文本解讀路徑,就讓學生仔細閱讀文本,開展討論,思考:雨為什麼是冷的?為什麼用聽字?余光中先生是在怎樣的情境下聽雨的?

文本解讀路徑,就讓學生仔細閱讀文木,開展討論,思考:雨為什麼是冷的?為什麼用聽字?余光中先生是在怎樣的情境下聽雨的?一篇相對難讀的文本,在這個“興趣問題”或者說“真問題”的引領下,讓學生對余光中先生的散文產生了濃郁的閱讀興趣,進而生成了諸多閱讀的智慧。我認為,學生有問題的閱讀才是有效的閱讀;不斷生成問題的課堂教學,才是高效的課堂和具有生命活力的課堂。

高效的課堂教學,應該具有“動態生成性”和“雙邊共時性”。一切從學情出發,打破單一、僵化、封閉,代之開放、靈活、多變的課堂教學,才能使師生雙方享受愉快的精神歷程。從學生立場來看我們的課堂教學,“有所得而不苛求全得”,順乎學情、順乎自然、順乎規律,這才是幸福的課堂、智慧的課堂。

學校的文化管理在於營造生長的“土壤”!

理想的學校一定追求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和學校課程。我認為,校園文化建設應當樹立核心價值觀,教師承擔起作為教師的責任,學生承擔起自身學習成長的責任,師生形成“學習共同體”,努力尋找教育教學的規律,共同營造師生幸福生活和快樂成長的“土壤”。一所學校的凝聚力在於教師的歸屬感和家園感,一所學校的親和力在於學生的認同感和幸福感。

校長的領導力要素中,人格魅力遠遠大於行政權力。當一個校長不斷擴大他的非權力性影響時,才是真正實現文化引領的開始。

校長要不斷滿足教師實現白我價值的願望,不斷增強教師職業的成就感,不斷培育教師職業的尊嚴。我常想,正如“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成為一個‘好人’的願望”。這句話運用到教師身上,也許可以改成“每個教師的內心深處,都有成為一個優秀教育者的願望”。這種願望如火花,常常是需要被引領和激發的,否則很容易熄滅。可惜,很多學校的管理者常常會忘記這一點,總是習慣用這樣那樣的規範或準則去約束教師,而不是引導教師努力去“成為”什麼樣的人。這兩種方法的價值取向和產生的心理效應是截然不同的。使用規範的結果是容易被教師認為“你要我怎麼做、做到什麼程度”,而引導式的管理則指向“我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前者中的規範容易被認為是上限,帶來的只能是有限度的提高;後者則傳遞出“我至少應該做到這樣”的信息,會被認為是底線,是沒有上限的。

總之,無論是學生髮展,還是教師發展,校園文化的土壤是最重要的,在一定意義上,土壤比種子重要得多。


深學邦交流大百科


教育在不同的社會制度有不同的標準,在私有制度下教育的目標是培養自私自利有所謂才華的人。在公有制度的社會教育的目標是,培養為人民服務有道德的人而不是利己主義的所謂人才。


智慧575


教育

“教育”一詞來源於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拉丁語educare,是西方“教育”一詞的來源,意思是 “引出”。社會根據受教育程度選拔人才。教育通常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廣義的教育泛指傳播和學習人類文明成果,即各種知識、技能和社會生活經驗等,以促進個體社會化和社會個性化的社會實踐活動,產生於人類社會初始階段。狹義的教育專指學校教育,即制度化教育。教師直接向學生教授一系列課程,包括閱讀、寫作、數學、科學、職業技能等。教育過程開始於一個人的出生並持續終身,對人產生持久而深刻的變化。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培養的人的質量和規格的總要求,即解決把受教育者培養成什麼樣的人的問題。按照《教育法》的規定,我國現階段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大學》也提出:“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和“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教育目的。


藤籌勁草


“所謂教育,就是一個人把在學校所學全部忘光後剩下的東西”,愛因斯坦如是說。

無獨有偶,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斯金納也秉承同樣信條,他在《新科學家》雜誌專門撰文論述:“當所學的東西都忘掉之後,剩下的就是教育。”


仔細揣摩這兩句話,發現不無道理,我們在學校受到了十幾年的教育,好多知識性的東西后來全忘記了,比如高等數學、英語單詞、物理等等(學術性、專業性的人例外)。剩下的是什麼呢?邏輯和理性,記憶力、一些常識性的認識、師生情懷、攻克難題而生的專注度和意志力以及學習態度與方法等。接下來的社會生活中,我們就是運用這些“去思考,去迎接並戰勝困難,去開創我們的事業,去追求我們的美好生活”。


看來,教育就是要發展我們的品質、培養一些能力。著名美學家朱光潛說:教育就在順應人類求知、想好、愛美的天性。換言之,就是知、情、意三方面的協同發展,落實在教育中就是智育、德育、美育。

教育以培養人、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目標。理想的教育是讓兒童天性中所有的潛蓄力量都得儘量發揮。要求兒童在自身的教育和成長中取得主動地位,在教師引導下,怡情養性,發展思維,強健體魄,增強主動性和創造力,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方法。


教育社會學認為,教育就是發展孩子的社會性,增強適應社會的能力。教育經濟學認為,教育培養各級各類專業技術人才,滿足社會生產和經濟發展需求。大教育觀則突破學校教育的窠臼,認為教育無所不在,學校、家庭、社會、生活、環境和自我等對個體造成影響的都是教育,而且是一個終身的過程。

社會在發展,對教育的認識和定義也在不斷變化,各位條友,您的觀點是什麼呢?歡迎留言探討~~


致思遠達


“教育”一詞來源於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拉丁語educare,是西方“教育”一詞的來源,意思是“引出”。社會根據受教育程度選拔人才。人通過受教育實現社會地位的變遷。教育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產生而產生,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與人類社會共始終。

對教育的定義,各國學者認識不同:

美國的杜威說:“教育即生活。”

英國的斯賓塞說:“教育為未來生活之準備。”

孔子非常重視教育,他的教育思想用八個字來概括就是:“因材施教,有教無類。”

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

聶聖哲先生:優秀是教出來的,家庭教育尤為重要,其實,家庭教育是一個人將來能否立足社會的根本。

孔子:“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魯迅:“教育是要立人。”兒童的教育主要是理解、指導和解放。

蔡元培:“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給他能發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於人類文化上能盡一分子的責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種特別器具。”

陶行知:教育是依據生活、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養有行動能力、思考能力和創造力的。

秦文君:“教育應是一扇門,推開它,滿是陽光和鮮花,它能給小孩子帶來自信、快樂。”

教育是人類社會特有的一種社會現象,是培養人的一種社會活動。教:授予,教給你所不知道的知識,是一個人主動在傳授,一個人被動在去理解吸收教授的知識。育:孕育、培育、養育,播下一粒種子,收穫一顆果實,育就是給種子一個環境,讓種子在合適的溫度、水分、陽光中成長。那麼教育的真實含義是什麼呢?一個好的老師把自己理解的知識傳授給自己的學生,然後老師為學生創造一種環境,引導學生自主自發的思考問題,讓學生在自我思考,自我探索中自我成長。

成功的教育應該以育人為目的,以培養真正的人,培養全面、完整的人為己任,發展孩子的個性,發展孩子的潛能,發展孩子一切創造力……我們堅信“每一和孩子都是天才,都是可造之才”,“讓每一個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悅與快樂”!

培養良好習慣,也是成功教育不可遺忘的重要環節!

現代文學家巴金先生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孩子的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

英國作家薩克雷也說:“播種行為,可以收穫習慣;播種習慣,可以收穫習慣;播種習慣,可以收穫命運。”

一個人是否具備良好的習慣,對其一生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習慣,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也是習慣!

教育的終極目標——成長比成功更重要,習慣比優秀更重要!



劉香芝


老祖宗造教育這二個字時,就已經賦予了特定的意義,教是體,育是用,目的是開悟。儒家講人道,道家講天道,佛家講六道及解脫!三教九流都離不開心,心是什麼?只有佛祖在法華經裡講清楚了一心三藏,如是我聞即心,明心見性即可解脫!


釋正教


這個題目不需要絞盡腦汁,多筆墨,按照教育方針辦,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是學校長期努力奮鬥的目標。黨政幹部的教育,信仰不變,以民為中心不變,為國為民,廉政作出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