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的國》,聽得熱血沸騰,淚流滿面!為我的祖國感到自豪!

“我多想深情地告訴世界,這是我的國,和不可戰勝的人民!”“冰心散文獎”得主、作家曹蓉的這篇抗疫文學作品,大氣磅礴而深沉的文字,隨著朗誦者鏗鏘有力的音色從沉重到激昂,聲情並茂,讓人熱血沸騰,引發強烈共鳴。

《這是我的國》,聽得熱血沸騰,淚流滿面!為我的祖國感到自豪!


這是我的國

曹蓉

這是我的國,我們正在經歷災難。

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大地,正遭遇疫情“黑天鵝”下的巨大災難。

這場看不見刀光劍影、沒有硝煙的戰爭,悄無聲息地降臨到我們的頭上。

庚子年,我們第一次沒有了春天。

突如其來的病毒向人類襲來,向首當其衝的我們襲來,打亂了中國人的春節。喜慶的天空籠罩陰霾,沒有除夕的煙花,也少了萬物的詠歎。春天,關上了大門。

我們與病毒短兵相接。

每一天不斷攀升的確診人數和死亡病例,讓所有人揪心和恐慌。

有人病情危重,有人不幸去世。死亡的陰影盤踞在人們的心頭。

武漢淪陷,湖北告急,江南江北告急,瘴癘之魔肆無忌憚四處蔓延,以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勢。一夜之間,兵臨城下。

我親愛的國,多災多難的中華民族,又到了危急關頭。

災難面前,人們在驚慌之餘,比任何時候更感受到生命的重要與寶貴,更渴望找到一種力量和希望。

災難面前,一個國家的責任和擔當,是民眾信心和力量的源泉。

聖賢老子說:“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能承擔國家災難的人,才是天下百姓的領頭人。面對災難,生命至上,“民”高於一切,成為中國領導人和各級執政者行動的原動力和趨向力,成為每一項決策的始發點和終極目的。

世界上有一種大國擔當叫“封城”。史無前例的“武漢封城”之舉,拉響了全國抗擊疫情的戰役。

城市封鎖,道路設查,商場、店鋪、旅遊景點關閉。人潮湧動的大街冷冷清清,擁擠的地鐵站空空蕩蕩。城市如一座座空城,鄉村像一個個孤島。

對中國政府來說,這是一次自我犧牲的艱難抉擇。對全世界來講,這是武漢人民和全中國人民為阻擊疫情向世界蔓延而承擔了最大的損失和痛苦。

世衛組織總幹事這樣深情地說:我們欠中國一聲感謝!


《這是我的國》,聽得熱血沸騰,淚流滿面!為我的祖國感到自豪!

這是一場偉大的人民戰爭。

這是一場搶救生命的生死時速。

這是一場全世界絕無僅有的戰爭動員令。

疫情發生後,一聲號令之下,330多支醫療馳援武漢,20多個省對口支援,醫用物資從四面八方源源調來。火神山、雷神山戰區醫院和方艙醫院迅速建起......

中國在極短的時間裡完成一項項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創造著把不可能變為可能的中國奇蹟。

在人類抗擊瘟疫的歷史上,如此大規模的舉全國之力,如此極短時間建起生命之艙,如此強大高效的組織和動員能力,前所未有。

這是中國製度的顯著優勢,這是中國力量的集中展現,這是中國精神和中國效率的生動詮釋。

我驕傲,這是我的國。

我們讓世界重新認識我們,我們也重新理解了我的國。


《這是我的國》,聽得熱血沸騰,淚流滿面!為我的祖國感到自豪!

一切災難都會激發人類內在的精神力量。

中華民族自古有著守望相助、自強不息的精神。今天,在這場抗擊疫情的全民戰役中,中華民族再一次迸發出空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千萬人封城和自我隔離,14億中國人不串門,除了哪些最可愛的人奔赴戰場,絕大多數自覺地呆在家裡,用另一種方式為國家做貢獻。每一扇窗戶的背後都有配合疫情的市民,每一家關閉的大門裡都有自覺放下鋤頭的村民,每一箇中國人都體現了強烈的責任擔當和奉獻精神。

我們在保護自己,也在保護世界。

我親愛的人民,都是一個個後方的戰士。


《這是我的國》,聽得熱血沸騰,淚流滿面!為我的祖國感到自豪!


沒有人天生是英雄,只是因為需要而挺身而出,成為了英雄。

“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鏗鏘的誓言在中國大地迴盪,讓人熱血沸騰。一批又一批醫護工作者聞令而動,披上白色戰袍奔赴最前線,以生命守護生命;解放軍子弟兵在第一時間奉命出征,向武漢集結,走向沒有軍號、沒有槍炮的戰場;成千上萬的人民警察在抗疫一線,擔當守護勇士,保衛著城市和鄉村,築起一道道疫情防護牆......

他們當中,有人是孩子的母親,有人是父親的兒子,有人是父母手心裡的寶貝,有人是愛人深深的依靠......他們也是普通人,也會累,也會痛,也會害怕。但他們穿上防護服,穿上軍裝和警服,就是衝鋒上陣、英勇無畏的戰士。

面對生死,總是有人力挽狂瀾。我們知道了許許多多英雄的名字:鍾南山、李蘭娟、李文亮......

面對危險,總是有人衝在最前面。我們終於明白,“為什麼要加入中國共產黨?”只因為一句話:“共產黨員都上!”

這是我的國,我看到了信仰升起的光芒,也看到了一個大寫的“愛”。

大愛無聲。再也沒有什麼比得上愛,更能幫助人類戰勝所有的困難和風雨;再也沒有什麼比得上愛,更能讓人類忘掉自我,去幫助更需要幫助的人。

災難面前,總有許多讓我們銘記的畫面:有人連續工作10多個小時,坐在地上睡著了。那疲憊的身影,令人心疼;有人看到同伴犧牲,看到患者失去生命而崩潰大哭,又轉身擦乾眼淚繼續戰鬥;有人的臉上是口罩壓下的一道道勒痕,卻成為最美麗的面孔......有人從除夕到現在,一直沒有回家;有人對出征的愛人說:“等你回來,我包一年的家務!”

白衣戰士義無反顧的行動讓我們淚奔,他們冒死逆上的勇毅讓我們動容。


《這是我的國》,聽得熱血沸騰,淚流滿面!為我的祖國感到自豪!

災難面前,更折射出人性的光輝。

平時,一個個原本是最平凡的人,最普通的百姓,當面臨危險,忽然之間都成了英雄,自帶光芒。他們是網格員、快遞員、環衛工、志願者、小老闆、城市白領、社區居民……疫情來襲,他們以自己的行動關愛需要幫助的人。有錢捐錢,有物捐物,有力出力。

他們是逆行者、堅守者、奉獻者。

他們是穿越黑暗的一束光,照亮世界。

國家有難,匹夫有責。災難讓我們經歷的血淚、痛苦,卻會讓我們再次收穫了民族自強不息、眾志成城的偉大精神,催生出中華民族戰勝一切困難的高貴情感和強大力量。

生死相依,不離不棄。

我們一定能贏,一定能勝。


《這是我的國》,聽得熱血沸騰,淚流滿面!為我的祖國感到自豪!

苦難深重的中華民族血淚斑斑的歷史,有什麼沒有經歷過?有哪一次被壓垮過?

五千年前,我們在黃河和長江流域發軔。五千年後,我們開啟了中華文明的燦爛歷史。在卷帙浩繁的文字遺存之中,橫掃六合、統一中國的大秦,抗擊匈奴,威震四海的大漢,霓裳羽衣、盛世繁華的大唐.......這些彪炳千秋的歷史,我們能如數家珍。

這是我的國,我的自豪。

所有的輝煌都曾歷經滄桑,所有的文明都曾付出代價。我們還經歷夏商周的烽火狼煙,經歷春秋戰國的諸侯戰亂,經歷秦皇漢武的金戈鐵馬,經歷每一次朝代更迭的犧牲和陣痛,更經歷了近代百年山河破碎的恥辱和血雨腥風。

我們不能忘記,1840年以來,從鴉片戰爭到甲午戰爭之恥,從八國聯軍侵華炮艦之痛,到盧溝橋槍響之始,撕開了中華民族苦難史上慘痛的一頁頁,四萬萬人民陷入了黑暗深淵。

我們更該自豪,揹負著沉重歷史的中華民族,每一次都在血與火中重新站起,每一次都在槍與炮中走向覺醒。為擺脫屈辱而戰,為苦難的祖國而奮起。英雄的中國人民站了起來,堅強的中華民族屹立在世界的東方,中國從苦難走向了勝利。

這是我的國,歷經滄桑,卻生生不息。


《這是我的國》,聽得熱血沸騰,淚流滿面!為我的祖國感到自豪!

在歷史上,我們經歷的不只是戰爭,還有瘟疫、地震、洪水......而在今天,這些自然災害仍然沒有遠離我們。我們經歷了百年不遇的長江特大洪災,經歷了引起全球性傳染病疫潮的“SARS”,經歷了天崩地裂滿目瘡痍的汶川大地震。

我們無法迴避和改變災難,但是,我們卻具有把悲壯化為豪邁的勇氣和力量。“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災難使中華民族更加團結和堅韌,我們在艱難中前行,在困苦中崛起,在浴火中重生。

五千年中華歷史,雖履險而能如夷,經百折而猶向前。為什麼我們能戰勝一切災難?為什麼我們能打敗所有困難?這是因為綿延數千年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承載著古老而悠久的文明,給予了中華民族漫長奮鬥積累的文化養分,給予了中華民族獨一無二的哲學智慧,崇仁愛、重民本的儒家理念,培育了中華民族剛健進取的精神氣質,扶正揚善、扶危濟困的傳統美德。我們血液裡已深深融入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因而每到重大歷史關頭,每到災難降臨的時刻,中華民族總是激昂大義、萬眾一心,以無畏的勇氣堅強挺立。

這是我的國,家國情懷早已深入我們的骨血。


《這是我的國》,聽得熱血沸騰,淚流滿面!為我的祖國感到自豪!

在災難面前,人類是命運共同體。

災難不分國界,病毒不分黃皮膚白皮膚。

但,愛也不分國界,人類休慼與共。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這是日本向中國湖北捐贈口罩的時候,紙箱上印著的兩句話。這來自《詩經》的溫暖文字帶著日本人民的友愛,感動了無數中國人。

感恩,是中華民族賡續相傳的偉大德行。

“受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當日本、韓國、伊朗、意大利等國家也開始爆發疫情,念茲在茲,中國緊急援助了日本、韓國、伊朗等國家一批防疫用品。這是人道主義的援助,更是一種傾情回報。在關鍵時刻,日本、韓國、伊朗等許多國家給我們送來了寶貴的援助,各國民眾以自己的行動和方式支持中國。平等互助,是人性之美。患難相扶,是美德之光。

疫情來襲,世界與中國同在。

災難面前,中國和世界命運與共。

這是我的國,我們懂感恩。


《這是我的國》,聽得熱血沸騰,淚流滿面!為我的祖國感到自豪!

人類是自然之子,永遠無法站在自然之外。

在中華傳統文化裡,“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告訴我們,人類必須充分認識自然,尊重自然法則和規律,才能更好地與自然和諧相處,從而減少災難,避免與自然衝突。

巨大的災難,帶來傷痛,也催人警醒。

人類社會歷史進程總是在災難中不斷前進。

突然來襲的疫情,也讓國人集體反思。珍惜生命,敬畏自然,懂得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是我們從災難中獲得的深刻啟示,也是我們在災難中走向進步的集體智慧。

這是一場艱苦卓絕的全民戰役。

我們不僅與瘟疫抗爭,還要與伴隨而來的謠言、汙名、和不懷好意的陰謀論作戰。

這是一場瘟疫之戰,也是一場正義壓倒邪惡之戰。

這是一場生死保衛戰,我們為祖國而戰,為生命而戰。

滾滾長江,從來凝聚的是中國力量。滔滔黃河,自古奔騰的是中華民族精神。災難孕育大愛,災難催生希望。飽受疫情創傷的中華民族,再一次迸發出磅礴之力,書寫了又一闕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史詩,創造了令世界驚歎的中國速度和奇蹟。


《這是我的國》,聽得熱血沸騰,淚流滿面!為我的祖國感到自豪!


我想告訴世界,不管我走到哪裡,我都可以驕傲的說,這是我的國。

不管榮辱盛衰,貧窮富貴,還是災難深重,她都是我的國。

不管是風刀霜劍的冬天,還是草長鶯飛的春天,我都愛她任何時候的模樣。這是我的國,心中的國。

我深深地愛著心中的這一個國。她是我生於斯長於斯的地方。她的每一寸草,每一棵樹,每一座山,每一條河,都不容侵犯,哪怕是來勢洶洶的疫情,都不容打敗。因為,這是我的國。

我想告訴世界,沒有什麼黑暗可以永遠,沒有什麼冬天可以阻擋春天的到來。

災難終將過去,春天必然來臨。因為陽光與繁花,已給我們希望和愛。

我多想深情地告訴世界,這是我的國,和不可戰勝的人民。


《這是我的國》,聽得熱血沸騰,淚流滿面!為我的祖國感到自豪!


曹蓉,冰心散文獎得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四川省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成都市武侯區作家協會副主席、巴金文學院簽約作家、成都市文學院簽約作家。

著有長篇暢銷小說《梔子花開》;散文集《赴一場人神之戀的愛情》《流浪的雲》《月亮的鞭子》;長篇傳記文學《我是中國人》《雪源大師傳奇》《高道李真果》《薛永新傳》數部;科普兒童文學系列作品《土豆娃地震逃生記》《土豆娃洪災逃生記》等多部文學作品,以及電影劇本《山那邊花開了》、微電影劇本《閃電下的迷途》《帶媽媽回家》等。作品獲“冰心散文獎”“絲路散文獎”“四川文學獎”“海內外散文傳播獎”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