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開言來,淚流滿面」——漢川善書

“漢川善書”,俗稱宣講善書,是湖北省一種說唱結合的傳統曲藝曲種。自清乾隆年間形成曲藝形式以來,已有260年的歷史,曾盛行於湖北全省、河南開封、四川樂山和湖南大部。至今,唯湖北省漢川市的善書藝人繼承並發展了這一曲種。因藝人常用“未開言來,淚流滿面”開場,故民間戲稱其為“未開言”。

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何祚歡也認為,漢川善書的土腔土調,融入了勸人向善的理念,有較強的時代意義,要進一步傳承和弘揚。

“未開言來,淚流滿面”——漢川善書

漢川善書

(淵源)

“善書”是傳統民間文學範疇的重要組成部分。據四川天日鎮古墓出土的“說書俑”所析,遠在漢代就有萌芽,至唐代出現了散韻相同,說唱並茂的“駢文”和“俗講”。宋元以後,說唱文學的種類日益擴大,明代永樂年間便有“欽頌善書”印行天下。清代時,善書由案頭文學發展成講唱文學,且產生了善書曲藝,流行於八旗直隸各省,後北衰南盛,除流行於湖北的武漢、孝感、荊州和黃岡等市縣外,在上海、重慶、河南開封、四川萬縣、湖南津市等也有從事這種宣講活動的藝人。新中國成立後,南方的善書漸趨消亡,惟湖北漢川、蔡甸、仙桃一帶的藝人繼承和發展了這一曲種,且逐步形成了以漢川為中心的“漢川善書”。

“善書”之所以在漢川生根,開花,結果,是由於歷史上漢川是眾水匯歸之區。清代至民國,襄河兩岸開出九條支津,匯歸漢水,水鄉逐漸變成平原,群眾也逐漸由捕撈轉至耕種,生活日趨安定,對文化、教育的要求也日益迫切。道光年間,官家宣講聖諭漸為民間宣講孝敬父母、和睦家庭、友善鄰里、救難救急等“十全大善”所取代。最初只在元宵節、中元節前後宣講,後逐漸發展到經常性的活動,並可在田頭地邊、街頭巷尾、茶樓酒肆宣講,深受鄉民歡迎。1936年前後由鄉間進入武漢等城鎮。

由於善書是一種敘述體,不像戲劇那樣要求化妝,其形式簡單,易於繼承,故善書很快被人接受,並發展演變成為漢川的曲藝曲種。

(特色)

“未開言來,淚流滿面”——漢川善書

漢川善書民間宣講

“善書”初為一人宣講,後發展為三人或多人同臺宣講。多人宣講時,有“主案”與“宣詞”之分。主案重說講,宣詞(又叫答詞)說兼唱。其表演過程分“宣”“講”“答”“對”等項,內容多是高臺教化和勸善祈福的色彩。主案自始至終說講故事,宣詞則隨主案人詮釋故事情節,分扮各種角色上場或退場。語言通俗易懂,有問有答,有講有唱。善書曲目有“案”,有“傳”,合稱“案傳”。取材於官府判定了的案情故事謂之“案”;取材於民間故事者謂之“傳”或“書”。善書的唱詞為十字句。上下句式結構。不隨意增字減字,一韻到底。主腔叫“宣腔”,速度舒緩,節奏自由。善書原為徒歌形式,現經改革加入絲絃伴奏。唱腔曲調有《大宣腔》《小宣腔》。傳統曲目有《四下河南》《猛回頭》等。新曲目有《雙團圓》《飛鴿案》等。

“ 漢川善書”按講唱的場所不同分兩類,一類是“場書”,即在固定的書場、茶館中講唱,在漢川城區和馬口鎮邱子村有兩個書場常年表演;另一類是“臺書”,即每年春節到農曆三月中下旬,做生祝壽、婚喪嫁娶等鄉間大事,是善書表演最集中時段,許多鄉村都要搭臺請善書藝人講書,而且有俗規,要講就要連續講三年,每年講三場。當地不少老人都保留著童年時期擠在臺前聽善書的美好記憶。

(傳承)

“漢川善書”現存優秀名篇300多篇,經常宣講的有100多篇,專門從事宣講創作“漢川善書”的人員有300多人。

進入新世紀,受外來文化衝擊和多元文化的興起影響,加之一些有造詣的老藝人相繼辭世,年輕世人能獨樹一幟的少,一些優秀的曲目瀕臨失傳。“漢川善書”在當前的傳承發展遇到了空前困難,青年藝人斷檔,傳統流失嚴重,亟待扶持保護。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曲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