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薪、下調銷量 車企開啟自救模式

降薪、下調銷量 車企開啟自救模式

時代週報特約記者 李陽

3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李克強與中辦國辦赴廣東、河南復工復產情況調研工作組負責人視頻連線,叮囑要急企業所急,邊調研邊幫助解決困難和問題。視頻連線中,他還向廣汽集團、富士康公司負責人詢問工人到崗等情況和希望國家給予的政策支持。企業反映配套的中小微企業困難較大、復產不到位,導致零部件跟不上。

疫情帶來的影響仍在發酵。

近日,長城汽車、廣汽集團等車企率先下調年度銷量目標,甚至有車企如上汽集團下調員工薪酬以應對沖擊。

“疫情期間,由於全國汽車產銷都受到影響,集團下屬部分企業員工在疫情期間的收入中,與企業績效掛鉤的部分會有所波動,這是非常正常的。”3月20日,上汽集團公關人士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乘聯會指出,如4月疫情得到良好控制,汽車市場在下半年將全面回暖,預計全國狹義乘用車市場全年批發總量受影響約270萬輛,零售總量損失約200萬輛。

“不管是降薪還是裁員等措施,都是企業為解決經營、資金壓力而不得已採取的手段,要客觀去看待裁員降薪的現象。”3月20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在接受時代週報採訪時表示。

3月22日,資深汽車分析師任萬付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現階段汽車行業最大的痛點是需求低迷,很多消費者受疫情影響,收入降低,購車需求被抑制。從目前來看,各種刺激消費政策的出臺,對剛需消費者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效果還有待觀察”。

車企降薪、下調目標自救

乘聯會數據顯示,2月份,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為25.2萬輛,同比下滑78.5%,銷量回到了2005年左右時期的水平;1―2月狹義乘用車零售市場197萬輛,同比下滑41%,創近幾年同期歷史新低。

慘淡數據下,車企開始下調年度銷量目標,甚至降薪以自救。

3月14日,長城汽車(601633.SH)發佈的《長城汽車2020年限制性股票與股票期權激勵計劃實施考核辦法(修訂稿)》公告顯示,長城汽車將2020年銷量目標從111萬輛下調至102萬輛;淨利潤預期從47億元下調至40.5億元。

同時,長城還調整了員工的績效考核方式,將係數計算公式中銷量權重由此前的65%下調至40%;淨利潤由35%增長至60%。增加淨利權重在當前情況下,其實已是降薪了。

3月23日,在長城汽車向時代週報記者提供的一份講話實錄中,長城董事長魏建軍表示,“企業要將經營狀況傳遞給員工,讓他們知道企業的現狀,在這個時期,公司下調銷量是敏感的事情。”

繼長城之後,3月16日,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通過網絡發佈會表示,受疫情影響,導致2月生產停滯,公司將下調今年汽車銷量預期目標,由原來的增長8%降至3%。同時強調,集團不會通過減薪渡過難關。

3月22日, 廣汽集團公關部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我們去年底為2020年設定了兩個目標,一個是3%的基本目標,一個是8%的挑戰目標。現在是力爭實現3%的基本目標,所以不算下調目標”。

廣汽集團公關部向時代週報記者介紹,儘管不會調薪,但廣汽集團仍採取其他措施控制成本及促進生產,“包括壓開支降成本,大力開展‘開源節流、降本增效’活動;每週6天、每天增加班後加班,削減節假日,排產市場緊缺車型等。”

長城、廣汽只是當前汽車產業的一個縮影。

疫情對汽車行業的影響比想象中惡劣得多,據媒體報道,江鈴、上汽集團、北現、威馬等車企都被曝出降薪方案。

3月20日,上汽集團公關人士向時代週報記者確認了上汽方面調整薪酬的措施。他還表示,“隨著疫情好轉,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並啟動市場銷售,員工收入中與企業績效掛鉤的部分會隨之上升。”

市場低迷影響深遠

隨著疫情向全球蔓延,諸多汽車零部件公司停工停產。

有車企反映,配套的中小微企業困難較大、復產不到位,導致零部件跟不上。為此,車企也在行動。

“我們提出一個‘保加力壓’措施,其中‘保’就是努力確保零部件供應,想方設法搶運、空運國內外供應商庫存,協調各地配套商儘快復產。”廣汽方面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

對於車企而言,目前最大的痛點還是國內消費端的低迷。

乘聯會指出,如疫情反覆,預計批發銷量和零售銷量將面臨兩位數負增長。

市場不振對整個行業影響深遠,調銷量目標、降薪裁員、壓縮經費正是疫情影響最直觀的體現。在今年乘聯會統計的2月份銷量中,包括知豆、華泰、獵豹等18家車企銷量為零,行業的陣痛落在反脆弱能力較弱的三四線車企頭上,無異於揹負一座大山。

不過,隨著疫情漸漸緩解,終端市場已在解凍。

“看車的人增加不少,訂單量也在上漲。”3月20日,深圳一家豐田4S店的工作人員告訴時代週報記者。他還表示,有不少顧客諮詢深圳是否也有類似廣州的補貼政策,像價格偏低的中低端車型,有政府補貼之後,消費者購買意願會強烈很多。

3月22日,比亞迪也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了對未來的信心,“中國經濟向好的趨勢不變,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的趨勢不變。隨著疫情從控制到平息,產業鏈工廠陸續復工,市場信心和消費需求重新被點燃,公司有信心將疫情影響降到最低。”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