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工作的朋友,我勸你遠離惠州樓市

焦慮與無奈,是深圳留給我們的烙印。

1、來了深圳,就是惠州人

最近深圳出了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五一勞動節前,深圳一口氣推出三項住房改革新規:《公租房辦法》《安居型商品房辦法》和《人才住房辦法》(徵求意見稿)。

壞消息是:抬高了購買安居房和人才房的門檻。政策規定:購買安居房、人才房須在深圳繳納社保滿10年。而此前政策規定:“累計繳納社保5年以上”就可以申請安居房,申請人才房社保繳納僅需3年。一方面推出宏大的供應計劃,一方面抬高門檻,反映出深圳保障房供不應求的無奈。

目前,排隊等候安居房的深圳人已超過10萬人。近期,已有聲音質疑深圳保障房供應量緩慢。本次新規為此強調:深圳保障房新增100萬套目標不變,將通過各種手段增加供應,2021年後將產生大量供應。

好消息是:放寬准入條件、擴大受益人群範圍和租金折扣,充滿對低收入人群的“愛與寬容”。

對於“深圳人才”也給出了界定,並對人才的租房、買房給予關照。

並且,結合粵港澳大灣區、深莞惠經濟圈開發建設,沿區域性高鐵、城際鐵路,在臨深片區符合條件的區域合作建設安居房、人才房。在深汕特別合作區規劃實施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住房開發模式,在高鐵站點一定範圍內充分預留安居房、人才房建設用地,建設大型安居社區。這表明,深圳政府層面的擴區外溢,正式提上日程!

也就是說申請安居房的各位,很有可能房子是在惠州、東莞、深山合作區。

嗯嗯。來了深圳,就是惠州人!

這樣的發展模式如果惠州能有互聯網高新技術產業,肯定可以搶不少深圳外溢人才。

深圳工作的朋友,我勸你遠離惠州樓市

2、惠州,樓比人多的地方

從2012年計算,惠州最近7年一共賣掉83.58萬套商品房,83.58萬套房是一個什麼概念,深圳花了幾十年時間,到現在一共才建了170多萬套商品房,惠州用7年時間就賣了深圳一半的房子。

保守計算,惠州70%左右的房產是以深圳為代表的外地人購買,算下來,7年時間約58萬套房產被外地人購買,跨市買房,大部分人都沒辦法居住,這一點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惠州除了中心城區本身本地人的購買力居住以外,大部分地方都是鬼城,很多深圳人買的時候以為自己可以住,實際上只能在夢裡去住

根據我的個人觀察,購買惠州房產分兩部分人。

一部分是辛辛苦苦攢的血汗錢,去惠州首付買套房,他們抱著來了就是深圳人的希望,努力打拼,卻買了惠州房。當然這部分人大多還是深戶,畢竟惠州沒有限購,他們還是幻想著惠州的房子升值後,找個接盤的,助自己上車深圳,我身邊就有人14年買惠州,翻倍後賣了上車深圳。

另外一部分是之前買房賺到錢了,感覺在中國賺錢速度最快的還是炒房。他們不僅有錢,還擅長利用金融槓桿,這種人去惠州買房那就是怒刷3套。

在惠州這個樓多人少,批地像賣白菜的城市,但對於考慮做投資的人來說,意識房子保值能力有限,兒時緊急時候賣不出,被緊緊套牢。

早沒脫手的現在就後悔了,當前惠州二手房基本都在降價出售,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也不能促使更多的人來惠州接盤。

所以,剛需自住者歡迎上車,投資炒房者請遠離惠州。

深圳工作的朋友,我勸你遠離惠州樓市

3、有錢,你才屬於深圳人

在中國人的骨子裡,房子=安全=家。

五一放假前最後一個工作日,群裡的小夥伴都開始摸魚進入倒計時,大夥也開始討論有關逃離大城市的話題。


在大城市打工究竟鍛鍊了我們什麼?

一個朋友說:鍛鍊了自己日益增肥和脫髮的能力。

一個朋友說:雖然在大城市,你說大城市的教育資源和醫療資源比較好,但是人多資源還是很緊張的,平時也只有那一個小圈圈,沒有錢這個城市也不屬於你


深圳工作的朋友,我勸你遠離惠州樓市

看到一群朋友都這麼喪,也許過多幾年群裡的朋友真的逃離北上廣深了吧,相信那會小夥伴一定是有了逃離的能力,而不是現在的無奈。

那些為了在大城市紮根的人啊,如果一不小心在惠州買房,過上惠州深圳兩頭折騰的日子,每天花費在路上來回至少四個小時,交通成本加上月供就是一筆不小的開銷。雖說後面贛深高鐵通車後會方便一些,但是現在到惠陽高鐵還不是很方便嗎?君不見,有多少人受不了這雙城生活。

只能選擇買房在惠州,租房在深圳的日子。

而對於在深圳的大多數人,永遠買不起房,永遠熱淚盈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