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江北正在失去“CBD”的光環?

這幾年,人們對惠州未來的憧憬與信心,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大灣區賦予的戰略高度,高鐵帶來的立體化交通,惠州一夜之間化身為高鐵大市,空港效應、灣區光環加持......彷彿一夜之間,惠州壓抑了十年的力量頃刻爆發!

惠州也藉著這股勢不可擋的力量,奮力向前,率先制定一流城市的戰略目標,隨後,在城市擴容提質上全力以赴。從2018年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出臺,短短2年時間,誕生了金山新城、惠州北站新城等城市級的片區規劃,從規劃的高度來看,很顯然,這是惠州衝擊一線城市的重要砝碼、重要樣板之一。

我們不可否認這些規劃帶來的意想不到的改變,因為,多少年了,惠州第一次看到如此詳盡,且肉眼可見的建設速度,為惠州人描繪了一個可觸摸,可憧憬的未來。

惠州江北正在失去“CBD”的光環?


但是,有沒有思考過,因為金山新城的出現,惠州許多本被寄予厚望的片區,正在逐漸喪失它們應有的潛力和光環。這種用力過猛,導致整體發展失衡的結果,我相信,並不是惠州的初衷。我們也能理解,大灣區背景下,惠州太需要一個足夠高的城市中心,作為對接大灣區的窗口。然而,資源過度傾斜,卻為城市發展的埋下了一個不良的伏筆。

惠州江北CBD的光環正在逐漸消失!

在金山新城出現以前,江北是當之無愧的中心,惠州最高端的商務配套、最健全的商業綜合體、行政辦公全都聚集於此,我們認為,這就是城市中心該有的樣子。

事實上,江北發展的相當迅猛,從2010年開始,幾乎以日新月異的迅速在改變著,後來,江北中心區的土地空間逐漸飽和,於是中心外拓,城市擴容被提上議程,江北東區、江北西區橫空出世。

雖然這兩個片區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江北,而是為了中心的發展,被冠於的區域概念,但後來的發展證明,它們也不負CBD之名,以領先於城市的發展速度,構建起屬於它的人居結構。

惠州江北正在失去“CBD”的光環?

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在很多年以前,江北與金山湖並稱為惠州中心的兩大“領頭羊”,帶領惠州發展。而如今,談及發展,江北卻很少被人提及,更不用說其它原本發展就不如江北的片區了,幾乎快要談出人們的視野。


發展資源過度傾斜?金山新城搶了其它片區的“風頭”

我們不妨做個對比。

江北的上一份系統性規劃,為2017年發佈的《惠州市江北核心區城市軸線規劃及城市設計(草案)》,但這份規劃,並沒有驚起太多的波瀾,包括去年出臺的一份《惠州市江北金雞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 (調整)》,燃起了零星火花,但也很快就熄滅了。

真正對江北發展起指導性作用的規劃,要追溯到2005年前後的《惠州市江北中心區詳細規劃》、《江北東區分區規劃》和《江北西區分區規劃》。

惠州江北正在失去“CBD”的光環?


對比金山新城,差距就出來了。

從2017年到2019年,從《惠州市金山湖片區概念性城市設計與控制性詳細規劃(調整)》(草案),到《惠州市金山新天地分區規劃(2019-2035)》,再到《惠州市金山水廊修建性詳細規劃》。三年之內,惠州連下5份“金牌”規劃!

除此之外,金山新城建設啟動,從規劃落地,到動工,僅耗時4個月。

惠州江北正在失去“CBD”的光環?


這些規劃上的東西,或許很多人感覺不明顯,但舉個房價上的例子,就易懂很多了。2019年10月,惠州2年限價政策期滿,但沒有正式文件說明取消限制,大家都默認限價繼續實施。但是從去年金山新城的房價上漲速度,很多人意識到,限價可能默默取消了。

首先,從金山湖島內某項目,突破2萬元/平大關;隨後,島外的保利、鑫州備案價破1.6萬元/平,就連四環邊上的項目,也達到了1.4萬元/平。

惠州江北正在失去“CBD”的光環?

回看江北,去年的江北西區可以說是一個爆發點。悅江府、御豪庭、奧林匹克花園五期梵高的花園、金地灣、東奧苑、碧桂園紫臺等項目多點開花,幾乎全年都有新貨上市,但房價也僅僅1.1萬元/平左右,整體沒有太大的上浮。梵高的花園屬於價格較高的,最終房價也定格在1.25萬元/平。

固然,金山新城大品牌項目居多,但品牌影響力不可能是價格的決定性因素,最終決定性的因素,還是在區域,惠州對區域發展的決心,有意拔高區域的定位。

惠州江北正在失去“CBD”的光環?


江北多區域配套極其匱乏,只剩人居“外殼”

我們再看一些更細的現象。上面提到的江北西區,可以說是繼江北中心區後,又一人居高地。客觀地說,這一片目前的入住率已達到近50%,遠遠大於金山新城。但是近十個樓盤,組成的人居大城,配套卻極其匱乏,僅有不足5家小便利店“苦苦”支撐數千戶業主的生活所需。至於醫療、大商業配套,也僅僅停留於幻想。

據奧林匹克花園業主介紹,這裡的小商店難以滿足業主的生活所需,平時大的採購還得去江北中心,或者去5公里外的三新市場,早前說這裡要建一個嶺背塘農貿市場,在三期旁,橫幅也已經掛起,寫著“嶺背塘市場籌備中”,但這個橫幅一掛就是兩三年,沒啥動靜。更可笑的是,最近的橫幅已經被撤掉,換上了一個裝修的廣告。

惠州江北正在失去“CBD”的光環?

據瞭解,促使購房者選擇該片區的很大因素,除了教育配套,還有未來的規劃,但近十年過去了,規劃並沒有兌現。據瞭解,區域內有一所9年制公立學校,惠州實驗中學附屬學校,這或許是當前吸引購房者出手的最大配套因素。

為什麼要單獨拿江北西區分析?因為這個片區是江北近幾年唯一出臺控規的區域。從控規顯示來看,是相當值得憧憬的,在配套上,金雞片區將新增4所學校,其中3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和1所小學,新增7所幼兒園。同時,還規劃1座圖書館和科技展覽館,1所中等職業學校,1所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高中(60個班),1座綜合體育活動中心,1所綜合醫院,1所敬老院等。

惠州江北正在失去“CBD”的光環?

值得一提的是,剛剛進入3月,又有兩家房企進駐江北西區,百匯投資和贛茂集團相繼拿下村企合作用地,總計建面超36萬平,合計要建30餘棟住宅,大量住宅的佈局,區域配套問題亟需解決。

江北西區的問題,僅僅是惠州無數片區的縮影。目前,惠州發展金山新城的決心似乎太大了,重點資源向此傾斜,可能導致其它片區發展受影響。惠州發展新城市中心的目的沒錯,是值得認可的,也有利於惠州的發展,但希望政府能把控好節奏,合理地安排發展資源,許多原本已有基礎和底蘊,或規劃好的片區,不應因此受影響。合理統籌,均衡發展,才能有利於城市的全面進步。

一流城市應一個全能的城市,而不是一個單極發展的城市,江北作為惠州多年的城市封面和增長極,底蘊和實力應該繼續保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