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油乳化與機油增多可能會一起發生 解釋原因教你如何判斷

機油乳化與增多都會導致機油潤滑性能下降甚至失效,對發動機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本文跟大家簡單聊聊成因與鑑別辦法。

先聊聊機油乳化

一般來說機油發生乳化的原因就是曲軸箱中的機油進水。途徑大概可分為:防凍液滲入;外部溼氣或水直接進入發動機;氣缸發生燃油滲漏且使用非標燃油。

機油乳化與機油增多可能會一起發生 解釋原因教你如何判斷

簡單說,防凍液滲入,多發生在老車上,因為老車發動機缸體一般都伴有老化,水道位置的沙眼被鏽透,或者出現金屬裂縫都有可能。如果是新車有可能是發動機水道設計或缸體制造工藝的問題。如果真發現有防凍液滲入的問題就需要大修或更換髮動機了。

機油乳化與機油增多可能會一起發生 解釋原因教你如何判斷

外部進溼氣或進水也很好理解。比如涉水或洗車時從空濾處發生輕微滲漏。另外,當渦輪中冷器吸入高溼度空氣時,缸內可能會因為燃燒不充分形成水汽溼壁。如果發動機存在活塞環與缸體密封不嚴的情況,就會被活塞刮入曲軸箱。其實這也是機油增多的成因,後面詳述。

機油乳化與機油增多可能會一起發生 解釋原因教你如何判斷

還有就是曲軸箱通風系統管線設計問題,導致特定環境下,溼空氣通過管線進入曲軸箱。

另外很多車主圖便宜,或長途自駕沒的選,加註了含水量高的非標燃油。燃油中的水會破壞燃燒室的油膜,導致活塞與氣缸磨損嚴重。如果是已經發生竄氣(竄氣是指氣缸與活塞,活塞環因磨損產生間隙俗稱下竄氣。還有一種情況是因缸墊密封不嚴導致的可燃氣洩漏俗稱上竄氣。)的老車,含水汽油會直接進入曲軸箱。發生竄氣的老車通常伴有動力下降,油耗增加,燒機油,噪音大,缸壓不足還會造成加速無力,嚴重時甚至空檔轟油都有不暢快感等問題。

如果是新車,大部分是發生磨損後出現這樣的情況。接下來就曲軸箱內的機油發生乳化。所以加油還是要多加小心!

機油乳化與機油增多可能會一起發生 解釋原因教你如何判斷

以上是曲軸箱內機油發生乳化的原因。還有一種乳化發生在氣門室蓋或機油蓋上。常見於老發動機,原因是EGR廢氣閥堵了,或有設計缺陷,導致發動機內部廢氣出不去,憋在氣缸蓋裡。由於廢氣中的溼度並不大,所以不會乳化曲軸箱裡的機油。在其冷卻後形成水霧,與附著在氣門室蓋或機油蓋上的機油產生乳化現象。一般來說這樣的乳化不會影曲軸箱內的機油潤滑性能。

機油乳化與機油增多可能會一起發生 解釋原因教你如何判斷

從汽車修理的角度說,機油乳化判斷標準,是拔出機油標尺檢查曲軸箱內機油油品情況。以判斷原因及對發動機的影響。

下面我們聊聊機油增多的問題

客觀上說,機油增多要分為新車與老車因為他們的成因不同。老車一般是因為發生了竄氣。而新車的機油增多,目前看多發於北方冬季直噴發動機車型。主要因為直噴發動機容易發生氣缸溼壁現象,加上低氣溫短途用車工況。致使滲入齒輪箱中的燃油無法揮發與機油混合造成。

低氣溫短途用車工況很好理解,比如零下10度,早上只開三,五公里上班,車還沒熱透呢已經到地方了。下班也是這樣……週而復始。那什麼叫溼壁呢?是指氣缸壁上沾有未完全燃燒的燃油。

機油乳化與機油增多可能會一起發生 解釋原因教你如何判斷

造成溼壁的原因比較複雜,比如發動機工作溫度低時燃燒不充分;比如噴油壓力低時汽油霧化不好;比如2.0L以下的小排量直噴發動機缸徑較小,採用直噴方式更容易噴到缸壁上。從各汽車品牌直噴發動機發生的故障看,幾乎都有溼壁的影子。可以說溼壁已經是直噴發動機的“通病”了。

那溼壁怎麼會造成機油增多呢?

是因為活塞運動把氣缸壁上沾有未完全燃燒的燃機油刮入了曲軸箱中。與曲軸箱內的機油進行了混合並稀釋了這些機油。

機油乳化與機油增多可能會一起發生 解釋原因教你如何判斷

其實,發動機是有設計油氣分離器的。簡單說,發動機工作時,汽缸內燃燒的高溫高壓氣體,會沿著活塞組件與氣缸壁之間的間隙竄入曲軸箱中。在竄入曲軸箱的發動機廢氣中,含有一些水蒸氣和二氧化硫。水蒸氣凝結後使機油乳化。所以發動機設置有曲軸箱通風裝置使這些廢氣能夠排出,而油氣分離器就安裝在曲軸箱通風裝置的通道中進行油霧分離。說白了這個裝置就是讓曲軸箱內的廢氣揮發,離開曲軸箱,只留下機油。

機油乳化與機油增多可能會一起發生 解釋原因教你如何判斷

但北方冬季太冷,在前述的低溫短途用車工況下分離效果會打折扣。久而久之就越混越多,與汽油混合的機油性能會大大下降。加快發動機磨損。

機油乳化與機油增多可能會一起發生 解釋原因教你如何判斷

該如何判斷機油增多呢?比如你的新車在早上,著車時發現發動機噪音很大,就應該等車涼透後,檢查機油尺。如果發現機油超過刻度線最高限,汽油味很重,大概率說明你的車機油增多了。著車時的噪音可能就是潤滑不夠造成的。

如此說來機油增多與機油乳化可能同時發生但沒有必然聯繫!大家一定要區分看待。

機油增多其實是發動機設計上的取捨原因。

你可能會說能不能減小機油增多的風險呢?肯定可以。比如噴油角度上垂直噴油會比傾斜噴油減小產生溼壁的概率,溼壁概率低了,理論上機油增多的概率也低了。但垂直噴油燃燒效率又不如傾斜噴油,對於有些駕駛者可能會覺得發動機開起來不爽。這就是發動機設計上的取捨。德系某品牌選擇前者,日系某品牌選擇後者。

機油乳化與機油增多可能會一起發生 解釋原因教你如何判斷

這種取捨還發生在,對待燃燒廢氣的方式上。比如某日系品牌現在的做法普遍是加快發動機暖機速度,發動機熱的快,燃燒更充分,通過提升油氣分離效率降低機油增多的風險。相比下,玩了十多年直噴技術的某德系廠商更聰明。從設計思路上就杜絕了機油增多。他們增強曲軸箱通風,直接把機油蒸氣與汽油蒸氣一起送回氣缸再次燃燒,這就是機油消耗快治不好的原因。

通過以上分析,我想大家已對機油乳化與增多的原理有了更清晰的認識。隨著節能減排的法規越來越嚴格,直噴發動機因“吃的少幹得多,排放好”三點特性會被越來越多的使用。這是大勢所趨。所以我建議大家在選車階段,不差錢的話還是儘量選大排量發動機。因為大排量發動機氣缸直徑大,燃油不容易噴到缸壁上,而且燃燒好。如果您現在已經開直噴發動機車型,而且已經發生機油增多或消耗快的問題。那就要養成勤觀察,勤換機油的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