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油“增多”、“乳化”的危害究竟大不大?

機油“增多”、“乳化”的危害究竟大不大?

發動機機油“增多”、“乳化” 現象此起彼伏,引起很多車主圍觀。

近期,某些車型出現機油“增多”、“乳化”的事情不斷髮酵,所涉車型質量一度遭到質疑。企業方專門針對此事出面回應,但很多人不買賬,發出直擊靈魂的拷問,中招的車型是不是存在設計缺陷?

從以往看,機油增多、乳化現象多發生在渦輪增壓發動機車型上,最近某企業車型搭載的自吸發動機也發生類似現象,確實不多見。但不多見就意味著一定是質量有缺陷嗎?筆者經過多方調查調研,發現這個答案是否定的。

一輛車有上萬個零部件,難保哪個零部件或多或少出現“問題”,要不然不會有諸如“保養”之類的售後服務的存在,但是所謂的“問題“,出現的原因很多也很複雜,產品本身、操作方式方法、環境等都有可能是作俑始者。

機油增多、乳化在車圈出現過太多,我們對此不陌生,但如果對背後的機械原理,對駕駛的影響,如何避免等深層次問題了解後,或許會重新認識機油增多、乳化的本質,較少恐慌。

作為當下主流的技術,缸內直噴發動機的特點是啟動時直接將汽油噴進氣缸內點燃,對噴油器的設計標準要求很高,因此存在質量缺陷的概率很低。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機油“增多”、“乳化”現象?

據筆者瞭解,汽車在運行中出現機油增多、乳化現象比較常見。機油增多好理解,最直觀的意思就是機油尺刻度線位置上移;乳化,更好理解,當機油遇到不可互混的液體時,有外力施壓,比如晃動,就會導致機油出現白色或黃色乳狀液體。

其實,機油“增多”是任何噴油形式的發動機在工作原理上都不可避免發生的一種現象,較多發生在北方的冬季和長時間短途用車情況下,原理和高溫氣體進入低溫環境時出現冷凝現象類似。

發動機一般都是4個衝程,分別為進氣、壓縮、燃燒和排氣,當發動機啟動做功時時會通過這幾個衝程作業助力活塞和曲軸連接在一起,活塞運動產生的動力傳遞給變速器,車軸轉動驅動車輛。

原理上,發動機正常作業時將汽油噴進燃燒室,霧化的汽油會被充分燃燒。如果在冷車或預熱不充分的情況下,噴入缸內的汽油容易霧化不充分,冷凝成油滴掛在發動機內壁上,積攢到一定量便通過機油環進入到曲軸箱,混入機油裡,導致機油液麵上移,這就是所謂的機油“增多”。

機油增多過量時會影響機油性能,磨損發動機,甚至引起機油報警燈提示,不過近期發生的雙擎及混動車型出現的機油增多現象並非此類極端情況。所以,機油增多是否影響發動機性能,需要引起警惕要看具體情況。

一般當機油少量增多時,不影響駕駛性能,不必過度緊張。比如,疫情這段時間,很多車輛或長時間閒置,或長時間低溫、冷啟動短距離行駛,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機油少量“增多”現象的發生。

當然,機油增量多過時就需要提高警惕,這種情況市場伴隨著汽油味較大,發動時有明顯噪音。比如有業內人士分析,“根據實驗結果顯示,機油液麵超過標準刻度20毫米以上,發動機的轉速就會明顯上升,機油報警燈也會亮起,當汽油頁面標準刻度達到31毫米以上時,就會出現油壓波動,PCV通道堵塞等情況,發動機的正常運行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這種情況,就應儘快聯繫4s店找因應對。

除技術層面,還需要考慮物理誤差。一定要注意,測量機油量時需要將實際注入機油與F線存在的公差考慮進去,同時也要注意發動機作業時長、溫度、用車場景等因素,這些都會影響機油的測量結果。

而乳化現象,常常伴隨著機油增多一起出現,機油乳化問題的必要元素是水,而汽油燃燒後產生的水蒸氣會伴隨著附著在缸壁上的汽油進入曲軸箱內,在高溫的作用下形成水油蒸汽,部分進入燃燒室,部分掛滴在機油加註口,在發動機作業外力產生震感時,機油和水油液體混動形成白色或黃色乳化物。

再次需要注意觀察的是,乳化現象發生的位置。如果乳化現象發生在機油蓋上,駕駛性能正常,且未引起發動機報警提示,也不必過度緊張,多留意觀察,保持清潔。如果乳化現象滲透在機油裡面,就需要引起重視,儘快更換機油。

如何避免或者較少機油“增多“、”乳化”?

首先保養很重要,在做到定期常規保養的基礎上,如果搭載的不是缸內直噴發動機車型,每三個月檢查一次機油尺即可。如果搭載的是缸內直噴發動機,在縮短檢查機油尺週期的同時,注意要適當提高長距離用車頻率,每次啟動儘量讓發動機盡長時間保持正常工作溫度,這也是保養的一種方式,對發動機的護養尤其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