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前夕,為什麼蘇聯要拆除斯大林防線?

瘋狗的輕武


大家好,我是詩涵果果解史。

斯大林防線全長1200公里,從蘇聯北部的卡累利阿到南端的黑海,這個盤踞在東歐平原上的堅固堡壘是蘇聯對抗中歐和西歐的重要屏障,斯大林防線和法國的馬奇諾,德國的大西洋壁壘,齊格菲防線並稱為歐洲的四大防線!


如此重要的防線,幾乎相當於蘇聯的命脈,為什麼要在二戰前拆除呢?

其實蘇聯之所以拆除斯大林防線也是有著自己的打算的,精明的蘇聯人沒想到這個打算是搬起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一、斯大林防線的修建

斯大林防線的修建耗時日久,前後共經歷了11個年頭,耗費了蘇聯大量的人力物力,這個全長1000多公里的防線幾乎耗盡了蘇聯的底子。防線的修建缺少山脈河流的天然防禦工事,在平原上築起厚度達到1.5米的防禦牆,在面對敵軍的進攻時,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它需要的駐守點太多了,這條防線太長了!

斯大林放線的重要作用在於蘇聯可以防備其他歐洲國家對蘇聯的不懷好意,遠了說,是法國和英國,近了說,當然是德國和波蘭!


二、斯大林防線的拆除

上面說了斯大林防線對於蘇聯的重要性,關係到蘇聯國土安全。如此重要的放線,蘇聯為何會拆除呢?其實都是蘇聯人自己的貪婪在作怪。

防線修建完畢以後,蘇聯入侵了波羅的海三國,隨後為了打破英法對蘇聯的封鎖,秘密和德國簽訂了瓜分波蘭的條約,導致了蘇聯在得到波蘭大片的土地後,國土面積增大,邊境線隨著戰爭向東南延伸,原本駐紮在蘇聯邊境的斯大林防線失去了它的意義-保衛蘇聯本土。

邊境線改動的蘇聯只能在新的邊境重新修建防線,也就是後來的莫洛托夫防線,但是蘇聯沒有那麼多的資源可以保證莫洛托夫防線的堅固,被逼無奈的蘇聯人只能拆東牆補西牆,將斯大林防線拆除,供應莫洛托夫防線的修建!


總結:斯大林防線的拆除,對蘇聯是一個巨大的損失,消耗了大量資源的永久性防禦工事,在德國的入侵中,基本沒有發揮太大作用。莫洛托夫防線則因為資源缺少,即便是拆除斯大林防線作為原料補充,其堅固性和防禦厚度始終不如斯大林防線!


詩涵果果解史


窮!只能拆東牆補西牆:拆了斯大林防線,去修新的莫洛托夫防線。

先插句題外話:近日,特朗普讓美企彙報一週時間是否能像我國一樣修建出一座“火神山”醫院。美企撓頭說,最少要一個月。我國“基建狂魔”的外號,可不是吹出來的,這可是經過二十多年努力拼出來的。沒有這個根基,我們也不可能一週建一座醫院。

這個問題,二戰前的蘇聯也遇到了,而且更嚴重。

二戰前,蘇聯的工業實力其實並不強。雖然,按照各國工業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比例算,蘇聯排名第二(1937年約佔10.6%),僅次於美國。但是,蘇聯真實的工業水平和技術含量是低於歐洲其他各國。他是靠龐大的數量優勢,才擠到前三名的。這就是所謂的質量不夠,數量來湊!

就如現在的我國,雖然我們經濟總量佔世界第二。但是,我們在很多工業和科技領域是落後的。我們雖然在2019年世界500強企業佔129名,超過美國。但是,我們肯定不敢說我們比美國強。別說美國,就是跟英日德俄比,我們也有差距。往小了說,阿里巴巴的市值遠高於波音、洛馬、通用三家綜合。但是,我們拿十個阿里也換不來一個波音!

蘇聯當時遇到的問題更嚴重,蘇聯前兩個五年計劃都是發展的基礎工業、礦產開採和部分設備製造業。蘇聯在重工業能取得成就,也是引進了西方的技術和工業設備。尤其是美德的先進工業技術,更是蘇聯裝備製造業興起的關鍵。

我國改革開放都四十多年了,再很多製造領域還是跟西方有差距。以我們現在的經驗看,十餘年時間,蘇聯再怎麼追,再怎麼消化,也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工業國。不過,蘇聯的國家調控能力強,集中力量辦大事,真就把重工業的攤子鋪起來了。但是,這種發展很畸形,只能全力建立起少數裝備製造業。例如:蘇聯全力造拖拉機時,就要放棄在坦克飛機上的製造力。造坦克時,你就別想著造拖拉機。

事實也確實如此,蘇聯在二戰前,用了快二十年都沒有完成對斯大林防線的分期修建。因為,他還要全力造“拖拉機”啊!這就造成該防線設施簡陋,缺少防禦火炮,跟法國的馬奇諾防線沒法比。

(左邊紅線為莫洛托夫防線所在位置,右邊紅線加圓圈的是斯大林防線位置。)

後來,蘇德瓜分了波蘭,將防線西移到波蘭境內。面對囂張的德軍和緊張的歐洲局勢,蘇聯也知道大戰迫在眉睫。於是,趕緊又在新的西方邊境修建“莫洛托夫防線”。可是,修建防線是需要強大基建工業和重工業支撐的。

蘇聯沒那麼強的工業實力,還要造飛機坦克大炮,儲備武器。因此,為了趕時間,只能拆除看似已經沒用的斯大林防線。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國境線變了,原來的防線沒用了,自然是要拆舊的修新的。
蘇聯通過1939年建立東方戰線,為自己增加了不小的地盤。

斯大林防線並沒有形成一個連綿的防線,只是在一些重點地帶修築了工事。

蘇聯在1939年通過和德國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獲得大片的土地,蘇聯的國境線是向西推進了數百公里,蘇聯是叫做建立東方戰線,目的就是要使德國進攻蘇聯時,距離蘇聯的核心地區更遠一點。

蘇聯在舊邊境修建的築壘地域屬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各個歐洲國家修築堅固工事行動的一部分,在一戰結束後,歐洲各國在自己的邊境都是修築了一大堆的防禦工事,最著名的是馬奇諾防線,其實在東邊捷克和德國的邊境也有相當堅固的工事,在希特勒吞併捷克斯洛伐克以後,象古德里安什麼都是表示強攻這樣的工事,不知道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在網上找到了一些照片,是在白俄羅斯有一個斯大林防線的博物館。



而蘇聯這個周邊沒有一個朋友的國家,況且蘇聯歐洲部分屬於整個的東歐平原,地形空曠,雖然有一些沼澤、森林、河流,但是總體來說屬於無險可守,所以蘇聯也是在自己的國境線上修築了一些築壘地域。這些築壘地域並沒有形成完整的防線,後來把這些築壘地域統稱為斯大林防線。
斯大林防線還是按照一戰的標準修建,大部分碉堡是隻有機槍,而且射界狹小。


這些舊的築壘地域,還是按照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標準修建,大部分掩體只是裝備了機槍,火炮不多,有的就是用老式的坦克改裝而成,而在蘇聯建立東方戰線之後,這些舊的築壘地域就是失去了它們的意義。而蘇聯人是還沒來的急在新的國境線上修築新的築壘地域,德國人就打過來了。


紅色手電筒


事實上,被西方國家稱之為“斯大林”防線的蘇聯舊國境線上的一系列築壘地域,在蘇聯的歷史文獻檔案中從未使用過這樣的稱呼。

蘇聯並不是在二戰前拆除所謂的“斯大林”防線,而是在與德國瓜分波蘭,蘇聯的國境線往西推移後,根據國防計劃,在新國境線上修築了一系列新的築壘地域,而舊國境線上的諸多築壘地域許多停工、延期執行或將部分武器裝備拆除搬到新國境線上的築壘地域上罷了。

現如今舊國境線上築壘地域舊址仍然留存著許多永備火力點的遺址,成為了軍迷喜愛光顧的地方

1941年6月30日,在經歷了烏克蘭的血戰後,蘇聯最高統帥部大本營命令西南方 面軍後撤至 1939年舊國境線處,並以舊國境線上現有的鋼筋混凝土機槍永備火力點為基礎,構築一條配以少量反坦克炮為依託的堅固野戰防禦工事體系。西南方面軍可依託科羅斯堅築壘地域(第 5 號)、沃倫斯基新城築壘地域(第 7 號)、列季切夫築壘地域 1 (第 3 號)以及蘇聯於 20 世紀 30 年代在東部舊國境線上構 築的 50~100 公里的永久防禦工事建立火力體系,各部隊在 1941 年 7 月初要做好戰鬥準備。 除此之外,還要加上莫吉廖夫—波多利斯基築壘地域(第 12 號)。截至 1941 年 5 月 28 日, 蘇聯人在舊國境線上的整個防禦體系內擁有 1290 座防禦性永備火力點(多以機槍火力點為主)。然而,在這些塞群體系內仍然存在30~40公里的防禦缺口。

現存的永備機槍火力點的舊址

由於舊國境線上的各築壘地域處於未完工且武備不齊的狀態,在阻擋德軍向東推進過程中未能起到應有的作用,有的甚至是主動放棄的。這在戰爭爆發後,第12集團軍司令員波涅 傑林少將在7月16日寫信給南方面軍司令員的信件中可以佐證,他在信中寫到了築壘地域的現狀:

“目前我部進駐列季切夫築壘地域,對其瞭解如下:如果該築壘地 域被敵軍攻破,將直接威脅到您的方面軍。該築壘地域的防禦很薄弱。在 122 公里長的防禦正面前沿陣地中的 354 座軍事設施中火炮工事 列季切夫築壘地域(3-й Летичевский укрепрайон,軍事代號 3) 附錄 / 261 僅有 11 座;築壘地域的防禦設施以機槍永備火力點為主;而關於這些機槍掩體的裝備,其 中缺少 162 挺重機槍;該築壘地域內部署 8 個 機槍營的常備駐軍,其中 4 個營是剛剛組建未 經訓練的;築壘地域內沒有炸藥、地雷和鐵絲網;該築壘地域野戰駐軍的最低限度需求是4個完整的步兵師和 1 個坦克師,令人沮喪的是現有的 3 個山地師僅保有基本架構而已;與該築壘地域右翼相鄰的築壘地域之間有一塊寬度為12公里的未設防地段。”

科羅斯堅築壘地域地下指揮所的平面圖

而在德軍記載的史料中同樣可以印證,按照德國人1942 年公佈的對該防禦工事群的研究報告顯示,列季切夫築壘地域內擁有22座火炮掩體(另有53座未完工)、336座機槍掩體(另有 23 座未完工)和 36 個指揮所。

蘇聯總參謀部出版的科羅斯堅地域的地圖

而科羅斯堅築壘地域(位於烏克蘭西部)內配備16 座火炮、919挺重機槍和309挺輕機槍,但武器配備數量僅達到必要需求的 1/3。軍事委員會在戰前對該築壘地域進行調查的報告顯示:被抽查的178 處設施,大多數裝備不齊全,偽裝破損,駐軍的訓練水平低下。

而烏克蘭社會主義共和國內務人民 委員部副人民委員波格丹·扎哈羅維奇·科布洛夫於 1939 年 1 月 11 日提交的關於基輔築壘地域狀態的報告中,也用大篇幅的內容指出了其視察過程中發現的諸多問題,並抱怨曾多次向時任基輔特別軍區司令員鐵木辛哥二級集團軍級指揮員反映過實際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整改方案,但後者對此未採取任何措施。

波格丹·扎哈羅維奇·科布洛夫


《基輔1941:史上最大合圍戰》,臺海出版社


彼得堡的肥天鵝


我記得有個博主說:蘇聯新建了一條防線,就從斯大林防線上拆材料安到新防線上,但還沒整完,就爆發蘇德戰爭了


李阿丫丫


因為斯大林防線太過強大,怕德軍不知就裡硬往上衝傷亡太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