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下的消費百態

湖北外城市連續多日無新增確診人數,表明全國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隨著全國防控工作的持續,疫情拐點基本確定!由於全國按下暫停鍵將近兩個月之久,國家經濟受到較大沖擊,如何快速恢復經濟已成為重中之重,提振消費已刻不容緩。

從最新的數據來看,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130億元,同比名義下降20.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23.7%,以下除特殊說明外均為名義增長)。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48476億元,下降18.9%,按消費類型分,1-2月份,餐飲收入4194億元,同比下降43.1%;商品零售47936億元,下降17.6%。

後疫情下的消費百態

在餐飲受到較大打擊收入下降43.1%的情況下,不少地方已經開始出臺政策助力餐飲。3月12日,安徽發出《關於廳機關幹部近期帶頭進行餐飲消費支持企業渡過難關的倡議書》,以實際行動支持餐飲企業渡過難關;3月13日,南京打出促進消費組合拳,除更大力度開放城市服務業,鼓勵機關幹部帶頭消費外,又統籌資金向市民和困難群體發放總額達3.18億元的消費券,主要包括餐飲消費券等7大類。此外,江西、寧波等省市也出臺措施促進餐飲消費,隨著消費者信心回升,餐飲終端也有望逐步回暖。

後疫情下的消費百態

餐飲之外,疫情之下的另外一個重災區是旅遊,疫情期間旅遊業全線停擺,在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的情況下,不少景區景點開始限流開放,國家也接連出臺政策助力發展。

3月11日,國家發改委發佈消息稱海南省將從短期、中期、長期三個階段制定好海南旅遊業疫後恢復重振計劃,出臺《海南省旅遊產業振興計劃(2020-2023)》《海南省旅遊市場推廣促銷實施方案》。新冠疫情影響下海南旅遊業受到較大影響,海南旅遊業疫後恢復重振計劃的推出充分顯示了國家對旅遊業的重視程度,有望推動疫後旅遊反彈。

另外3月1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宣部、財政部、商務部等23個部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其中提到,進一步完善免稅業政策,建設一批中國特色市內免稅店。鼓勵有條件的城市對市內免稅店的建設經營提供土地、融資等支持,在機場口岸免稅店為市內免稅店設立離境提貨點,進一步完善免稅業政策,完善市內免稅店政策、擴大口岸免稅業務增設口岸免稅店、根據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費升級情況適時研究調整免稅限額和免稅品種類、在免稅店設立一定面積的國產商品銷售區等,加速境外消費迴流。

後疫情下的消費百態

旅遊行業短期受疫情衝擊嚴重,但看好板塊中長期修復能力。在消費升級、消費迴流、政策指引以及疫情後行業恢復業績預期的推動下,免稅、休閒旅遊、出入境等概念仍將有增長空間。


相關標的:

中國國旅:公司17、18年相繼收購日上中國、日上上海後,已經在北京、上海、廣州獨享離境免稅市場,後續北京又新增大興機場,上海又新增浦東衛星廳,進一步提升客流上限,中免系已經佔據中國目前最核心的機場樞紐要塞。掌握強勢機場資源的國旅對品牌方的議價能力進一步提升,為中免公司後續擴品類和獲取更高折扣空間打下基礎。隨著公司逐步整合現有經營渠道,調整品類結構,帶動長期業績穩步提升,短期內市內政策變化將成為公司重要催化劑,未來市內免稅店推進乃至全球免稅業務版圖擴張將為公司帶來更大的價值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