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後,白起爲什麼寧死也不帶兵打趙國?

似水年華76144396


早在

閼與之戰前(公元前270 年),秦昭襄王就已經打算讓白起退居二線了。畢竟白起連挫韓、魏、楚三大國,功勞太大,已有功高震主之嫌,秦國不能把寶都壓在他一個人身上;並且白起也不是昭襄王自己的心腹之人,他是由魏冉發現,並向昭襄王推薦的將才。而當時昭襄王已經有清除魏冉勢力的想法了,若這個時候給白起立功的機會,只會漲魏冉的人氣,不利於昭襄王施展手段罷免掉魏冉。

於是在閼與之戰時,昭襄王就沒有讓白起擔任大將,而是派了被他寄予厚望的胡陽為將。結果胡陽太輕敵(曾經打敗過趙軍),被趙國名將趙奢(趙括的爹)擊敗,十多萬秦軍逃傷過半,昭襄王因此丟了大臉。


儘管如此,昭襄王也沒有用白起,仍然是繼續雪藏。一直到公元前266 年,昭襄王罷免了魏冉後,才重新啟用白起。當時魏國人范雎入秦接替魏冉的位置。他提出了遠交近攻策略,讓昭襄王暫時不要打趙國,而是繼續削弱韓魏的勢力,等時機成熟後再對趙國下手。昭襄王全盤接受了范雎的建議,派白起和王屹連續攻打韓魏。

白起領命後,先是大破魏軍,斬首五萬。接著切斷了韓國的太行道,並與公元前263 年攻佔了韓國的中部重鎮沁陽,將韓國的國土一切為二,導致韓國北部的上黨地區與韓國的中央地區被絕斷。韓國的桓惠王命上黨郡守馮亭把上黨郡獻給秦國,以求秦國罷兵息戰。當時秦軍還沒有向上党進攻,郡守馮亭不願降秦,同百姓謀議後,把想把上黨郡獻給了趙國。趙孝成王與平原君趙勝商議後,認為這個便宜不佔白不佔,就派大軍入駐上黨。等到秦軍也進入上黨後,長平之戰便爆發了。

長平之戰剛爆發時,秦軍的統帥是王屹,白起還是靠邊站的角色。後來王屹和廉頗在長平打成了膠著戰,秦趙雙方便都進行了換將,趙國方面大張旗鼓的換上了紙上談兵的趙括,秦國則是秘而不宣的讓白起易帥。這一來二往,勝利天坪就倒向了秦國。趙軍不僅大敗,而且還被白起下令全部坑殺,秦軍只留兩百小屁孩回去報信。趙國可謂是精銳盡喪,元氣大傷。



當然了,長平戰場上雙方對峙三年,秦國也一樣是傷筋動骨,比趙國也沒好哪去。白起正是因為知道秦國的困難,所以才在坑殺四十萬趙軍時,又釋放了兩百多名幼卒回趙國,目的顯然是讓這些小孩子回去報信,散佈秦軍可怕的言論,讓趙國除了無奈的憤怒以外,只剩下了恐懼。試想一下,一個人人充滿恐懼,且幾乎是元氣大傷的趙國,面對攜大勝而殺來的秦軍時,恐怕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民眾相繼而走,王室奮力出逃。邯鄲城必然是不攻自破,趙國的統治秩序很有可能會瞬間倒塌。

所以可以下一個結論。如果當時讓白起放手一試,不敢說白起能把趙國給滅了,但起碼他肯定能把趙國的邯鄲城攻破!

並且如果當時攻趙,還有一個的大優勢。就是其它五國都沒有緩過神來,還沒有意識到趙國被滅的後果。五國都還是一種觀望態度,出兵援趙的可能性幾乎沒有。並且長平離邯鄲城很近,當時趙國也沒有時間去找援兵。就算去求援了,援軍一時半刻也不敢來。畢竟是白起帶兵攻趙,韓魏楚都已經被白起給打怕了。出兵之前要先掂量掂量。這樣一來,時間上對秦國很有利。



基於以上兩個優勢,白起在長平之戰後短暫休整後,便兵分兩路殺入趙國境內。一路向晉陽出發,攻取了整個太原盆地;另一路以邯鄲為目標了,直取趙都。不過秦軍在佔據了邯鄲郊外的武安城後,秦國內部對於是否要再繼續擴大戰果產生了猶豫。最終主和派的范雎佔了上風,昭襄王同意了范雎的建議,將白起從邯鄲前線調回,乘勝滅趙一事暫時擱置。

對於秦國這一次坐失良機的決定,後世之人普遍把鍋甩給范雎。但其實如果昭襄王的心裡不認同,范雎又豈能左右昭襄王的決定呢?這也就說明昭襄王在心裡面還是認同范雎的兩點想法:

第一、秦國的損失也很大,現在趙國主動割地求和,這種便宜幹嘛不佔?

第二、白起已經破了楚都郢都,現在再讓他破趙都邯鄲,是否功高震主?



另外昭襄王還有一個想法,就是秦國雖然佔據了上黨腹地的幾大盆地,但在經過長平大戰之後,上黨地區的農業大受影響,勞動力損失很嚴重。秦國要想控制上黨高地,一方面還需要由腹地繼續提供補給,另一方面也需要一定時間休養生息了。既然趙國願意割地求和,那就讓暫時讓趙國苟延殘喘多活幾年。等秦國徹底鞏固上黨後,再起大軍滅趙。

因此在滅趙這件事上,白起和昭襄王有根本性的分歧。昭襄王認為滅趙很簡單,只要他想滅就一定能滅;而白起認為滅趙並不輕鬆,必須要有天時人和,乘趙國和五國都沒有反應過來時,一舉端了邯鄲。如果沒有這兩樣前提,他也沒把握滅趙。

事後的發展,果然如白起的預料。趙國在長平之戰後,先是驚恐,接著又迅速穩定,內部空前團結,君臣不再驕奢糜爛,平民也都憋著一股勁,想著找秦國報仇雪恨。等到長平之戰一年多後,趙國完成了邯鄲的備戰工作,因此在割地的問題上,突然對秦國翻臉變卦,把本來說好給秦國的六個城池轉手送給了齊國,並且四處派出使節,結成了燕韓趙魏齊聯盟,一致對付秦國。此時再想滅趙,無異於拿腦袋往石頭上撞,很愚蠢。



前面也說了,對於滅趙,昭襄王有一種迷之自信,他覺得趙國算個屁,寡人想教訓趙國如果遛狗一般。面對言而無信的趙國,昭襄王想都沒想就派大軍出征討伐。最開始他打算讓白起出戰,只不過白起正好生病沒法帶軍,於是便讓王陵帶兵討伐。然而秦軍圍攻邯鄲一年,始終啃不動趙軍的防線。秦軍這麼垃圾的表現猶如耳刮子一般啪啪的打在昭襄王臉上。為了挽回不利戰局,昭襄王再次召見白起,讓他領兵出戰。白起直接拒絕了昭襄王的命令,他的理由很簡單:

趙國現在空前的團結,外交上也已經成功形成聯盟,滅趙的最好時機錯過了,如今趙國已有準備。而且他們這次吸取了長平之戰教訓,不再輕率出擊,而是堅壁清野,立足防守,我們大軍殺過去,既攻不下城池,也掠奪不了什麼資源。更危險的是,一旦我軍疲於奔命,毫無戰果,立即會激發其他各國對我軍的輕視,他們必然會派兵陸續支援趙國,到那時我軍局面危矣!

白起這番話講的是事實,但是昭襄王聽了不是滋味。心中暗中大怒:沒有你白起,我就不能消滅趙國嗎!然而結果恰恰就是沒有白起,秦國拿不下趙國。不管是王陵還是王屹,都啃不下邯鄲。尤其是王齕增兵後,趙國在堅守的同時還派出小股部隊侵擾秦軍後路,利用騎兵優勢攪的秦軍死傷慘重。並且此時楚國春申君和魏國信陵君率領數的十萬部隊也抵達邯鄲,朝著秦軍的側後方一通猛攻。直接把秦軍趕出了上黨地區,退守河東。秦軍在大撤退時,鄭安平的兩萬秦軍還被趙軍包圍,做了俘虜。秦人落在趙人手裡,下場可想而知了……


總的來說,白起是一個優秀的軍事家,並非是一個對戰爭極度渴望的好戰分子。他對於戰爭的理解,屬於一種很高的境界,就是能夠審時度勢,不打無把握之仗。他拒絕掛帥的理由有二:

第一、時機已失。長平之戰時,白起冒著被天下人罵的壓力,屠了趙軍四十萬,為的就是一舉拿下邯鄲。誰知道昭襄王不領情,並且是還託大裝逼,覺得趙國好欺負。等後來知道趙國的厲害了再想讓白起出徵,已經太遲了。

第二、以觀時變。這個世界上沒有天生的常勝將軍,只有會審時度勢的將軍。作戰最忌諱的就是打無把握之仗。既然已經失了時機,再出兵攻趙,對秦國只有壞處,沒有好處。如此一來不如靜待時機,等六國內訌時再出兵。

從以上角度來看,白起對得起自己戰神的這個稱號,這也是他能夠取得常勝戰績的原因。但是白起不願意攻趙的根本原因,其實還是他不懂政治。從白起的個人角度來說,他本來也不想掛帥。因為自從華陽之戰後,昭襄王就已經打算讓他退居二線了。特別是范雎上臺後,視白起為仇敵。自此之後,白起就犯了政治幼稚病,完全不分析秦昭襄王的內心想法,沒有顧忌秦王的臉面,政治上表現的很不成熟。他把昭襄王想的太簡單了,甚至有僥倖心理,覺得昭襄王不敢拿他怎麼樣。結果昭襄王就是那麼狠,把他賜死了。


Mer86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前262年,秦趙長平之戰,雙方投入大軍上百萬人次,最終趙國戰敗,45萬降卒被秦軍坑殺。

前260年,秦國撤軍,半年後,秦軍捲土重來,大軍直奔邯鄲而來,意圖徹底消滅趙國,但是秦軍接連攻打三次,都被擊退。

此時的秦昭王想到稱病在家的白起,下詔白起掛帥出征。然而,這位被歷史學家稱為“殺神”的將軍卻選擇了抗旨,並且兩次拒絕了領導的徵召。白起的忤逆和攻趙前線的失敗讓秦昭王急火攻心,最終下詔白起自殺。

一代殺神就此隕落。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能取得坑殺趙國降卒45萬的巨大勝利的白起,會一反常態打死不去進攻邯鄲呢?“靜夜史”認為原因如下:

1、趙國並沒有遭受滅頂之災

長平之戰後,燕國看到趙國兵敗,開始萌生了趁機劫掠趙國一把的猥瑣想法。

《資治通鑑卷第六•秦紀一•秦昭襄王五十六年》記錄:“燕王喜使慄腹約歡於趙,以五百金為趙王酒。反而言於燕王曰:“趙壯者皆死長平,其孤未壯,可伐也。”

所以在前251年,在燕趙剛剛締結了友好盟約,頭腦發熱的燕國就大舉進攻趙國,結果遭到了趙國大將廉頗的迎頭痛擊,燕國被趙國反殺。

史載:“燕師至宋子,趙廉頗為將,逆擊之,敗慄腹於鄗,敗卿秦、樂乘於代,追北五百餘裡,遂圍燕。燕人請和,趙人曰:“必令將渠處和。”燕王以將渠為相而處和,趙師乃解去。”

從長平之戰到燕趙之戰,前後不到10年,趙國就重新成為東方強國。

所以趙國真的收到滅頂之災了嗎?秦國在長平之戰中到底又取得多大的戰果呢?45萬大軍中真正的將士又有多少呢?

答案就是:趙國雖然45萬降卒被坑殺,但是真正的將士遠沒有達到此數,更多的是為趙軍提供後勤保障的民夫等人。

不過,即使是民夫,受到趙國胡服騎射全民皆兵風潮的影響,戰爭時期,這些民夫最起碼也是預備役,是潛在的趙國士兵,所以白起才會痛下殺手。

而既然趙國軍隊損失沒有達到45萬,那趙國就不是遭到了滅頂之災,此時的趙國都城邯鄲,起碼還有10萬左右的軍隊,這是邯鄲之戰能夠取得勝利的主要原因。

在《史記》中,白起給出了秦昭王三個不去打邯鄲的3個理由,包括邯鄲不好打,秦國在長平之戰中損傷過半以及秦軍容易受到東方諸國的合擊。

但是這三個理由都是無法掩蓋趙國實力尚存的事實的,而且經歷了大敗的趙國哀兵,會讓白起敗得很難看,這才是白起寧死不去的原因。

很多人說白起欺君,他在長平之戰中根本就沒有取得如此巨大的戰果,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2、此時的秦國並不具備一口吞掉趙國的實力

長平之戰後,白起想要乘勝攻下邯鄲,消滅趙國,結果秦昭王被範睢的讒言所耽誤,秦軍撤軍半年,趙國恢復了元氣,所以秦軍失去了提前30年消滅趙國的絕佳時機。

《史記》記載:於是應侯言於秦王曰:“秦兵勞,請許韓、趙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王聽之,割韓垣雍、趙六城以和。正月,皆罷兵。武安君聞之,由是與應侯有隙。

聽起來好像白起趁趙國長平之戰大敗,再被白起來上一下就一定能亡國一樣。

事實上,趙國遠比白起想得要堅韌很多,因為,趙國的政治中心,不止一個!

準確的說,是三個!

趙國國土南北跨度大,南到河南北部、中間囊括了冀中南、晉大部,直到內蒙古河套地區。這樣的國土範圍內,有太行山、黃土高原、黃河等地形,所以地形破碎,相互之間難以統一協調,只能分化出三個環境迥異的三個板塊,包括以晉陽為中心的西部板塊,以邯鄲為中心的南部板塊和以代郡為中心的雲中板塊。

長平之戰,位於晉陽板塊附近,對於邯鄲和雲中板塊而言,影響不是很大。

這樣的情況下,秦國可以說在長平之戰中摧毀了晉陽板塊,但是對於另外兩個板塊,特別是雲中板塊,基本沒有受到損失,這是同樣在長平之戰中損失大半的秦軍難以拿下的。

此時的滅趙之戰已經不是拿下趙國都城邯鄲就能解決問題的時候了,沒了邯鄲,還有晉陽,沒有晉陽還有云中,想一口吃掉趙國,白起還沒有這副好牙口!

所以,面對膨脹的秦昭王想要徹底吃掉趙國的狂妄計劃,白起也只能以死明志了!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枚酷愛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靜夜史


長平一戰,白起一舉坑殺40萬趙國將士,可以想象,此大手筆所造成的震撼,在當時足令整個趙國上下軍民甚至各國都是魂飛魄散、肝膽俱裂、聞風喪膽,足以摧任何軍隊的鬥志。此時若進兵趙國,趙國不但無力、更加無心抵抗,就是其他5國也是惴惴不安,擔心惹禍上身,滅趙可說是易如反掌。然一年後,趙國上下逐漸上從恐懼中緩過神來,反而將悲憤結成一股力量,明白了輸了就是個死,哀兵反而能勝。各國也反映過來不能坐視趙亡。此時白起再出山起兵攻趙,絕對是與全世界為敵,激起趙國全國軍民,以及東方各國的同仇敵愾,拼死抵抗,怎麼可能有勝算。一個頂級的名將應該就是知道什麼戰能打,什麼戰不能打,才能做到戰無不勝吧。


聖嬰紅孩兒


長平一戰,白起也被後人封了個“殺神”的稱號,因為這一戰白起坑殺了趙軍降卒40萬人,趙國從此一蹶不振。

原本白起建議秦昭王乘勝追擊,直接大舉進攻邯鄲,一舉殲滅趙國,畢竟戰爭形勢都是稍縱即逝,然而半路殺出個範睢,範睢擔心白起立下蓋世之功,威脅到自己,於是向秦昭王讒言蠱惑,說白起謀反什麼的,當時即可攻打邯鄲的時機就這樣錯過。

機會錯過,秦國又派王陵攻打趙國邯鄲,得到喘息機會的趙國,誓死抵抗,王陵久攻不下,原本邯鄲就是一馬平川,並無高山險阻可以據險而守。可是秦軍就是攻不下,再加上趙國不斷派使者向其他國家求助,秦軍要想打贏已經很難。

這個時候秦昭王一肚子火氣,想起了當時白起的諫言,腸子都悔青了,於是下旨讓白起前去指揮作戰,讓秦昭王萬萬沒想到的是,白起竟然抗旨,稱病不起。

這件事在《史記·白起王翦列傳》中有記載,說白起不去的原因就是因為當時秦昭王不聽勸告,聽信讒言,看樣子白起這是在賭氣。

當然說賭氣也只是一個方面,白起之所以不去的原因其實是可以理解的。

其一:時機已過,邯鄲易守難攻

白起認為邯鄲易守難攻,雖說沒有據險而守,但是秦軍兵力有限,很難直接包圍整個邯鄲城,這也就給了趙國可以求救的機會,他們通過包圍空隙,去其他國家遊說,如果不能及時攻下,等到其他國家的援兵到了之後,自己就更沒有機會。

其二: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當時的情況白起是最清楚的,在長平之戰的時候,雖說殲滅趙國有生力量40多萬,但是秦國也死傷過半,國內兵力空虛,大不如以前。

其三:範睢挑撥

如果按照白起一開始乘勝追擊的意圖,拿下邯鄲城不在話下,可是被範睢貽誤戰機,現在要重新規整再去攻打邯鄲,退一萬步來說,就算能贏,能保證白起攻打邯鄲的時候範睢不從中作梗嗎?

可能瞭解這段歷史的人都會想到這幾點因素,導致白起稱病不起,但是很多人都認為這只是白起的推托之詞,有的學者認為邯鄲並不是堅不可破,魏惠王曾經就拿下過邯鄲;另外趙國和秦國的國力還是有差距,雖說秦國長平之戰受損,但還是有強大的軍事能力,這得益於商鞅變法。

最後就是範睢此時已經沒有再從中作梗的時間。

有人說白起是因為長平之戰坑殺了40萬趙國降卒,認為自己罪不可赦,雖後來帶病出戰,依然是行程緩慢,毫無鬥志,最後秦昭王下旨,賜了白起一把劍,讓他自己了斷。


羽評郡主


第一,長平之戰秦軍損失很小,白起打算立刻攻擊趙國的,是秦王被丞相

范雎忽悠,同意議和。《呂氏春秋-應言》記載【秦雖大勝於長平,三年然後決,士民倦,糧食X(缺一字,應屬匱、乏之類的)】,這是最準確的秦國書籍,最早明確記錄長平之戰,寫了民疲糧乏,沒什麼軍隊損失過半的。

第二,議和後趙國緩了口氣,反悔不割地,秦王大怒發兵。趙國死守邯鄲,集中全國三十萬軍隊,大部分是臨時招募的農民,其中青壯年只有十萬。這時李牧的軍團還不存在,不是同一代,要十幾年後新一代趙人長大後。

第三,趙國的人民對於秦國刻骨仇恨,拼死抵抗。周圍國家也從坐山觀虎鬥改為支持趙國。秦國原本的有利條件不存在了。

第四,漢朝的司馬遷史記寫武安君言曰:“邯鄲實未易攻也。且諸侯救日至,彼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遠絕河山而爭人國都,趙應其內,諸侯攻其外,破秦軍必矣。不可。”這其實是司馬遷自己編的故事對話,他一貫是貶低秦朝的,而且連時間都顛三倒四。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中記載。秦昭王四十七年九月長平之戰。四十八年十月平定上黨,趙國求和。司馬遷又寫正月雙方停戰。九月秦國再次出兵。昭王四十九年正月王陵進攻邯鄲。仔細看看,後半段時間亂了,沒編好。

第五,即使從史記上看,秦國再次攻擊趙國離長平之戰也有一年以上,白起開始是生病同時和丞相鬧矛盾,後期是看到邯鄲保衛戰的損失太驚人,希望不大,不肯出來接手。

第六,邯鄲保衛戰的結果是秦國損失三十萬,還有兩萬被圍集體投降,趙國韓國魏國收回上黨河東太原等地。


中國歷史探索者


長平之後,白起本來是要繼續攻打趙國都城邯鄲的,但是趙國、韓國派蘇代去遊說秦國丞相範睢,蘇代就對範睢說:白起為秦國打下了七十座城池,又打嬴了長平之戰,那麼將來肯定要位列三公的。

那麼到時候,您的地位肯定是不如他,您又怎麼會甘心呢,還不如接受韓國、趙國的求和,獲得幾座城池,就此退兵,不讓白起獲得更大的功勞,範睢同意了,就勸秦王說:秦軍經過長平之戰,實在太疲憊了。

不如接受韓趙的求和,就此退兵吧。秦王也覺得範睢說得有道理,就同意了。白起聽說了這個事情,對範睢十分的不滿,對秦王也有點不滿了。

過了一段時間,秦王又準備攻打邯鄲,剛好這個時候白起生病了,就派王陵做主帥,攻打邯鄲,開始打得不順,秦王就加派兵馬增援,還是打得不順,損失不少,這個時候白起病好了,秦王讓白起接替王陵。

白起拒絕了,他的理由主要有三條,第一,長平之戰,秦軍同樣損失很大,而如今千里迢迢來打邯鄲,十分的困難。第二,邯鄲城城防堅固,確實不好打。第三,諸侯國的援軍不斷到達,對秦軍合圍之勢,比如春申君率領的楚軍,信陵君率領的魏軍。

那麼為什麼白起之前主張打,而現在卻主張不打了呢?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時間和士氣,長平之戰後,趙國上下震驚,而且沒有時間做迎敵準備和向諸侯國請求援救,而這個時候,趙國緩過神來,也爭取到諸侯國的援救,自然是不好打的。

但是說實話,即使不好打,但是如果是白起上的話,肯定要比讓王陵、王齕上的要好得多,雖然很有可能會戰敗,但是至少損失要少一點,畢竟白起要比王陵、王齕強上很多。

那為什麼白起堅持不上呢?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他對範睢和秦王有怨氣。第二,他不想打敗仗,他不想打勝算很低的仗。所以他採取了牴觸賭氣的方式,不管秦王、範睢怎麼請,就是不出來。

而且在秦軍戰敗的時候,還出言諷刺:秦王因為不聽我的話,你看,輸了不是。正因為如此,秦王也生氣了,最終殺死了白起。


歷史簡單說




認真研究白起一生的征戰史就可以看出來,白起之所以被稱之為戰神,絕非浪的虛名。他的一生戰例可謂百戰百勝,而他做到這些不僅僅是軍事天賦,更重要的是他一步一步,從士卒開始硬是憑藉實打實的軍功成長為了戰神。


其間他的成長經驗和領悟讓他深刻的洞察了戰爭致勝的訣竅和奧秘。孫子兵法曰:“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道,存亡之地,不可不察也”。很多用兵高手看似兵行險招,卻百戰百勝,其實所謂的險是針對一般人而言,他們自己是對對手、形勢、天時地利進行過綜合評估、精確算計的。

白起就是這樣一個人,既能觀形,也能度勢,所以他的每次戰例不盡相同,卻總能屢出奇兵,讓人拍案叫絕。水淹郢都,火燒鄢陵,常平誘敵合圍,既有形、勢的利用,更有心理戰的成份,如果白起要寫兵書,夠得後人研讀,死心塌地佩服。



常平之戰後,趙軍精壯盡失,已經沒有成建制的軍隊,而且在一次戰役即滅舉國之兵的威勢震懾之下趙國已經是驚弓之鳥,秦軍即便也有巨大損失,就算出動數萬精兵居高臨下,士氣高漲一個俯衝,趙軍也會迎風而降,肝膽俱裂。邯鄲到手其餘諸國都還來不及反應,有白起的威望,秦軍的大勝,趙都的陷落,山東六國根本不敢妄動聯合討伐的念頭。即便有同床異夢的聯合,白起肯定做過算計,也能夠讓他們知難而退。


但是秦王卻聽從了范雎的建議,命令停止進攻,讓趙軍、趙國獲得了喘息,也給合縱連橫創造了反應過來的時機。實際秦國大勝而不乘勝追擊,就讓對手看到了秦國的空虛,反而敢於聯手干預。一旦醒悟過來,集合諸國之力,加上邯鄲的高大堅固,易守難攻,再去攻打,時機已逝。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錯過時機與士氣,再難有勝算了。

所以,此後無論秦王如何軟硬兼施,白起再不領兵,不是在跟秦王賭氣。而是他本身就是秦國武力的象徵,如果他親自領兵就給了秦國必勝的勇氣,勢必再以傾國之力賭他勝利,而實際上敗局已定也。



倘若邯鄲戰敗,秦國就是趙國的下場,聯軍打敗了秦國柱石白起信心大震必然全力反撲,秦國賭國運一戰而敗,再也難支,滅國之禍真正在眼前了。所以戰神白起不聽從秦王王命領兵實非賭氣,而是老成謀國、以死盡忠而已。


謝金澎


其實真相很簡單,史書上寫得很明白,就是有人不願意正視這一切。

白起不肯掛帥出征,最大的原因就是他在長平戰後與範睢產生了嚴重的矛盾衝突。長平戰後,白起主張乘勝追擊,一舉消滅趙國。而範睢卻擔心白起的功勞過大,會危及自己的權位,於是找了個藉口鼓動秦王退兵,使得白起失去了一次建功立業的絕好機會。範睢的這種小人之舉,讓白起非常惱怒,兩人因此而反目成仇。秦國將相失和,白起不願意用自己的戰績,去成就秦相範睢的功名,所以才在此年的邯鄲之戰時屢次抗命,不肯出徵。

範睢在此前勸說秦王退兵時,用的藉口就是秦國自己的損失也很大,需要休養。所以,當秦王和範睢要求白起掛帥出征的時候,白起就來了個以彼之道、還施其身:你們不是說損失太大嗎,那現在幹嘛又要出兵?難道去年剛死的人,今年都活過來了不成!這分明就是白起的嘔氣話,根本不是他拒絕出征的真實原因。可笑的是,現在的人不看前因後果,斷章取義的來了個比例計算,得出結論說,秦軍在長平死了30萬人。

太特麼可笑了,秦國真要掛了三十多萬人,其它五國還不得象看到肉的狗一樣地撲過來!就像燕國對趙國做的那樣,前面才簽訂的友好條約墨跡未乾,後面的幾十萬大軍就惡狠狠的撲過來了。

事實上,按照史記的記載(秦本紀),長平戰後第二年,秦國又發動了邯鄲之戰,秦軍圍城圍了兩年多,趙國軍民易子而食(交換著小孩子來吃人肉),但由於魏國信陵君和楚國春申君領兵救趙,秦國最終無功而返,應該還蒙受了一定的損失。

但就是這樣,秦軍仍然在邯鄲兵敗的第二年(秦昭襄王51年),出兵攻下了韓國的兩座城池,斬首四萬,攻取了趙國二十餘縣,首虜九萬,順便消滅了背叛秦國勾結諸侯的西周君,迫使他獻出了所有的領地。秦昭襄王52年,徹底滅亡了周王室和東西周國,得到了周王室的九鼎。

長平之戰(最終決戰)發生在秦昭襄王47年,如果秦軍此戰真有30萬人的損失,怎麼可能在戰後幾年仍然頻頻進攻,而且還勝多敗少,收穫頗豐。就算是韓趙新敗,無力抵抗,其它諸國(楚魏齊)為什麼不過來乘火打劫坐享漁利(就像不要臉的燕國那樣)?

如果是秦軍在損失了三十萬人之後,仍然能讓其它諸國望而生畏的話,哪麼,同樣可以證明白起口頭上用來拒絕出征的理由,其實都是推脫的藉口!真實的情況,完全不是白起所說的那樣,這一點,當時的人們都是心知肚明的。而這也正是秦王賜死白起的原因——有怨於君上,不忠!


如風擺柳


長平之戰後,白起本來打算乘勝追擊就此將趙國一網打盡的。

但因為當時趙國和韓國十分驚恐,於是就派蘇代用重金賄賂秦相應侯范雎說:“白起擒殺趙括,圍攻邯鄲,趙國一亡,秦就可以稱帝,白起也將封為三公,他為秦攻拔七十多城,南定鄢、郢、漢中,北擒趙括之軍,雖周公、召公、呂望之功也不能超過他。現在如果趙國滅亡,秦王稱王,那白起必為三公,您能在白起之下嗎?即使您不願處在他的下位,那也辦不到。後韓、趙割地求和,不讓白起再得滅趙之功。”於是范雎以秦兵疲憊,急待休養為由,請求允許韓、趙割地求和。昭王答應了。韓割垣雍,趙割六城以求和.正月皆休兵。白起聽說了這件事,就與范雎結下不能化解的仇怨。

白起也確實因為這件事感怏怏不快,有怨言,消極怠慢,以至於後來秦王打算讓白起重新攻打趙國,白起一再推脫不願出征。秦昭王最後也氣不過,賜其寶劍,令白起自裁。





歷史有妖氣


因為失去了最佳時機,去了也是打敗仗。畢竟這時候錯過了戰機,六國的救兵已經到了趙國,來援助趙國了。

趙國以一國之兵力,如何能對抗幾國的聯軍呢?

我們詳細說下白起為什麼不出戰的原因?

白起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白起還是四大名將之首。

之所以說在四大名將之中白起的位置比較靠前,是因為他殺的人比較多。整個戰國時期,七國打仗死亡人數總共不到一百二十萬,而白起一人就殺了九十萬。

長平之戰白起戰勝趙括,趙國四十萬大軍投降了白起。白起把這四十多萬士兵全部給坑殺了。

這時候可以說,一舉拿下趙國是最佳時機,白起作為一個出色的軍事家,他怎麼可能放過這個戰機呢?

白起向秦昭襄王請命,要去攻打趙國都城邯鄲,順勢把趙國給滅了。

秦昭襄王把宰相范雎給叫了過來,他想聽聽范雎怎麼說?

范雎說這時候秦國剛打了勝仗,已經比較疲憊了,所以,不易急於出兵去滅掉趙國。

范雎之所以這麼說,是有私心的。

因為若是白起這時候前去滅趙,可謂是勢如破竹,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趙國必將抵抗不住,會亡國的。

白起把趙國給滅了,那白起的功勞就太大了。可以說那時候就連周公,姜尚的功勞都比不過白起了。

要是白起的功勞真的能蓋過古人,他在秦國的地位,肯定會高於宰相范雎的。

為了不至於讓白起蓋過自己的地位,范雎阻止了這場滅國的軍事行動。

過了幾年,秦昭襄王又想滅趙國了。

他想派白起去,白起不去,因為白起知道時機已過,是滅不了趙國的了。

秦昭襄王只能派其他將領去,可惜的是,秦國果然打了敗仗,因為魏國的信陵君偷了兵符,前來援助趙國了。

秦軍在趙國連連吃敗仗,秦昭襄王把這些憤怒都怪在了白起的身上。

他把白起給貶為了平民,白起被趕出了都城。

可是,白起還沒有出都城,就被小人給誣告了。

不得已秦昭襄王賜給白起一把劍,讓白起自裁了。

其實白起也沒想到自己拒絕去打趙國就會被殺,畢竟他的功勞很大。

功勞如此大的人怎麼可能隨隨便便被殺呢?

其實秦國一致都有殺功勞大的人的風氣。

商鞅功勞大不大,被車裂了。白起功勞大不大被賜死,范雎功勞大不大,被滅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