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兵仙”韓信為什麼看不起戰神“白起”?

用戶63280958729


韓信看不起白起最主要的是,他覺得白起打仗,不會利用天時和地利。

一個頂尖的軍事指揮家,是會利用各種自然條件打仗的,正如韓信,他打仗的時候,會充分利用當時的地形,比如,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戰,韓信是用的是聲東擊西的障眼法戰術。

背水之戰韓信是用的背水列陣,掌握的是人的心理變化。

濰水之戰,韓信是充分利用水的力量,把龍且的大軍給沖垮的.......。

韓信之所以看不起白起,是因為他覺得白起打仗只會蠻打,不會巧打,不像他會用四兩撥千斤的招數。

說白了就是白起打仗打的是勇氣,拼的是人數。

當年白起之所以能夠無往而不勝,是因為他遇到了商鞅,若是沒有商鞅根本成就不了白起。

正是商鞅的改革,拉動了秦軍的士氣。

秦軍到了戰場上不要命,誓死抵抗,就是為了多殺一個人頭,多繳獲一面旗幟,回去之後好討要封賞。

韓信看不起白起,還有就是白起太在乎自己的名聲了。

秦軍有虎狼之師的稱號,就是白起帶領的秦軍打出來的。

秦軍的英勇也是在這個時候,發揮到了極致。

但是,到了後來這些士氣,就起不到作用了。因為其他各國也開始效仿秦國了,士兵到了戰場上殺敵,也有獎賞了。

所以秦軍和其它國家的軍隊,就沒有多大的區別了。

這時候白起在帶著兵去打仗,打的就是人數了。很顯然白起打仗多數情況下也是帶領的士兵和對手差不多的。

若是對方的士兵,多餘自己的兵力,白起很有可能就不去打這個仗了。

這一點就是韓信最看不起白起的地方,想當年長平之戰後,秦昭襄王讓白起帶領士兵去攻打趙國。

白起寧願違抗命令被秦王殺了,他也不出軍。

因為根據他的判斷,這個戰爭是打不贏的。

既然打不贏,為何要去毀掉自己的名聲呢?

要知道白起的一生,基本上是沒有吃過敗仗的,像他這種名將,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名聲,甚至有的時候,他們把名聲看的比性命都重要。

韓信看不起白起,最主要的是想提高自己的名聲。

當然了韓信之所以敢看不起白起,是因為白起的名號太響亮了。韓信要想迅速的抬高自己的軍事才能,他必須要找一個參考目標。

所以,他就把戰國時期殺人最多,軍事才能最高的白起,拿出來說事了。要知道貶低白起的同時,就是變相的拉高韓信的軍事才能。

韓信的軍事才能,大家也是有目共睹,而且他最為擅長的就是打以少勝多的戰役。他的一生打的最自豪的一戰,並不是背水之戰,用三萬軍隊,打敗了趙國的二十萬精銳部隊。而是垓下之戰,在這一戰,他擊敗了項羽,把項羽的自信心都給擊垮了。

項羽最終是在垓下之戰後,自殺身亡的。

所以,對於能夠戰敗項羽的韓信來說,他也有資格看不起白起。韓信在中國歷史上的名聲以及影響力,也是比白起大的。

大家一提到白起,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是殺神。但是,一旦提到韓信,大家都會想到兵仙。

兵仙打敗過白起,殺神打敗過趙括,很顯然打敗項羽比打敗趙括更有炫耀的資本。

兵仙和殺神,顯然不是一個級別的人。

無論是韓信還是白起,他們都有一個悲慘的結局。

中國古代的武將一般都是沒有好下場的,無論是白起,還是韓信,他們的下場都差不多。

所以,韓信也沒有必要看不起白起。

不得不說,他們兩個實數一路人呀。

兩個人都因為功高蓋主,不聽從上級的命令,最終導致了被自己的主上殺掉的。韓信死的似乎比白起還要冤枉。

因為韓信是被滅族的,白起死的比較體面,當時秦王為了念及他為秦國做的功勞,是賜給了他一把劍,讓他自殺的。

韓信就不一樣了,韓信是被呂后騙到宮裡之後,然後被呂后滅掉的族。從這件事上來看,其實韓信和白起是沒有什麼不同。

所以,韓信看得起或者看不起白起,也不那麼重要了。總之,他們都是那個時代最為傑出的人才。


漢史趣聞


韓信不屑白起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       他認為白起不懂兵法,長平之戰白起坑殺趙軍40萬,中國近代著名的史學家呂思勉大師在其《呂思勉讀史札記》中推斷在此戰中秦軍的傷亡至少高達到25萬人。而當時交戰兩國的兵力相差不大,根據不同史料記載,秦國在50萬左右,趙國45萬左右。 趙國在前期的消耗戰中,已經損失五萬,最後40萬幾乎被全數坑殺,而秦軍傷亡過半。韓信認為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方式是不可取的。更應該的以少勝多,就如當年的他漢滅趙一戰,在己方一萬多兵馬對比對方二十萬兵馬的情況下,拔旗易幟,背水一戰,以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戰術完勝趙國。

2.       他鄙視白起的人品,(史記·白起列傳)記載白起一生殺掉的六國士兵經過統計有一百三十萬。而韓信未聽說有大肆屠城的事情發生。滅魏國、趙國、燕國都是靠攻心術。不用大動干戈,兵不血刃就拿下城池。戰國時有說齊王日:“凡伐國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勝為上,兵勝為下。是故,聖人之餞國攻敵也,務在先服其心”

3.       他對白起的作戰風格不屑一顧。,結合秦國當時的國力,白起有強大的後援,加上白起本人比較內斂,所以導致白起這個人打起仗來比較穩重,很能沉住氣。而韓信做什麼事情比較張揚。當時的老闆劉邦,是創業期,要啥啥沒有,屬於一窮二白的情況,所以他更多的靠個人的能力,善於以少勝多,是一個喜歡冒險的人。

綜上所述,這是韓信不屑白起的主要原因。歡迎大家在下面評論區討論留言。

 





烽火戲諸侯5213


韓信用白起這個威名赫赫的戰神來自抬身價的方法罷了。歷史上歷來都是文人相輕,武將相重。或許說韓信有瞧不起白起的資本嗎?在我看來並沒有吧!

白起,綽號人屠,殺神,戰神。身經百戰,無一敗績。梁啟超先生曾考察戰國時期戰死人數為兩百萬,而白起就殺死一百二十萬。白起為將,六國的將軍們無人敢與之相爭。

韓信嘲笑他的長平之戰中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就有點不公平了。要擊潰趙軍對於當時的秦國來說並不是太難,當時秦將王齕就把趙軍打的節節敗退。但是要真正全殲趙軍,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為趙堅壁清野,不與秦國決戰,要不是趙國國力不濟,恐怕誰來也白瞎。後來還是秦國範睢用離間計,換下老將廉頗,用趙括為將。而秦國則密使武安君為將,為什麼要密使啊?因為秦國知道如果趙括知道自己的對手是白起,趙括絕不會出戰。但是我們看雙方軍力對比差不多是一比一,而且還是胡服騎射,全民皆兵的趙國。在冷兵器時代,兵力一比一全殲這本來就是一個奇蹟。

當然很多人會覺得那是趙括不行,真的嗎?如果趙括只會紙上談兵,趙王會把國運之戰的指揮權交給他嗎?趙括只是一個背鍋俠罷了。

秦國與白起相輔相成,而韓信則是時勢造英雄。現在評論他倆孰強孰弱,有點秦瓊戰關公。但是這事韓信不太地道,貶低白起,抬高自己。

還有,好像韓信也沒說過這話,好像是香港一部電視劇裡的臺詞。算了,不說了,碎覺覺

有喜歡打白起的可以約哦,我白起賊溜,嘻嘻嘻





讓眼淚流回去


白起為 戰國四大名將之首,一生為秦國建功立業,征戰無數。韓信為小白起大約一個甲子的後生,同樣有著非凡的戰績,一生滅韓、趙、燕、齊等國,最後設計十面埋伏,一舉打敗項羽,確定了漢王朝的勝勢。

韓信和白起同樣為名將,並且白起大小七十多仗未曾敗績,這樣的戰績應該讓韓信很佩服才是,可是為什麼韓信和蕭何在談論起白起的時候說到:“蒙恬算什麼啊!二十萬人打三萬人,還恬不知恥的誇耀自己。白起那叫打仗嗎?殺敵一萬。自損八千。秦國的家底都讓他白淨了!”,從韓信的語氣中可以看到韓信很看不起白起。

首先看看白起的主要戰績:白起一生指揮大小70餘戰,沒有敗績。

——伊闕之戰,殲滅韓魏24萬聯軍,聯軍總司令公孫喜也慘遭俘虜。韓國和魏國的精銳部隊基本上被消滅殆盡,秦軍東進之路基本掃平;
——兩次征伐楚國,大破楚軍,攻入楚國都城郢都,迫使楚國遷都。經過白起一連串的打擊,曾經十分強大的楚國一蹶不振;

——長平之戰,白起更是一舉殲滅趙軍45萬人,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敵戰先例。

但是這些戰爭都是建立在優勢兵力之下進行,比如長平之戰,秦國是以60萬對戰趙國45萬,這一戰,白起固然一舉殲滅趙軍45萬人,可趙軍在極其不利、又沒有糧草的情況下讓秦軍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也正如韓信說的,白起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反觀韓信一生的征戰大多數是以少勝多,而且在兩次分兵之後,都能以弱小的軍隊,最後發展為強大的軍隊,其練兵、帶兵的能力非常高超。所以韓信有看不起白起的資本。


帝國烽火


有人說只是有人說而已,不代表韓信真的說話這個話。

退一步講即便說了,那麼在什麼情況下說的含義也是不同的。在韓信能力沒有被認可之前,通過一些驚奇言語引起他人重視(劉邦),爭取領兵機會,講出這個話是合理的。劉邦再大氣也不可能隨便重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即使他是蕭何極力推薦的。所以韓信必須首先在言辭上證明自己有料。那麼敘說前世名將的經典戰例。給出自己獨特的觀點和視角是一個很有效的方法。至於公正與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話要能幫到他。這個沒有任何貶義。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韓信功成名就,不需要再證明自己時說了這個話。他是真的認為白起打法有問題。那也正常。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作為盛名一個時代的名將,同時期沒有對手,都有著很強的自信心。每個名將的風格不同,看不慣其他名將也不奇怪。就像很多NBA名宿時不時冒出來說自己可以打爆現在的某某球星,誰誰誰如果在我們年代根本打不了首發…

韓信,白起背景不同,敵我格局不同…體現在戰場上的風格也很不同。好比王者榮耀裡面,韓信機動能力強,到處清野,帶線偷塔,騷擾支援。一個好的韓信能迅速跟對手拉開經濟差距,並且善於抓住機會收割殘血,偷塔而不被對面抓到。最後對手防線顧此失彼,不斷丟塔,節奏紊亂,經濟落後,無力迴天。而白起則具備強大的開團能力,玩得好的白起一定是善於打團的,通過團戰擊殺對手,然後從容打龍,推塔,推水晶。這種遊戲定位一定程度上反應了他們的不同之處。


虎說拔刀莫回頭


電視劇之言不能當真,二者沒有可比性。

白起之時,麾下大秦虎狼之師,臨六國山川之險,擊關東百萬精銳之軍。外有敵國將帥謀士相對,內有范雎忌功相爭,上有秦王不賞之慮,下有大軍缺糧之虞。走到最後,終於倒下, 留給君王和敵人一個殘局。

韓信當世,六國義軍分起,然為秦章邯所破。鉅鹿之後,項羽一家獨霸,劉邦雖有一統天下之志,彭城之戰後,也只能徒呼奈何。韓信自拜大將軍,渡陳倉,平關中,擒魏豹,敗陳餘,破歷下,斬龍且,襲彭城,圍垓下。一路上,率領大軍,獨當一面,天馬行空,所向披靡。無韓信就無大漢之江山。

相對而言,白起生於律法嚴苛的秦國,受到各個方面的制約,戰場是唯一不受拘束的地方,戰場外則是處處羈絆。

韓信當逢亂勢,建功立業之時,劉邦知人善任,恰遇危難之機,從而得以施展一身抱負,睥睨天下諸侯。


呆若木雞DJJ


亂世出英雄,在中國歷史上,湧現了不少為國家立下赫赫戰功的武將。在戰國時期,有一位令當世人膽戰心驚的將領——白起。他是戰國時期傑出的軍事家,也是“兵家”代表人物。他熟知兵法,善於用兵,在輔佐秦昭襄王時,屢立戰功:伊闕之戰,大破魏韓聯軍;伐楚之戰,水淹楚都郢城;長平之戰,坑殺趙國精銳四十萬,重創趙國主力。他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受封為武安君。作為中國歷史上繼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個傑出的軍事家、統帥,白起與當世的廉頗、李牧、王翦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

而在後世,有一個被稱為“兵仙”的韓信卻看不起戰國時的“戰神”白起,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韓信是一個十分善於用兵的軍事奇才,在軍事上,他實際上要比白起高一籌的。韓信是在秦末參加反秦鬥爭的,後來他投奔項梁、項羽,未得到任用。轉而去投劉邦,經夏侯嬰推薦,拜為治粟都尉, 後經蕭何保為大將,為劉邦制定了漢中對策。對比二人,韓信真正依靠的是自己用兵的智慧,他侍奉的主公是一介布衣、宛若地痞的劉邦。他不像白起依靠的是在商鞅變法後一片欣欣向榮的秦國,國力強盛,軍紀嚴明,糧草充足。當年一戰封神的長平之戰,雖然結果是秦國戰勝,坑殺趙國精銳之師四十餘萬,同時,離間了趙國名將廉頗和趙武靈王的關係。但是秦國也是慘勝,以六十萬秦軍去圍困長平長達三年之久,秦國經此一役國力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反觀韓信,先破楚軍於京、索之間,後平定魏國,又請命北伐拿下代國,劉邦收其精兵後背水一戰擊敗趙國,派人降服燕國。在劉邦成皋兵敗奪其精兵後,奉命攻打齊國,並於濰水全殲龍且二十萬楚軍。韓信攻打楚國,項羽與劉邦簽訂鴻溝協議。後劉邦聽從張良、陳平的計策撕毀鴻溝協議,追擊項羽失敗。漢五年,帶兵會師垓下,圍殲楚軍——這便是著名的“垓下之戰”,四面楚歌。韓信就是憑著這些拼湊起來的起義之軍,為漢朝打下了江山。兩相比較,高下立見。

從另一方面——性格上來看,白起略微有些愛惜自己的羽毛,而韓信是飽受疾苦,自力更生。白起是楚平王之孫白公勝後代,又交好於秦宣太后和穰侯魏冉。可以說是出生貴族,血統純正,很少受苦,一出生嘴裡就含有金鑰匙。在長平之戰後,秦王再三命白起出兵攻打趙國,但白起以抱恙為由不肯出兵,那是因為他斷定這是一場敗仗,最後君將失和,一代將星隕落。

而韓信出生為平民,性格放縱而不拘禮節。早年未被推選為官吏,又沒有經商謀生的渠道,常常依靠別人餬口度日,許多人都討厭他。他有許多典故:一飯千金、胯下之辱等等,從這些都可以看出來來其實韓信是一個能屈能伸,知恩圖報,善良,平易近人的一個將領。甚至在他成功後,他把當年侮辱他的那些人封了官,一代名將的氣度立時體現出來了。

宰相肚裡能撐船,將軍額上能跑馬。在韓信和蕭何的對話中,韓信表示看不起白起,誠然這與韓信自信、驕傲的性格有關,但實際來看,韓信的氣度和用兵的才能還是勝白起許多。不知讀者你怎麼看?


鄧海春


白起,也稱公孫起,其人生年不詳,卒於公元前257年。白氏祖先為秦國公族,故與秦國王姓贏氏一脈相承。

白起是戰國中後期秦國名將 。他智勇雙全,屢立戰功,手段殘忍,毫不留情,所過無不灰飛煙滅 。他號稱身經百戰卻從無敗績,他的成功是用累累白骨托起的,因此他又被史家稱作“人屠”、“殺神”。

白起被譽為軍事天才 。他被史家捧為中國歷史上自孫武、吳起後又一位橫空出世的傑出軍事家。 論戰功,他和戰國時期的著名統帥王翦、廉頗、李牧一起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公元前266年,秦昭襄王贏稷驅逐羋氏外戚,奪回了本就屬於自己的王權。他採納魏人范雎”遠交近攻“的獻策,逐漸開始圖謀分化、削弱六國,以成就秦國獨霸天下的宏圖大業。

就在此前,白起的軍事天才引起了秦國權臣穰侯魏冉的注意與栽培 。平時沉默寡言,生性陰鷙果決的白起在穰侯的提攜下逐漸走向成熟,後因戰功官至左庶長。

秦昭襄王十三年(公元前294年),左庶長白起奉命領兵擊韓,一舉攻克韓之新城。

第二年,白起被攫升為左更(秦官名) 。並再次受命引兵攻打韓、魏二國。白起並非猛打蠻拼的悍勇匹夫,相反他心思縝密、善使巧勁,並首創了分割包圍、一鼓聚殲的戰法。史載,此役白起打得機智靈活,他採取避實擊虛,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的戰法,將韓、魏聯軍圍困在伊闕(今洛陽龍門一帶),然後一舉聚殲之。伊闕之戰,秦軍俘獲韓、魏聯軍統帥公孫禧,斬首24萬級,並連陷韓、魏五城。白起因赫赫戰功被晉升為國尉。隨後,白起再次率兵渡過黃河進擊韓國,佔領了安邑以東至乾河的大片韓地。

秦昭王十五年(前292年),白起榮升為大良造 。隨後他揮兵攻伐魏國 ,魏屬大小城池六十一座盡歸了秦。

秦昭王十六年(前291年),白起與另一員秦將司馬錯聯手攻下趙之垣城。

秦昭王二十一年(前286年),白起攻趙,並一舉攻克趙之光狼城(今山西高平)。

昭王二十八年(前279年),白起率大軍擊楚 。他接連攻取楚之鄢、鄧等五座城池。次年,白起指揮秦軍再接再厲,一舉攻克楚之郢都(今湖北江陵以西),並縱火將楚國的另一戰略要地夷陵(今湖北宜昌)燒作灰燼。秦軍乘勢大舉東進,屯兵於竟陵。楚王倉皇而逃,避難於陳。白起奪得楚國大片土地,居功至偉,受封武安君。經數年浴血苦戰,白起、司馬錯、王翦、王賁等秦將接連擊楚,終於滅亡了南方強大的楚國。

白起、司馬錯等人再接再厲,又接連平定黔中、蜀、巫等西南小邦,並初設黔中郡。白起的威名早已震懾四方,成了令列國畏之如虎的“殺神”。

昭王三十四年(前273年),白起率軍攻擊趙、魏聯軍 。秦軍在華陽 (今河南新鄭)大破聯軍,聯軍總指揮芒卯落荒而逃,其他的將帥大多被秦軍生擒 。三晉(韓、趙、魏統稱)聯軍遭秦軍斬首十三萬餘,損失十分慘重。

白起不依不饒,他率軍對賈堰部趙軍展開突然攻擊,趙軍猝不及防,驚慌失措,落水者甚眾,溺斃者多達兩萬。

四十三年(前263年),秦、趙陘城之戰爆發 。白起率軍接連攻陷五座趙城,斬首五萬餘。接著他又將韓國的交通命脈太行道攻取,併發兵據守 。秦軍一舉斷絕了趙、韓兩國利用太行道進行經濟、信息往來的企圖。

昭王四十五年(前261年),白起攻取了韓國的野王城 。此戰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漂櫓,野王城眼見不保,守將被白起志在必得的氣勢唬得驚恐顫慄,只好獻城降秦。

發生於周赧王五十三年(秦昭王44年前262年)的秦、趙長平之戰空前慘烈,開啟了中國歷史上大規模殺戮戰俘的先例 。此戰可謂殺人盈城、盈野、血流成河,白起甚至公然違背“殺降不仁”的古訓,悍然坑殺數十萬趙軍降卒。他的兇戾殘暴、滅絕人性,堪稱登峰造極。

白起坑殺數十萬趙卒的消息傳開後,崤山以東列國軍民都驚呆了 。“殺神”白起之名讓人不寒而慄,更讓趙國人切齒痛恨。白起在長平之戰的瘋狂殺戮讓趙人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非如此而不能解其恨 。憤懣難平的趙人(今山西北部)一直把吃豆腐叫作吃“白起肉” 。

秦、趙長平之戰,可以說是大規模殺戮戰爭的巔峰。此戰結束後,趙國危在旦夕,若不是信陵君採納候贏妙計“竊符救趙”,後率兵在邯鄲大敗秦軍,方才避免了趙國的過早覆亡。

白起的赫赫武功與戾狠手段,讓六國聞之膽寒,也讓他成為眾矢之的。史載他身歷大小七十餘戰,從無敗績,秦軍能橫掃掃六合,白起功不可沒 。他因此能憑戰功由最低級的武官一路扶搖直上至武安君。然而白起殺戮太慘,殺孽太重,怨氣沖天,是個雙手沾滿鮮血的”人屠“ 。有學者統計過,有一百餘萬條鮮活性命在白起的戈矛利劍下化為枯骨 。這或許只是他的一張並不完整的殺人賬單。說他是“戰神”似不為過,將他比喻為”殺神“、屠夫更為貼切。

之後,白起與秦昭王贏稷在是否再次攻趙一事上產生分歧 。或許愧疚身負殺孽太重,或許另有原因,白起不願率兵攻趙。在范雎的挑撥下,昭王贏稷下令削去白起的所有封號爵位,貶為普通士兵,然後命他遷出咸陽去封地閒居。秦軍在王齕的率領下再次攻趙,誰知在邯鄲被信陵君擊敗,損兵折將甚多。

昭王遷怒白起,於是賜劍命其自裁。這一年是秦昭王五十年(前257年)。

白起的歷史定位很難明斷,說他“殺神”也好,毀他“屠夫”也罷,他的軍事才能不容置疑,他的冷酷無情、殘忍嗜殺也是歷史事實。正如西漢大儒楊雄所評:“秦將白起不仁,奚用為也。長平之戰,四十萬人死,蚩尤之亂,不過於此矣”。白起戰功卓著,然而卻日事屠戮、殺人無數 。說他“武功蓋世,罪惡滔天”似也不是無的放矢。恩怨到頭終有報,冥冥中一切因果自有定數。從他最後悲催的人生結局看,他也算為自己嗜殺如命、血債累累的暴行償還了一筆筆孽債。

再說韓信。“憶淮陰年少,滅楚為帥,氣昂昂漢壇三拜。”這裡說的是西漢開國功臣韓信少年時家貧,曾到處寄食,飽嘗人情冷暖、世態炎涼,還曾受過惡少“胯下之辱、卻不墜青雲之志、終於被劉邦登壇拜將、魚化為龍、實現人生逆襲的歷史典故。

韓信生於亂世,出身低微,但並未自甘沉淪或自暴自棄。他晝夜研習兵書,胸藏韜略,從不墜青雲之志。古人說“ 金鱗本非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果然,機會來了。秦末無道,天下大亂,煙塵四起。久靜思動的韓信立即趕往江東之地去投奔項梁、項羽叔侄領導的反秦義軍。項梁被章邯設計誅殺後,項羽任命他為郎中之職。韓信多次向項羽獻計,無奈有勇無謀、剛愎自用、目中無人的項羽打心裡瞧不起起於蓬蒿的他,拒不採納他的善言。心知在項羽手下難有出頭之日,韓信轉而投奔勢力稍遜一籌的劉邦 。 他被劉邦任命為管理糧草的治粟都尉 。管理錢糧,顯然不是他的理想 。他的軍事才華還是得不到施展,一直鬱郁不得志。劉邦親信蕭何主動和韓信接近,兩人經常在一起閒談,他被韓信無與倫比的軍事才能深深折服。蕭何認為,劉邦如果想得天下,必須有韓信這樣的大才相幫。於是他在劉邦面前力薦韓信 。當時還沒有立下宏圖大志、肚裡沒有文化的劉邦拒絕了他的舉薦。韓信認為自己不受重用,趁夜黑風高又一次偷偷溜走了。“蕭何月下追韓信,” 的故事婦孺皆知 。追上韓信後蕭何苦口婆心的勸他回來,又口乾舌燥極力說服劉邦“登壇拜將”委以韓信大將軍之職。

得到韓信的漢軍從此一轉頹勢,一路高奏凱歌。劉邦兵敗彭城後,韓信迅速派兵與劉邦殘軍會合,阻住了項軍凌厲的攻勢。後劉項在滎陽相持不下,韓信率偏師在楚軍側翼發動了一系列襲擾戰,使項羽無法集中優勢兵力進擊劉邦,極大地掩護了漢軍主力。後來,韓信的軍事天才發揮的愈發淋漓盡致,他揮師奇襲破魏,施巧計滅趙,出敵不意征服燕國,一鼓作氣蕩平齊國,以風捲殘雲、摧枯拉朽之勢將各諸侯勢力一一瓦解,可謂“橫掃三軍如卷席 ”。最後他指揮漢軍主力和項羽的楚軍在垓下決戰,一戰定乾坤,徹底消滅了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項羽勢力。

毫不誇張的說,劉邦的天下八分由韓信打就。

是人就有缺點,韓信也不例外。西漢建立後,有一次漢高祖劉邦和韓信聊天。劉邦問韓信,以自己的才能,能統帥多少兵力 ?韓信答道: “ 陛下不能將兵!”高祖聞之不悅。韓信再說,陛下雖不能將兵,但能將臣。高祖問韓信,以你的才能,能率多少兵馬?韓信答道,多多益善!這就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的出處。由此可見韓信居功自傲、不會斂藏的個性。韓信文武兼備,又立下不世之功,因此心高氣傲,瞧不起同僚。他評價那些同事:“公等碌碌,因人成事 ”。或許這話無意中得罪了一大幫人。後來, 韓信被呂后與蕭何合謀以意欲謀反罪遭誅殺。他的臨終哀嘆“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 ”已成為警醒後來者的千古名句。

韓信和白起,都是數百年一出的軍事奇才。 兩人都是智勇雙全、能征慣戰的大戰略家、大戰術家、大軍事家。論功績,兩人都是功高蓋世、能蕩平天下的雄才。論軍事指揮能力,他二人似乎也在伯仲之間。不同的是,白起喜歡以力服人,慣用屠戮殆盡的恐怖手段來恐嚇敢於反抗者,可謂”一將功成萬骨枯“;韓信是個”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 的儒將,很少在史書裡看見他濫殺無辜的記載。指揮作戰時,他用的是智,是謀,是巧, 喜用懷柔之策來降伏人心,而非好勇鬥狠、兇惡蠻橫,嗜殺如命。兩人的最大區別就在於此。”兵仙“韓信瞧不起”殺神“白起?從未見過任何史書中提及此事。因沒見過相關記載,所以不敢妄評。雖然兩人都是名標青史的大軍事家,但性格迥異,指揮作戰的風格也有所不同,而且身處時代不同,面對的敵人也不盡相同,所以沒有可比性。至於誰瞧不瞧得起誰,也屬見仁見智之事。個人認為, 沒有任何考證的意義。

插圖為網圖


鐵馬冰河wu


回答之前澄清一下,韓信並沒有看不起白起,韓信看不起白起的言論出自《楚漢傳奇》,完全是編劇的臆測吧。

其實這也不算完全是臆測吧,韓信此人戰必勝攻必取,而且還不會和敵人拼消耗,他的每一場戰鬥都堪稱是戰爭史上的藝術。


首先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幾乎欺騙過了所有的人,奇襲章邯。章邯也算得上當時世界上的最頂尖名將了,在秦末的時候,他就是一個神話,在項羽成為大將之前,他就是最強的,即使後來在鉅鹿之戰中,他也沒有完全戰敗,被打敗的只是王離而不是章邯,他收攏敗兵繼續和項羽作戰,也是互有勝負。但是在韓信大軍的打擊下,昔日的戰神也走向了末日。


在攻打魏國的時候,韓信斷流也只是斷一半,敵人竟然沒有察覺,最後漢兵天降,魏國頃刻間覆滅。

韓信背水列陣,以三萬新兵居然戰勝了二十萬老兵,要知道他的對手叫陳餘,早在反秦的時候就已經帶兵打仗了,絕不是一個慫包,結果自己二十萬精銳全軍出動還是沒有打得過韓信。

還有打龍且的時候,和項羽決戰的時候,都表現出了天才搬的指揮藝術。

而反觀白起,雖然在伊闕之戰、郢都之戰中表現得都非常出色,無可挑剔,但是在他的巔峰長平之戰中,就沒有以往的風采了,對敵人四面合圍,雖然消滅了二十萬敵人,但是自己最後也損傷二十萬,在戰鬥中並沒有最大限度的減少自身的傷亡,如果白起指揮的不是紀律嚴明的秦軍,說不定會被趙括翻盤。劇中韓信認為白起應該圍三缺一,或許會打得更好,也符合兵法。

如果按照你的觀點,長平之戰是像白起那樣四面合圍還是像兵書中說的圍三缺一呢?


七夜解說遊戲


哈哈哈,這問題太有意思了.....為什麼呢...因為我覺得吧...中國曆代軍事名將誰都可以看不起白起...唯獨韓信看不起他是個滑稽的笑話....這個笑話的名字叫做五十步笑百步...


首先..作為歷史上的傑出軍事家,他們是同行....業務能力上呢?理性的講,即便放眼全世界..韓信的軍事能力也算是獨一無二...白起這人軍事能力強就強在他的專注和純粹...幾乎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對兵法的研習上..對於帶兵之道的認知和理解深度是一般人遠不能比的...性格嚴謹,中規中矩...所以你會發現..他勝就勝在出錯率極度...在軍事行動裡..幾乎不會出現什麼錯誤的行為..但他做人情商不夠...缺乏創造力..他能打一場堪稱教科書式..被立為標準的完美戰爭....但他並不具備創造力...創造不了奇蹟....簡單歸納一下...就是客觀上..該贏的戰爭...他一場都不會輸..不會因為自己主觀上的行為失誤丟失勝利...但一場對比懸殊.敵強我弱太多的戰役..他是打不贏的...他缺乏創造力和激情...但理性,自控力強...是個非常優秀的將才....對於戰爭...有非常優秀的戰術修養和眼界...但缺乏戰略高度的眼界和思考...是個不可多得的將才...


韓信呢?僅軍事上...我個人認為整個華夏曆史上..也沒有人比他更優秀..兵法..詭道也...從孫子兵法開始...大家都意識到..兵法精髓在於利用自己優勢出其不意...你能想到敵人所想到的...你的行為卻總是出乎對方意料..必勝...兵法核心在於一個奇字....而詮釋的最到位的..就是韓信...韓信用兵..從不會力敵苦戰...以弱勝強的奇蹟戰役數不勝數..極具創造力..不拘一格....用兵神出鬼沒,戰略眼光極高,打項羽的時候..軍事實力對比偏弱,卻打的行雲流水,摧枯拉朽...從不賣苦力.不到半年連下32城.而冷兵器時代城池攻堅戰是最為消耗和費時的,但他卻用極快,代價極小的事實改變了人們的認知..即便身陷絕境,也能創造性思維..調動軍隊最大主觀能動性...背水一戰,釜底抽薪典故均是出自韓信...兵法風格飄逸灑脫...一生未嘗一敗...被譽為國士無雙這種最高榮譽的..2000多年封建歷史裡。也僅他一人..所以俗話說...韓信用兵 多多益善...他的軍事行動是無懈可擊的...真是沒什麼可挑剔...


所以對比起來...白起是一個靠努力,能成為大眾楷模,中規中矩的軍事家...而韓信..他的才華更多我覺得源於他的天賦吧...白起是個軍事人才,韓信確是一個軍事奇才,或者說軍事天才...國士無雙啊,當世公認的第一...沒有能和他比肩的人...所以韓信軍事上的成功更多源於他的天賦異稟..這種成功是無法被複制和模仿的...更多的僅僅只能仰望....所以於韓信...看不起墨守陳規,中規中矩...沒有亮點的白起...也是合情合理...再加上韓信這人激情,富有感染力..相對帶來了他這人極度的自負..不說白起...韓信在軍事上看不起任何人....


而白起為什麼死呢?我覺得兩個原因...戰術上...長平之戰後..戰術上的考慮..坑殺40萬趙卒降兵..埋下伏筆...之後由於情商低...不懂帝王之道..不瞭解秦莊襄王..不懂何為人臣之道..就事論事..公然拒絕受命於危難...既駁了領導者面子和權威..也無意識的把自己和帝王地位對等...讓統治者起了殺心....簡而言之..他為啥人生失敗?一句話...長平之戰後,功高震主的客觀事實加自身情商不高,錯誤的處理和領導人際關係..導致的...那作為情商很高..極具創造力,善於打破常規的韓信看來...白起很平庸..也情理之中....可關鍵啊,關鍵啊...你韓信自恃甚高...俗人可堪與你比? 你鄙視他..你自己怎麼死的呀?被封楚王..爵位中..王是最高...而封王的諸侯級別中..以封地為名的又是王侯裡級別最高...但還是有點不滿...漢高祖劉邦御駕親征,你卻稱病不出...呂后誘殺韓信前..蕭何以韓信功績為韓信求情..呂后說的話其實點題了..呂后說,韓信不滿可以理解麼?可以...以他的功績...半天下都是他打下來的...當年破項羽...韓信手握兵力和佔有城池高於劉邦..他是有資格自立門戶的...所以一個王..其實不夠賞他的...但我們已經賞無可賞..再賞就只能擁他為王了....再者...我們都老了..而韓信不過30出頭..正值壯年..國士無雙的韓信軍中威望無人能力...自身又年富力強...他日我們都西區...劉氏子孫可有能力駕馭他?他又是否心甘情願被駕馭?所以說...其實韓信當時有不有預謀謀反事實都不重要...關鍵是...他功高震主,以及賞無可賞..且完全具備自立為王..具備顛覆漢室王朝的能力與可能..軍中威望...劉邦都比不了..更不用說後世子孫...群眾基礎如此牢固....他具備了一切具備顛覆統治者權利的因素...他主觀願意不願意都不重要了..對統治者而言..他具備條件就是必死死罪...所以總結起來..韓信為什麼死啊?呵呵噠...一摸一樣..因為功高震主.... 人白起這麼死..你看不起人家....結果兜一圈..你不也這麼個死法?所以啊...他看不起白起...就是五十步笑百步...自己打自己臉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