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管新規對保險業是“大利好”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參事、調查統計司原司長盛松成做客《財富管理大講堂》,圍繞當下財經熱點進行詳細解讀。在他看來,資管新規實行後,將會對銀行、證券等行業的運行方式、模式、過程等帶來大變化,保險業則會迎來新機遇。

為什麼銀行對資管新規反響強烈?

2017年11月,央行發佈《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今年3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長達四個多月的徵求意見後,資管新規正式文件落地在即。對此,盛松成認為,資管新規對整個金融業運行都會有非常大的影響,比如,不能搞剛性兌付、規範資金池、實行淨值化管理、降低期限錯配等。

資管新規發佈後,反響最強烈的將是銀行,數據顯示,目前銀行業表內理財達到5.9萬億元,表外理財是23.1萬億元,加起來將近30萬億元。在三大主流資管產品資金來源的佔比中,券商資管75%來自銀行和信託;基金公司專戶當中的資金來源,銀行佔了63.1%,大量來自銀行;基金子公司的專戶當中,有58%以上來自銀行,資產管理業務對銀行資金依賴程度是相當大的。

“因為資管業務的資金大量依賴於銀行,比如理財,你去買理財產品,銀行可能把這個理財資金投到信託、基金等等之類;公募、私募的資金來源大量也是從理財出來的。因此資管新規對銀行業的轉型,提高負債管理水平也是很大的促進。”盛松成分析說。

為什麼資管新規給保險業帶來重大機遇?

演講中,盛松成稱,資管新規對保險業是個“大利好”,將會帶來重大機遇。

在盛松成看來,資管新規的一個重要指向就是打破理財產品剛性兌付,實現淨值化管理,即一個理財產品盈利就是盈利了,虧損就是虧損,這樣一來,理財產品吸引力一定會下降。而保險業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保險是根據契約保證收益的保險產品,保險產品會更受投資者青睞。現在保險產品收益率較低,3.1%左右,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5%左右,所以往往是銀行理財產品性價比更高。如果銀行理財產品有風險,不能剛性兌付,對保險發展就是非常有利的。

此外,保險本身就是短期資金的長期化,保險資金每年都要交,運用的時候很可能是十年、二十年以後,是一個長期資金,不存在短期資金長期化運用的問題。倒過來,是把短期資金變成長期資金,所以它是天然符合資管新規不能有期限錯配、不能有資金池的要求。

盛松成介紹,在美國,貨幣金融服務業,也就是銀行業的體量佔到金融業40%左右,這是間接融資;保險業佔比達到37%,而資本市場也在20%左右。而我國的銀行業佔比高達73.5%,保險業只佔7%左右。所以,保險業會有非常大的發展,對國家未來經濟發展非常重要。

為什麼M2與實體經濟相關度在提高?

2017年以來,在金融“去槓桿”等作用下,廣義貨幣(M2)增速放慢,引發市場的廣泛關注。根據央行數據,2018年2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178.73萬億元,同比增長11.2%。M2餘額172.91萬億元,同比增長8.8%。

作為來自央行的金融專家,盛松成認為,隨著金融去槓桿後,廣義貨幣供應量會下降,M2增速與經濟增長的相關性會提高。

從歷史上看,社會融資規模與M2增速基本一致,而從2016年10月開始兩者增速差距有所擴大。2017年8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同比增速高於M2增速4.2個百分點,差距達到最大;2018年2月末,M2增速回升,二者增速差距收窄至2.4個百分點。

在盛松成看來,前幾年的金融創新為實體經濟服務不足,致使部分資金在金融體系內部空轉,集聚了較大風險。去年M2增速下滑,對其他金融部門債權和對政府債權的增速下降是導致M2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其中,對其他金融部門債權回落的影響最大,體現了金融去槓桿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