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是怎么来的呢?

自古以来中国的权力都是从上而下产生的,每一个大佬都是从小弟做起的,每一个权力都是有它的脉系。那么北洋是怎么来的呢?

在北洋的权力脉系,起源于满清的北洋通商大臣职位。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在对外交流中常常引起重大纠纷,为了专门处理对外的通商事务,清朝设北洋通商大臣和南洋通商大臣。南洋通商大臣由原《南京条约》开通五个通商口岸设的“五口通商大臣”,负责处理南方对外的通商口岸的通商一切事务。一般由江浙闽粤等地的总督担任,位高权重。而北洋通商大臣职位是由原来的1870年裁切的“牛庄、天津、登州三口通商事务大臣”改设北洋通商大臣,并由直隶总督兼任,工作重心是“海防”和“洋务”,能直接参与决断大清的军事、经济、外交等重要事务。

首任北洋大臣是李鸿章,他还任直隶总督,这样的能人,在外交上的出色表现,慢慢地他在外交事务上已经完全取代总理衙门的地位,总览地方行政、外交、军事,北洋系就在李鸿章这棵大树下茂盛起来。


北洋是怎么来的呢?

李鸿章

然李鸿章垂垂老矣,他也在物色北洋系的接班人,这时候进入李鸿章视野的是在朝鲜战场上有卓越表现的袁世凯,袁大头虽然科举不行,但是,他少喜读兵书,立志“一口吞尽胡天娇”,李鸿章非常赏识袁世凯,在他考察德国后,被德国的兵工厂和军队给震惊了,他一直耿耿于怀,说大清无论如何也要建立起一支这样的德式部队,他就不用舔着老脸频频去签卖国条约了。


北洋是怎么来的呢?

李鸿章和俾斯麦

他对袁世凯委以重任,就让他模仿德国,在天津“小站”练兵。话说这能人呢,只要机会一来,就如鱼得水。袁世凯没有让李鸿章失望,很快按照德国部队模式,建立起一支步兵、骑兵、炮兵、工程兵等多兵种的新式部队,光炮兵就有2000人,这让李鸿章眼兴奋不已,中国用几千年的冷兵器,这下枪炮齐全,要和世界接轨了。

李鸿章对袁世凯赞誉有加:当今之世,无出其右者。并向朝廷力荐袁世凯为直隶总督、北洋总理大臣,这就是把他政治遗产和北洋衣钵全盘传给了袁世凯。袁世凯的迅速崛起,让大清的全体上下都很是忌惮,但是袁世凯撒豆成兵,他的小站练兵出来的个个都是人才,他的部下出了34人省督军、4名中华民国总统,还有一堆高级军官,这些少壮派,唯袁世凯马首是瞻。就算袁世凯以“足疾”为由撂挑子回家钓鱼,朝廷这帮老八旗旗营根本也指挥不动袁世凯的新军。

北洋是怎么来的呢?

袁世凯检阅新兵


八旗清兵感觉一夜之间就被淘汰了,朝廷已经没办法摆脱袁世凯了,以至于孙中山在南方屡屡起事,袁世凯玩起了纵横术,两边通吃,在革命党人的眼里,袁世凯是唯一能听得懂他们革命党人话的人,也是唯一一个可以代表朝廷出来话事的人。在朝廷的眼里,只有袁世凯的军队才能对付得了那批南方乱党,就这样,袁世凯越坐越大。以至于后来,他逼隆裕和溥仪退位说,你们好好退位,他们将会优待清室,不然南方讲无法收拾,你们性命我都无法保证。吓得溥仪退位后,孙中山那一帮人,没有当过一天官,也没有自己的枪杆子,靠几个学生和几个连的士兵,怎么能驾驭得了大清留下的这大个烂摊子。清朝各省的督军都是袁世凯的老部下。袁世凯就呵呵一笑,这中国这辆破车,你孙中山来开?孙中山刚刚还在美国刷盘子,演讲说说大话还可以,真要他运作全国这庞大军政系统,根本就不知道从何下手,四下望去,这天下也就只有你袁世凯老哥才能玩得转了,所以就故作高姿态,让贤给袁世凯了。

袁世凯就这样当了总统,他启用的全是北洋系的老部下,组成的政府,这就是常说的北洋政府。

一个由前清政府官员开创的北洋时代,就这样开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