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性骨髓瘤腎損害—老年患者出現蛋白尿時不容忽視的鑑別診斷

我們先從近期兩個案例說起:

案例一:62歲老年男性患者,1年餘前開始出現反覆下肢水腫伴尿泡沫增多,外院診斷為“腎病綜合徵、膜性腎病”,患者未予積極治療;1月前患者出現嘔吐、腹瀉,尿量逐漸減少至無尿,伴有水腫、胸悶症狀,曾使用“青黴素類”藥物抗感染治療,腹瀉改善,但血肌酐進行性上升至700umol/L以上;既往有高血壓病史5年,2年前自訴腰椎間盤突出症手術後血壓降低,遂停服降壓藥物,血壓波動於90-110/65-75mmHg;腎臟B超形態正常;繼發因素排查未見明顯異常;血常規提示輕度貧血;M蛋白分析提示陰性;入院後多次查心電圖提示肢體導聯廣泛低電壓,V1~V3呈rS型,R波升高不明顯;心臟彩超提示二尖瓣、三尖瓣瓣膜明顯增厚;給予血液淨化治理、補液等綜合治療,補做腎穿刺活檢標本特殊剛果紅染色,病理提示腎臟澱粉樣變性,患者未同意行骨髓檢查。

案例二:63歲老年男性,尿蛋白1+至2+、無下肢浮腫,血腎功能正常合併貧血。入院檢查提示中度貧血、血肌酐正常,血球蛋白顯著升高,M蛋白檢查提示檢出λ型IgG輕鏈,骨髓檢查提示漿細胞30%,確診多發性骨髓瘤,行腎穿刺活檢病理提示腎臟澱粉樣變性。

以上兩個病案總結一下:兩位老年患者均表現為蛋白尿,一例合併低血壓,一例合併與腎功能不平行的中度貧血,最後均確診為澱粉樣變性腎病,多發性骨髓瘤。

多發性骨髓瘤(MM)是一種惡性漿細胞病,其腫瘤細胞起源於骨髓中的漿細胞,其特徵為骨髓漿細胞異常增生伴有單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輕鏈(M蛋白)過度生成,極少數患者可以是不產生M蛋白的未分泌型MM。多發性骨髓瘤常伴有腎臟損害、貧血、多發性溶骨性損害、高鈣血癥。發病率估計為2~3/10萬,男女比例為1.6:1,大多患者年齡>40歲。因此,老年患者出現蛋白尿時,注意排除繼發性因素,尤其是合併不明原因的貧血、高球蛋白血癥、高鈣血癥的患者,特別伴有血壓下降,一定注意排除血液系統疾病,如多發性骨髓瘤導致的腎損害!!!常規的、微創的骨髓穿刺術務必及時按醫囑執行。

多發性骨髓瘤腎損害—老年患者出現蛋白尿時不容忽視的鑑別診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