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晃是如何加入曹操麾下的呢?

話說在徐晃的建議下,楊奉護送漢獻帝東歸,回到了洛陽,作為嘉獎,漢獻帝升楊奉為車騎將軍,為了避免把持小皇帝之嫌,楊奉率軍離開洛陽,駐兵在大梁。然而留在漢獻帝身邊的大將軍兼司隸校尉韓暹和衛將軍董承卻為了爭功和爭奪權力逐漸變得和李傕、郭汜一樣相互爭鬥,而且日益加劇。


徐晃見到這種局面,決定找個忠於漢獻帝的地方軍閥勢力來做外援。徐晃在通過對全國地方勢力領導的觀察和分析後,選定了人選,並且再次找到楊奉,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力求說服楊奉能夠接受。


楊奉聽了徐晃聯合地方勢力作為外援的想法後,提出了一點質疑,那就是如果地方勢力進京,成為了第二個董卓該如何是好?


面對這個質疑,徐晃胸有成竹的對楊奉說:“當年公然反對董卓的人,會允許自己成為第二個董卓嗎?如果會,他將有何面目面對天下呢?”


楊奉聞聽眼睛一亮,說道:“你說的是……?!”

徐晃是如何加入曹操麾下的呢?


徐晃答道:“當年公開反對董卓的正是盧植、袁紹、袁術兄弟和曹操啊,現如今盧植隱居不知去向,唯有袁紹、袁術兄弟和曹操各據勢力。在董卓進京前,袁紹曾經和大將軍何進一同籌劃徹底剷除宦官集團,然而,自古以來皇宮內院都用宦官內侍來負責皇帝內宮的侍奉工作,以後也不會例外,因此,這並不是明智的決策。也正是因為如此,皇太后不能接受徹底剷除宦官集團的計劃。面對這種局面,竟然想到要以董卓為外援來威逼皇太后的餿主意,結果才導致了董卓進京亂政。而想到這個餿主意的不是別人正是袁紹,雖然後來袁紹公然反抗董卓把持朝政,棄官掛印回鄉,然而大錯已經鑄成,這恰恰說明袁紹的能力與見識不足。而袁術和曹操都是在接到董卓的委任書後,不願與董卓為伍而離開洛陽,並加入了後來的討董聯盟的。”


楊奉聽到這裡,慢慢的點點頭,說:“確實如此。那你的意思是,袁紹的能力不足以扶持當今的少帝了?不過袁紹可是當初討董聯盟的盟主啊,而且當初的討董聯盟中可是有十三路諸侯啊,不能僅僅侷限在他們三人當中吧?”


徐晃回答道:“不錯,袁紹確實是當年討董聯盟的盟主,然而他這個盟主在討伐董卓時,卻並沒有發一兵一卒真正的前去討伐董卓啊,甚至沒有組織過任何一次進攻,僅僅是率軍整日裡置酒高會。而且他不但沒討伐董卓,反而藉機取代了聯盟中的冀州牧韓馥,從而奪取了冀州。說明他並不是真心要解救少帝,而僅僅是做個姿態,其實是要藉此來擴大自己的勢力而已。而真正派兵和董卓的西涼軍作戰的恰恰又是曹操和孫堅。”


楊奉明白了徐晃的意思,說:“那你的意思是曹操和孫堅才是真心心繫少帝和國家的忠君之士了?”


徐晃回答說:“正是!口號誰都會喊,漂亮話誰都能說。唯有行動才是內心真實想法的證明。如今孫堅已死,他的兒子隸屬於袁術,而袁術和袁紹一樣,只是想做個地方割據勢力,並沒有效忠朝廷的心意。當今之世唯有曹公才是真正的忠君之臣啊!”

徐晃是如何加入曹操麾下的呢?


楊奉說:“嗯,這麼說來曹操確實是我等一樣忠於皇帝的。”


徐晃繼續說:“曹操不但有忠君之心,而且能力和實力方面放眼當世,也是數一數二的。他居然能在被張邈和呂布端了老窩的情況下實現了翻盤,能夠從如此逆境中重新站起來的能力,天下恐怕是找不出第二人了。以曹公的能力,雖然如今僅僅是雄踞兗州,日後定然能扶保朝廷重新安定天下的。”


聽到這裡,楊奉說道:“可是如今我等已經護送少帝回到洛陽,若曹操真有心效忠朝廷,他自當派使者前來覲見,表達心意,為何遲遲不見?”


徐晃聞聽此問,一時語塞,只好答道:“若日後曹公遣使前來,還望將軍把握機會。”


就在此事過後不久的一天,楊奉突然接到曹操信使的一封來信。原來此時,曹操剛剛在許縣平定了黃巾軍的餘黨,聽聞楊奉等人已經護送少帝回到了洛陽,過後又得知漢獻帝前的三個護駕有功的大臣楊奉、韓暹和董承在鬧不合,因此正在曹操帳下效力的董昭便以曹操的名義給楊奉寫了這封信。


信中說道:“我對將軍早已聞名,傾慕您的大義,所以推心置腹,赤誠相見。現在將軍您將天子從艱難中解救出來,歸還舊都,輔佐天子的功勞,當今沒有人能和您相比,是多麼的美善啊!現今群兇擾亂中原,四海不得安寧,天子朝廷至尊至重,我們的責任就在於維護和輔佐皇帝;必須依靠眾位賢士來重建王朝秩序,這委實不是一個人能夠獨力建立的。心腹與四肢相互依賴,互為支持,缺一不可。將軍您應當作為京城內的主要力量,我作外部的援軍。現在我有軍糧,您有軍隊,互通有無,足以互相接濟,同生死,共患難。”


楊奉接到信後,信中大喜,將信傳交給徐晃等人閱讀,徐晃趁機再次勸諫楊奉和曹操聯合。由於之前徐晃已經建議過楊奉以曹操勢力為外援。因此,楊奉滿口答應了徐晃的勸諫,對麾下的各位將軍說:“兗州的軍隊目前正駐紮在許縣,近在眼前,他們有兵有糧,國家應當依靠仰仗他們。”於是眾人一同上表薦舉太祖為鎮東將軍,繼承他父親的爵位為費亭侯。

徐晃是如何加入曹操麾下的呢?


與此同時,朝廷中董承正在和大將軍韓暹爭鬥,突然接到楊奉等人舉薦曹操的奏章,便也想到拉攏曹操為外援從而取得和韓暹鬥爭的勝利。於是董承便以勤王之名秘召兗州牧曹操進京。


曹操接到詔書,順勢入朝進貢,趁機奏報韓暹、張楊的罪過。韓暹驚懼,單騎逃出洛陽,投奔屯兵於梁縣的楊奉,但獻帝念及韓暹護衛自己東歸洛陽的功勞,並沒有追究韓暹的過錯,而是封董承等十餘人為列侯。


此時,升任符節令的董昭向曹操建議將獻帝遷至許縣,併為其策劃,託詞京城洛陽已遭焚燬,百廢待興,糧食缺乏,為使糧食運輸方便將獻帝暫時移至離許縣較近的魯陽縣。同時不斷派遣使者給楊奉送上禮物,以麻痺楊奉,楊奉果然輕信託詞,放鬆了警惕。


九月,獻帝在曹操護衛下前往許縣,這時逃奔到楊奉那裡的韓暹趕忙對楊奉說:“前日曹操進京,竟然狀告於我,幸得少帝不予追究。少帝在洛陽還好,如今曹操又要將少帝接到他的老窩許縣去,那會將我等護駕有功之臣置於何地呢?”

徐晃是如何加入曹操麾下的呢?


楊奉一聽大驚,連忙自梁縣出兵想要劫回獻帝,但是已經為時已晚。楊奉與韓暹惱羞成怒之餘,竟然引軍到潁川郡的定陵縣劫掠騷擾,曹操對此不予理睬,專心護送漢獻帝前往許縣。到了十月,曹操將漢獻帝安置妥當,出其不意突然攻擊楊奉位於梁縣的軍營,將楊奉軍殺得大敗,楊奉、韓暹失去立足之地,便轉向東投奔袁術去了。


而內心對袁術完全不認同對曹操心存仰慕的徐晃,則選擇了就此離開楊奉,投靠了曹操~!自此,徐晃便成為曹操的一名忠實戰將,開始跟隨曹操轉戰南北,為曹魏的創建建立功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