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教合一與政教分離:羅馬帝國與漢朝政教關係比較

導讀:

漢帝國與羅馬帝國在當時的東西方世界都是幅員遼闊、國力強盛的大國,它們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也有著大量的差異。在各自發展過程中,兩個帝國面臨著相似的問題,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發展歷程,這反映了東西方文明觀念的差異。應該看到,儒教和基督教作為兩大帝國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因素,對當代帝國的興衰以及後世文明發展的道路都產生了巨大影響。

在兩帝國各自發展的過程中,它們的政教關係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類型。兩種政教關係類型的差異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不僅與政權及教權雙方有著密切的關係,而且還受兩國家各自的地理環境、經濟基礎、歷史文化等因素的影響。與此同時,由不同的政教關係衍生出的是完全不同的政治權力格局,自然會對各自國家的政治發展、內外政策、民眾態度及社會生活奠定重要基礎

政教合一與政教分離:羅馬帝國與漢朝政教關係比較

國王加冕




政教關係的類型

(1)宗教的起源

一切都要從宗教的起源說起。宗教信仰是歷史的產物,它根源於對未知的恐懼和對現實生活狀況的無能為力。於是人們想當然地認為是一種超越存在的東西創造了存在,這種東西就是所謂的“神明”,它可以解釋一切未知並給予人們心安的理由。

同時,每個時代、每個民族都存在著大量處於社會中下層的生活苦難的民眾,等級制度及階級鴻溝使他們終其一生也無法改變自身的境況,他們渴望財富、渴望人際關係、渴望愛情、渴望尊重,但終究是一無所有。

而宗教的出現滿足了他們的願望:他告訴你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他解釋死亡、解釋痛苦、解釋生命;他告訴你命運是無法改變的,

讓你無需徒勞奔波:他同時也向你承諾,只要你把一切交給他,就能得到解脫。

政教合一與政教分離:羅馬帝國與漢朝政教關係比較

政教關係


(2)政權與教權的矛盾

至此我們可以看到,宗教神權(教權)生來就是與世俗王權(政權)矛盾的。

首先,政權的主體是統治階級,他們都是社會上層人物,生活富裕、家境優越,並長期排斥競爭。他們企盼著信仰能賦予他們新的生命。

其次,他們在政治權力層面存在競爭關係。大多數情況下,政權(尤其是新興政權)很難挑戰教權在意識形態權力中的主導地位,教權想要收歸軍事、法律、行政權力為自己所有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階段。雙方都不甘心與對方分享權力,上帝與凱撒本身便易造成難以彌合的緊張。

最後,最令人頭痛的是,教權對於自身的定位也與王權相矛盾。宗教首領一直宣稱神權大於王權,其自身是上帝在人間的代理人,故地位低於上帝卻高於國王。

這本身便無視了政權所擁有的法律權力,主觀上賦予了其自身超脫的法律地位,這必然是王權所不能容忍的。

政教合一與政教分離:羅馬帝國與漢朝政教關係比較

羅馬國王


(3)政教關係類型

①政教合一與政教分離

所謂政教分離,簡單來說就是政府不干涉宗教權威且宗教不干涉政府權威,宗教組織不行使國家權力,而國家政權也不行使宗教組織的職能。政教合一則是相反的。

②教會主導、皇權主導與互相促進

這是政教合一與政教分離的細化。教會主導即專指教皇同時擔任王權領袖;皇權主導即王權取得了完整的政治權力甚至批判宗教信仰:互相促進是指宗教教義中好的一面促進了世俗王權的善政(國教),或是宗教只服務於人們的精神和靈魂,放棄政治權力的行使。

政教合一與政教分離:羅馬帝國與漢朝政教關係比較

國王


儒教與漢帝國的政教關係

與基督教和羅馬帝國之間的關係不同,儒教與漢帝國之間的政教關係顯得單一與和平許多。確切來說,儒教在漢帝國的存在形式和作用與基督教之於羅馬帝國有很大的不同。

(1)儒教與漢帝國政教關係的類型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超過五千年的歷史,與羅馬帝國之間在地理環境、經濟基礎、文化歷史條件等是完全不同的。世界上絕大多數中世紀國家都是以宗教作為自己的政治意識形態,中國是少數例外之一。

漢武帝時期,漢朝實行“罷黔百家,獨尊儒術”的國策,儒家哲學就成為漢代的主流政治文化,成為治國的指導思想。但是中國古代國家宗教並沒有消亡,祭祀天地、祖先、社櫻等活動作為一種“政治符號”,在政治文化體系中對穩定政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形成了中國特有的“祭政合一”體制

政教合一與政教分離:羅馬帝國與漢朝政教關係比較

漢武帝


(2)儒教與漢帝國政教關係的表現形式

在古中國,儒教從一開始就認識到了自身的地位,吸取各家思想脫穎而出後並未得意忘形,而是服務於皇權。這倒不是說基督教得意忘形了

,而是兩帝國政權統治合法性和宗教自身都差異較大的結果。在基督教產生髮展過程中,無論是強勢或式微,一直給自己留了條後路:教皇是上帝在人間的代理人。

那麼在帝王加入基督教的情況下基督教會必然會得到發展;帝王未加入而基督教的情況下也就算了,但帝王未加入而基督教強勢的時候就會發生教權與政權的爭奪。不同的是,儒教強調“君權神授”“天人合一”,從一開始就賦予了帝王至高的神聖性,自身則為皇權服務。

(3)儒教與漢帝國政教關係的成因

儒教與漢帝國政教關係的成因在前文中己不可避免地提到過。其成因除了與政教兩方有不可分割的關係外,與古中國的歷史文化傳統也有很大關係。

首先,經過前文對古代中國和古羅馬統治合法性的分析可以看出,與古羅馬不同,在古代中國統治合法性本身就是相當健全的。

其次

,漢武帝獨尊儒術後並沒有罷默百家,治國思路也不完全是按照儒家思路來的,被稱為“外儒內法”,意即,怕是儒教本就無心想與皇權合一,因為中央集權的治國模式決定了皇權對於教權的絕對壓制。儒教只有為帝王解釋之義務。

最後,中國民族單一,並不需要像同時期的歐陸需要以基督教團結歐洲力量對抗伊斯蘭的猛烈進攻,又不需要像阿拉伯地區需要以宗教加強人民認同感。土壤的不適應,只能追隨輔助王權。

政教合一與政教分離:羅馬帝國與漢朝政教關係比較

秦始皇


基督教與羅馬帝國的政教關係

(1)基督教與羅馬帝國的政教關係類型

羅馬帝國的政教關係就是典型的政教依賴模式,政教依賴模式本就是對實行基督教“國教統治”的國家的一種概括。政教依賴,顧名思義就是政權與教權之間呈互相依賴的關係,沒有一方可以完全壓制另一方將其為己所用。

儘管在世俗生活中信徒們出於社會下層,生活在等級體系之下,但是在信仰領域則可以形成超越俗世的卑汙,精神上達到自由平等的狀態而獲得滿足。宗教信仰開始賦予人生以更高的意義和追求。基督教高深系統的理論及超強的組織能力很快感化動員起了不同民族、國家渴望被救贖的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人民。

政教合一與政教分離:羅馬帝國與漢朝政教關係比較

政教關係


(2)基督教與羅馬帝國政教關係的表現形式

公元三世紀,羅馬帝國內部分裂鬥爭愈演愈烈。君士坦丁在統一西部後發佈《米蘭救令》,為了將宗教據為己用以適應統治需要,君士坦丁在大力扶持教會的同時也通過插手教會內部事務對其形成一定的控制。君士坦丁在自己控制的北非和其他行省歸還教會財產,並從國庫裡劃轉出一大筆錢捐獻給教會,這是前所未有的。

後來,君士坦丁大帝賦予了教徒以豁免權,並授予教會接受遺產的權利。而相應的,君士坦丁大帝所能插手的教會逐漸增多。在北非教會分裂事件中,他召集自己統治區域的所有主教一起開會,解決此問題的同時確定了皇帝對教會內部爭論的裁判權。而在尼西亞會議上,君士坦丁憑藉自己的影響力統一了教會的信條,並對“異端”進行了懲罰。這表明在這個階段政權是佔主導位置的。

受制於國內狀況,亨利四世被迫妥協。他在意大利北部的卡諾莎城堡的雪中跪了三天三夜才保住了自己的統治權。卡諾莎事件後,之後的皇帝們與教廷的爭鬥就沒有停止過。在英諾森三世時代,教會的權勢達到了極盛。他不僅廢除了奧拓四世,另立胖特烈二世為德意志皇帝,且迫使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國的國王服從。

政教合一與政教分離:羅馬帝國與漢朝政教關係比較

加冕


(3)基督教與羅馬帝國政教關係的成因

首先是羅馬地理環境的缺陷。受制於地理環境,擴張後的羅馬帝國版圖過大,接近於漢帝國的國土面積,但其差在形狀相當不規整,帝國內地緣結構也比較浮躁。這種不合理的結構並不利於羅馬帝國的政權穩定性,政令統一程度也不容樂觀。

從外部看,漫長的邊境線,使其極易遭受外敵的攻擊,四面而戰的羅馬城邦擴張後,看到的卻是八面而戰的帝國景象。而不合理的結構使其調配軍力過於困難,不得已教會勢力的擴張還不得不提一件事,即克呂尼運動。克呂尼運動始於10世紀中期,核心觀念由當時的克呂尼修道院院長提出,故以此命名。其觀念是針對德意志土地上教士們對於世俗權力的干涉,對於神權逐漸不那麼重視的態度,對於買賣聖職的反對。這種觀念無疑是為僧侶擺脫世俗控制,謀求獨立打下基礎。

政教合一與政教分離:羅馬帝國與漢朝政教關係比較

世俗權力


漢帝國與羅馬帝國的政教關係影響因素比較

漢帝國和羅馬帝國作為當時矗立在世界上的兩座山峰,在國土面積、統治時間、綜合國力方面都有著不同程度上的相近性,同時在帝國統治階段均出現了內戰和合法性待加強的問題。但是兩個帝國最終卻走向了不同的發展道路,政教關係亦是大相徑庭。本部分將運用比較政治學的方法探究兩大帝國政教關係迥異的原因。

(1)地理環境

從地理環境來看,古羅馬帝國是由一個城邦國家經過逐漸的侵略擴張而最終形成的。受制於地理環境的先天性不足,古羅馬由於地處四面而戰的區域而走向對外擴張的道路,但是擴張後的羅馬在板塊結構上有很大的缺陷。

而漢代所在的中國,作為唯一能完整保存文明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自然有其獨特的原因。首先,漢代國土東部及南部沿太平洋,在大部分地區還處於封建時期的當時相當於基本杜絕了來自東部和南部的入侵威脅。

政教合一與政教分離:羅馬帝國與漢朝政教關係比較

地理位置


(2)政治制度

在古代中國,傳統的權威性是皇權本身成為合法性的最大源泉,而漢代中央集權的加強更是將皇權推上了頂峰。古羅馬實行的是君主制,同時輔以公民大會及元老會的權力結構形式。這種形式在當時可能會導致兩種局面:皇權獨斷而使得公民的參與期望得不到滿足;或是權力機構各司其職,造成政令緩慢、靈活性差和效率低下的局面。

(3)文化因素

在羅馬,國家對外征服擴張之後官方卻不注重被征服地區民族認同感的構建,反而他們蔑視的態度讓這些殖民地明白自己永遠都不會成為羅馬公民。另外,羅馬帝國除了徵稅之外並沒有給這些地區帶來任何不同,也沒有推行自己的文化、宗教、語言。帝國境內不同地區的價值觀、語言、地區文化存在很大程度的差異。

相反,中國自從秦朝開始便統一文字、語言和度量衡,中國古代人民不僅有強烈的民族認同感,而且有驚人的同化能力,以至於滿清入關後尊重並學習漢人的文化。

政教合一與政教分離:羅馬帝國與漢朝政教關係比較

西方政治


結語

在中國歷史上,由於中央集權的統一,宗教只能在意識形態層面發揮輔助王權的作用。所以在中國史上幾乎沒有政教衝突從而引發的戰爭,對於古中國的傳承及各民族的團結都起到了積極的影響。政教主從模式當然也有其缺陷。在這種類型的政教關係中,政權的主導作用太明顯,而宗教學說則為了迎合王權而幫助政權教化百姓。故其實王朝統治仍是君主和官僚體系的管理活動,君權受到的限制較小。

從古羅馬和基督教相互利用、相互競爭的結果來看,很難看出是誰獲得了最終的勝利。誠然,基督教在羅馬滅亡以後仍能迅速發展,同化了自稱羅馬繼承者的蠻族,並在現如今擁有佔全球三分之一人口的信眾,是當之無愧的世界三大宗教之首。羅馬雖然滅亡了,其文明、法律流傳至今,一直影響著歐洲乃至全世界的國家和民族,羅馬城也迅速完成了重建。

不同國家政教關係的表現形式是不同的,這是由於其歷史成因不同。差異化的政教關係也為國家發展奠定了多樣化的基礎,多樣性的歷史為我們探求和思考提供了無限的空間。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