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9年中國私人財富市場走勢,展望2020年

回顧2016-2019年中國私人財富市場概覽與走勢

  • 2018年,中國個人可投資資產總規模達190萬億人民幣,2016-2018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為7%;到2019年底,可投資資產總規模將首次突破200萬億大關
  • 2018年,可投資資產在1000萬人民幣以上的中國高淨值人群數量達到197萬人,2016-2018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2%;到2019年底,中國高淨值人群數量達到約220萬人。
  • 2018年,中國高淨值人群人均持有可投資資產約3080萬人民幣,共持有可投資資產61萬億人民幣;到2019年底,高淨值人群持有的可投資資產規模達約70萬億。
  • 2019年,高淨值人群數量超過5萬人的省市共11個,分別是廣東,上海,北京,江蘇,浙江,山東,四川,湖北,福建,天津和遼寧,其中6省市(廣東、上海、北京、江蘇、浙江、山東)率先超過10萬人;23個省市高淨值人群數量皆超過2萬人,地區間財富分佈更加均衡。
  • 2020年會有什麼樣的走勢呢?
2016至2019年中國私人財富市場走勢,展望2020年

2019 年中國高淨值人群區域分佈

一、2019年私人財富市場規模及各大資產類別較往年增速放緩

2017年,中國經濟穩中向好,GDP增速為6.8%;2018年,全球經濟政治環境不確定性增加,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疊加"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等政策推進持續深化,GDP 增速放緩至 6.6%。2019年宏觀政策在穩增長、促改革及防風險之間動態平衡,逐步向"六穩"(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過渡,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將GDP增速目標設定在6%-6.5%。

中國私人財富市場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增速相應放緩。2018 年,中國個人持有的可投資資產 總體規模達190 萬億元人民幣,2016-2018 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為 7%,為 2008 年來首次出現個位數增長。其中,資本市場產品市值增速下降顯著,2016-2018 年年均複合增長率下降至 1%;在強調"房住不炒"政策取向的背景下,政府持續深化房地產政策調控力度,投資性不動產年均複合增長率下降至 8%;隨著"資管新規"的出臺,銀行理財產品及其他境內投資 中基金專戶、券商資管、信託等受"去通道、去剛兌"的影響,增速較前兩年均有明顯放緩。

2016至2019年中國私人財富市場走勢,展望2020年

2008-2019 年中國個人持有的可投資資產總體規模

中國高淨值人群的規模 及其持有的可投資資產受實體經濟下行與市場波動影響,增速也較往年有所放緩。2018年,中國的高淨值人群數量達到197萬,與2016年相比增加了約40萬,年均複合增長率由2014-2016年的23%降至2016-2018年的12%,其中超高淨值人群 規模約17萬,可投資資產5000萬以上的人群規模約32萬人。從財富規模看,2018年中國高淨值人群共持有61萬億人民幣的可投資資產,年均複合增速為12%;其中超高淨值人群持有資產25萬億人民幣,2016-2018年均複合增速為17%。高淨值人群人均持有可投資資產約3080萬人民幣,與2014-2016年基本持平。

2016至2019年中國私人財富市場走勢,展望2020年

2008-2019 年中國高淨值人群的可投資資產規模及構成

2019年市場增速保持穩定,投資性不動產增速進一步放緩,資本市場產品增速溫和回升

宏觀經濟

2017-2018年回顧:2017年,中國經濟運行穩中向好,GDP增速為6.8%;2018年,全球經濟放緩,國際金融市場震盪,政治局勢複雜,同時,國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深化,中國經濟增速進一步放緩,GDP增速約6.6%。

2019年: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將GDP增速目標定為6%-6.5%,隨著"六穩"政策進一步落地,2019年第一季度工業、投資、消費等經濟指標逐步回升,市場信心到提振,經濟增長逐步企穩。

現金及存款

2017-2018年回顧:2017年央行貨幣政策持續收緊,有效抑制金融體系槓桿;2018年四次定向降準,適度增加中長期流動性供應,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了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2017和2018年廣義M2增速分別為8.2%和8.1%;現金及存款餘額增速保持平穩,2016-2018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8%。

2019年:金融體系內部進入由"去槓桿"向"穩槓桿"的過渡階段,2019年維持鬆緊適度的貨幣政策及較低的融資成本;另一方面,2019年實體經濟及資本市場投資環境得到改善,同時存款收益率較低,對存款增速造成一定衝擊;總體現金及存款增速保持在6%左右平穩增長。

房地產市場

2017-2018年回顧:2017-2018年房地產政策持續收緊,在堅持"房住不炒",落實"長效機制"的基調下,一、二線城市成交量降溫明顯;三四線城市在棚改工程實施和去庫存的影響下,維持一定銷售熱度。綜合而言,整體市場增速放緩, 2016-2018年投資性不動產年均複合增長率由2014-2016年的30%下降至8%。

2019年:國家結合"因城施策"和"五個堅持",穩健推進房地產市場"房住不炒",平穩健康發展;同時,隨著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下降,三四線城市為主的住宅及商品房累計銷售面積增速較2018年或有放緩。在房地產稅立法完善進程加速推進預期下,2019年增速在7%左右。

股票市場

2017-2018年回顧:2017年資本市場表現明顯分化,有業績支撐的價值龍頭股表現搶眼,但是估值虛高、業績表現不佳的中小市值股表現較差,上證指數2017年微漲約7%;2018年,上證指數大幅下跌近25%,主要受實體經濟增長動力不足、上市公司業績不佳、國內信用風險爆發、中美經貿摩擦局勢等多重不確定性因素影響,A股整體估值跌至歷史低位。

2019年:隨著中國宏觀經濟企穩和海外資金不斷增配A股,同時,導致2018年股市下跌的負面因素逐步改善,2019年投資者對A股觸底反彈有所期待,第一季度股市行情已初步回暖,A股有望實現估值迴歸;同時隨著CDR(中國存託憑證)進程推進及科創板的設立,市場關注度和活躍度將有所提高,2019年市場新擴容規模預計較2018年提升,整體市場流動性有所改善;但全球及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尚未緩解,加上中美經貿摩擦再現曲折,對市場保持中性偏樂觀態度。

公募基金

2017-2018年回顧:2017年,公募基金規模穩步增長。貨幣基金規模持續上漲,股票型基金受資本市場聯動的影響,實現一定擴容;債券型基金受債市行情低迷影響,並未有顯著增長。2018年,受資本市場下行影響,公募基金規模整體增速放緩。在流動性定向寬鬆影響下,貨幣基金利率走低,增速放緩;在權益市場低迷、債市上揚背景下,債券型基金規模大幅上漲。總體而言,公募基金資產淨值近兩年增速放緩,年均複合增長率由2014-2016年的44%降至2016-2018年的20%。

2019年:受資本市場基本面回暖預期、新型主題概念基金產品發行提速等因素影響,2019年保持平穩增長。

銀行理財產品

2017-2018年回顧:2017年,在"去槓桿"背景下,銀行理財產品監管力度持續加強,理財餘額整體增速受限。2018年,一方面,資管新規正式落地並提出不允許資金池運作等多項要求,理財產品發行量增速放緩;另一方面,結構性存款在"打破剛兌"預期影響下,吸收了部分低風險偏好資金。2016-2018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為6%。

2020年展望:結構性存款持續吸收低風險偏好資金,但由於監管的加強與收益率持續走低,結構性存款對理財產品整體增速的拉動效應有限;同時在資管新規的持續影響下,理財產品發行量及存量擴張增速繼續放緩,預計銀行理財產品規模整體增速維持在4%左右。

眼觀金融事,言射投行全。真相只有一個,金錢至上。金融改良公知,投資糗事百科,盡在其中。

小編後期會更新有價值的東西,專注財經領域素材! 希望各位有所收穫!大家多多轉發收藏,轉發也是支持哦!支持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