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鯽魚養殖的認識和看法:當前鯽魚養殖的痛點,今年鯽魚能否養?

專注水產適用技術,奉獻實用養魚信息!

對鯽魚養殖的認識和看法:當前鯽魚養殖的痛點,今年鯽魚能否養?

一、各養殖品種的現狀

草魚,2019年為近三年來價格最低的一年,主要是受環保政策、全國存塘量較大的影響。而在鹽城地區,2019年有很大部分鯽魚養殖群體改草鯽混養,主要集中在沿海鰓出血高發區域。草魚行情的持續低迷,也讓使大家對草魚的養殖信心缺乏,目前採用較多的就是草鯽混養模式。調查發現,鹽城地區2019年苗種放苗數量同比有所降低,預計2020年草魚的產量也會有所下降,但市場對大規格草魚的需求量在持續提升。

黃金鯽,這條魚與鯽魚息息相關,2019年的行情有所回升,1斤左右的規格,在9月份仍然能保持在5元/斤以上,在今年2月份甚至高出6元/斤,而去年熱水魚價格出現5.4元/斤的價格後,一路下跌,這也反應出市場上對鯽魚的需求量。由於今年鯽魚的養殖行情被看好,加之養殖面積縮減,黃金鯽或許能繼續保持好的行情。

鮰魚,2019年行情較好,整體呈現先漲後跌再漲的趨勢,2019年5月份,北京貨達到13元/斤,呆子貨11元/斤,後期在8月份,價格雖有所下跌,但整體行情向好。今年年初受疫情的影響,市場有限,銷售受到較大的影響,流通受阻。2月21日,北京貨9.6元/斤,呆子貨8.7元,2020年鮰魚養殖繼續面積增加,同比增加約30%的魚種進入江蘇,因此,很多養殖戶擔心鮰魚行情會有所下跌,而猶豫不決。

而鯽魚,是當下較為糾結的養殖品種,主要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養殖面積大量縮減,行情被看好;二是就是發病率,鰓出血病持續高發,養殖成功率低。

那2020年,鯽魚能不能養?養殖鯽魚應具備怎樣的條件呢?今天我就簡單來談下當下對鯽魚的的的認識。

二、對鯽魚養殖的認識和看法

1、養殖行情

對養殖行情的預判,直接決定了我們的養殖規劃。鯽魚的行情走勢,通過近十年的總結,具有明顯的變化特點:1、大規格的成魚,價格始終較高;2、鯽魚價格具有明顯的週期性,全年基本呈現先上升後下降的趨勢,幾乎在6-9月份保持在價格較高的區間(俗稱出熱水魚期),行情出現這樣的變化,主要決定於市場,也就是供求關係。

以近兩年為例,對比2018年與2019年鯽魚養殖行情,從下圖可以看出,2018年和2019年的價格變化也符合先上升後下降、熱水魚價格最高的規律。2019年全年的鯽魚行情顯著好於2018年,似乎放出了一個鯽魚要大漲的信號,很大程度上給了鯽魚養殖戶希望與信心,但遺憾的是,並未出現像2015年那樣,大家期待的突破13—15元/斤的“天價”,原因仍然要歸到市場,因為市場在變化,消費升級,養殖產量雖然在下降,但消費群體也在減少。今年受疫情的影響,大豐、東臺地區,在其他魚,如草魚、鯿魚、黃金鯽、鮰魚幾乎無法流通的情況下,而鯽魚仍有一定的流通量,並且在2月份中旬出現了一段漲勢,規格1.06斤能賣到8.6元,但隨著3月份疫情影響逐漸減小,價格開始回落,跌價在1.2元/斤左右,但仍高於同期。

鯽魚行情向好的訊號給了很多鯽魚養殖戶信心,畢竟還有很多對鯽魚懷有情節的人,曾經靠養這條魚走上“富翁”的道路,而今走向了“負翁”,心情難免會變得“抑鬱”了,罪魁禍首就是鯽魚鰓出血病,這也直接影響了鹽城地區的養殖格局。

對鯽魚養殖的認識和看法:當前鯽魚養殖的痛點,今年鯽魚能否養?

注:以上價格為同期市場上高規格賣魚價格,基本代表最高價。

對鯽魚養殖的認識和看法:當前鯽魚養殖的痛點,今年鯽魚能否養?

注:以上價格代表同期市場上收集的賣價,不代表市場最高價。

2、鯽魚養殖痛點

江蘇是華東地區養殖水面最大的省份,鹽城享有“全國鯽魚看江蘇,江蘇鯽魚看鹽城”之美譽。但是,近幾年,因為鯽魚“鰓出血”爆發,導致了很多鯽魚養殖戶虧損嚴重,鯽魚養殖前景不再被看好。

通過市場調研,統計鹽城地區,主要包括大豐內陸及沿海、東臺沿海等主養區域。從下圖可以看出,2019年鯽魚養殖面積直線下降,主要原因是以前的幾大鯽魚主養面積逐漸減少。例如,大豐某鯽魚養殖區域,2018年養殖面積近13000畝,2019年養殖面積縮減至2000畝,2020年幾乎放棄了鯽魚養殖,而導致這一根本原因在於鯽魚鰓出血發病逐年嚴重。另外,鯽魚養殖減少還有一部分原因,包括環保復墾、轉養其他品種,如黃金鯽、鮰魚、草魚等。

從圖中還可以看出鰓出血發病率在逐年上升,即使有了行情的回升,也讓很多養殖戶害怕去養殖鯽魚,尤其海邊區域是高發病區,這與其大的養殖環境有關。然而近幾年也逐漸開始蔓延到內陸,從無到有。例如,大豐內陸養殖中,發病率較低甚至不發的區域,2019年發病率也達到了10%—30%,通過調查發現,發病最大的共同點就是魚種來源地,大多發病塘口的魚種來源於疫區,屬於典型的輸入型。

對鯽魚養殖的認識和看法:當前鯽魚養殖的痛點,今年鯽魚能否養?

圖1 近兩年鯽魚養殖面積變化

注:發病率以面積計算(畝)

對鯽魚養殖的認識和看法:當前鯽魚養殖的痛點,今年鯽魚能否養?

圖2 近兩年鯽魚鰓出血發病率

注:累計發病率為上半年發病和下半年發病的合集。

3、養殖鯽魚,應該具備什麼條件?

鰓出血發病已有十年的歷史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正在進行,但遺憾的是仍未有疫苗被研製出來,也沒有出現所謂的“神藥”,假藥倒是不少。鯽魚鰓出血病一旦爆發,根本沒有好的治療方法,採取的部分措施也只能儘量降低損失,但也已經很不錯了,控制不了的基本上就是開塘賣魚。

針對此類情況,筆者想提出幾點建議:

1、第一類,在疫區養殖鯽魚,發病風險很高,需要規劃好養殖,可以採取混養、套養蝦等養殖方式,控制好密度,降低風險,不建議去賭,風險太高。考慮到苗種成本,小的塘口建議放略大規格的魚種,在高溫期間加大投餵,注意魚體保健,衝趕規格、趕價格,因為有了規格,選擇就多,這就是2019年同樣是發鰓出血,東臺和大豐兩地養殖區域就呈現出了不同的結果,東臺的成魚規格要普遍偏小,大豐的規格普遍偏大。在第二輪鰓出血發病高峰來臨時,大豐有些發病塘口通過沖規格,選擇了賣魚,價格較高,仍然取得了不錯的盈利。例如,大豐德西的通威用戶陳老闆,在9月26日賣魚,規格0.96斤,價格高達10.1元,實現了高盈利,而同樣規格的魚種,東臺的某品牌飼料廠家用戶塘口,鯽魚規格僅為0.65斤,因二輪發病高峰,不得已也選擇了賣魚,規格的巨大差異也導致了價格及利潤的巨大差異。2、第二類,在非疫情養殖鯽魚,建議配套自養魚種,從長遠的角度,既能節約養殖成本,還可以實現魚種養殖盈利,例如,現在非疫區的魚種,3—4條的苗種,價格高至6.5—7元/斤,並且好的魚種現在實在難找。但最重要的是能降低外來魚種病毒帶入的風險,因為我們無法判斷外來魚種的養殖細節,尤其在當下鰓出血日益嚴重的大環境下,我們必須謹慎對待。

面對當前的養殖困境,養殖鯽魚必須加強管理,尤其是大型養殖場,要避免輸入型的鰓出血病毒傳播,建立安全的養殖體系。在魚種、水源、工具、泡塘等諸多管理細節上重視起來,切不可碰運氣,賭博式的養殖。

在走訪市場的過程中,我遇到過一個在疫區養殖鯽魚的老師傅,我很詫異他的勇氣,瞭解情況之後,我認為他的成功是必然的。這樣一位養殖多年的老師傅,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管理理念和細節措施,與我們提倡的不謀而合,並且樂於交流並接受新的養殖觀念。首先,他特別注意苗種,苗種全部來源於自養塘口,在非集中養殖區(內陸),並且距離自己的成魚養殖塘口(沿海)約50公里;其次是工具,大到搬罾網具、小到撈網,全部是自己的,做到專用,不使用外來工具,使用前後做好消毒處理。我想這就是他能在疫區養殖鯽魚並且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關於如何做好養殖細節管理,建立安全的養殖環境,此前孫慶高[1-2]針對鹽城鯽魚鰓出血提出全面的防控方案,在此也不再贅述了。

做好防控措施,接下來就是要選擇好的養殖模式,如何通過養殖模式的引領,來避開養殖痛點,降低養殖風險。大豐通威近幾年針對鯽魚,主推高盈利模式“通威鯽魚333模式”,並且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當然,模式的選擇,不是盲目的,需要結合塘口大小、資金、管理等各個方面因素綜合考慮,比如較小的塘口,需要考慮到成本、人工、資金投入等,就不適合通威333模式,可建議一次性乾塘“1311模式”,成本低,風險小。如何正確選擇模式,需要與公司的服務人員做好溝通規劃,在這裡我主要介紹通威“鯽魚333模式”在當下環境的養殖優勢。

4、模式引領,解決養殖痛點

(1)通威鯽魚333模式設計

設計理念:以放養大規格魚種為基礎,建議放3—5條的魚種,早出魚,規格大,價格高。

對鯽魚養殖的認識和看法:當前鯽魚養殖的痛點,今年鯽魚能否養?

(2)階段出魚養殖設計

根據“通威鯽魚333模式”,合理設計出魚時間及比例,公司進行不同的產品搭配組合,加之動保防疫方案,使魚體健康生長,達到一定的規格預期,但具體出魚時間依據行情為準,合理變化,使盈利最大化。

對鯽魚養殖的認識和看法:當前鯽魚養殖的痛點,今年鯽魚能否養?

(3)規避養殖風險

“通威鯽魚333模式”與普通模式對比,明顯體現出優勢,進行風險評估,降低存塘風險,有效避開第二輪鰓出血發病高峰,確保養殖盈利。

對鯽魚養殖的認識和看法:當前鯽魚養殖的痛點,今年鯽魚能否養?

(4)效果展示

這是大豐通威公司客戶近兩年根據我司模式設計實施的養殖規劃,出魚計劃幾乎符合模式設計,根據行情,建議其出魚時間進行了合理調整,作為公司的忠實用戶,已連續多年實現養殖盈利。

對鯽魚養殖的認識和看法:當前鯽魚養殖的痛點,今年鯽魚能否養?

三、其他的效果展示列舉

根據條件,選擇合適的養殖模式,選擇正確產品,實現養殖增效!

對鯽魚養殖的認識和看法:當前鯽魚養殖的痛點,今年鯽魚能否養?

小塘口,衝規格,一樣可以實現大利潤,畝利潤超1萬元。

對鯽魚養殖的認識和看法:當前鯽魚養殖的痛點,今年鯽魚能否養?

水產實踐人士,共謀漁業繁榮!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漁人劉文俊。本文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有不同見解或者內容不充或請私信或留言或評論分享!#水產養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