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工程化循環水養殖技術:實現池塘“零換水”養殖

池塘工程化循環水養殖技術:實現池塘“零換水”養殖

▲ 餘德光 研究員

中國是世界上第一水產養殖大國,佔世界水產養殖總量的70%左右。但多年來,我國水產養殖業存在生產方式粗放、效率低下、病害頻發等問題。

隨著我國提出建設“生態良好、生產發展、裝備先進、產品優質、漁民增收、平安和諧”的現代漁業發展戰略格局,池塘健康養殖得到了快速發展。近些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餘德光研究員帶領項目組在池塘健康養殖方面進行探索,在水質淨化系統和生態養殖模式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已建立了基於池塘工程化分區養殖的循環水環保養殖系統,取得了較好的養殖效果。

對傳統池塘養殖模式的根本變革

《海洋與漁業》:池塘工程化循環水養殖與傳統池塘養殖的根本區別在哪裡?

餘德光:業界認為,池塘工程化循環水養殖技術是對傳統池塘養殖模式的根本變革。

傳統池塘養殖是以“進水渠+養殖池塘+排水渠”或“進、排水渠+養殖池塘”的形式為主,其本質上是“資源-產品-廢棄物”的開放型物質流動模式,生產的產品越多,消耗的資源和產生的廢棄物就越多,對環境資源的負面影響也就越大。池塘工程化循環水養殖則是在“資源消費-產品-再生資源”循環型物質流動模式理念指導下,以儘可能小的資源消耗和環境成本,獲得儘可能大的經濟和生態效益,使經濟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過程相互和諧,促進資源長久利用。

《海洋與漁業》:池塘工程化循環水養殖的技術原理是什麼?

餘德光:主要原理是利用佔池塘面積3%左右的水面,建設具有氣提推水充氣和集排汙裝備的系列水槽作為養殖區,進行類似於工廠化的高密度流水養殖;主養魚類產生的糞便、殘餌隨著系統中水體的流動,逐漸沉積在系統末端,通過底部吸塵式廢棄物收集裝置,將糞便、殘餌從系統中移至池塘外汙物沉澱池中,並加以處理再利用。其餘97%的水面進行適當改造作為汙物沉澱區和水質淨化區,一般套養濾食性魚類,並採用生物浮床、微生物製劑等生物淨水技術,對殘留在池塘的養殖尾水進行生物淨化處理,實現養殖週期內養殖尾水零排放或達標排放。

四大關鍵技術提升效益

《海洋與漁業》:包含哪些關鍵技術?

餘德光:池塘工程化循環水養殖技術中,有四大技術要點,包括養殖水槽功能漁業設施裝備技術、汙物沉澱池塘生物控制技術、淨水池塘生態修復技術、構建高產池塘養殖產品品質提升設施裝備技術。

在養殖水槽裝備技術方面,首先要研究高密度養殖水槽汙物沉積狀態、開發氣-水混合定向流推水高效增氧設備、高溶解氧垂直分流控制工藝,形成水槽前、中、後垂直剖面的養殖水體溶解氧、流速均衡,使養殖魚類均勻分佈於養殖水槽,解決養殖水槽內魚類因“逆水”出現“扎堆”造成魚體易機械損傷及沉積物迅速排出水槽,保障水槽內養殖魚類的健康生長;其次,要安裝養殖管理水體溶解氧預警預報在線系統,配置純氧增氧系統,當溶解氧低於5.0mg/l,電磁閥自行啟動,實現在線控制水體溶氧量;再次,要根據品質提升的瘦身魚養殖所需條件(水體透明度35cm以上、氨態氮低於0.5mg/l、亞硝酸氮低於0.1mg/l、換水量3倍以上),設計“U”型過濾通道,採用生態基及微電材料,以生物、物理方法,突破限制養殖產品品質提升的水體控制方式,建立瘦身養殖技術工藝;最後,採用無線遙控,設計、安裝自動稱量吊網捕魚系統。

在汙物沉澱池塘生物控制技術方面,選擇合適的養殖品種,科學地進行品種搭配。研究不同種類水生動物在食物鏈的調控作用下生活習性、水體藻相、菌相的變化;著重對混養品種的比例、不同規格、不同大小進行最佳配比研究;根據混養種類的生態、營養需求,改進、完善養殖技術,促使養殖模式進一步升級,提高產量和品質。

在淨水池塘生態修復技術方面,針對高產養殖池塘水體、排放物汙染重、和養殖環境調控困難等狀況,根據養殖類型和養殖模式特點,進一步提升池塘水體的淨化能力。利用生態基、微電解材料,開展池塘水體土著微生物固定化培養、水環境改善和底質改良等研究,建立適合的原位環境調控與生態修復技術。

在構建高產池塘養殖產品品質提升設施裝備技術方面,通過養殖設施裝備技術研究,探明設施裝備技術參數,優化養殖模式,解決傳統養殖管理可控性低、產品安全隱患等問題,形成先進設施裝備與新型養殖技術工藝,實現養殖設施裝備標準化、機械化、自動化,提高生產效率,構建高產池塘草魚品質提升設施裝備技術模式,並應用示範。

《海洋與漁業》:該技術基本實現了“零換水”養殖,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請舉例說明。

餘德光:廣州中心溝水產有限公司在50畝池塘中構築8條養殖水槽(規格4×20×2m),建立池塘工程化循環水環保養殖系統,在系統中放養規格平均為500克/尾的大規格草魚,在每條水槽中放養1萬尾草魚,共放養8萬尾,使用蛋白為28%的膨化飼料,養殖50~60天,草魚可生長至1.8~2.2斤/尾,每條水槽容納量控制在2萬斤,每年可生產4批次。2017年,該系統年產量約60萬多斤,淨重29.5萬斤,其他雜魚5.7萬斤,毛利潤約100萬元,該系統養殖過程中沒有向外排水,基本實現零換水養殖。


池塘工程化循環水養殖技術:實現池塘“零換水”養殖


推廣還需突破現有瓶頸

《海洋與漁業》:該技術在推廣過程中,還存在哪些瓶頸?

餘德光:首先是養殖技術不夠成熟。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跑道吸汙率普遍偏低,目前池塘水槽內循環養殖的集汙方式主要為平底型,跑道區水流速度過快,高流速將糞便殘餌衝散,糞便殘餌靠自然重力沉降較難。

其次是該技術模式投入大、風險高。與傳統池塘養殖、流水養殖等模式相比,池塘循環水模式養殖槽、推水系統、糞汙集中收集等基礎設施修建投資相對較大;推水養殖區密度大,這對養殖技術精細化程度及病害防控要求更高,且內外塘所有水體為一個整體,一旦發病,將面臨全軍覆沒的風險;另外,推水養殖區高密度多依賴藉助外力推水增氧,如遇意外,一旦停電,將面臨巨大損失。

最後是養殖企業的生態環保理念認識力度不夠。根據要求,小水體推水養殖區應占池塘面積3%~5%,大水體生態淨化區應占池塘面積95%~97%,但個別企業為追求短期效益,本末倒置,不顧池塘生態承載力,盲目擴大流水養殖槽面積,小水體推水養殖區佔比嚴重超標,超負荷開展高密度養殖,致使養殖水體水質不能通過自我淨化達到預期效果,導致池塘富營養化、疾病發生等問題。

記者:方瓊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