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傳統喪葬習俗


古人云:人活七十古來稀,能活六十已夠本。所以,以前的老人們在自己到了一定年齡時雖身體尚好也都要事先準備身後事。一般就是先準備壽材與壽衣以及找陰陽先生看風水選墳地。兒子邊為老人制作壽材邊找風水先生選擇墳地打葬,有錢人家還會修建陵園。陵園四周栽滿蒼松翠柏,由石牌樓、土神碑樓、墓壟、供桌、墓室等一應俱全。稱“碹葬”。女兒、媳婦則為老人購買布料做壽衣。現在打葬一般都在人死後才進行,裝老人也大多都是買現成的。這棺材好點的是松木的,也能用其他木料製作,做好後要油漆成黑色,有的窮人家油漆不起,就用灶火煙末子灰刷黑。

1、停屍:一般在老人彌留之際,就會提前將兒女們叫到跟前,見最後一面,並吩咐身後事。兒女們看到老人快斷氣時或已逝之人穿衣服,俗稱“裝裹”。親人要為其沐浴更衣,若未穿上,那便是“光著身子走了”,親人將感到遺憾。這時要注意不能把眼淚掉死者身上。民間認為:死者正在絕氣之時,怕哭迷了路,死者的靈魂就無所歸宿;或者認為淚水落在死者身上,會出現走屍、殭屍等不祥事故。

穿好裝老衣即放於門板上,用苫面紙蓋住臉,等待入殮。意思就是挪地方,或稱換床,是怕死者留戀初終的地方,陰魂附於某處或某種器物上,不走不散,以致滋擾家宅。在給死者穿好壽衣,安放停當後,全家男女老少這才大放悲聲,嚎啕痛哭,並燒化紙錢,俗稱“燒倒身紙”或稱“下炕紙”。燒完的紙錢灰裝在瓦罐或者布袋內放棺材底下待用。

同時有人制作禱頭紙。又叫倒頭紙或刀頭紙,俗稱“吊瓜的”。人斷氣後,家人要將白紙剪成許多長條,按照男左女右的規則掛在大門口,實際上是向人報喪的標誌。白紙條的數量比死者實際年齡多兩條,俗稱天一條、地一條。

2、入殮:把棺材放入事先搭好的靈棚裡,大頭朝外。棺材底下先鋪小米秸稈,俗稱“稈草”,取“落地生根”之意。將死者放入棺材,放時先放腳,意思是立著進去。屍體放好後,要將死者常用的東西或喜歡的物品放入棺內,作為殉葬物。金銀財寶也包括在內,意思是亡人忙碌了一輩子,不能空著手走。現在一般都是買的現成的,太貴重的不放,以防盜墓。一般是嘴裡放個“口含錢”,手上戴個銀戒指,上面還鏈一個銀製的小元寶握死者手心裡。在放入死者生前穿過的棉衣(不管是死者的裝老衣還是此處填的衣服都不能要毛的,以免來世轉生為畜),填嚴實,防止打發時晃動。這時講究“鋪兒蓋女”,意思下面鋪的是兒子準備,上面先蓋七張銀箔紙,再蓋女兒準備的布料。這時蓋棺,蓋住即可,不釘。一是候死者還陽,七日之內等死者復生。二是備後來親屬開棺瞻謁遺容。(有的地方講究出殯前還要看最後一面才能最終辭靈釘棺,釘棺時一切人等迴避,只有孝子在靈前站立,先把棺材上放的兩根打狗棒子放人死者袖筒中,據說是防止在陰間被陰狗傷害或搶食。參與釘棺的都身系紅布條,用木工專門做好的木楔釘住。)全部完成,停靈待發。入殮時孝子女媳要戴特製紙孝帽,入殮完自己放起,送行時再戴。

入殮完在棺材上放上倒頭飯,飯上朝天插兩根裹了面的筷子,意思讓死者路上吃飯,以防止野狗衝撞。靈前放個小桌,上面放咬牙豆子,小餅子,小供鮮,食瓶缽子。這個缽子是夾菜用:每頓吃飯前都由孝子提前給死者夾點菜放靈前事先準備好的缸中,發引時的漿水飯湯。

同時,還要不時燒化紙錢,並把紙錢灰裝在瓦罐或者布袋內,放棺材底下,留待入葬時與棺木一起埋入地下,以供死者在陰間使用。這叫做“燒倒頭紙”。

再放上陰陽先生做的頂頭磚、腳踏瓦。頂頭磚是最後放在墓室死人的頭附近放一塊用硃砂寫有死者名諱的青磚,可供後人查尋。古時用凹心瓦。腳踏瓦是放在墓室死人的腳附近的一塊用硃砂寫有符的青瓦。

在靈前點上油碗燈,叫引魂燈或照屍燈。自人死後第一天起到出殯長明不息。最後放在墓室時燈還亮著。

靈前最前面擺長條桌,蓋上香紙蠟臺,弔唁是到喪家祭奠死者慰問家屬。吊,是對死者的祭奠,唁是對亡人家屬的慰問。在靈堂設兩個香案,前為天堂,舊時一般用幾個大方桌合在一塊,現在用乒乓球案,上面擺放香、香爐、蠟臺、香筒,更替擺放各位親朋好友的供祭品;後為亡人,一般用四個團桌擺放靈牌、香爐、蠟臺、香筒及供祭品。還有一個奠桌(一般用炕桌),擺放奠壺、奠杯、奠池等。

桌子前放悼紙盆。又叫陰陽盆。舊時多用瓦盆(當地的一種紅色陶盆,下面有個洞,現在沒瓦盆多用鐵盆),燒紙時放在盆內,可能有防失火之意。每天燒下的紙灰都要裝在袋子裡放棺材底下。

女人們開始扯白布,做孝衣,指穿白戴孝。舊時通過不同的喪服可以看出親族關係的遠近親疏。《儀禮·喪服篇》把孝服分為五等,即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謂之五服。死者子、女、媳婦為最重孝,即斬衰。孝帽是大三角雙出頭挽疙瘩,俗稱“銀碗”;衣服叫號衫、號褲,都用平山白布縫製,毛邊;腳上趿拉全鞔了白布的布鞋為孝鞋,俗稱:全幔白布壓倒跟。另用麻繩纏在腰上,下拖地,算是披麻。兒媳、女兒還要卸頭飾、撒頭髮,用白紙捻扎發,父死扎左鬢,母亡扎右鬢。其他親戚穿的是光邊孝衣,戴白布縫的圓筒狀帽子,俗稱號帽。侄、婿、孫、甥等的孝鞋是幔白布,但在後面留條縫。朋友們家都要送大小不一的孝布(號布)。

陰陽先生把寫好的殃狀放在大門口。殃狀:人死後公佈死者生卒時間、子孫名諱及出殃時間、忌諱的紙,死後當天貼在大門口。父喪母存為孤子,母喪父存為哀子,父母俱喪為孤哀子。

然後開始燒夜紙。人死後前三天後三天傍晚親朋弔唁日。靈棚裡,死者的兒子跪在棺材左側稈草上,俗稱“跪草守靈”;女、媳坐另一側板凳上,守護死者亡靈。到了祭奠時向賓客行禮致謝。舊時有的孝子守靈整夜守,有時天寒地凍也照樣。

有弔唁者來時,死者的侄、孫、曾孫等晚輩依長次站立於靈堂外,祭奠時向賓客行禮致謝。

兒孫子女們趁閒時把棺材前頭正面貼上剪好的雲紋蓮臺等,表面貼滿金銀紙,意思是來世有人貼金(一般慢慢貼,每位親人都貼點,等送行日貼完)。要是再好的棺材就不用貼了,好棺材外面一般都有彩繪圖案,再上等木材更以木質本色為底,作素色推光漆畫,顯得金碧輝煌。圖案一般為百壽圖、四季圖、二十四孝圖等。

另有專人做哭喪棒,送殯時孝子拄的棒子(父死拄谷秸棒,母死拄柳棒)下葬當天插在墓堆的下方的位置。哭喪棒來歷:以前因孝子哀痛過深不能自持,須靠手杖支撐,於是就有了此喪事用杖。還有的去找墓壩石,提前放墳裡,埋葬後墓前用來祭奠的石頭。

還要準備草撇子、砂鍋、箅子放棺材底下。生前枕頭剪個口扔出去(過去人們捨不得,把枕套還留下),發引時埋葬用。生前被子要扔房頂上,半邊耷拉。意思是看見外面扔的枕頭就是有人去世了,扔被子也一樣道理。草撇子用帶根的稻草編制的墊子,現在不好找了。寓意有根。

與家人們商量定響器。古時鼓樂吹奏非常講究,紅白喜事、喜悲情調分的很清。一般發引殯葬拜佛唸經坐會時吹奏《篾言套》和《鵝郎套》。預定前要根據老人生前愛好來定。

五臺傳統喪葬習俗


3、報喪:人死後,由孝子中的長者於次日上午親自去向主子家(男死者主子為其老爺姥姥、舅舅妗子、表兄弟;女死者主子為其父母、兄弟、侄兒)報喪。報喪是非常講究的,孝子需披麻戴孝,一路不語,去了哭訴。五臺講究主子家的孝和兒女親家的孝非孝子親自去送,而家人父子、朋友們則是互相轉告。古時一般五服內全家來,服再遠者來一人或兩人,要是死者為族中長輩或者是富貴人家的話,那前來弔唁之人不知有多少了,光孝布也得準備多少丈。

另外據說人死後體內會有一口惡氣、穢氣,會在死後第二天或者第三天什麼時候釋放出來,人們一般講究躲避。人們叫“出殃”:實際是迷信說法,這裡的殃意指死者的魂魄。

死後第三天,俗稱探三:或加迎三、送三。是指上界神、佛對亡靈的接引。民間傳說,人死三天,他的靈魂到陰曹地府的望鄉臺上去探望,與家人做最後的訣別,家人為了不使亡人墮入地獄,在今天要特別對待,請僧唸佛,去個好地方。人死後第三天,死者主子家來詳細詢問孝子父母的死因,並提出送葬要求,商定出殯時間。如果孝子沒有進到孝敬的義務要追究責任。實際是兩個意思:所謂接三是讓神、佛將亡靈接走,所謂送三是亡人家屬送親人上西天。

4、送行:今天算是整個葬禮最重要的三天之一,整個事宴上的東西今天全部齊備,每天陸續送來的各種紙紮都送來了。大門口掛著亂紙幡、葫蘆幡,棺材上放著引魂幡,供桌上放的靈牌、雙鬥、童男女、搖錢樹、聚寶盆、汽車,還有金橋、銀橋、金山、銀山、雙鵝、金銀洞、花果山等。家人們忙著給童女上掛饅頭片,汽車裡放元寶、雪寶,宮妮們手拿銀器給各種花圈上沒開門的開門。做糕的,炒菜的,響打的全到位。並做壓材糕,孝子兒孫們分食,據說吃了對身體好,消千災百病。

半下午開始祭奠,從送行這天開始祭奠到出殯日祭奠時在靈前都會安排陪祭、執祭、司儀等人接待前來祭奠死者的親人,而這個程序也更是繁複,根據平日所見略記一二。

五臺傳統喪葬習俗


來祭奠的戚人在大門外便有主人家安排的專人接待進去,並引領戚人到靈堂。這時又有專人叫“接紙的”把戚人送來的紙錢放在悼紙盆燒化。又有執祭人(祭奠活動的執行人,多是懂禮制的人)把祭品擺好後。再有陪奠人,即陪賓客祭奠的人,(注:如果賓客來的是兩位男客,又懂禮制,就不需要陪奠了)多是懂禮制的人。具體工作是替賓客燃香、撙酒、陪賓客跪拜。

先在天堂上香,再在亡人桌上香,再在天堂叩拜,再在奠桌奠酒跪拜。有的先祭天堂,有的先祭亡人。(上五臺在天堂和亡人間走剪刀彎,下五臺走圓圈。)

每家戚人祭奠完,都有司儀高喊:“孝子謝!孝侄、孝孫謝!曾孫謝!”;如主子家等重要賓客祭奠完則喊:“孝子出堂謝!孝侄、孝孫謝!曾孫謝!”等。

祭奠完吃晚飯,然後準備送行。

送行一般都在出殯前一天晚上俱寂後進行。孝子女媳戴上入殮時的紙孝帽,古人“送行”前先去五道廟迎魂,回來以後,執事人燒化過紙錢(冥幣),捧著祭品、祭器、祝文、由鼓樂做為前導,孝子賢孫親戚眷屬跟在後面,依次走出門外,一路上走幾步要點路燈、燒路紙,來到祭祀處,上香並全體下跪,酒灑地,宣讀祝文,禱告神靈保佑亡靈魂歸西天(或為告別儀式)。送行回來禁忌說話,不能回頭看。回來到院門口焚燒轎車等紙雜,孝子們要把入殮時戴過的白紙帽子燒掉,換上醜孝帽子。送行的時候因為小孩魂魄不全,一般不讓去。

五臺傳統喪葬習俗


5、出殯:又叫發引、出引。一般擇日出殯,年輕者一般“一七”出殯,停靈五天或七天。年長者一般“三七”出殯,需停靈十五天以上。再富有者“五七”出殯,停靈二十九天以上。有兒女忌“二七”出殯。現在因工作等其它因素影響,大多都選“一七”出殯。出殯日為整個喪禮的高峰,所有親友都要前來弔唁,主要程序是祭奠、安排宴席、送葬。

一般在吃完早飯即開始趕快擺好供桌等,做好祭奠的準備。哀樂奏起,就要開祭了。一般由閨女家開祭,大宮妮家祭完,二宮妮家祭,其他親戚按親疏依次進行。事宴大的時候,客人多,時間長,這項工作十分緊張。旁邊還安排有學問的和收銀工作者登記戚人賓客禮金,俗稱“記禮帳”。

今天的祭奠和昨天一樣,尤其今天戚人們來的時候都帶有供品,還有陸續送來的花圈、挽幛都要有人接待,懸掛。舊時,凡弔唁者都贈送挽幛或四色紙。挽幛通常為青、藍、灰等素色布料。其尺碼為8尺至1丈2尺不等。上面用針別4個白紙藍紋的“幛光”和上、下款。用毛筆寫上輓詞,輓詞有固定的套語。如挽男人用:音容宛在、老成凋謝、英名千古、福壽全歸等。挽女人用:德從三四、孟母遺風、瑤池添座、婺星殞墜等。祭幛的上款是送挽幛人對亡人的稱呼,如“××大人千古”、“××老太夫人靈古”等。下款是送幛人的自稱“×××敬輓”。均需高懸廳堂,層層疊疊,以為壯觀。四色紙後來被花圈所代替。

這麼多的事情,接待的工作量非常大,需要增加舁食咯人員。(兩人抬一個裝有祭奠亡人的恭品的圓柱型大食盒,俗稱食咯)。

舊時禮節非常隆重,所祭規格也不同,所以必須分清主賓,有幾種祭法:

豬羊大祭:在油水祭的基礎上另加整豬、整羊(豬脫毛、羊剝皮,有頭有尾)。

油水祭:比三牲祭多10個小仿、多一些麻花、散子等油炸食品,糕點等爐食品。(多是閨女家和主子家的禮品)。

三牲祭:五個用白麵蒸的特大饃饃(俗稱“供鮮”,五臺音“桂先”),每個直徑一尺多大。其中一個頂上有祭花,有三爐小仿(15個用白麵蒸的牛、豬、羊等仿牲品、仿瓜果、蔬菜等蒸食品)據傳說:在古時 候官宦人家用整牛、豬、羊來祭奠亡人,大戶人家用牛、豬、羊的頭來祭奠亡人,普通老百姓只能用面蒸的仿品。故爾叫小仿)。

圓供:用白麵蒸的大饃饃,個頭稍微小於“桂先”,有祭花,五個小仿。

五臺傳統喪葬習俗


五臺傳統喪葬習俗


五臺傳統喪葬習俗


饅頭:用白麵蒸的大饃饃,個頭稍微小於“桂先”,沒有祭花。

五臺傳統喪葬習俗


點心:即21個普通饃饃祭奠亡人,也有買點心、蛋糕的。

乾禮:把禮品摺合成錢上禮。

回禮:-一般是收禮品的一半左右,其餘的返回,再根據輕重回一定數量的糕,各村都略有不同。(現在一律回錢)。

最後是主子家祭。祭完吃午飯。

有人就問了,你們那咋蒸那麼大饃饃?嘿!這就不懂了。原來晉北二州五縣一帶舊時從禮節祭品上就能看出親疏關係來,弔唁者禮越大,饃饃越大,表示親越近,心越誠,孝越甚。這一習俗至今未變。

吃過午飯後,立即準備發引,一般要趕下午兩點起靈。如果是冬天天短,埋完時天就快黑了。材夫最先行動,趕快把材架,放好在大門外。出殯前要先送殯,女兒、媳婦們帶著侄女、外孫女等女眷們頭頂孝布(已婚為白色,未婚為色布)在其他朋友媳婦們攙扶下前頭先走。然後孝子要先在棺材大頭上用背扛一下,俗稱“欠棺”。意為“背靈盡孝,牽的官來”。材夫們再把棺材從靈棚抬出來放在事先捆綁好的材架上,蓋好棺罩等待。舊時講究棺木出院門時,要大頭在前;出了門後,都要掉個頭,一直抬到墳地。原來人們認為死者躺在棺木中也象人站著一樣,出門頭向前,等於回首瞻顧家園,表示了對人世的依戀;出門以後頭朝後,等於再不往後看,一往無前,直奔西天樂土。

這時擔漿水飯湯的把棺材底下的草撇子、砂鍋、箅子、食瓶缽子、稈草和袋子裡的紙灰都拿走,再到門口把殃狀撕了,禱頭紙抽了,前面先走。

朋友們撓舉紙紮幛子慢慢也有序走開。注:這裡的紙紮和幛子,是兩個概念。舊時兒女親戚們來弔唁大多都送幛子,發引時別在兩根木棍上,上面有各種祝福語,一邊一人撓出去。現在都不送幛子改花圈了。可能是那會兒流行自己做衣服,幛子就可以利用,後來逐步社會進步的一種取代。再看現在社會禁止野外明火,建議紙紮都用鮮花圈或者直接乾禮。出殯時的紙紮一般有:靈牌、雙鬥、引魂幡、童男女、亂紙幡、葫蘆幡、金橋、銀橋、金山、銀山、雙鵝、搖錢樹、聚寶盆、金銀洞、花果山、花圈等。(記得在我小時候,八三、四年左右,後茶窯老二全去世打發時,那幛子多的還顧人往出撓。)

緊接著總理宣佈起靈,一位長輩把悼紙盆在已經拄著喪棒,跪在棺材前頭的孝子繞三圈後,使勁摔在孝子面前,(意思是把迷魂湯盆打碎了,不會迷路)砰的一聲,瓦片四濺、紙灰亂飛,孝子手拄哭喪棒在老丈人(或大兄哥)的攙扶下站起身來嚎啕大哭,那個場面十分悲慘、淒涼!在響打的嗚嘟嘟、嗚嘟嘟的《哭皇天》配樂中,棺材被抬起。響打的隨後跟上吹奏。長孫手持引魂幡引路,後面是孝子們肩搭牽靈布牽著棺材,女婿們是跟在棺材後面(女婿不能直接戴孝帽),哭喊著緩慢地繞街大過,殯葬途中,也要燒路紙,舊時還有揚紙錢習俗。揚紙錢時,要眼望天空,縱身躍起,右手用力將紙錢往上一扔,紙錢著借風力,在空中擴散成一個大圓傘蓋,翩翩飛舞。浩浩蕩蕩,十分壯觀!抬棺講究一抬到底,中途可以換抬槓的人,但不能將靈柩落地停歇。可以提前準備兩長條凳子在關鍵時刻墊在下面。出殯路途,凡是需要燒紙錢的地方都要焚化一些紙錢。也就是路祭,設路祭棚、路祭桌,殯列過時進行公祭。擺茶桌,不是祭亡人,而是慰問孝屬、親友。據說當年徐一清的靈柩由榆次紗廠廣場遷回大建安祖墳時受到了全村人的公祭和路祭。

發引時走到村子中心時一般都有看熱鬧的鄉親們攔住讓多吹打一會兒,現社會這時就有東家提前安排好的朋友們給看熱鬧的發煙。這段愚以為是鄉親們對死者的最後送別。女眷們到了村口大道外就不走了,等男人們來了就謝孝。就是由孝子孝婦等跪向送葬的親朋叩首。鼓樂吹奏也一直送於村外此地。

此時女眷們返回,邊走邊跪,到了家門口要“收頭”。一般是攙扶者幫忙梳下頭,其實是向親人訣別的意思,最後一眼看完了,收回頭來吧。進門時,孝女們來到家門口不能直接入內。每人都要在事先準備好的放了清水、制錢、硬幣的瓦盆裡翻一下刀,撈個錢含嘴裡。寓意以後錢財充盈。然後進門,拿兩饅頭朝靈棚頂上一扔,饅頭翻過意為翻身饅頭。翻刀實際是為了殺邪煞,以防止隨之人內,日後不利。因此,人們平時最忌諱將菜刀放在盆裡,認為不吉祥。還要用水和泥,對著插了禱頭紙的窟窿懟住,也是堵住了的意思。

當材夫們小息片刻,其它那些不重要的紙紮等物都放隨行車上,其孝男孝孫一齊去墳地,將棺木埋葬,俗稱“入土為安”。

在離墓坑10多米,材夫舁著棺材開始跑,到墓坑前猛的放下。俗稱“搶墓”。慢慢把棺材用繩子放入墓穴,再把草撇子、砂鍋、箅子、食瓶缽子以及以前燒過的袋子裡的紙灰(死者以後花的錢)放入,另外要放的搖錢樹、聚寶盆、童男女。另外頂頭磚、腳踏瓦分別放在棺材前後。此時孝子將已經安放好的棺材用紙擦淨,同時陰陽先生已經擺下羅盤儀定方位,左挪右移,直到他認為可以為止。這時材夫們砌好掩門石(封閉墓穴橫道口的石門),用一些燒紙(即白紙)把縫隙堵上,叫糊窗戶。然後由孝子倒退著在四個角,每角埋一鍬土,材夫們就開始埋土了,分數層,中間看夾雜著燒部分花圈紙紮。埋一層土,倒一些漿水飯湯,意在防穿山甲。然後把墓壩石放正,把墳尖攏好扶正,在把哭喪棒插在墓壩石後面,引魂幡插在最高處,注意這兩樣插的時候先插下去,再往上拔一下,寓意以後日子蒸蒸日上。到此埋殯完畢。

埋好後全體跪在墓前,由陰陽先生用爐灰撒圈圈住,把所有花圈等燒掉。完畢後孝子、女、媳圍著墳正轉三圈、倒轉三圈,邊轉邊翻脫孝衣褲帽,拿麻繩捆主向墳對面使勁扔。(注意此處脫衣褲要翻拖,把裡面翻出來,意思是還要穿了,到三週年全脫)。

埋殯完成後,如果死者家在三年內有婚嫁者,還要讓響打的吹奏,找“十全人”請土(即用紅紙把墳中土包回來)。這時講究所有男女眷孝服回來時不能從大門進入庭院中,需在外面找地方放(也有從牆上往裡扔的)。如果三年內沒有需要婚嫁的此項可免。

安葬死者回來時,孝男們與女眷回來時一樣也是在來到家門口不能直接入內。在事先準備好的放了清水、制錢、硬幣的瓦盆裡翻一下刀……。

接著朋友們給拆靈棚,借來的東西都送了。最後喝熬豆子小米稀飯,寓意以後人丁興旺。

6、服三:又叫復喪。親戚男女一齊到墳地,祭奠燒化,稱為服三。女婿要提前準備鐵鍬、茶壺裝滿水,一尺長水管,在死者墓旁打窖,一腳把鐵鍬踩下去,越深越好,把茶壺裡的水倒入窖裡,放上水管。服三又叫圓墳、暖或完墳。死者後代為墓加土同時哀悼。現在為了不耽誤工作大多都在出殯日一起完成。

7、過七:服三完後就等過七在祭奠,所以過七又叫追祭或過期。

從死者逝世日起,每逢一週稱一七或一期,共七七。逢“七”時,孝子要去祭奠死者。一七又叫頭七;三七稱散七,燒發引時留的花供鮮,沒有就饅頭;五七稱滿七,拿歲數餃子,另加天一個、地一個,還有長供鮮;六七時普通燒一下就行;七七稱盡七,不燒紙,說是不燒盡。在過去,過這幾個七親人們也要去祭奠。二七、四七、六七時只孝子去祭奠。其中“五七”最重要。

8、犯七、犯八:死者去世時正值農曆初七、十七、二十七或初八、十八、二十八,閻王要鞭打,這便是“犯七”或“犯八”。這時子女要用白紙做成若干小旗和兩個黃羅傘,如未出殯,插在盆裡,放靈柩前。如已出殯,要在“犯七”或“犯八”時插在去墓地路上或墳前。意思是讓靈魂藏在下面避難。身逢大難,需生者助其免災。

9、閉孝:閉孝分閉孝和閉重孝兩種。過去,孝子在一百天內不理髮,不刮鬍,不洗衣服。不參加較大的喜慶活動。別人家有喪事也不去。第一年不貼對聯,三年內不貼紅對聯。此為閉重孝。閉孝:死者的近親屬(如侄等)三年內春節不貼紅對聯。

10、過百日:即老人死後一百天,家人和親戚祭奠死者,要帶圓供鮮祭奠。古制還有“廬墓百日”的講究,即父母或師長死後,服喪期間在墓旁搭蓋小屋居住,守護墳墓,謂之廬墓(閻錫山當年就為其父閻書堂守墓百日)。過了百天也意味著孝子孝女們家脫去重孝了,理理髮,刮刮鬍子,別人家有“事”也就可以去了。

11、過週年:又有頭週年、二週年、三週年之分。

人去世整整一年稱“頭週年”,祭禮較為隆重,要設宴招待前來祭奠死者的親友。二週年簡單。到第三週年稱為“滿三週年”,還要做院(夫妻雙方都去世是全院,只去世一方是半院)、菜園、花圈,有的還顧八音會吹奏。隆重祭奠後整個喪葬儀式全部結束。如果需要立碑的今天順便立碑。

12、點神主:舊時打發身份地位顯赫的男性死者有這一習俗。舊時在治喪期間都要為亡者建立個木製牌位,讓死者神魂依附於上。神主乃死者牌位,一般寫有“故顯考某公諱某某之靈位”。點神主是喜慶大事,一般有靈堂點、墓前點、祠堂點、三週年點四種,一般大戶人家都採用靈堂點。屆時,孝子換上青藍色吉衣,所以輓聯、祭幛都用紅布遮擋,孝子在禮賓等人陪同下,到前來點神主的尊榮顯赫的大人物歇駕處叩首相請,隨後禮賓便請點神官升車前行。樂隊儀仗引導,一路吹打,到達靈棚。點主官洗手淨面、整冠束帶,孝子雙手捧出死者靈位,請點主官點主。點主官接過牌位,用硃砂筆在"位"字的一點上重新點過,再遞給孝子。孝子將靈牌送入靈棚。整個過程都在八音禮樂伴奏,司儀吟唱聲中進行,尤如戲曲中的“升帳”。點完後,點主官向神主致詞,內容多是讚美死者生前功業。致詞後儀式完成,孝子脫去吉服,穿上孝服。

五臺傳統喪葬習俗


一切看似簡單,其實是光宗耀祖的大典,有光前裕後、繼往開來的含義。據記載:閻錫山父親閻書堂發引時是由代蔣介石前來弔唁的何應欽點的。點完開始讀祝文。這個牌位發引時一般由侄子持,然後拿回家留給後代奉祀。通常人死3年後,這個木主牌位即放進家族的宗親龕內。現在多改為照片,這一習俗也鮮為人知了。有的家族有一種叫“容”的家譜,又叫“雲”。上面專門記載去世的長輩們,平時不讓看,每逢婚嫁喪葬才可以拿出來祭奠展示。此物在近幾年對家譜研究起了很大作用。

另外在以前有地位身份者都有銘旌。據載,銘旌是一種幡形的長亭,可能各地略有不同。中央用紅綢金字,上寫死者官銜、歷史、生平事蹟。明旌高約兩丈,寬三四尺,用8人、16人或24人抬,四角有拉縴繩的。(據閻錫山打發他父親時就有銘旌。)

文中所記錄基本都是按照喪事發展的先後順序來寫,也有同一天進行多項的。這裡略微描述一下坐席部分:舊時坐席一般貧寒之家,是四盤一海碗,俗稱“五餅的”席,即兩個涼菜(藕根、海帶)兩熱(燒豆腐、燒山藥)、一大碗雜燴菜。五臺燒豆腐燒山藥一般用糖色上色後,經過高溫走油,再長時間燉制而成。雜燴菜以油炸豆腐(切絲)、粉條為主,輔以豆芽、刀豆、黃花菜等。中上之家一般是五奎四盤,俗稱“九件的”席,即燒山藥、燒豆腐、燉丸子、雜燴菜等各一碗,再配四個涼菜。也有六盤六碗的,俗稱“六六席”;八盤八碗的,俗稱“八八席”。還有“八八席”外加雞魚的,俗稱“八八龍鳳席”。不論哪種席,過去一般均為素席,稍有錢的人家才在上面搭配幾片燒肉。進入八十年代以來,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大都改作肉席,雞、魚、鴨、海參也不足為奇。參加婚喪宴席,人們習慣叫“吃糕”,說明婚喪宴席的主食就是糕。在婚嫁禮儀篇有專門描寫做糕時的情景,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五臺傳統喪葬習俗


傳統喪葬是慎終追遠,而孝道是傳統喪禮的核心表現。從喪事裡的這麼多繁瑣複雜的禁忌中,我們可以看出它既是在安慰死者也是造福生者,又或許是鞭打生者。不管怎樣,亡魂的命運掌握在活人手中,要想使靈魂有個好的歸宿,生者必然要“事死如事生”否則就是自己的因果。

五臺傳統喪葬習俗


有人說喪禮中很多都是迷信,但我說喪禮中那種尊敬長著趨吉避禍的心理,也正好體現出了儒家思想中仁、義、禮、智、信的周全。

然而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現在這種傳統習俗離我們越來越遠,當然,移風易俗嘛!但我想也應該保留文字記載,這種禮儀習俗不能讓發展但有些部分還不得不保全。比如每年四大祭祀節日:清明、中元、寒衣、春節,不也是讓人們孝敬、不忘本。

現在,喪葬儀式有所改革,偶有臂帶黑紗不披麻帶孝者,為死者舉行追悼會,儀式簡潔明瞭,但尚未普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